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校长,她非常有思想,她就是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七里汤小学的刘晓瑜。她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在校园里,一位教师在批评一个学生:“你看看你,你知不知道自己做错了?知道你还犯错?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能那么做,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这么淘气,真是冥顽不化!”……在老师的批评下,孩子流下悔过的眼泪,回到了教室。刘校长说,看到这一幕,她感到很伤心。作为校长,她知道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可是为什么老师们的心是热的,而说出来的话却是冷冰冰的呢?如果老师能沉下心来,俯下身去真诚地和孩子沟通,和孩子一起分析犯错误的原因,以后怎样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和孩子耐心地促膝而谈,会不会更有效果呢?
听了刘校长的讲述,我也有同感。于是,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很快达成共识:冷冰冰的说教对于一个对这个世界有着无限憧憬的孩子来说,太没有诱惑力和说服力了。教育不应该是硬性说教,而应该带有爱的温度。如果把语言加加温,运用更科学的方法,那便会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灵。刘校长应允我说,她回去后,一定要在教育方法上多下功夫,一个温暖孩子心灵的工程在这所学校拉开了帷幕!
一年过去了,刘校长带来了一部书稿,里面记录了发生在学校里的 49 个案例,每个案例都结合心理学上的心理效应进行解读。这本书既有心理效应理论方面的解析,又有身边真实的教育案例。知“心”方能激发孩子潜能,带着温度方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我被刘校长的这份教育情怀深深打动。
这本书分为“这样教育学生更有效”、“这样管理班级更轻松”、“这样对待孩子更成功”三个板块。其中的“登门槛效应”告诉老师们,不宜一下子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应该先提出一个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让孩子“跳起来能摸得着”,当孩子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登的门槛会越来越高。
“罗森塔尔效应”给每一位班主任以启迪,暗示会对孩子产生无穷的魅力。对待每一个孩子要因材施教,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抓住闪光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西效应”引导每一位家长,鼓励孩子进步的方法很多,而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和体现自身价值远比没有针对性的表扬更有效果。家长在表扬孩子时,要激发孩子发展的“内驱力”,使孩子关注自己的成长。
我在此处仅仅简单介绍了几个心理效应,书中详细介绍的大量心理效应,被时间证明着,被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案例诠释着。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打开此书,认真、细心品读,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为了给这本书作序,我特意在春天里和七里汤小学进行了一次“约会”。那是一所新改建的小学,地处泉涌奔流的七里汤地下温泉之上,而学校里的教育正如同这温泉水一般将温润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为学生的童年储存更多的能量。“做人晶莹剔透,做事水滴石穿”的校训、“上善若水爱润人生”的校风、“海纳百川润物无声”的教风、“乘风破浪锲而不舍”的学风、“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出七彩光芒”的学校愿景、“聚滴成海奔流不息”的学校精神,让校园里有了水一般的灵动。刘晓瑜和她的团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着实令人感动,感动之余,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我真诚地希望刘晓瑜和她的“小伙伴”们,以水的宽厚沉淀德性,以水的灵动滋养生命,将学校建成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愉快学习的乐园,教师幸福工作的家园。
《长大不容易》是我之前写过的一本书。的确,长大不容易,这正是养育过孩子的父母的共同感慨。虽然长大不容易,但是成长有规律,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爱的温度,开启一次温暖的“心灵”之旅,去倾听孩子的心灵之声,去品味心理学的妙趣,去领略“水润”的绵美,用爱、用阳光、用美好温暖孩子们的心灵,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2015 年 3 月 10 日
卢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著名的“知心姐姐”。
教师不经意的一句夸赞,竟让一个原本落后的学生暗下决心、奋起直追;
教师无心的一个微笑,竟让一个原本讨厌学校生活的学生爱上了学习;
父母一次善意的比较,竟让原本优秀的孩子心生嫉妒、倔强执拗;
父母一句宽容的安慰,竟让原本失去希望的孩子重燃梦想;
……
人的心理变化非常微妙,很多人都觉得既神奇又高深莫测,要么敬而远之,要么猜测玩味。2009 年,我有幸听了“知心姐姐”卢勤、芦咏莉、刘儒德、杨敏毅等教授的讲座,当神秘莫测的心理学以一种平民化的诠释入骨入髓的时候,我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年,我开始大量阅读教育心理学专著,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并在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实践中运用心理学。当我用心读书了,发现可以做的有很多;当我用心实践了,发现存在的问题比想象的要多;当我用心反思了,才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好方法。神奇的心理学,当你走近它,你就会发现,她如同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平易近人、易于沟通。
其实我们每个人现在的一切,都可以在童年里找到它的影子。每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对他的一生烙下挥之不去的印记。在学校里,在家里,一个人、一件事、一节课、一句话……交织在一起组成了孩子缤纷的世界。
当了校长之后,我发现自己就是孩子们的“大家长”,我希望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家长能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语。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他们用稚嫩而天真的心灵感受着世间万物,对眼前的一切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对所见与未见的一切均洋溢着热切的憧憬。同时,稚嫩纯真的世界也会有阴影,也会有不快,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太阳,让不同的小水滴都能折射出太阳七彩的光辉?
在思考之余,我意识到在高深莫测的心理学和微妙复杂的儿童教育之间,我们需要寻找到一个桥梁和一个纽带。于是,我便有了写本书的构想,将平实的想法和做法,真实的事件和情感,呈现给老师和家长。在与我校领导班子团队、骨干教师、家长委员会部分家长和众多良师益友的共同商榷反复探讨之下,全书的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一个立意:让心理学更接地气。
一个核心:帮助教师和家长找到更实用的教育方法。
一个原则: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走进孩子的心灵》已经熠熠生辉。作为主编,我真诚邀请广大教育界同仁和家长抽出时间用心读一读这本书,或许您会有所收获。
敞开心扉,让身边的故事拉近彼此的距离;放飞心灵,让教育的智慧惠及每个蓓蕾;开启心路,让你我携手同行,心中永驻那一缕阳光。
刘晓瑜
2015
年
3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