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文

葛新斌是我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生。他读大学的时候,我曾上过他们班的“中国教育史”课程。记得他常在课间休息时,提出一些问题来跟我讨论。印象中,那时他就是个很爱思考的年轻人。后来,听说他跟随教育管理学院的安文铸教授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去了广州教书。然而,不久他却跟我取得了联系,希望能够回到母校继续深造,于是,他就成了我招收的博士开门弟子。记得博士论文开题时,他最初选择的是中国近代道德教育观演变方面的课题。后来,据说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因素,最终他又把论题定在了蔡元培的中西文化教育观之上。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以后,“古今中西”之争就成为贯串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性人物,蔡元培以其“融合创新论”对这一时代课题作出了自己独特的应答。不过,过去学术界对蔡元培思想的相关研究,较多地集中于他的“五育并举”、大学教育和美育思想等方面,而对他的中西文化教育观却较少着墨。葛新斌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这本《融合创新论——蔡元培中西文化教育观的历史研究》,就是选取以往大家较少涉猎的中西文化教育观这一重要领域,形成的一份“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研究成果。

十多年之后,这项成果即将印行于世,我自然十分高兴。重新披览书稿,我觉得,葛新斌的这本著作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本书选题较为新颖,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从整体上看,作者能够抓住蔡元培思想中很有特色价值而国内外研究中又相对薄弱的“古今中西”关系问题,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的考察和探究。本书以“融合创新论”为中心,探讨了蔡元培中西文化教育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演进过程,进而分析了蔡元培中西文化教育观形成的多重影响因素,重点阐发了蔡元培中西文化教育观的主要内涵,并提炼出蔡元培关于文化教育融合与创新的机制和途径,然后对其“融合创新论”作出了较为客观和公允的评价。这对蔡元培思想的全面深入研究,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本书提出了一些颇具新意的学术见解。譬如,本书对蔡元培中西文化教育观形成“四阶段”的相对区分,对蔡元培“融合创新论”影响因素的条分缕析,已经较有新意。作者把蔡元培“融合创新论”概括为“接触→择善→吸收→消化→创新”这一中外文化教育的融合与创新机制,以及对蔡元培创造性地转化西方古典自由观的详尽分析,均能“成一家之言”,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作者对蔡元培“融合创新论”的理论特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深入阐发与大力表彰,不仅透露出作者较为深厚的理论素养和良好的“史识”,而且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意义。

最后,本书占有文献资料翔实,述论晓畅透辟。蔡元培一生历经前清翰林、创办新式教育、开展反清“沪上革命”、游学欧洲、出任民元教育总长、革新北大、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参加南京国民政府运作以及出掌中央研究院等重大历史事件。他的言论繁多,思想驳杂且变动不居,相关资料异常丰富,因此,研究蔡元培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然而,作者却能够迎难而上,在掌握翔实资料的基础上,于细致爬梳剔抉之后,独出机杼,把蔡元培的中西文化教育思想概括凝炼为“融合创新论”这一鲜明的观点。然后,作者又能通过严密的论证和晓畅的文字,透辟地阐发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这也显示出作者较好的驾驭史料和文字的“史才”。

或许正是由于上述特点,答辩委员会当时即给予了葛新斌较高的评价。虽说学术研究是永远都会留下“遗憾”的工作,然而,从更高的要求看,作者若能再对蔡元培“融合创新论”的深层思想基础等方面展开更加详尽的探讨,也许就会为本书减少一些“遗憾”吧?当然,由于工作上的安排,作者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就离开了“蔡元培研究”这一学术领域。于是,上述“遗憾”也就以这本书现在的样子,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了。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拉拉杂杂写下了上面的话,以为序。

郭齐家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日
于北京师范大学 YBH+uUFG/cylGiLbAODSzF75CZ/Qe50jFbwkr06bN1+aa/8i5bN9tn1ZOSsQI5C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