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宝溪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浙西南党组织领导机关主要驻地之一。查清该乡的革命斗争历史,对于了解浙西南党史,关系重大。
但是在当时那种复杂恶劣的环境下,党组织和红军不能或很少以文字书面形式进行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进行工作斗争的汇报与部署。因为,一旦有秘密文字材料落入敌人手里,便会招致组织的破坏和同志的牺牲。所以,基本的大量的情况交流,主要是采取单线联系、口头传达形式进行。即便应用过书面文件,也是用完后立即毁掉,不再留存。由此,大量的主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痕迹,只能保留在当事人、知情人的记忆里了。可是,最了解当地历史的党和红军负责人宗孟平、洪家云、李重才、傅家立、张麒麟、曹景垣等先后牺牲或病故,一些历史景况已经永远被湮没、永远无法知道了。因此,尽快抢救幸存的亲身经历者、知情人的口碑资料,就比什么都要紧、都紧迫。如果再不抓紧抢救,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龙泉、浦城、江山、遂昌各地的党史工作者在抓紧抢救“活资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就有叶明德同志。他怀着深厚的感情,以极其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不怕辛苦,不畏困难,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去寻找经历者、知情者,记录下原汁原味的口述史料。这些没有经过人为修饰的资料,真实地反映了老人们的记忆和老人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评价,保证了口述史料的纯清。这对了解和编写历史有好处。他坚持实地调查,亲身到达历史事件发生地,寻找遗址,考证核实口述史料。这本书就是他主要凭借口述资料写成的。正文之后附录了许多口述资料。他还将实地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出了多个调查报告。
在我看来,这些口述资料和报告,对于查清这段历史,具有多方面意义:一是可以弥补党内文献资料的缺乏。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没有口述史料,仅凭党的文献资料,那么这块根据地的历史,我们就很难了解。二是口述史料叙事详细、朴实,生活气息强,往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史料以生动的事实展示了革命前辈在这块土地上浴血奋斗、百折不挠的光辉形象。三是知情人的回忆纠正了以往社会上的一些误传,使一些历史真相显露出来。
总的说,当事人、知情人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口述资料,有其“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的特殊作用。手捧叶明德老师抢救下来的了解此段历史的最后一批当事人、知情人的口述史料,我是迫不及待地一口气看完。后来又看了好几遍。我认为这些资料十分珍贵。叶明德同志为宣传宝溪革命老区确实做出了贡献,其功可嘉。
是为序。
诸葛蓉
2013年5月12日
(作者是原中共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