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龙泉市宝溪乡是革命老区乡,位于浙西南与闽北交界处。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宝溪乡成为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入浙创建游击根据地的第一站。宝溪乡也是中共龙浦县委、中共龙泉县委的诞生地和中共浙西南特委、中共处属特委和中共闽浙边委的常驻地。据统计,在宝溪乡境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指战员及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人的隐蔽棚遗址就有30余处。这些隐蔽棚遗址是宝溪人民与红军和中国共产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见证。
宝溪乡是一片血染的土地。当红旗漫卷仙霞岭、浙西南掀起土地革命热潮时,蒋介石于1935年下半年和1937年上半年先后两次派重兵围剿,妄图扑灭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燃起的革命火焰。宝溪民众为保卫革命成果和掩护工农红军付出了血的代价。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形势下,宝溪民众掀起抗日救亡热潮,中共基层组织迅速发展。可是国民党顽固派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反共逆流,中共基层组织遭破坏,不少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关押、受酷刑甚至惨遭杀害。据调查,自1935年挺进师入浙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全乡为革命而牺牲的人员近30名。中共龙浦县委小北区委书记何金亮、中共龙云边县委书记周源也牺牲在宝溪这块土地上。血洒宝溪的红军指战员(包括挺进师及闽北红军)尚难以确切统计。
宝溪乡革命历史资源丰富。尽管许多当事人已先后过世,许多历史细节已无从查考,但我们还是发动健在的当事人回顾那段历史,把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事迹尽可能反映出来,并将其如实地记录下来。这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本土的、鲜活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奋斗的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更加坚定地规划和创造未来。这便是我们下决心编写这本《宝溪革命史纪实》的初衷。
宝溪乡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山清水秀,风景奇特。一峰之水注三江——瓯江、闽江、钱塘江的神奇披云山,将被开发成为我国东南部独具特色的风景旅游点之一。宝溪乡还是青瓷故里,是近现代古龙窑集聚地、龙泉仿古青瓷诞生地,其古龙窑群及其作坊已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技艺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宝溪乡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宝溪乡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近几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宝溪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中共宝溪乡委员会被中组部命名为防汛抗洪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中共宝溪乡委员会被中共浙江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宝溪乡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12年在浙江省首届“我心目中最美生态乡镇”评选中,宝溪乡荣获“最美生态乡镇”称号(全省仅16个乡镇获此荣誉)。
宝溪乡党委政府决心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与宝溪人民群众一道,注重特色,注重民生,注重实效,发挥生态优势,深挖红色文化资源、青瓷文化资源和乡土习俗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打造生态产业和旅游业,革新传统农业和制造业,把宝溪乡建设成“富裕、和谐、生态、美丽”的现代化乡镇,为共同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共宝溪乡委员会书记 周义泉
2013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