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际旅游岛战略下应用翻译人才培养刍议

摘 要:与通过在非专业学生中开展ESP教育来培养翻译人才的方法相比,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开展和深化应用翻译各专业方向教学的这一种途径更为高效和可靠。应用翻译师资、教材、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对于应用翻译人才的成功培养至关重要。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背景下,立足于本地各种实际翻译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材开发和探索高效的培养模式应是首要考虑的出发点。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岛;应用翻译;培养模式

On the Training of Pragmatic Translator in Perspective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Abstract: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raining English majors to be pragmatic translators by setting up practical profession programs is more reliable than the one to train non - major students via ESP.The faculty, text resources, course curriculum and training modes are key factors for such a purpose.In perspective of the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of course resources specialized for the local needs and the setting up of an effective training mode should be put into the prior considerations.

Key words: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pragmatic translator; training mode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合作日益紧密和深化的背景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涉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改革开放以来专业翻译人才供求失衡的长期矛盾也正日渐显得急迫。传统翻译人才培养中,同声传译等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一般通过具有雄厚实力的专业院校以及具有涉外性质的国家机构如外文局、新华社、外交部等定向培养。应该注意到,除此之外,许多部门和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大量既能胜任一般翻译要求同时又熟谙本领域业务的综合型人才。国家外文局的不完全调查显示,翻译人才缺口仍然高达60%以上,尤以化工、汽车、石油、医疗行业的人才为缺。各地依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不同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甚相同。以海南省为例,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2020年将海南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重要平台这样一个战略定位下,可以预见到其对经贸、旅游、涉外法律等领域的应用型翻译人才需求将会大幅度上升,此类人才的培养也变得更为重要与急迫。

二、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存在问题

以英语翻译为例,众所周知,虽然我国的英语学习者众多,其中也不乏许多专业英语出身的毕业生,但并不是任何懂外语的人都可以胜任专业翻译工作,许多地方公示语的翻译错误就是很明显的一个表现。而面对法律、科技、旅游、医药等专业化翻译需求,更需要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应用专业型翻译去完成。应用翻译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广义的应用翻译指向的是文学及纯理论研究以外的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种涉外语言交流,涉及的领域包括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其中又具体分为新闻、科技、法律、经贸、广告、旅游、医药等各应用专业翻译(陈建平,2010;何刚强,2010)。以此为培养方向,应用翻译人才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为为企事业输送笔、口译能力并重,一般不直接从事理论研究的中低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能胜任相关专业领域中一般的外事接待、产品推介、往来文书等实际业务工作。然而实际情况是,目前众多高校中外语院系的翻译课程设置仍然以学术型、纯文学语言翻译教育为导向。这种以普及翻译理论为目标、以学术翻译为主要操练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进入劳动市场后,很多时候直接面对却是社会上对应用翻译的工作要求,而由于没有经过相关应用翻译教学的培养,对于各类应用文体的特征缺乏相应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对实际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缺乏一定的了解,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手忙脚乱甚至是因为失误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顺应时代的人才需求,改变现有的翻译人才培养方向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一般来说,合格的应用翻译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一定的汉语水平、较强的翻译技能技巧、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常识性的外国文化知识。应用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有两种主要途径,一种是通过在相关专业学生中开展行业英语教育(ESP)来完成。这种培养方式的好处在于学生的本专业素养比较突出,在毕业后能很快较好地开展工作,因此能和用人单位的业务要求很快实现对接。弊端在于,和英语专业学生相比,此类学生在英语运用方面不能做到得心应手,很多时候甚至出现“中式英语”的问题。所谓“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于英语语言规则之中,受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的干扰而说出或写出不合乎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语言(俞碧芳,2009)。而工作语言的严谨、正确对翻译工作的成败和效率来说非常重要的。同时由于缺乏相关中外文化知识,交流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误会。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由于有更多的时间、资源和途径接触和理解英语文化知识,在这个方面的素养具有先天优势。而相关的应用专业知识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大量学习和相关实践得到很快提高。因此,相对于第一种途径而言,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开展和深化应用翻译各专业方向的教学的这一种途径更为高效和可靠。为数众多的一般外语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由于资源和师资的问题在培养高端翻译人才上未免力不从心,但对于应用性翻译人才的培养,如果能立足本地区实际需求,在师资、课程设置和资源扩展方面做到科学规划、贯彻得当,实现这样的一个培养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和做好的。

三、国际旅游岛视野下的应用翻译人才培养

随着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的确立和各项具体政策的逐步实施,可以预计到港外国游客将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在休闲旅游、餐饮、商务、医疗、涉外法律等领域的翻译需求也将大幅上升。本地高校外语院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应该顺应时势,改革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培养应用翻译人才和服务社会发挥更大作用。但首先应该认识到,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和教育实践几个环节。

1.师资建设。对于准备开设应用翻译课程的各外语院校来说,大幅引进应用翻译方向的高学历教师是一个最为快捷的方法。但目前进入大学教育领域的以应用翻译为专业研究方向的硕士毕业生非常缺乏,博士则更为稀缺。在师源缺乏的情况下,各院系或者选择开设传统翻译课程,或者勉为其难地让其他研究方向的教师来担任应用翻译课程的主讲教师,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难免差强人意。要解决这个矛盾,除了引进高学历的应用翻译人才外,各外语院校还可探索引进兼职专职翻译人才参与到日常教学与师资培训的环节中,从而提高应用翻译师资的总体水平。此外,选派本校教师前往应用翻译课程开设比较成熟的院校参与相关课程和管理经验的进修和实践,也是提高师资水平比较快速和稳妥的途径。

2.课程规划。应用翻译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因此在培养目标上不是研究翻译的高层次人才,而是既懂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能进行日常英语翻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邓礼红(2008)提出,应该主要依据职业能力要求,建立以技能递进为顺序、以技能及相关文化和职业道德为横向结构的模块体系,放弃高级口译和同声传译这类高层次、高要求的课程。应用翻译专业教学中应该口、笔译并重,或根据实际需要有所侧重。笔译教学由于历来受各外语院校所重视,因此师资和教学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口译教学应该以口译技巧训练为核心,以汉英双语基本功训练、知识的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辅,力求体现口译课课程立体化、内容系统化、练习真实化、学生中心化、教材多元化、技巧全面化、教师全能化、目标职业化的特点。此类探讨和实践对于有效开展应用翻译教学是非常好的经验借鉴。

3.教材开发与教学。目前应用翻译专业教材虽然与实际培养需要仍存在一定差距,但是随着教育领域对该方向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专业教材正被引进或出版。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方梦之和毛忠明《英汉一汉英应用翻译教程》。但鉴于专业的繁杂和地区需求的不同,教师可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兴趣,在讲授各种应用文体翻译时注意详略得当。以海南为例,本地外语院系应根据需要开发和或重点教授上述应用专业领域的应用翻译知识与实践。如有必要,还可编写适合本地情况的特色应用翻译教材,尽量缩小校内校外学与用之间的矛盾和距离。而对于政论翻译等学生毕业后涉足的可能性较小的应用文体翻译,讲授时可以适当地简略。对于应用翻译方向的学生,笔者认为具体培养内容和方式也应与其他方向学生有所区别。例如,在一、二年级阶段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建设和巩固,以学生通过专业四级考试为基本目标。因为众多研究表明,虽然融入性动机能很好的服务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但一定的功用性动机也很大程度上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而在三、四年级阶段则应重点突出旅游、法律、餐饮、经贸等应用方向的教学与实践,对专业八级考试不做更高要求。应用知识的传授可由专业英语教师和外系专业教师合作教学,在英语和中文领域内共同提高学生的某一业务知识。

4.应用实践。教育培养的人才多大程度上能快速融入和服务社会,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内容与社会需求相同步,因此,培养过程中设立大量的实践项目和提供实践机会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教学实践容易限于课本练习的课堂操练,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要改善这种情况,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中对实践环节科学规划,广结对子,在星级酒店、旅行社、各旅游景区等公司、机构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安排学生不定期见习以及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自寻实践机会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与社会需求保持同步,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结语

优秀应用型翻译人才的缺乏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而在2020年将海南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重要平台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应用翻译人才匮乏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和急迫。本地外语院校在这种环境下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师资保障的前提下,立足于本地实际翻译需求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材开发和探索高效的培养模式应是首要考虑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蔡进宝,梁洁.英国双语翻译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启示_以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硕士培养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07(15):106~ 107.

[2]陈建平.国内应用翻译研究_回顾与展望[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1):40~ 45.

[3]李海军.英语专业应用翻译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34~ 136.

[4]何刚强.切实聚焦应用,务实培育译才一应用翻译与应用翻译教学刍议[J].上海翻译,2010(1):37~ 40.

[5]盛腊萍.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 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杨萍.高职高专院校应用翻译专业办学思考[ 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44~ 46.

[7]俞碧芳.对外宣传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08~ 112.

[8]袁斌业.近10年我国英专本科翻译教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外语界,2003(1):7~ 12.

作者简介:符志松,海南白沙人,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现代教育技术。

符志松
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qmHUPiE6G3aO8Ybr4dNoYIyPHbsCtfukfYZnozxE074uW66B7EwHiVx3OCcIRJ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