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台、通讯社在租界的发展

“从政治上观之,则上海为外力侵占入手地;从物质上观之,则上海又为全国文明发轫地。” 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新的传播技术层出不穷。无线电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租界内广播电台与通讯社的繁荣发展。美国传播学者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在谈到 1920 年代早期无线电广播的出现时,称其是“印刷垄断的结束”,由于一种“新的和强大得多的大众传播媒介——无线电收音机的引进,报纸被迫重新定位”。

一、无线电技术的引进与发展

电报技术的应用,最早是在上海租界。在此之前,中国境内没有一根陆路电线,“沿海的鱼类也颇为平安,从没有因人类要安置海底电线而扰及了它们。”

中国政府和民间对这一新型的传播技术,初始是持怀疑与敌视态度的。自19 世纪 60 年代初起,在华的各国外交官及外商就屡次向中国官方提出,由外国电报公司在中国设立电报,均遭到拒绝。1864 年上海的英商擅自在浦东埋设电线杆数里,被当地乡民拔去。60 年代后期,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海面敷设海底电报线,但规定线端不准上岸,但外国人在上海租界内私自设立了电报线。 1872 年路透社远东分社成立时,上海到吴凇的电线还没有设置,数年后,两处的电线设置了,民众又将它捣毁,因为他们相信电线“妨害了空中的鬼神”,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租界与外侨决心应用这种传播技术的决心。

电报的开通,在外侨看来,是一件特别而重要的事情,“尽管它完全不属于公董局的历史范畴,但这件事在 1871 年给上海地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林西报》说它是“这一年最重大的事情”。6 月 6 日,《字林西报》收到了直接沟通上海和伦敦的有线电报送来的第一份电报;上海到香港的线路于 4 月 18 日竣工;香港到新加坡的线路在 6 月 3 日竣工。7 月,敷设香港到西贡的电缆。8月,敷设上海到长崎的电缆,9 月,敷设长崎到海参崴的电缆。“这些新的通讯方法的开始使用必将极大地改变贸易的状况。” 事实也的确如此,“轮船经由运河的迅速航程大大缩短了冒险的时间,而电报可能已将损失的危险降至最低限度。这些条件吸引着许多过去因缺乏资本或信用而被排斥于商业之外的竞争者参加了贸易,因而刺激了贸易的发展。”

随着洋务运动的掀起,清政府开始逐步接受这一新鲜事物。19 世纪 70 年代初,沈葆桢、李鸿章等洋务官员开始先后提出自设电报,但一直迁延未果,直至 1877 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试设由天津机器东局到北洋大臣衙署的电报线,全长 8 公里,获得成功,此为中国自设的第一条电报线。1880 年又开始架设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并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创办天津电报学堂。津沪电报线于 1881 年竣工通报。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民用电报事业,津沪的官绅商人可以利用电报传递商情信息,这标志着中国近代电报通讯时代的到来。

新传播技术的应用,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时效性有了明显提高。津沪电报线开通十几天后,租界内的大报——《申报》就急不可待地利用电报来提供电讯。1882 年 10 月 25 日,顺天乡试在北京发榜,《申报》驻京记者连夜用快马将江浙皖三省士子中榜名单送往天津,电传上海,于本日见报,上距发榜时间仅 24小时。这是国内报纸第一次用电报传递有关科举考试的消息。 时人作诗称赞津沪电报开通:“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鹰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王韬称:“西人制电以通音信”,名曰“电报”,以这种技术传播讯息,“虽数千里之程,顷刻可至”,认为“固胜于驿骑远矣”, 对这种新的迅速快捷的传播技术,表现了极大的好奇与赞叹。1883 年(光绪九年)英国大东电报公司海线展接至吴淞,并获得登陆权,上海与欧洲经过特定路线便可直接通报,“自此以后,欧洲的电报通讯,在上海当天就可以收到,至迟也不过隔了一天。”“世界在你的家中”,在法租界霞飞路口的上海《泰晤士报》的广告牌上就这样写着。

天津试办电报机构设在租界内,聘用洋员管理,1905 年开始建立无线传输技术。天津电报局最先设在法租界紫竹林,后在法租界丰领事路建成新的电报总局大楼。此外还有两家外商电报公司,一是英商大东电报公司,一是丹麦商大北电报公司,都设在法租界。天津第一家经营电话通讯的企业电铃公司,1899(光绪二十五年)设立在英租界。

汉口电报业始于 1884 年。上海至汉口的电报线路工程竣工,汉口始设电报局于老熊家巷河边招商局内。最早的电报业务由清政府经营,大多在租界区。据记载,1903 年 6 月,有电报 16,322 份,共 323,722 字,其中 27,475 字是租界洋行之间的往来;1911 年 6 月成交的电报业务 45,605 份,共 1,147,300字,其中 69,763 字是洋行业务。随着电报业的发展,电报的速度得到有效的提高。据同期统计的数据表明,欧洲经北京到汉口的电报,27%可在 2 小时内传到,38%可在 3 小时内传到,只有 3%需 5 个小时。从日本发出的电报传到汉口,29%不需 1 小时,28%仅需 2 小时,22%需要 3 小时。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府接管了电报线,确定电报的价格为每个外国单词 20 分,每个中文字 10 分,与接管前相比,价格降低了 10%,这对租界区的长距离电报非常有利,1912 ~ 1921 年间,武汉三镇电讯机构处理的电报业务中,国外收件达 157,608,寄出件88,883。

二、广播电台的兴起

19 世纪印刷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以及近代交通事业的发达,使印刷媒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占据了近代整个新闻事业的重要领域,但是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新的媒介形态——广播无线电产生了,胡道静在《上海新闻事业之史的发展》中谈到这一新技术和新媒介,称其是“纸面新闻之劲敌”,“到了二十世纪的初年,因为科学上有了更进步的发明,——广播无线电的完成,电影技术的增进,一用到新闻的传达工具方面来,就使纸面新闻感受到无上的威胁。”他认为,“因为无线电广播新闻有更速的传达力,新闻电影有更具体的表现力,是纸面新闻所及不来的。”在当时的美国,已经发生了报纸和电台的竞争,因此,当时一些人们认为,在国际化的都市上海,随着无线电的日趋发达,“隐示了来日不可避免的新闻传播术的新趋向和竞争的路线。”

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无线电台,首先问世于上海租界。然而与报刊一样,早期的这些电台也都不是中国人自己办的,而是外国人或机构在租界内创办的。

(一)上海租界的广播电台

20 世纪初,上海租界内的无线电通讯机构开始用于传播新闻信息。上海顾家宅无线电台,由法国政府外交部于 1916 年 1 月 1 日向法国无线电公司购得,是中国第一座国际无线电台。该电台最初规模较小,1918 年法国政府扩大电台功率,使它可以接收 6000 英里以外电讯,能直接接收来自美国和英国方面的消息。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有关战争进展情况的消息可直接通过此电台传到上海,由此上海各家报纸都特别开辟“法国无线电”专栏,报道此项特讯。当时路透社消息通过海底电缆传送,伦敦方面的消息需要四五天甚至一星期才能到达上海,远不及“法国无线电”迅速,因此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22 年冬,美国新闻记者奥斯邦在旅日华侨帮助下,以华人资本与《大陆报》合办了中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the China),次年 1 月,在上海广东路大莱公司楼上装置了一座功率 50 瓦特的广播电台,这是中国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1 月 23 日晚正式播音,多次试验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一次播音后,上海附近船只上的无线电呼话和从北京、苏州、南京和其他城市(甚至远到沈阳)拍来的电报都报告说,上海电台传来的声音和音乐清晰可闻。 天津一名外侨拍来电报,证明“大来楼上的广播在距上海 500 至 600 英里的地方能清楚听到,从而开创了与周围 500~600 英里内数千人通讯的特殊手段。”

该台每晚 8 时至 9 时 15 分播音,主要节目为各种音乐,节目间插播“国际和本埠新闻简报”。 为推进业务,该台开播后不久,便和《大陆报》建立联系,签订合约:《大陆报》刊登广播电台的新闻及节目内容;广播电台播送《大陆报》的新闻及介绍报社情况。这样,通过报纸宣传,使广播电台逐渐为上海市民所熟悉,广播电台广播《大陆报》提供的新闻,介绍报社情况,不仅扩大了报纸社会影响,也充实了电台播音内容。

该台开播后第四天,全文播送了《大陆报》提供的孙中山《和平统一宣言》。孙中山听了广播后,对《大陆报》表示祝贺,并发表谈话说:“余切望中国人人能读或听余之宣言,今得广为宣布,被置有无线电话接收器之数百人所听闻,且远达天津及香港,诚为可惊可喜之事。吾人以统一中国为职志者,极欢迎无线电话之大进步。此物不但可于言语上使中国与全世界密切联络,并能联络国内之各省各镇,使益加团结也。” 这是较早对广播电台的特点和功能做出的评价。可见这种新型媒介一诞生,就引起了中国政治人物与团体的重视,并希望能实际应用到宣传活动上。

无线广播电台这种现代新闻传播手段,很快引起了国人兴趣,积极创办,但由于北京政府禁止私人设立无线电台,面临很大困难。外侨及外国机构的条件则相对有利,在租界内创办了不少广播电台,如开洛公司广播电台、新孚洋行广播电台、福音广播电台、大美广播电台、新新公司广播电台等。

上海租界早期的无线广播电台,大都是私营性质,具浓厚商业性,播送音乐占了很大分量。这些广播电台不但在报上登出播音节目时间表,还登出宣传推销收音机的广告,如开洛公司在《申报》1925 年 8 月 22 日广告称“无线电话乃最高尚最雅致最经济的娱乐品”,“一次买定以后永不收费”,8 月 29 日广告称“此曲只应天上有,请购最著名的开洛无线电话收音机”,并详细介绍收音机的性能、装置、价格和品质保证。12 月 18 日《申报》广告中登出:“冬节将至,诸君馈赠戚友的礼品已经预备好么?……幼年儿女:听名人演说、英语新闻,足以启发心智,增长教育;远方戚友:听商情交易、京调昆曲,足以灵通市面,无穷兴趣;心爱情侣:听名剧歌唱、跳舞西乐,足以翩翩起舞,促进爱情。开洛无线电话,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均为高尚适宜之礼品,使受者永志弗忘。”广告词颇能迎合上海租界的商业化社会风气和市民心理。

公共租界当局对广播这一新兴媒介是积极支持的,对这一新型媒介的传播作用也有所认识。1923 年 12 月 5 日,新孚电器公司申请要求准许广播工部局乐队演奏的音乐会,乐队委员会同意在规定期间准予试播。 1925 年 11 月 18日,某广播公司申请,要求播送下一季工部局乐队在市政厅演奏的音乐会,也得到工部局批准。

(二)天津、汉口租界内的广播电台

天津的广播电台,也最先出现在租界中,但一般发射功率不大,多为私营商业性质的电台。当时收音机普及率极低,收听的人很少。1923 年,英租界侨民中组织了天津业余无线电协会,一些人拥有当时最好的收音设备,专门收听外地的消息与节目。

1925 年天津日商义昌洋行在日租界旭街(今和平路)四面钟处义昌洋行楼下正式创立天津第一座广播电台,节目主要是转播日本国内的日语广播节目、音乐及少量的广告。这座电台办起后,在天津掀起一股小小的“无线电热”。 另有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台址在英租界天津电话局内,1927 年 5 月 15 日开始播音,发射功率 500 瓦,可覆盖市区,最远可达大沽海口,节目有商业消息、社会新闻、戏曲、曲艺、音乐、广告等,1933 年后停止播音。

1934 年天津仁昌绸缎庄开办了仁昌广播电台,最早设在东马路东门北,不久移至日租界旭街,1937 年天津沦陷后,继续广播了一段时间,后搬到法租界庆丰里。1934 年中华广播电台,原在法租界 4 号路,后迁至意租界大马路。1935年法租界内又开办东方广播电台,《益世报》也开办了广播电台。

天津沦陷后,出现了不少日伪广播电台,如天津广播电台,1937 年天津沦陷后建于日租界福岛街(今多伦道),1939 年迁至南市华安大街,是日本侵略军和天津伪政权的喉舌,除商业广告、社会新闻及文艺综合节目外,另专设一套节目转播日本东京台的日语广播。

处于内陆的汉口租界,广播电台建设落后于上海、天津。1934 年 5 月,汉口建成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汉口市广播电台,1935 年 2 月正式播音。同年秋,汉口第一座商办电台——华中广播电台创立,每天播音 12 小时。这些电台既“为新时代发扬文化,统一意志,传达政令”,又“广播商情,报告新闻,灌输常识,提供高尚娱乐。” 1938 年 10 月武汉沦陷,国民政府为宣传抗敌,将汉口短波电台移入轮船,停泊在靠近租界的江面上,进行广播。日军占领武汉后,在租界内设有华语电台,为侵华进行舆论宣传。日本投降后停播。

三、租界内的通讯社

早期有影响的通讯社都是外国在华设立的通讯社,社址都选择设在租界内。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在华设立的通讯社,都在上海设立了远东分社,其中路透社的势力最大,德国有报纸评论说:“路透社的势力,比世界任何海陆军的势力更大更危险”

1872 年,当大东电报公司的海底电线延伸至上海,路透社伦敦总社派人来到上海,组织远东分社,“在 12 小时之内,伦敦的银价和证券交易,利物浦、纽约和新奥尔良等处的棉价,伦敦、里昂、纽约的丝价,以及世界各重要地点的五金的价格,便可传达至香港、上海及远东各重要商埠了。各订阅者所需要的商业消息愈多,所增加的消息也就愈多”,路透社不但传达关于世界各地市场的消息,还设有“Greed Ticker Service”,“将上海本埠的金标、国外汇兑、证券、股票,棉市等,迅速传达于本埠各商业机关。” 对昂贵的电报业来说,商业信息的传递是首位的。

1900 年上海有四家英文报纸,两家早报为《字林西报》、《益新西报》(Shanghai Daily Press),两家晚报为《捷报》(The China Gazette)、《文汇报》。最初《字林西报》拥有路透社电稿独享权,该报在路透社电讯下,印有“特别供给字林西报”字样。1900 年,《文汇报》总董开乐凯与伦敦路透社总社交涉,各英文报获得该社电讯的平等使用权。 1912 年路透社开始向中文报纸发稿,直到1934 年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签约,方放弃在华直接发稿权。

继英国人之后,1914 年日本人宗方小太郎在上海创立东方通讯社,为日人在华设立通讯社之始,其主要目的为收集中国方面情报及宣传大东亚主义,后多次改建、改名,1936 年 1 月 1 日改组为同盟通讯社,并将日本最大的民办通讯社日本电报通讯社并入,实行国家垄断。1937 年“七七”事变后,一切日伪报刊所发新闻均源于该社。此外上海租界内的通讯社还有哈瓦斯社远东分社,由法国新闻通讯社哈瓦斯社在华设立,1931 年 10 月始正式在上海设立分社,总揽远东事务;合众社远东分社,由美国新闻通讯社——合众社在华设立,1929 年 3 月在上海设立分社,除为总社收集中国新闻外,还向上海各报发稿。

外国通讯社长期在中国占据垄断地位,时人将外国通讯社称作“中国太上新闻界”,“吾人一批阅中国之新闻纸,则英国半官式‘路透社’电之消息,连篇累牍,全极新闻之来源,几全为‘路透社电’所占有,而国际新闻尤甚。”

通讯社的重要作用渐渐被国人认识,于是国人也开始了创办通讯社的活动,始于 1912 年,因规模小,寿命不长,不为人注意。1918 年李次山创办了联合通讯社。据 1927 年《支那年鉴》统计,上海有通讯社 12 家,其中国闻通讯社、远东通讯社、申时电讯社等较为有名,到 1934 年《报学季刊》统计已达 32 家(未向政府登记注册的不包括在内)。

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是上海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和中外文化交流等诸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上海通讯事业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民营通讯社发展迅速,政党通讯社也创办起来,例如 1920 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华俄通讯社,1925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国民通讯社,1927 年5 月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上海分会同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共同创办了上海民国通讯社等。

1900 年后,西方各国逐渐在汉口租界区设立新闻通讯机构,英国路透社(位于北京街楚报新闻大厦内),美国美联社、合众社,法国哈瓦斯社,意大利史蒂芬尼社,德国海通社,日本同盟社和朝日新闻社,均在汉口设置分设和派驻记者,向本国拍发专电,发送新闻消息。当地国人自办通讯社始于冉剑虹 1912 年创办的湖北通信社,但直到 1920 年以后,通讯社才逐渐增多,1916 ~ 1926 年累计超过 60 家,其中“湖北”、“武汉”、“国闻”、“导群”、“鄂州”、“经济”等通信社影响较大。1926 年 10 月以后,国民党中央机关和共产党的重要人员陆续来汉,群众团体纷纷成立,代表各党派各阶层的通讯社先后成立,有“人民”、“血光”、“三民”、“农工”等通信社。抗战初期,世界各主要通讯社也在汉口派有记者,如苏联的塔斯社,法国的哈瓦斯社,日本同盟社,意大利史蒂芬尼社,德国海通社汉口分社等。从清末至 1949 年,武汉共有通讯社 250 余家。

天津的各通讯社大小不一,但均兴起于 20 年代以后,外国通讯社和较大的通讯社也无不设于英、法、日租界中。天津的外国通讯社主要是英国的路透社、美国的美联社、法国的哈瓦斯社(后改为法新社,发法文稿)、俄国的塔斯社(发俄文稿)以及日本的同盟社和电通社(后改共同社,发日文稿)。

表 2-3 中国官方和私人在天津租界办的部分通讯社

续表

资料来源:《天津通志·附志·租界》,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第 337 页;马艺主编:《天津新闻传播史纲要》附录第 371~ 376 页;《天津通志·广播电影电视志》。

新的传播技术给人类的传播活动带来了重大变革。初时英商怡和洋行利用鸦片船和小艇,将邮轮带来的邮件抢先送到租界, 夺得商机,“然而这种优势地位毕竟是短暂的,因为 1871 年一条通到西伯利亚的电缆敷设完成,电报可以从伦敦拍发到靠近西伯利亚边界的蒙古的恰克图,从恰克图由急件信使递送到天津,再从天津由沿海轮船递送到上海,总共历时三个星期;可是从伦敦发送的正规海上邮件,即使配合着怡和洋行的快速递送,也要历时七个星期”, 无线电技术的应用,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迅速地传递商情和各种信息。但是初期的通讯系统和技术并不稳定,有时候也给商人们带来损失。1876 年初,从伦敦经由新加坡和香港通到上海的海底电线敷设完成,6 月间传来这样的电讯:法、意两国养蚕产量的半数被猛烈的雷暴雨毁灭,这一消息激起上海租界各洋行疯狂采购蚕丝。但是到了 7 月初,为欧洲大陆提供中国蚕丝的伦敦市场价格暴跌的前几天,海底电报因故障而中断了,上海有两家洋行指望海底电报将会带来更多的好消息,因继续购买而陷于破产。

租界人们对广播这项新的传播媒介更是充满期待。1923 年奥斯邦的电台首次播音的消息,令租界内一些居民欢欣鼓舞,“已有一大批人认识到无线电话提供的娱乐和价值,他们已在家中装设了收音机,并且急不可耐地期待着上海建立自己的广播电台,这样,在广播时间里,可以任意随时收听广播。” 广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500 多名中外听众在四川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大楼的礼堂内听到了首次《大陆报》暨中国无线电公司的广播音乐会。“一个多小时,一大批听众惊讶地坐着,对当代最新奇迹又惊又喜。”“一些中国听众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音乐会结束后,他们围住某教授一小时,“请他解释关于这项发明的某些问题。不得不关闭电灯的时候,有些人还不愿离去。” 自上海开办广播电台后,逐日播送时事消息、社会经济新闻,邻近各地都竞相购置收音机,如芜湖银行曾花费八百多块银圆派人专程从上海购买了一台收音机。当时的收音机十分笨重,足有两张方桌那么大,但由于能及时收听到外埠的市场行情、时事新闻,所以深受人们欢迎。 Vg9XIboaxVnfEYVEyQHjc3OyKd8cM4fvjhORhw7hdyB6E+iXuCsNG/Igm9ZKPiH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