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优越的地理坐标

贺州市辖二区三县:八步区、平桂管理区、钟山县、昭平县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市府治所位于八步区。贺州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的十四个地级市之一,位于广西东北部,北纬 23°39′至 25°09′,东经 110°0′至 112°03′,面积 11855平方公里。就地理方位而言,贺州处于南岭山脉体系,主体置于南岭山脉之中或以南,东与广东省连山、怀集两县毗邻,北与湖南省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相连,西北与桂林市接壤,南与梧州市交界。

一、温润宜物的亚热带气候

地理学家司徒尚纪称:“岭南跨热带、亚热带和赤道带,加上地形影响,又兼具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垂直地带性特点,形成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复杂的地理环境,水、土、光、热、生物等资源极其丰富,为人类驯化生物、捕捞水产,创造物质文明提供强大的基础,也为外来居民对环境感知、适应提供多种选择余地。因为民系的形成深受所处环境影响。” 从经纬度可以看出,贺州属于背靠热带的亚热带地区,既可承受热带的余韵,又能避免热带的灼热,既可享受温带的便利,又可规避温带的寒冷,因此具有良好的地理生态环境。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长冬短,四季分明。春季阴雨连绵,夏日高温多雨,秋天干旱气爽,冬天寒气逼人。夏秋多台风,冬季多寒潮,年无霜期达 320 左右。气温南高北低,温差夏小冬大,年平均在 19. 6℃,最冷的 1 月,大部分地区 8 ~9℃,最热的 7 月,大部分地区在 28. 3℃,极端最高气温为 39. 05℃,极端最低为零下 3. 6℃。

冬季(12、1、2 月间)气候变化主要受北方的蒙古和西伯利亚大陆高压的影响,常有寒潮侵入,伴之短期的阴冷微雨天气,东北部高寒山区出现微薄霜雪,个别年份受强冷空气影响,大部分地区也可出现 0℃以下霜冻天气。每次寒潮前夕,常有较多雨水。夏季(6、7、8 月间)东南风较多,气候湿热,时有雷阵雨,有时会出现较久的阴雨天气。秋、春两季,风的变化频繁。春初海洋暖湿气流比较活跃,特别是东北边高寒山区,3 月以后,常出现连绵的春雨。每年 5 月至11 月为台风季节,其中又以 7 月至 9 月为台风最活跃期。沿西江、桂江、贺江一带受台风影响较大,台风带来连续的暴雨,常常出现严重的水灾。到夏末秋初,贺州大地则秋高气爽。

贺州山多林密,植被广厚,降水丰沛,年降雨量在 1500 ~ 2000 毫米之间,四县(区)平均 1674 毫米,是广西降雨量较多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常有旱涝发生。以八步区为例,年平均降雨量 1700 毫米,1973 年则达到2327 毫米,最少降雨量的 1958 年,年平均仅有 1010 毫米。昭平县最高的 1973年,平均为 2923 毫米,最低的 1984 年仅有 1304 毫米。降水分布特点是西部昭平、北部富川雨日多,分别为 175 日和 179 日,南部的八步区雨日 153 日,钟山167 日。四县(区)平均 168. 3 个雨日。降水量 80%集中在 4 ~ 8 月。5 月份是降水量高峰期,其次为 6 月和 8 月。由于降水量大,地表水发达,相对湿度年平均在 80%左右。平桂管理区主要从八步区析出,于 2007 年 4 月成立,没有单独气象资料,不单独统计,含于八步区。

贺州位处这样的亚热带气候,也就兼具热带与温带两者的气候优势,既有部分热带植物适于当地生长,也有部分温带植物适于当地生长。荔枝、龙眼等热带植物在贺州南部地区可以找到它们的生长之所,比如信都、铺门等。在山岭之中,这种热带与温带共生的现象比较明显与集中,在一些山谷地带基本上表征热带森林,而在海拔 800 米以上区域则多是温带植物,如针叶藤木等。更多的植物则适应亚热带的自身特点,于是形成一个由热带植物向温带植物逐渐过渡的特征,由此也展现植物生长的多样性。动物的发展有赖于植物的充裕,多样性的植物就必定会伴随着动物的多样性,于是形成植物与动物相互促进发展的良好态势。这就是大自然生态圈的基本规律,同时也就意味着贺州具有得天独厚的生命条件,于是也为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条件。作为生命维系基础作用的植物,它们能够相对充分发展,还在于病虫害的相对稀少。在自然状况下,病虫害的抑制与预防,只能依靠自然调节,于是自然的作用就十分重要地显现出来了。这里虽然属于亚热带,总体上气温较高,但是也因为这里具有温带的某些冬天特点,冬天还是不时会出现低温天气。北部一些县区在 20世纪 70 年代以前,比如富川、钟山北部与八步区北部、平桂区北部,以及昭平海拔地区,冬天经常会出现霜冻天气,800 米以上高山还有冰雪,这种适当的低温有利于抑制动植物病虫害的生长。这种抑制就是自然界的一种自我调节,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危害,植物也得到充分的生长,同时也就带给动物相对充足的食物,于是形成良性循环,表征一种良好的生态效应。

二、横亘东西的南岭屏障

贺州山脉属南岭山系,主要山脉有萌渚岭、都庞岭,呈东北—西南方向排列。东部山脉处于昭平、平桂管理区、八步区、苍梧的边界,是贺州大桂山西伸的侧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中部山脉从钟山县境伸入,直达马江镇北部及九龙、北陀。西部两支山脉,一支自平乐境伸入,盘踞七冲并延至松林峡,与来自荔浦的山脉会合,绵亘 20 多公里;另一支自荔浦伸入茅坪,沿昭平、蒙山、藤县边界向东西延伸,长 106 公里。海拔 1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 23 座,位于富川富阳镇的北卡顶主峰海拔 1857. 1 米,属都庞岭山脉,是贺州第一高峰。贺州山地多,海拔相对较高,一般在海拔 800 米至 1500 米之间。许多山岭具有切割深,坡度陡的特点,一般在 30 ~ 50 度,局部达 60 度,呈现悬崖峭壁。整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岭连绵,石山广布,丘陵起伏,平原盆地狭小,地形复杂。在总面积 11855 平方公里之中,山地面积 8137. 75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68. 65%;丘陵753. 91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6. 36%;平原 1568. 28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 23%;盆地面积为 711. 23 平方公里,占 6%,其余为水网河流、滩涂,占总面积的 5. 76%。

南岭山脉主要是在大约七千万年前形成的,以后又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所以并不太高,平均海拔在 1000 米左右。山体是一块一块的,互不衔接,但是从整体看,仍是由东向西,连成一气,主体山峰几乎都是花岗岩山峰,显得气势磅礴,层峦叠嶂。在山岭与山岭之间,隔着一些低凹的山口隘道,海拔一般不超过 500 米。南岭山脉是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对冬季的寒潮南下起着一定的拦阻作用,使岭南和岭北的气候有所不同,东西走向的山脉对于涵养贺州亚热带气候具有辅助作用。“南岭山地对于华南起了御寒作用。1000 米高的山地阻隔了寒流,使热带景观也存在于本区山地隐蔽位置的盆地内。……山地不只有保护华南地区热带性气候特点的作用,而且可使本区热带气候能够保存在隐蔽的谷地里。” 我国寒流主要来自蒙古高原与西伯利亚的大陆高压,流向属于由北而南,因此东西走向的山脉能够阻挡、延缓与减弱寒流,使得山脉南面区域减轻寒流的侵害。整个贺州地域处于南岭山脉之中或之南,因此能够从整体层面对贺州形成一定程度的保护,使之整体具有亚热带气候特征。位于贺州境内的南岭山脉海拔一般在 800 ~ 1500 米之间,这样的高度足以形成一道良好的屏障,不仅可以抵御寒流的直贯侵入,而且也能使季风气候得以展现自身应有的特性。它使得太平洋水气在进入贺州之后,不能平直地由南而北流走,水气在爬升山脉之时得到有效的阻挡,于是强化这里的亚热带气候特征。这可以从位于南岭北面的湖南省永州市得到实证。永州,位于湖南南部,五岭北麓,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永州市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比较分明,这就表明同属南岭山脉,但因为地处南北麓,它们就属于不同的气候分区。永州市年均气温为 17. 6 ~ 18. 6℃,无霜期 286 ~ 311 天,最低气温 0℃以下的天数 8 ~ 15 天,年平均降雪日数为 3 ~ 7 天,极端最低气温在-4. 9 ~ 8. 4℃之间。年平均降水量 1200 ~ 1900 毫米,一般是山区多于平岗区,南部多于北部。

总体而言,岭北常见霜雪,越冬作物都比较耐寒,岭南则很少有霜雪,热带性栽培植物比较多。由于山岭的阻挡作用,南侧降水比北侧稍多,所以,南岭也是我国南方的一条自然地理分界线。南岭山脉南北地域相比,年降雨量大约相差 300 毫米,这就是山脉东西走向的作用。雨量的充沛不仅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且还生成了大量的河流,促成形成相对密集的河流。贺州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有大小溪流 646 条,其中八步区、平桂管理区 404 条,钟山 17 条,富川20 条,昭平 205 条。集雨面积在 5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58 条。其中属八步区的贺江、大宁河、都江河、新寨河、黄洞河、高林河、龙槽河共 7 条;平桂管理区的马尾河、大平河、望高河、马峰河条共 4 条;钟山的思勤江、珊瑚河、富江、红花河、白沙河、花山河、黄宝河共 7 条;富川的富江、秀水河、麦岭河、石家河、白沙河、黄沙河共 6 条;昭平的桂江、思勤江、桂花江、富群江、临江冲、富裕冲、西南冲、穴口冲共 8 条,共 32 条河流集雨面积均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集雨面积最多的是贺江 5022 平方公里,其次为桂江 3215 平方公里,大宁河 1561 平方公里,它们是贺州境内主要的三大河流。总体而言,贺州河网密度,其中八步区、昭平县较高,在 0. 3 公里/平方公里左右。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因此水在生态圈的循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地表水源主要依靠降雨与地下水的补充,根本上只能依靠降雨,因为地下水基本上也是降雨形成地表水渗入地下而成。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因为阻挡东南方向太平洋季风而形成较多降雨,于是也就积攒大量的水资源,这才有了贺州相对丰富的水资源。良好的生命生长不仅需要水源,而且还要求水源相对合理,不能过量,那样容易造成水灾,也不能过少,那样就不能满足生命的必需。贺州水资源的分布与密度,都可以说是比较理想的,能够满足江南稻作农业的基本要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贺州自然生长的动植物相对比较丰富,而且人工耕作的农业也相对发达之其中一个原因了,这不仅表现在稻作植物的种植上,而且表现在农业生产的种类上。密集的河流不仅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而且自身也具有生产能力,可能提供众多的鱼类产品,满足人类的食品需要。于是,陆地物产与河流水产也形成一个互动关系,陆地植物涵养水源且不断补充水源,河流也不断带给沿途陆地物产丰富的水分滋养,同时也运用自净系统不断清洁环境,形成一个良好地生态关系。

贺州整体上属于山地地貌,但是在山地中间还有一些盆地与平原,这是贺州人的主要生活之所。贺州的平原、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 19. 23%,盆地、平原多属于河流冲积形成。贺江、马尾河、大宁河、富江、思勤江、桂江这些江河贯穿贺州大地,在河流及沟谷两岸,溪沟注入干流的河口地段,形成河谷盆地或带状河谷平原。

八步区与平桂管理区境内的主要平原和盆地:信都平原,面积 200 多平方公里,是贺州市最大的冲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北三面环山,向南敞开,呈长方形,平均海拔 50 米,间有 150 米以下低丘,西北部有岩溶残丘。贺江从北往南纵贯其间,河曲发育,地势低平,土深厚肥沃,水利条件好,人口密集。水陆交通比较便利,八梧公路和广贺高速公路在此交会,洛湛铁路穿越其间,贵广高速铁路也将于此通过。桂岭盆地,地处湘、粤、桂边陲,四周高山峻岭,地势北高南低,间有小丘,面积 55 平方公里。桂岭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盆地,桂东河和莲花河两大支流在东南角汇合后出境。里松盘地,内中有丘陵多梯田,高丘松林茂密,里松河纵贯其间,面积 40 平方公里。八步盆地,其间地势平缓,土壤肥沃,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是贺州市主要产粮区。盆地面积 185 平方公里,包括八步和黄田两镇全部、莲塘和贺街两镇大部、鹅塘和沙田镇北部。望高立头盆地,北起望高,南到立头,面积 80 平方公里。

钟山县平原和盆地基本情况:钟山的平原,主要分布于城厢、回龙、石龙、凤翔、公安、红花、燕塘、清塘、同古、钟山镇 10 个乡镇,总面积 432. 71 平方公里。钟山盆地,西起梅子桥,北到龟石,东至望高,南到羊头茅石,面积 400 平方公里。英家回龙盆地,西起清塘,北到牛庙,东南至珊瑚,面积 340 平方公里。

富川瑶族自治县平原基本分布:岩溶孤峰平原区,由葛坡乡的深超至富阳、古城、莲山的中心地带,占富川全县总面积的 20%。河谷平原区,主要分布在富江、白沙河床两岸,约占富川全县总面积的 4%。

昭平县盆地基本情况:龙坪盆地,位于昭平县城周围,以龙坪较为平坦。东北—西南走向,自江口村至马圣村的坦坪、大例,面积 27 平方公里,为昭平面积最大的盆地。北陀盆地,位于昭平县中部,包括善政、立教、敬业、乐群、风清、民福等村,面积 20. 4 平方公里。仙回盆地,位于昭平县西北部,地势较高,盆地被低矮山地隔开,称大垌和小垌,面积 12 平方公里。

很显然,这些盆地与平原的形成与横亘东西的南岭山脉不无关系,或者可以说就是它的直接或间接的产物。山岭相间会生成一些盆地,盆地相对低矮的地势就促成河流的生成,相对充沛的雨量就易于形成集雨面积较大的河流,于是具有形成冲积平原的力量。盆地与平原处于较低的地势,因此可以承接周边山岭的不断流入的有机物质,并且河流也在不断携带一些有机物质,它们会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沉积,于是形成盆地与平原相对肥沃的地力。这就是南岭屏障带给贺州的良好生态基础。

三、三省通衢的交通要道

“索尔说,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他的文化的支配下,在其长期所活动的区域中,必然创造出与其相适应的地表特征。” 从地理层面而言,这里横亘着东西走向的南岭,它也就成为南北通路的一个屏障。虽然这可以成为自由通达的障碍,但也同时促成这里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冲,这正是事物的两面性。因为南岭山脉并非处处等高,总存在着一些山麓缺口,于是这就成为沟通南北的重要关隘,也就演变为交通要道。最为著名的就是潇贺古道。古道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春秋战国时,富川属楚,为楚越之交接地,由于楚越民间交往而形成岭口“古道”。古道繁忙,车马不绝,商贾穿行,货运不息,为富川乃至岭南地区商贸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 213 年),秦始皇为扼制岭南,控制边关,扩建岭口“古道”,使之成为一条水陆兼程,以水路为主的秦通“新道”。新道起于湖南道县双屋凉亭,由江永县进入富川境内,经麦岭、青山口(葛坡)、黄龙(富阳)至古城。陆路全程为 170 公里,在富川境内长约 65 公里。路宽 1 米到 1. 5 米,多为鹅卵石铺面,也有用青石块铺成的,道路蜿蜒于萌渚岭、都庞岭山脉丘陵间,北联潇水、湘江、南结富江、贺江和西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通过新道紧密相连,为楚越交往打开更大通道,从而也促成了南北交流与文明交往。其次当为桂岭通楚古道,位于在八步区桂岭镇。古道辟于春秋战国时期,由桂岭圩北门起,经七里村、开山直通楚湘。全道翻山越岭,蜿蜒曲折。境内道长 22. 5 公里,宽 2 米余,路心砌鹅卵石、片石。民国二十年(1931 年)重修,马匹、蓬轿可上下通行。汉高祖(刘邦)十一年(公元前 196 年)派中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就取此古道顺贺江下西江,登锦石山而至番禺(广州)。汉武帝平南越时,归义侯田甲一军亦取桂岭古道下苍梧。1931 年 1 月 14 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政委邓小平的率领下,由湖南江华县取道桂岭古道进入贺县桂岭,实施了著名的桂岭整编。

贺州不仅有陆路古道,而且还有便利的水路,主要有桂江与贺江。桂江古称漓水,是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桂北越城岭主峰猫儿山(兴安县和资源县交界),主源是兴安县华江乡境内的潘家寨江。主要支流有恭城之茶江、荔浦河和思勤江。向南流经灵川县、桂林市、阳朔县、平乐县,流入昭平县境内文竹乡大广村,流经文竹、昭平、富裕、五将、古袍、马江、木格共 7 乡(镇)27 村(街),接纳桂花江,思勤江,富群江等支流,经木格乡中平村流入苍梧县境,最终在梧州市汇入西江,全长 426 公里。通常称兴安至阳朔河段为漓江,阳朔以下为桂江。明代,因桂江中下游流经平乐、梧州两府,所以此段又称为府江。明成化年间(1465 ~ 1488 年),为安抚当时桂江沿岸的壮、瑶、苗等少数民族,改府江为抚河,今梧州人仍称下游为抚河。桂江在昭平县境内长 100 多公里,是昭平县第一大河,纵贯全境南北。河床最窄处为马峡 50 米,最阔处为五将乡中洲 750米,平均宽度 150 米。主航道最深为松林峡的大铜盆、小铜盆和马峡棋盘岛,深度均在 40 米以上,最浅处只有 0. 75 米。桂江流经寒武系,泥盆系及第四系地层,其河床多为紫色的细砂岩和变质岩中夹页岩层,石质河床上多卵石,为山溪性河流。桂江滩多水急,有险滩 140 多处,素有“滩王”之称。明代,土司黄伸拙率五子及韦峒诸兵与民同患,历三载疏通桂江航道。新中国成立后又几经整修,航道改善,正常水位可容 50 吨船舶行驶。梧州至桂林段有一定航运价值,不仅现在如此,过去也一样,它已成为贺州通往长江水系的重要出口。贺江源于富川麦岭大坝村的名山(又名湖园岭),流经富川、钟山两县。由发源地至西湾河段称富江(又称富川江),由西湾沿东南方注经八步、莲塘、贺街段称临江(20 世纪 80 年代期间,因贺县县治设在八步转而改称贺江)。至贺街镇大鸭村浮山与大宁河(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称贺江,之后改称大宁河或桂岭河)汇合,河水大增,称作贺江,向南流经步头、信都、仁义、铺门等乡镇,于铺门镇车龙村陈屋流出区境,流入广东省封开县江口镇汇入西江。全长 351 公里,八步区内长 119 公里,河床平均比降 0. 045%,天然落差为 51. 8 米。贺江为西江第五大支流,河床平缓,坡降仅为 0. 58‰;略高于桂江(0. 43‰),极利于通航。其发源地为夹在萌渚岭和都庞岭之间一片山间谷地,丘陵海拔不超过 400 米,谷地海拔也在 200 米以下,越过分水岭,即达湖南湘江支流潇水上源永明河,形成一条很容易通过的南北交通线。顺着这条山口水陆通道,北可上溯湘江,下可抵西江,或经南、北流江出合浦港转东南亚、印度洋等地;或直下番禺(广州),同样接海上丝绸之路通海外诸国。

从行政区划层面看,贺州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省区间的人员往来也促成贺州成为三省通衢之地。广东在西北方向与贺州接壤,如果他们有从这个方向进入广西,那么就只能途径贺州,同样要从广西东北方向进入广东,也需要借道贺州。湖南则位于广西北部,从湖南进入广西或者借道全州或者必经贺州,同样从广西进入湖南也需如此。这样的行政区划就确定了贺州三省通衢的交通功能。正因为贺州处于如此交通位置,因此客家南迁广西途中,相当部分就势落户贺州,使得贺州成为广西客家大县(区)之一。客家入迁贺州分别借道陆路与水路。陆路主要有三条:一是从粤东、赣南、闽西经粤北连县、连山经鹰扬关一带古道进入贺州,八步区桂岭镇张姓客家人的先祖就是从这条进入贺州的;二是从湖南南部经江华由潇贺古道或桂岭古道进入贺州,平桂管理区沙田冷水冲张长宽一家就是经由潇贺古道进入贺州的。三是从粤西经怀集、封开进入铺门信都,后经由信都贺街古道进入贺州腹地,八步区莲塘黄威和一氏就从广东顺丰循洋大溪步行到贺州。水路主要有两条:一是经由西江、贺江进入贺州八步盆地,平桂管理区黄兴财就循此道定居沙田镇芳林村;另一条水路是由西江沿桂江进入昭平、再由昭平古道进入沙田公会古道贺州腹地,广东河婆人谢月明携眷属多人经香港溯西江、抚河入昭平县石笋村暂居,旋迁平桂管理区黄田镇新田村居住。

大体而言,国家大一统后南岭是百越文化与楚文化的基本分界线,南岭以北属于楚文化、更北则是中原文化,南岭以南属于百越文化,因此从文化交汇层面考察,贺州也会成为三省通衢之地。贺州处于百越东北部,也就位于百越文化前沿,因此必定首先承接不同文化的交融汇合。作为大一统的国家体制,内部文化间的交流必定非常频繁且正常,它不像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它们需要相对复杂的程序且存在着某种障碍,于是造就了贺州相对丰厚的文化底蕴。 qvc4KQbe6S9WxAMjiWx1Thh8C0/KSzgYhGkb3DhbPOLJP+YBQ+N22uVCuKTAHO+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