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语篇系统的含义

Ron Scollon在 1982 年讨论跨语篇交际中首先提出了语篇系统这一概念。目前有关语篇的概念大体上分三类:传统意义上的语篇,较宽泛意义上的语篇和最宽泛意义上的语篇。传统的语篇概念最狭窄,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分析的内容包括语篇的结构、句子的排列、句际关系、会话结构、语篇的指向性、信息度、句子间的语句衔接和语义连贯等。较宽泛意义上的语篇指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社会功能,它寻找语篇在社会环境中的含义。这一范畴的语篇分析法研究语篇在社会环境中的概念意义(ideational meaning),交际意义(interpersonal meaning)和语篇意义(textual meaning)。例如,会话中话题的位置,取决于参与对话的人之间的关系。 Scollon (2000) 提出的语篇系统是指最宽泛意义上的语篇,即交际的整个系统。这是一个包罗万象,自给自足的交流系统,包括一个群体共享的语言系统,作为某群体成员对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的获取方法,以及与其群体成员的独特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交往方式等等。再比如,我们可以研究学校老师的语言,或北美婴儿潮一代人的语言,再或外汇交易场所经营者的行话。要想成为某一群体成员,并与那一群体的成员建立关系,人们就需要掌握这一群体的行话或语言。

语篇系统由语篇形式、社会化、意识形态和面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1)语篇形式(forms of discourse):指语言的作用和非语言的作用,也包括语法语境如事件、体裁和媒介。修辞策略指是演绎还是推理,言语交际风格是直接还是间接。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语言交际的三种功能。

在跨文化交际中,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语言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一个民族的历史、世界观、信仰、价值观、宗教及社会组织都会通过该文化的语言和各种语言变体表现出来。语言不仅仅反映文化中其他的一些基本结构,它是文化的一个直接的显著的特征。一个文化群体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语言的基本功能。 Scollon & Scollon从文化的角度介绍了语言的功能:

1)传递信息与建立关系

交际学者、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以及人类文化学者一致认为语言有很多功能,当然至于有多少功能有很多讨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交际都有传递信息和建立关系的功能。换句话说,当我们与他人进行交际时,我们既传递一定量的信息,同时也表明我们期待与交际者建立关系。在信息与关系的两个端点,有时语言的一种功能受到强调而另一种功能受到削弱。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招呼语“How are you ?”“I’ m just fine .”这样的对话没有多少信息量,仅仅是寒暄而已,纯粹是关系层面的寒暄。而像天气预报这样的语篇完全是传递天气的信息。

当然我们在此关注的并不是确立语言的信息功能还是关系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语言的使用兼具这两种功能。从跨文化的观点看,人们是更加注重语言的信息功能还是语言的关系功能?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侧重点。 Scollon & Scollon指出,在语言沟通方面,日本这个民族就非常关注传递情感和关系,而不是传递信息。国际商务文化就注重交流信息而非强调建立关系。起源于中国唐朝的禅宗佛教对中国、日本和朝鲜文化有深远影响。这种传统反映在交际方面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依靠语言表达,而是领悟、沉思。与之相反的是西方的功利主义语篇传统强调语言的基本信息。

在跨文化职业交际中,就某一个特定的交际事件而然,强调信息与强调关系的差别有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从语言的功能角度看,西方人可能愿意把事情拿到谈判桌上来解决,因为他们相信在这种直接的谈判中人们得以交换信息。而亚洲人可能希望安排一些社交时间,这样参与者可以间接地接触对方,然后可以发展彼此的关系。

2)协商和认可

文化在语言方面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的交换信息还是建立关系这一层面,它也体现在人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自由协商的还是受社会规范限制并以固定形式来约束人们。这一维度是语言的第二个功能。 Scollon & Scollon的研究指出,最近几年北美和其他一些地区人们越来越开始反对在人际关系中过分强调语言的信息功能的趋势。研究心理压力的专家认为Type-A行为综合征(与心脏病关系很大)与过分强调数字、数量,直接沟通,而忽视或降低人际关系重要性有关。

现代西方社会已意识到成功的交际不能忽视人际关系。但是我们认为人际关系在亚洲国家和西方社会理解的方式会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在于人际关系是被看做是受社会条约限制还是可以在个人之间随时建立。

在大多数文化里,亲属关系是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亚洲文化,人际关系在长辈和子辈之间是垂直型的、有等级的。无论是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还是家庭外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关系都是社会所赋予的,所认可的,而不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形中重新确立的。人们的身份特征,是不能协商的,例如,你是某个人的女儿或儿子,你是某一宗族的后代。从你出生开始,你就确定了你的身份。

与亚洲文化不同的是,在现代西方社会,“关系”一词的含义几乎指的是人们之间平等的关系。关系意味着平等和自由。

回到跨文化交际层面,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差异在于协商还是社会所认可的关系。在传统的有等级的和代际关系中,语言被认为用来批准或认可人们之间已经确立的关系。而在现代西方社会关系中,语言被看做是协商正在进行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亚洲,有这样的情形,人们相互之间认识多年,共同从事互惠互利的商业,但他们之间仍然用对方的姓和商业头衔或官衔头衔称呼对方。而美国的商人,他们有意与亚洲商人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但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后,他们意识到有时生意上的失败与他们没能与亚洲商人建立起用名字称呼对方的这样的友好关系有关。成功的交际不能忽视人际关系。

3)群体和谐与个人利益

这是语言功能的第三个方面。一位日本心理学家在对解决问题时人们的群体过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这个维度。有时研究者要求受试者单独解决一些问题,有时又要求他们以小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该心理学家发现当小组内部对如何解决问题出现冲突时,人们最在意集体的和谐一致,即使这意味着整个群体必须只好选择一个糟糕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如果会带来不和谐,那么这个群体成员宁愿选择与该组和谐相处也不愿意表达他们自己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其他学者也指出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修辞上的最大差别在于集体和谐和个人利益这个维度。中国的古典修辞强调以委婉的方式表达立场。早在先秦时期,不少先哲注意到劝说性修辞必须考虑对象、时机、场合等而不引起不安或不和谐。古希腊修辞强调通过有技巧的辩论赢得观点。

这种关于语言功能方面的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表明在商务谈判中如果亚洲人认为采取极端立场会带来不和谐,他们倾向于采取不极端态度。而西方人自认为谈判双方在谈判中内心都想实现自己最大化利益,所以他们就按自己的内心行事,即便这会引起不和谐也无所谓。这种语篇上的差异有时会导致误解。

语言的功能也包括非语言方面如身体语言,空间的概念和时间观念。由于本书致力于讨论语言的作用。所以这一部分作者在此不作累述。

(2)社会化(socialization):指文化习得过程。我们从技术上很难给文化习得下个定义,因为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我们首先澄清一下与社会化相关的几个词:教育,社会化,文化濡化(enculturation)和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

教育:一个群体的成员要取得语篇身份(discourse membership)和语篇认同(discourse identity)首先需要经过正规化的教育,正规化的教育有几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指来自学校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包括公司对雇员的关于行为规则的指导如公司手册。例如,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员工,他或她可能对穿什么去上班不清楚。公司里可能会有指导手册告诉人们穿衣准则。这也是一种所谓的正规教育也叫熟悉公司情况的培训。公司的指导手册会发给新员工,人们也会回答新员工提出的一些问题。

社会化:除了通过公司章程习得该公司的文化外,一个新员工也可以向其他老员工通过询问或观察或模仿的方式了解公司的文化,这就叫做社会化。

换句话说,社会化是一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的目的不仅是使人学习和接受社会文化,获得人的语言、思想、感情,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一定的生产技能,懂得社会规范,明确生活目标,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而且使上一代人的思想、技能、经验能传给下一代,使人能继承和发展文化遗产,维持代际关系,在适应社会的基础上改造社会,把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有一点清楚的是,在大多数文化里,孩子的首次学习是社会化过程而不是教育的结果。在行为方面小孩是通过模仿,练习,尝试以及别人的赞成和认可而学得如何行为而不是明确的培训。他们观察周围的人在做什么,怎么做。

教育和社会化的区别在于教和学的过程和步骤是否经由一个群体或社会正式地制定出来然后系统地应用在新员工身上。另一个区别就是教育通常是阶段性的,或正式地有规律地安排成几个阶段,而社会化通常是不间断的。教育的指导阶段通常有入学步骤和要求以及结业要求和仪式,同时还颁发毕业证书。在社会化过程中,很难确切地说一个人从事学习的准确时间。第三点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和社会化有时是融合在一起的。例如,一个进入新的岗位的人可能接受过特殊培训,像刚才提到的公司手册,他也可能同时在观察老员工或有经验的员工的做法,从而仿效他们的行为。

最后我们来谈谈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用这个词指两种不同文化和两个不同社会群体的融合。当一个群体比另一个群体更加强大,因而对第二个群体产生影响以至于第二个群体忘掉或者将自己的文化弃之,而接受更强大群体文化。这个文化学习过程就是acculturation.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文化学者把早期文化学习过程叫文化濡化(enculturation),社会心理学家把这一过程称作初级社会化(primary socialization)。具体来说初级社会化指一个孩子成为他所属的文化或社会成员所经历的早期过程。总体来说,这种学习是在家庭和亲密伙伴之间完成的。当孩子走出家庭,比如,孩子上大学开始与家庭之外的人接触,这时二级社会化过程就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产生了。

上述对社会化的介绍目的在于指出人的社会行为受早期的社会化影响很大,虽然说人的行为在以后的生活中会产生变化,但也只是小的变化而不会是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无论我们将来成为那种语篇系统中的成员,带着初级社会化的烙印而进入的语篇系统比我们后期进入的语篇系统有明显的优势。

关于人和学习的理论

Scollon & Scollon认为不同文化群体可能对理解人性的角度不同,因此Scollon & Scollon讨论了有关人性的三个方面即人的本性是好的还是邪恶的假设;群体还是个人是社会基本单位的观点;人们对生命周期的理解。作者在此对这一理论进行简单的阐述,因为正如Scollon & Scollon 《在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法》一书中所指出的,讨论人性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在于阐明人性的问题对于一个人经历社会化进入一个语篇系统或一种文化意味着什么。如果你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会认为孩子们在做正确的事情。如果你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就会认为孩子们会极尽所能地歪曲你所教的,或者拒绝合作。这种孩子的学习动机更有可能建立在惩罚和威胁而不是奖励的基础上。换句话说,一个社会或一个语篇系统内关于教育和社会化的理论会依据于其成员的本性好坏这一概念。美国四代人的社会化研究就是依据于这样的关于人的本性的理论。我们在这里稍微展开东西方关于人性的讨论。人性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中外,自古以来的圣哲多只以善恶来加以判别。中国古代儒家圣人基本上是人性本善观点的代表者,其中尤以孟子的表达最为准确:“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对人性本善的最重要的解释是“仁”。孔孟的这种人性论观点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与中国古代圣人相反,西方古代哲人,尤其古代宗教先知是明确的人性本恶观点的代表者。众所周知,基督教主张原罪说,即是说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们的最先天地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偷食了智慧之果,懂得了男女羞耻之事。基督教原罪的观点指出任何人生来即是恶人,只有笃信上帝,才可能获得灵魂的拯救。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观点上的传统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方文化长期以来不同的发展命运。从语篇系统的角度看,也影响了人们对后代的教育方式。

与人和学习的理论相关的第二个方面是关于个人还是集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人类学家许烺光认为亚洲社会是建立在大自我概念上,这个自我包括家庭中的亲属,而西方社会的自我是一个小的自我,不包括其亲属。强调个体是社会基本单位的社会,其教育和社会化的中心是就个人学习和个人成功,甚至人们之间进行相互竞争。相反,一个强调广义人的概念的社会即包括家庭中的亲属,比如传统的儒家社会,那这个社会的教育和社会化就会注重发展这个大的群体单位。个人学习的活动和成功都被看做是大的社会单位活动,他们的成功也被看做是对社会的贡献。在此框架下,不难理解为什么移民到国外,如美国的华人子弟在学校里成绩优异,是群体观念在强烈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第三个与人和学习的理论相关的是关于生命的周期。在西方,人们认为人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婴幼儿时期、童年、青少年时期、成人、中年、老年等。然而在欧洲早期历史时期,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童年和成人的划分。以前人的寿命为 50 岁时,40 多岁的人就会被看做是老人。一个青春期过后就生小孩的女孩,十多岁就会当妈妈,三十多岁时就会当奶奶或姥姥了。现在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国家,人们推迟结婚,四十岁要孩子的母亲怎么和十多岁要孩子的母亲相比?他们对孩子的初级社会化是不同的。

人们对生命周期划分的不同,对社会化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现代社会随着技术的提高,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把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也就是说人们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在有些社会,人们直接通过学徒的方式进入成年。

我们讨论关于人的生命周期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在一个文化或语篇系统内,社会化过程对人们习得的语篇身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我们关于社会化的讨论,涉及一些基本概念的澄清如教育和社会化;初级社会化和二级社会化以及关于人和学习和理论。这些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我们如何成为一个语篇系统的成员。

意识形态(ideology):指一代人或一个群体的历史的、文化的和意识形态的特征,如价值观念,世界观、信仰、宗教、文化的地位以及对待其他群体的态度。研究一种文化的最好方法是考察其历史和世界观。世界观对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因为它是你对世界的看法。胡贝尔(Hoebel)和弗鲁斯特(Frost)将世界观定义为:“个人根据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对事物进行美化、塑造和安排的特有观点。” 萨默瓦和波特(Samovar & Porter)将世界观概括为:“一种文化对上帝、人道、自然、存在问题、宇宙、生命、苦难、疾病、死亡以及其他影响其成员感悟世界的哲学问题的看法。” 这些问题表明如果一个人理解了一种文化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那么他便具有一种正确的理性思维去预测其他事物的行为和动机。例如,冥想是佛教传统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当一个人的“气”在丹田酝酿时,要注意自己的呼吸。这个例子说明世界观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世界观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我们的信仰和价值体系。世界观由集体智慧所创造,作为被认可行为的基础,帮助人们生存和适应周围的环境。一种文化的世界观可通过多种渠道传送出去,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式。作为世界观的宗教在文化中起着支配作用。从古代起,宗教便利用多种途径向世人提供忠告、价值观和引导。我们在这里仅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宗教的作用。正如哈维兰德(Haviland)所说,宗教可以强化社会道德,规范个人行为,并为社会提供共同目的和价值观的基础。由此可见宗教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从中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影响两国文化价值观的应属基督教和儒教。我们能够在基督教中找到个人存在的根源,以及注重行动和未来的倾向。耶稣致力于行善,对基督徒来说,“无论过去发生什么,未来都能给人以最大的希望。” (穆克(Muck)。在中国,儒教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影响。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近 1700 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该体系强调对统治者的忠心,对父亲的顺从和正确的行为。儒教思想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即爱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对孔子来说,它是理应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理想关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儒教在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相互间的交往。孔子思想“仁”的部分思想教导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别人的心情。这种待人方法使得倾听成为人际交往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另外,社会地位也是人们考虑的一个因素,人们在称呼方面所使用的尊称就显示了等级差异。再次,讲究礼仪也是儒教倡导的原则。在孔子看来遵循社会规范和日常礼仪有助于塑造人的品性。最后,儒教提倡人们使用含蓄的语言。这一点与美国人习惯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式的话语截然不同。儒家思想的这种话语风格可能与儒教所倡导的和谐关系有关。

信仰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常常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中,影响人们的意识,也影响你的交流方式。当你在一种文化中长大的时候,那种文化便决定了你相信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真实的。价值观是另一个影响东西方交际的重要因素。鲁凯克(Rokeach) 说“价值观是一套做出选择和解决冲突的习得的规则”。阿尔伯特(Albert) 强调了价值观的重要性。他写道:“价值体系代表的是一种人们期待或希望的东西,也是人们需要或禁止的东西。它并不是关于实际行为的报道,而是一套衡量体系,通过它,行为得以判断,制裁得以实施。”萨默瓦与波特(Samovar & Porter) 也同样认为价值观告诫人们什么是好的和坏的,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什么是真实的和虚假的,什么是正确的和反面的。总之,价值观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看法。代表西方文化主流的是美国的文化价值观。而美国的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核心是individual independence,即个人独立。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贝拉和三位社会学教授、一位哲学教授于 1985 年出版了《精神习俗:美国生活中的个人主义与理想追求》一书。该书的主旨是从文化上研究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中的表现及其社会影响。贝拉教授等学者指出美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即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即个人竞争、奋斗、自主、独立。这些特点是美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以美国为代表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已在西方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个人主义的社会历史观。该观点认为个人是社会的主体,主张利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②个人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具有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权益,主张要尽可能实现和发展人自身的天性。③个人主义的财产观。主张财产私人占有,个人拥有对财产的绝对自主权。④个人主义的幸福观。认为人有追求与享受幸福的权利和天性,追求和享受眼前的幸福和人们活动的主要动力。简言之,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基石。个人成就、自主权利和自由是最荣耀和最神圣的美德。不管是过去的影片中的西部牛仔还是当今的计算机游戏里战斗英雄,美国的代表性人物都是以独立的个体身份出现,在极少或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可以看出个人主义是美国精神的象征。萨默瓦与波特在《跨文化传播》(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这部著作中还概括了与美国个人主义密切相关的其他几个特征,即追求平等、物质主义、科学和技术、进步和变化、工作和娱乐以及竞争。这些个人主义的种种表现渗透于美国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也决定人们如何进行交际。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和倡导的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强调整体大于个体,个人不能脱离社会。孝(服从父母,孝敬父母,尊崇父母,赡养父母)、谦虚、尊卑有序、忠于上司、仁爱、和谐、义务、贡献等是集体主义所倡导的核心精神。关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其他特征,本书将在后面价值观维度中有进一步分析。

总之,意识形态涉及历史、世界观、价值观等概念,其中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首先是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教育,之后在学校里受到正规的教育,同时朋友、同学、同事也会给予各种影响。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业时刻施予强大地影响。所有这些在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中起着很大作用,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4)面子系统(face system):面子系统指人们喜欢采用什么样的人际策略来和本语篇成员和他语篇成员进行交际。换句话说该系统指的是一个文化群体在其组织关系中的方式也即人际关系,它包括亲属关系,自我概念,内群、外群,长期和短期关系。

1)亲属关系(Kinship):亲属关系的两个方面对跨文化语篇至关重要,即等级的和集体关系。亲属关系强调上一代人优于下一代人。这种等级关系影响了语篇形式。人们学会了对长辈尊重,对长辈尽职尽孝,也知道晚辈的指导和领导作用。中国家庭中的“内外有别,长幼有序”就体现了等级关系。影响语篇的第二个亲属关系因素即:一个文化的个体成员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行为的个体,而是在亲属关系这个等级网内行事。在亲属关系中家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世界观主要源自其主导的宗教观和文化史,但家作为这些观念和价值的守护者,同时也在把它们向这种文化的成员传递。家教给孩子关于它们所生活的社会的历史背景知识,带给关于他们所处的文化的永久属性的信息,以及具体的行为、习惯、传统和同种族文化社会中的人交流的语言。家庭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重要的社会单位。美国作家威廉·塞叶(William Thayer)曾写道:“家是怎样的,社会就是怎样的。” 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也强调文化、家庭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米德认为:“给婴儿洗澡和喂养的方式,惩罚或奖励他们的方法,都为我们了解一种社会特性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线索。” 米德的观点表明文化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一个和许多人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会知道什么是大家庭;一个在有老人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知道如何对待老人。家庭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社会单位,但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因此,家庭的组成呈现出纷繁的局面。在西方国家,核心家庭占主导地位,主干家庭即大家庭(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的家庭)数量很少。中国的前三代人,甚至第四代人也大多都是大家庭的,只有第五代人才真正是独生子女一代人,他们生活在核心家庭中。在美国,大多数儿女成家以后,一般都离开父母,单独居住。父母年纪太大无法照顾自己也不愿与儿女合住。对待孩子,他们培养孩子独立精神。小孩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儿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但在我国文化传统中,家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虽然核心家庭现在呈上升趋势,但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还是存在。家庭中的等级制度存在,一般来说,家长在家中的威望和地位是最高的,家庭中的其他成员都要听从于家长的安排。儿女的婚姻父母也要做主。父母年龄大了,儿女有义务赡养父母,与父母住在一起。孝顺父母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部分。《孝经》对于如何尽孝做了详细规定,民间也有二十四孝故事。对于不孝,虽说法律上没有明确的惩罚条例,但是舆论会给不孝的人很大的压力。易中天 (1996:240)说:“一个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他的身份、地位、价值、权利、义务和责任,都是和他的家庭、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家庭的重要地位使得亲戚成为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2)自我概念:该自我概念指的是一个人或自身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单位而存在。对于自我概念的理解,西方文化一直以来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分离,强调个体的自我,尤其是追求社会和政治目标时更是如此。美籍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Francis L.K.Hsu)在他的心理人类学著作《彻底个人主义的省思》中阐明“我们的行为以及我们之所以成为美国人或日本人,关键在于我们与人所建立的关系。他认为人与其所在的社会和文化是可分的。许烺光在讨论情感、个性和文化的话题时,提出一个关于人的七个层次心理社会构造图(Psychosociogram of Man) (1983:200~203),该图的第三个层次是关于人,思想,事物,它们构成了“关系密切的社会和文化”。中国人的未来与他们的父母、孩子紧密联系在一起。 Scollon & Scollon认为亚洲人更加注重与其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更加强调他们作为人的独立性。”

3)内群-外群:这一维度涉及与自己群体成员建立关系还是与外群成员建立关系。 Triandis (引自Gudykunst, 2007:56~57) 认为内群关系非常重要,其成员会对群体利益作出牺牲。集体主义文化就属于这样的内群关系。陈国明(2007:128) 提出中国人的内群关系有五种:亲戚、同事、同乡、师生及同学。东亚人主要是与内群人建立密切关系。这种对圈内人的偏爱会影响我们对圈外人的观察视角,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

4)长期-短期:长期关系形成一种互补的社会互惠关系,这种关系被认为是一种非对称的互惠义务。中国人总是对别人给予的帮助心存感激。在社会交往中,他们总是寻找机会回报人情。受儒家思想影响,东亚人的人际关系发展的模式是长期的义务性的关系。(Yum, 1987) 中国人交朋友讲究时间越长越好。理想的境界是为朋友两肋插刀。朋友关系更近。桃园三结义传为千年美谈。人们把刘关张的生死与共的精神当做朋友关系的典范。短期的对称的互惠关系是北美人的人际关系主要模式。他们不把承诺和义务看做是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方面。在美国,人们处于经常流动之中。即使在一个地方,美国人也喜欢有不同的朋友圈子。这些圈子是相互独立的,朋友之间不愿意承担过多的义务。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篇系统规定了在一个自我强化和以个体为基础(不是以社团为基础的)圈子内或在一个语篇社团内(discourse community),作为交际者、一个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一切:思维方式、社会化、以及包括制约交际行为规则在内的交际系统。语篇系统可分为自选型语篇(voluntary discourse)和非自选型语篇(involuntary discourse)。自选型语篇是带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语篇,如公司、政府、学校和其他一些机构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选用的语篇。公司语篇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学校语篇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非自选型语篇是由性别、种族、代别、人种等一些特征所形成的特定语篇。个体在是否选择这些语篇特征的问题上没有太多的选择,这些语篇特征是给定的,生成的。 eaFJDFJUh3JjMTPe4RuDDt6NM8ln98g5jNQm1CN2EwvQIQaXNtF1qF0oeCKgTGH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