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兴趣和好奇心是探索事物的动力
禁果效应

一个新开业的酒店门口放了一口大缸,上面写着几个大字:不要掀此缸盖,否则后果自负。没想到很多路人都禁不住偷偷掀开看看,看完后禁不住会心一笑,然后进去就餐。如此一来,众人纷纷探头观看。原来,缸内有一广告:擅自打开缸盖的,罚吃本店招牌菜。这样,顾客当然欣然接受,而且,吃的时候不可能只吃这一个菜呀。

【解读】

“禁果效应”,也叫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它是指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我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受传者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在受传者心里形成了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蔽的信息产生了强烈的召唤。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

【实验分析】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隐瞒住不让别人知道,越会引来他人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人们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会千方百计通过别的渠道试图获得这些信息。而一旦这些信息突破你的掌握,进入了传播领域,便会因为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被许多人争相获取,并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从而与你隐瞒该信息的愿望背道而驰。这一现象被称作传播中的“禁果效应”。所谓禁果效应,指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更多的人参与或关注。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特别在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人们恐惧的往往不是确定的事实,而是不确定的、难以知晓的事情,在无法知晓和渴望知晓的过程中,公众会因为恐惧心理而渴望获得信息。

【教育应用】

一个孩子学了一年的电子琴,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想放弃了。这个时候聪明的妈妈就买回了一架高级电子琴,放在自己的卧室,不许孩子碰它。孩子急了说道:“妈妈,电子琴不是给我的吗?为什么不让我碰?”妈妈故意激她:“反正你也学不会,碰它干吗?”“谁说的?”孩子叫了起来,“我一定会学会的”。以后,每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便悄悄偷着弹。

还有个教师在一次新课开始前,故作玄虚地说:“同学们,我这里有一道题目,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是连我都没有办法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请求道:“老师,让我们看看这道题目吧?”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把这道题目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便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很多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故意拉长腔说:“怎么样?不会做吧?”谁知,同学们齐声说:“老师,我们已经做出来了!”几个同学清晰地说出了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老师装作甘拜下风,说:“同学们,你们真的太厉害了,比老师还聪明,这节新课你们自己肯定自学就会,有没有信心?”同学们大声说:“有!”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

上面的妈妈和老师都是通晓孩子心理的高手,禁止孩子去做,或者暗示这件事孩子无法完成,这充分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吊足了孩子的胃口,然后主动去做这件事。

同样的道理,对于学校教育的其他问题,我们不妨也可以利用这个禁果效应来解决。比如,对于早恋,学校不妨搞一些活动,如辩论会、讨论会、研究性学习等等,让学生清楚恋爱是怎么回事,恋爱会对双方带来什么影响,恋爱有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恋爱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以此来培养同学们对恋爱的一种理性认识。这是从破除神秘感的角度去做的。当然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利用禁果效应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中去。 X74PEj/zbYvUvalIvD6zUwV6zpfGlsbcIWfP60O99Ae1jeurR6NpYuzIoMoA3V1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