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采写训练前的准备

第一节 学习老报人的敬业精神

欧阳醇教授要求带两支笔

文化大学新闻系的欧阳醇教授,一向爱护学生,学生有事找他,无论课前课后或假日,均乐意与学生打成一片,他上课必提前到教室等学生,令人钦佩,他在上课时特别强调学生平日都要带两支笔,过去新闻记者没有笔纸,等于打仗无枪弹,一支笔突然没水可写,就有另一支备用,现在大家都用电脑打字,外出采访时留意电池是否够用。

耿修业社长帮主管找线索

台湾《大华晚报》社长耿修业先生,几乎比每个员工先到办公室,早来上班晚下班,到办公室后是读报并帮主管找线索,到办公室不久,耿社长不时地提供一些新闻线索,增加同仁采访的机会,因为晚报采访的时间短,中午 12 时截稿,上午上班时间等于是晚报记者的黄金时刻,分分秒秒都在找新闻。

耿修业先生身为报社老板,早出晚归、为采访组同仁找新闻线索,值得敬佩。

程翔云主任要求不带礼物

台湾《中国时报》地方组的主管程翔云先生,一向秉公办事,不收礼品,同事要到他家拜访或有事商议,一律要求属下不能带礼物到他家。有一次同事带水果前往他家,违反程主任的规定,进门前,竟将水果从 11 层大楼往下丢,他做事认真的态度确实令同事们佩服。

王洪钧老师关心学生一辈子

文化大学新传学院前院长王洪钧教授喜写作、著书,从不停笔,对教过课的学生,有着“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的理念,相当关心同学毕业后的动向,即使找不到工作或结婚对象,他都很关心,真心付出,这些都是在校学生所学不到的敬业精神。

孙亦文副主任细心读报比较新闻

台湾《大华晚报》采访主管、后至《联合报》担任编辑中心副主任的孙亦文先生,是位细心阅读报纸的好主管,每天清晨多份报纸一到,即开始读报,大小新闻,各报刊登的文字或标题错字全知道,哪家报纸独漏或独家新闻也清楚,每天看报的时间至少五小时,而且每则新闻都看,犹如电脑般,各种消息储存在他的脑中,也因为他的细心读报,《联合报》在出报前,都先经他阅读,以致很少出错,是很难得的主管,值得学习。

第二节 如何找出学生兴趣专长与建立资料库

了解学生兴趣调查

培养大学学生的采写兴趣相当重要,如何了解学生的新闻工作兴趣,发挥新闻天分潜能,是授课老师的责任。欲了解学生的新闻工作兴趣,可从学生平日的作为略知,如从小至今喜欢阅读的新闻版面是什么?为何对政治、财经没有兴趣?指导、培养学生对新闻的兴趣与专长,身为老师将责无旁贷。

学期初始,即要求学生填写兴趣调查表(见附录),作为老师的参考资料。针对学生的兴趣、常看的媒体、喜欢哪一类新闻及将来希望采访哪一条路线等,做明确的说明,在学期中教师除应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外,还需了解、追踪及鼓励学生,朝自己的兴趣方向发展及收集相关资讯,尽量与其讨论兴趣有关的议题,以培养学生的专长及信念。

学习媒体如何建档

在资讯发达的时代,个人资料的收集相当重要,因为一则重大新闻发生,除了参考媒体的资料库、网络的资料外,就是平日收集的资料,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作者鼓励大一学生,从学基采开始,就要学习收集自己有兴趣的资料,为将来工作做准备,将各种重大新闻有头绪的整理及分类,做好完整个人新闻资料库,如遇到重大新闻事件,随时可参考,可争取时间立即在网络媒体上发稿,赢得最快时间内发布新闻。

建立资料库可以参考其他媒体是怎样建立的,在学期间,将自己建立的资料库能与媒体资料库相结合则更佳,所以,常叮咛学生参观媒体或实习、工作时,要能学习媒体收集及建立资料库的方法,如果是视频录影,则要看电视台如何归档,然后跟着做,这样仿做,建立资料库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即采访新闻前,学习如何建档、归档,是成为准记者的第一步。 9wlotKYjVTArrstoXY6LA2eVLyevX5+G54GjvmJbQp8FgKSgHxFUYnwiwjqbkj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