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者的话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最悠久、办学层次高、教授语种最多的外国语大学。经过 70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经形成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语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办学格局。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开设有 60 多种外语语种,到 2020 年将增加至 100 种左右。不同语言和文化交融共处,孕育了学校兼容并蓄的学术特色和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作为校园文化的引领者和观察者,注定要映衬出她那中西结合的绵长韵味和文化碰撞的星星火花。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自 2008 年 11 月起,由原来的四开四版改为对开四版,每月出版两期,每期容量 6 万多字,彩色印刷。改版后的校报以引导舆论、启迪心灵、熏陶品德、挖掘校园文化内涵为基本办报方针,充分发挥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几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2009 年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校报”。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对外交流中地位独特,承担着“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双重使命。《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力图充分体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个性,围绕这一文化个性对选题进行策划,各国文化在校报这一平台上相互交流、融合、碰撞。《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致力于搭建一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交流借鉴的桥梁,通过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使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共同探讨问题,和谐共生,促进共同发展,承担双向交流沟通的使命。

为了更为集中地向读者呈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瑰丽的内容,我们将改版后 2009 年至 2011 年刊登在校报上的优秀作品进行了精心编撰,并于 2012 年结集出版了《桥畔风华——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作品选(2009 ~ 2011)》一书。书名“桥畔”,取意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既有着沟通中外文化“桥梁”的使命,又地处北京市西三环“为公桥”畔,东西两个校园分布在桥之两侧,从两个校园出门,均抬头可见为公桥。光荣的时代使命和飞架的桥梁形神合一,意味深远。

《桥畔风华》一书出版以来,得到了校内外读者朋友的好评,为延续文化传统,传承校报使命,我们又对2012 年和2013 年刊登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上的优秀作品进行了精心编撰,推出本系列的第二辑,书名《丽泽亭然》。名称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校区主楼东侧的“丽泽亭”。“丽泽”语出《周易》第五十八卦——兑卦。“丽”是并连的意思,兑为“泽”,此卦上下皆兑,两泽相连,有交相浸润之象。兑卦“象传”进一步解释,“丽泽,君子以朋友讲习。”就是说,朋友一道相互讲解道理,研讨学业,彼此有所裨益。同时,“丽泽亭”一名,系由中国人民尊敬的老朋友、越南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黄文欢所题写。深谙中华文化的外国人题写“丽泽”亭名,更有深刻隽永之意。这也是本书取名“丽泽”的由来。

编者
2014年12月 KWWg56WjiU5UIst8UV3ybhZPRx4QX/v9a2eNZ1zGb6ct3GMt/IbyFVGHrWvAAqB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