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无论家庭的结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如何,也无论是对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都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有下面七条:

一、爱的原则

在家庭中,爱,既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动机、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手段。没有爱,就不可能有家庭教育。

1.爱是教育的动机

父母之所以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是因为爱自己的孩子。

2.爱是家庭教育的内容

家长教育孩子学会做人,首先是在家会做人,是对父母有爱心。任何一个人的爱心,都是从爱父母开始的。先学会爱父母,以后才学会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教孩子学会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爱的教育,还包括教育孩子懂得爱、学会爱,教育孩子心中有父母、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对亲人、对祖国有感恩之心,怀报答之情。

3.爱是家庭教育的手段。父母用什么方式教育孩子?方式很多。基本方式就是爱。用爱的方式教育孩子,就是要在亲昵中教育、在关心中教育、在尊重中教育、在提醒中教育、在启发中教育、在商量中教育。用爱的方式教育孩子,会让孩子感到家庭温暖、家长可亲、家长可信、家长可敬。

总之,坚持爱的原则,就是给孩子深厚的爱,给孩子理智的爱,教育孩子懂得爱、学会爱。

二、严格要求原则

严格要求原则与热爱原则,是对立的统一体。爱孩子必须严格要求孩子,严格要求孩子才是理智而真正地爱孩子。爱中须有严,严中才有爱。在家庭教育中要把爱和严艺术地统一起来。

严格要求不是越严越好,更不是简单粗暴。正确的严格要求应该是:

1.严而有格 对孩子的严,须有一定规格,“格”,就是要达到的具体规格和目标。无规格的、只会要求孩子努力、只会指责孩子缺点的盲目的教育,一方面孩子没有努力的目标;另一方面,家长无从考察孩子,就看不到孩子的进步。

对孩子的“格”,既要有大目标、大规格,也要有具体的小目标、小规格。大目标、大规格就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小目标、小规格则要视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是针对孩子日常生活、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要求他改正的缺点和错误,或者是要求他达到的某个新目标的具体要求。

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既要考虑大目标、大规格,也要考虑小目标、小规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目标、大规格,要指导、统领小目标,小规格;通过实现一个个的小目标,逐步接近、实现大规格、大目标。

对孩子提出的小规格,一要适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是孩子经过适当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是跳起来摘得到的桃子;二要具体,使孩子明确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三要分层次,第一“格”达到了,再提第二“格”。一格格的目标,积累起来就会成为引导孩子逐步向上攀登的梯子,每登上一级,孩子看得到,家长也看得到,双方都会为此而高兴和受鼓舞。

2.严而有度 对孩子的严要求要有一定的限度,要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及所能接受的程度,而不是越严越好。孩子承受不了的,没有实现可能性的要求,不可能成为鞭策孩子前进的动力,而只会成为孩子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及前进道路上的阻力。

3.严而有情 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要以人为本,要合乎孩子的情感特点,不违背人之常情。比如,如果因害怕孩子交上坏人而规定孩子不许交朋友,或者怕孩子上网成瘾而不准孩子接触电脑、不准孩子玩电脑游戏等,都是不合情理的。

4.严而有方 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还须有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法是实现严格要求的条件和手段。最好的方法是家长启发引导孩子不断地给自己订“格”。孩子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最好是在家长的启发引导下由孩子自己订。如果孩子订的目标太高了,家长引导他适当降低;如果孩子订的目标太低了,家长鼓励他适当提高。

孩子自己订的目标,比家长给他订的目标更具有激励作用,孩子也更能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三、以理服人原则

以理服人,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在家庭教育中、学校教育中、社会教育中,都要坚持的原则。在家庭教育中坚持以理服人原则,就是要求家长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方式教育孩子,而不以家长之“势”压孩子。家庭教育中坚持以理服人的原则,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要不断学习,给孩子多讲新道理。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在发展,新思想、新观念不断产生,生长在文化科学技术高度发达、飞速发展的社会里的孩子,他们接受的信息十分丰富。在这样的时代,家长必须努力学习,必须不断用新思想、新观念武装自己,才能不断用新道理教育孩子。否则,家长如果只会老生常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跟不上孩子的需要,所说的道理就缺乏说服力和感召力。

2.家长要不断提高说理教育的技巧,用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说理。当代孩子接受的新信息、新观念都很多,他们要求家长的教育方式要适应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如果家长的说理方式不适应他们的特点,只会唠叨说教或训斥孩子,孩子就不爱听,甚至会反感。因此,在现代社会,家长不但要用跟时代相适应的新道理教育孩子,还要用当代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给孩子讲道理。

用当代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给孩子讲道理,首先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场合。对孩子进行说理教育,要选择双方心情比较好,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这种时候,家长不易急躁,可以从容不迫地把道理讲清楚,孩子心情好,也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其次,不要在亲戚朋友面前、尤其不要在孩子的伙伴面前批评武训斥孩子,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再次,对孩子进行说理教育,态度要热情,身份要平等,要以商量的方式、尊重的口气给孩子讲道理;要容许孩子发表不同意见、保留自己的意见,切忌以父母的身份压服孩子,要把说理教育与以情感人结合起来,做到情理交融,情通理达。

四、激励原则

激励原则,简而言之就是对孩子的教育要坚持以表扬奖励为主,必要时给以适当的批评惩罚。

科学研究证明,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都可以强化人的条件反射。一个人做了好事就给予恰当的表扬奖励,那么,他以后遇到需要做同类“好事”的时候,就会努力去做。这种强化叫“正强化”。一个人在做了错事的时候就给予适当的批评或惩罚,那么,当他有可能重做错事的时候,就会想起受过的批评或惩罚,从而避免重犯错误。这种强化叫“负强化”。

喜好表现、喜好成功、喜好赞扬、希望得到尊重,这是人天生的心理需要。

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方面喜好表现、喜好成功、喜好赞扬、希望得到尊重等心理需要特别强烈。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心理比较脆弱,还经受不住过多、过重的批评指责。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既要坚持以表扬奖励为主,即以进行“正强化”为主,但也不能没有批评惩罚。大量事实证明,一味在赞扬、赏识中成长的、只听得好话的孩子是脆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甚至稍受挫折、稍遇困难就要出问题。

五、熏陶感染原则

熏陶感染原则,就是坚持用正派的家风、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这是对孩子极为重要的隐性教育,对孩子的性格、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从实际出发原则

家庭教育从实际出发主要指四层意思:

1.对孩子的成才目标要从国家的实际出发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四化建设虽然需要很多的高级人才,但更多需要的是中、初级人才,因此,家长对孩子成才的目标,既要努力把孩子培养成高级人才,也要有孩子成为中、初级人才的思想准备。无论孩子将来成为何种层次的人才,但都要成为合格的、优秀的公民。

2.对孩子的成才目标要从家庭、社会给孩子提供的条件出发

家庭环境、社会条件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长既要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但对孩子的期望又不能不考虑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不能脱离孩子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

3.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要从他的兴趣、爱好、体力、智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儿童和青少年在兴趣、爱好、体力、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家长对孩子的升学志愿、发展方向、成才目标等,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体力、智力等的发展情况,不要把父母的意志和主观设计的理想蓝图强加给孩子。

4.家长日常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要从孩子的气质特点出发

气质,是人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比如,人们对破坏公共道德的行为都不满或气愤,而有的人表现为怒发冲冠,有的人则表现为摇头叹息,或者好言劝阻……这些不同的“不满”和“气愤”的表现,就是由气质的不同而形成的。

气质与性格都属于个性特征,但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气质则主要是由先天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约公元前 460~前 377)根据他提出的“体液学说”,将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俄国生理、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创始人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1849~1936)根据他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分为强型和弱型两类。强型又分为不平衡型和平衡型,平衡型又分为活泼型、安静型;弱型又称作抑制型。有研究人员把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希波克里特的气质说做了对应研究,其对应关系如下表: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照表

各种气质类型(包括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下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在教育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就是要根据孩子不同的气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

胆汁质类型的孩子,心理过程具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思维和动作灵活,但理解问题不仔细,办事容易粗枝大叶。无论是高兴或忧愁都体验深刻,而且表现强烈,也能较快平息下来。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应着重培养豪放而冷静的个性品质,提醒他经常注意防止粗暴、急躁、任性。在教育过程中可多用具有说服力的严肃批评,但要防止激怒他们。

多血质类型的孩子,思维灵活,反应迅速,但对问题的理解不深;对人热情,喜好交往,情绪外露,但变化较快,善于适应新环境,行动敏捷但办事毛躁。对这种气质的孩子,要着重培养坚韧不拔、坚定不移的心理品质,教育他们防止朝三暮四,虎头蛇尾。在方法上要在激发他们多方面兴趣的同时,注意培养中心兴趣,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要以热情的态度对待他们。

粘液质类型的孩子,思维灵活性较差,但考虑问题细致,办事沉着坚定,但动作缓慢,不容易见机行事,不能迅速适应新情况,情绪不太外露,常表现为心平气和。对这类气质的孩子,要多注意培养其敏捷的思维和机动灵活的心理品质,教育他们注意克服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弱点。在教育方法上要多鼓励其勇于创新,多表扬他的成绩和优点。

抑郁质类型的孩子,情感比较单一,对困难和挫折体验深而不易忘怀,思维敏捷,能体察出一般人体察不出的事情,但不喜好交往,挫折承受力较低,不愿出头露面,但工作踏实细心,责任心强。对这类气质的孩手,要加强自信心和豪放大方心理品质的培养,教育他们防止和克服怯懦、多疑、孤独、自卑的消极品质。在教育方法上要多给以信任和关怀,多进行表扬,多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及帮助他人。孩子做了错事不宜过多指责,孩子稍大以后,可适当给他讲些人生道理,使他知道人生道路是曲折的,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七、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包含三层意思:

1.家长本人对孩子的要求、教育态度、教育方法要一致,不能时松时紧、时宽时严,也不能一时一个标准。

2.家长之间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和态度要一致,不能各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如果家长之间教育孩子不一致,要背着孩子心平气和地协商,不要当着孩子互相指责、互相埋怨。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保持一致。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系统的教育计划,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而且,学校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是按照国家的意志、社会的要求培养下一代,所以,学校的教育更全面、更系统、更专业,更能够体现国家的、社会的要求。因此,家庭教育应主动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要积极支持学校的工作。

下面是作者吸收国外流传的《教子歌》而改写的,它反映了家庭教育的方式与孩子性格成长的关系。

教子歌

在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大度与忍让;

在关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温情与善良;

在激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与发奋;

在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与公道;

在尊重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尊与礼貌。

在打骂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胆怯与粗野;

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私与任性;

在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卑与自弃;

在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狭隘与苛刻;

在冷漠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孤僻与多疑;

在争吵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急躁与冲动;

在唠叨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反感与应付;

在太顺中成长的孩子,容易脆弱与虚荣。 aYykCOZ0KR7E6UFnrMA3KboB7mbmAlzu55scSR9T7Ma8xbjzuNXSJFU6/peC2YA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