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改革创新精神践行高校公共外交使命

北外党委副书记、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首席执行主任 文君

众所周知,2012 年因是“世界换届年”而显得格外不平凡。在中国,我们也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诸多新观念和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新思想都将为中国未来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新观念和新思想始终坚持着中国道路的内核,那就是坚持创新的时代精神,持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也正是我们将本届论坛主题确定为“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原因。大家知道,胡锦涛同志 2009 年在驻外使节大会上提出要加强公共外交之后,仅仅时隔三年,十八大报告就以党的最高文件形式写了公共外交内容,这足以说明公共外交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201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积极服务国家对外战略,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校级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结合几年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现状和中心自身实践,我们发现中国公共外交事业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比如如何协调公共外交多元主体间的关系、如何在传播手段日益更新的背景下真正向世界准确传递中国国家形象,以及如何在讲述现代中国故事时处理好如此庞大的古老国度的文化传承等等。关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目前还有一些不同看法,但我想有一点大家具有共识,那就是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突破传统体制机制障碍,在部门间、区域间、学科间搭建有利于整合各种公共外交资源的新体制、新机制,为公共外交研究和实践营造良好氛围。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具体落实改革创新精神,践行公共外交使命的最好方式就是搭建中外沟通的桥梁,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互鉴。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公共外交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中提炼出的当代中国精神不仅“走出去”,更要“走进去”,不仅扩大这一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在世界上的影响,更要增进各国精英和公众对这一道路的理解,使他们不仅在物质和技术层面,更要从文化和心理层面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视为兼具中华民族特色和人类普遍价值的伟大实践。正如中央外事办公室副主任裘援平在十八大期间接受采访时所说:“十八大报告增强了我们的战略自信、战略清醒和战略坚定。其中战略自信,就是对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信。同时,我们要学会以国际上听得懂的方式和语汇,向世界介绍中国,阐释中国道路和模式,这也是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形式。”她特别指出,“当前中国公共外交的重点应该是解决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认知问题,有效促进和引导国际社会正确、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发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公共外交的目的是要和其他国家相互交流和借鉴成功经验,寻找共性而非强调差异,增进理解而非止于各说各话,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由于其典型的知识共同体特征,具有承担寻找与其他国家共同认知的载体,因此中国的大学应通过交流互鉴,积极践行中国公共外交使命。

第一,增进学科间对话,协同开展公共外交理论研究。从理论层面看,公共外交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国际关系学、外交学、比较政治学、政治心理学、国际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国际营销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多门学科。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公共外交的研究方兴未艾,出现了一批新成果,其中包括北外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公共外交研究报告 2011 /2012》。但总体来看,中国的公共外交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和布局,甚至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比如对于究竟什么是公共外交,就还没有出现学界比较认可的权威定义。更重要的是,刚刚起步的中国公共外交研究,还只是处于介绍和评论国外公共外交理论为主的阶段,然后以这些理论框架生硬地解释中国公共外交实践,没有形成中国自己的公共外交理论话语。因此,高校作为知识生产重镇,首先应当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相互交流借鉴理论与方法,对公共外交的起源、概念、途径、模式、效果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比较研究,拓展研究方法,夯实理论基础,形成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理论范式,让世界听到中国学者关于公共外交研究的自信话语,为公共外交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加强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提升全民公共外交能力。公共外交区别于传统外交的首要特点就是将公众作为外交工作的重要资源。对高校而言,应着力培养具有良好跨文化交流素养的人才,这既包括培养大量的公共外交专门人才,也包括提升其他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北外已设立国内第一个公共外交二级学科硕士点,2013 年将招收第一批公共外交硕士研究生,希望从跨学科、多语种、理论与实践并重等多方面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其他专业方面,高校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增加普及跨文化交流素养的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学、国际关系、比较政治、国际商务、国际法、世界历史、外国文化等全校通识课程。其中,翻译专业应成为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的重点领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则是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手段。在此,我想到了中国作家莫言,他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在于西方社会对他作品的认可,也在于对他作品的优秀翻译水平已超越文字本身,能够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思想准确传递给世界。我想,这带给中国高校的启示就是,不仅要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技能,更要培养他们跨文化交流的素养,使他们不仅会讲外语,更要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丰富的人文社科经典和广泛的跨文化实践活动浸润他们的心灵,升华他们的灵魂,开拓他们的视野,使当代的中国大学生都能成为自由行走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共外交使者。另外,高校还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政府公务员、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进行公共外交培训,讲解交往国家的制度、政策、法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基本知识,使他们在国际交往中让国际社会感受更加专业、亲和的中国形象。尤其重要的是,要使每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人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让他们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国家,个人无意间的失礼行为可能就会给当地居民造成对中国的不良印象。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从细节积累入手,才能铸就良好的中国形象。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缺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和平台,缺的是跨文化交流的优秀人才。

第三,加强大学交流互鉴,传播观念,推进中国公共外交。有效的公共外交是转变人的观念,典型的案例莫过于美国的“富布莱特”计划。该计划专门吸引各国学术精英,向他们言传身教美国价值观,然后利用他们的知识权威向他人传播,增进对美国的好感。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就任后第一次外事活动就是接见在华外国专家,并向他们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公共外交活动。正如总书记所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大学由于其开放的学术交流、活跃的思想争鸣,更适合成为拉近彼此,传播观念,推进公共外交的平台。当前,中国的大学已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各类人才“走出去”、“引进来”的成效显著,中国的大学也越来越积极主办或承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和讲座,不仅数量多而且层次高。中国的学者也日益活跃在国外各种重要学术场合,通过这种学术上的交流互鉴,既展示了中国学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也展现了中国开放、自信的形象。在学生交流方面,2011 年中国留学生人数已达 33.97 万,居世界第一。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也首次突破 29万,来源甚广,共来自 194 个国家和地区。如此庞大的学生交流规模,一方面,我们可以当代中国大学的人文精神诠释当代中国精神,感染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使他们逐渐形成对中国的友好认知。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日益走出国门,以自己青春靓丽的形象、包容开放的胸怀,专业自信的素养向国外年轻人亲自讲述中国的新变化,更容易收到良好的公共外交效果。

各位朋友,当前中国正以更加自信和积极的态度通过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舞台向世界展示和说明中国。在这一伟大事业中,中国高校责无旁贷。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成立两年来积极履行自己提出的“沟通、参与、责任、行动”四点倡议,在践行高校公共外交使命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这已属于过去,未来就在眼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中外媒体见面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我想这无疑是北外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未来工作的核心使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密切合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高校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

(本文原载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331 期) 0E2vPJhMqQ86OklxXrsfHEyUIXhvV1dgfJXKqe5N4h+u0RnP346hwF9Y44BIxzd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