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产业集群理论来源及演变

一、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起源

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 Marshell)第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他于 20 世纪初提出的产业区理论奠定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马歇尔从占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企业组织间的劳动力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并且进一步阐述知识信息的扩散是创新的源泉,不断的创新使区域内企业的经济持续增长,促进新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如马歇尔所指出:“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似乎是公开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面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

阿尔费雷德·韦伯(Alfred Weber)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1909 年发表了《工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韦伯认为,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由“简单地通过企业扩张使工业集中化”即通过企业自身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这是集聚的低级阶段。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即每个大企业以其完善的组织而地方集中化,并吸引更多同类的企业在具有完善的组织在空间上的集中。产业集聚不论是仅仅通过工厂规模扩张的集中化倾向而集聚,还是这种倾向的深化影响而产生的集聚,都依赖若干工厂紧密的地方联合产生优势大小。若干企业的空间地理上的集聚易于带来更多的长远利益和集群效应。韦伯称之为“高级阶段的社会集聚”亦即产业集群。在此阶段韦伯把产业集群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技术设备的发展。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第三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韦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一方面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最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化的工业产生了一类大统一的产品市场,这类集聚经济不仅带来单个企业的节约,而且会带来区域的社会节约。第四个因素是经常性开支成本。韦伯从区位因素研究了产业集群的优势,并且提出集聚创造的社会集中化和简单的企业规模扩大产生的集聚倾向共同决定着产业集群。

二、现代产业集群理论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波特(Michael E. Porter)的钻石理论和以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产生,标志着产业集群理论的初步形成。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著名的“钻石体系”。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波特的产业集群研究是结合其对国家竞争优势研究而展开的,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业集群竞争特点对国家竞争优势作了具体的比较分析。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的发展并非来自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是由各种产业集群所组成,这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或由此而造成的竞争劣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因而,评价竞争力的关键是政府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关于产业集群与创新的理论中指出,创新体系下的产业集群能够使集群内的企业能够更清楚、更迅速地察觉到新的客户需求,可以共享集群内的同业拥有的客户知识与关系、专业化的信息;为区域内的企业在新科技、经营及送货方式方面提供优势;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能够降低新产品、新工艺及新服务的开发成本、研制费用。

80 年代末,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打破原有的地理、地域、城市、环境的状况给定的约束条件进行的静态分析,将经济产业集聚与地理区域集聚的相互促进,城市化与生产、贸易的扩张过程用一种动态思想理论来解释,即把空间问题引入经济分析之中。克鲁格曼动态地研究地理空间集聚程度的变化,总结出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的核心线索:报酬递增、空间聚集和路径依赖。新经济地理学坚持借鉴经济学的主流方法,将现实中的现象高度抽象化、模型化,大量采用了数学分析工具。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合著的《空间经济学》中提出了中心——外围模型、城市体系模型和国际模型。中心——外围模型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即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经济的演化会可能导致中心——外围格局,即制造业中心和农业外围。而当运输成本足够小、当制造业的差异产品种类足够多、当制造业份额足够大时,关键的系数发生微小的变化时会使经济发生波动,打破原有的对称均衡,最终产生新的产业集聚。城市体系模型以冯·杜能的“孤立国”为起点,被农业腹地包围的城市制造业集聚地,由于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会发生迁移,导致新的城市形成,随着劳动力要素的流动,经济人口相应的增加。一旦城市数量足够多,城市的规模和城市间的距离在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相对强度下将在某一水平上固定,从而形成城市的层级结构。国际模型主要讨论国际专业化、产业集聚、可贸易的中间产品和贸易自由化趋势对一国经济地理的影响。贸易可以导致内部经济地理的重新组织,可以促使制造业活动变得更加分散但同时又带来其他产业集聚。

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竞争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Engelstoft等(2006)通过对丹麦产业集群的理沦与实证研究,认为集群内的企业在共同奋斗目标下能够实现风险共担、互相支持,这种竞争与合作使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和创造力更为便利,有利于集群及其企业获得比较竞争优势和占据市场垄断地位。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体现在不同方面,Stamer(2008)将以划分为微观、中观、宏观和兆观四个层面,其中:微观是指企业层面,中观是指集群层面,宏观是指区域或国家层面,兆观是指集群应对全球竞争层面。在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面,Padmore等(1998)在Porter“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模型通过系统方法来评价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劣势,确定了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外部市场。该模型强调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企业联系和内外部市场,比钻石模型更加注重集群企业的联系和内外部环境条件。 Feser(2001)则提出从时间(集群所处的生命周期)、地理(资源、交通、竞争等)、关联(投入与产出、创新关系等)三个方面来对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

本节参考文献

1. 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 刘乃全、周维颖、李清娟,产业集聚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 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Antbony J. Venables)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 韦伯: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M),商务印书馆,1997.

5. 马歇尔,陈良壁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jkPF7tQuV105J8KuIHm84hBPKhTCpkFHobIIYIY1mrrfhYbpHbOf/jBy+8rD2eR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