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文化与文明概述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据美国学者克罗伯统计,目前大约有 160 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但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尽管对文化的理解见智见仁,但大体上可以将文化划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两大类。《辞海》也是这样,将文化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即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二、文明的概念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精神财富往往是指先进的或者进步的文化,而不是落后的或反动的。另一方面来讲,文明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文明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融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总的看来,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三、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主要体现在,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的进步有赖于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有必然促进文明的进步。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化是同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文明是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才出现的。第二,文明是社会的进步状态,它代表进步,而文化则不一定。

四、文化的特征

(一)象征性。文化的象征性是指所有具体的文化现象都只不过是一定文化类型的反映或象征。比如筷子和水饺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而刀叉和汉堡是西方文化的象征。同样,和服是日本文化的象征,蒙古包是蒙古民族文化的象征,等等。事实上,具体的事物只是反映不同的能力、技术或习惯,是某种特殊意义的文化的反映或象征,而不能直接说等同于某种文化。

(二)复合性。文化的复合性是指任何文化都不是某个文化元素的孤立存在,而是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文化现象或文化元素的有机组合。如某项体育活动,如篮球,就包括了篮球场地器材、篮球规则、篮球组织等元素,篮球运动的这些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需要强调的是,篮球运动自身元素自成一体,并且还要同其他文化现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如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水平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指不同的国家、民族、集团、组织、社区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其实,任何不同的社会单位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而且社会单位内部也呈现出多样性。不同的文化共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四)共享性。文化的共享性是指文化的存在总是被某个社会单位独享的同时,可以被其他群体乃至全人类共同享用。例如,美国人现在也吃水饺,我们的饭桌上也可能出现汉堡,韩国人喜欢跆拳道,而奥运会的赛场上不同国籍的运动员也参与跆拳道的比赛,等等。

五、文化的构成

(一)根据文化所包含的内容的性质,可将文化划分为三层:外层、中间层、里层。

外层是指物的层次,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物质层泛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本身,是人类在自然物上留下的人类意志和活动的印记,它反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中间层是指心物结合层,也叫制度层,包括组织、制度等,是在人类理念支配下形成的各种规范和体制。里层是文化的最深层次的东西,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等。里层是文化研究所最关注的内容。

根据文化所包含的内容的性质,将文化划分为三层:外层、中间层、里层,这种划分方法为当前学术界普遍采用,因此,本书关于文明成果的论述将按照这种划分方法进行。

(二)根据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复杂程度和范围大小,可将文化分成三层结构: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文化特质是指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最小分析单位,是某一种文化区别于他种文化的最小单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众多文化特质体现出来,如筷子、水饺,跆拳道,和服等。文化丛也叫文化结丛,是指由相关的文化特质联结而成的功能单位,通常以某一特质为中心,在其功能上与别的相近的特质发生连带关系或构成一连串的活动。如韩国的跆拳道项目出现,就出现了跆拳道服装、器械、场地、技术等。文化模式是指互有关联的文化丛有机结合形成的某个民族或地区特殊的活动方式或行为的性质。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各民族或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即文化模式的不同。如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众多的农村人口,浓厚的家族观念,重人伦,对祖宗及传统权威的崇拜等互相联系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模式;工商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以城市生活为主导,个人主义,总统制等互相联系而形成美国的文化模式。

(三)根据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把文化划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三类。

主文化是指在一个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如中国的儒教文化,美国的移民文化等。亚文化是在文化系统中出于次要位置的文化,一般指某一地区或某一集体的文化,如美国的印第安文化,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等。一般来讲,主文化和亚文化是可以繁荣共存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反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它否定和排斥主文化。

六、文化特性形成的理论

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拥有不用的文化模式,如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宗族意识,美国社会形成的个人主义意识,但这种不同的文化特性是如何形成的,从而产生了若干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一)功能主义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存在,是出于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这种观点是西方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在探究文化模式时使用的最广泛的一种理论解释方法。其中以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他强调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认为一种文化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它发挥了特殊的社会功能。比如“旧中国时代的女人要缠小脚”这种文化现象,就是因为封建社会的女人地位低下,为了要将女人束缚在家里,专心服侍孩子、丈夫和公婆。

(二)人种学的解释方法。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不同的民族或种族由于人种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特色的文化特质,如生性好斗的民族竞争意识强,生性懦弱的民族容易安分守己。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生物学的观点,强调生理素质方面的特点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生态学的解释方法。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性,把文化的不同归因于资源和环境的特点,以及这些环境的变化。台湾学者杨仲揆在总结日本民族性格时,认为日本人所处的岛国资源匮乏、天灾不断,造就了其忧患意识强、团结、善于对利益的追逐等民族特性。

(四)意识形态的解释方法。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某种特定文化的形成是由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某一利益集团支持的结果。马克思也曾发表过类似的观点,认为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而已。比如,“文革”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文化特性是与当时领导阶层所推行的思想路线相契合的。

(五)物质生活条件决定论的观点。这种观点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观点,是一种物质生活条件决定论的观点,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形成各种文化特性的决定性因素。比如中国人的求安、求稳、求平均的观念,如果离开了对中国历史上社会生活条件的理解,就很难对其作出解释。长久以来,中国人靠土地生存繁衍,靠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勉强维持自己的生计,如果遇到天灾人祸、兵荒马乱,就会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因此,人们把社会的安定、生活的稳定看得无比重要。同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为了保证基本生活需求,人们不得不要求“均贫富”,“不患寡而患不均”,达到安贫乐道、知足常乐。

七、文化的运行规律

(一)积累与传递。文化的积累与传递,是指每一代人在前人所积累起来的文化成就的基础上,吸取原有文化的积极成果,同时总结新的认识和新的实践经验,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然后再把这些成果传递给下一代。文化的积累与传递是文化在纵向上的运动形式,它是文化运行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条件之一。当然,文化的积累与传递不但具有继承性,而且还具有选择性,任何文化都不会原封不动的进行传递。

(二)传播与渗透。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是指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之间进行传播与渗透的过程和结果,它是文化在横向上的运动形式。文化传播与渗透的媒介有很多,比如贸易、战争、移民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也不可能长久的孤立于世界之林,而总是主动或被动的进行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当然,文化的传播与渗透过程中要注意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不是完全照搬。

(三)融合与冲突。文化的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和相互影响后,将对方文化的影响融进本民族的文化系统中,成为本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些开放和善于学习的民族能够学习一切优秀成果,并将其融进本民族的文化之中,但又不失掉本身的文化特性,所以发展得更好。文化融合过程中还会出现一种“同化”现象,这种同化现象一般不会发生在整个的民族,而往往指某个个体或群体的被同化,如移民。当然同化现象很难彻底,如移民本身不会被同化,而往往是下一代或隔代被同化。文化的冲突是指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过程中,原有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所发生的矛盾甚至对抗。文化的冲突一般会导致两种结果:彻底拒绝,或者逐渐适应。 gBShWGeqo7HFWJWc8vVOi0U3VMt/s2YK1sGBthKW+0akbICf/HCGDGlgTfjAAb0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