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研究,已有一些成果问世,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关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判定

根据现有文献,关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判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划分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可用产业集群的成长阶段来衡量,因此,他们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主要观点有:意大利学者布诺梭(Bruso,1990)将集群的成长阶段分为自发成长阶段和干预成长阶段。国内学者于国安(2006)从创业机制的角度将集群成长分为初期阶段和成熟阶段。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 E. Porter,1985)从竞争优势角度将集群分为诞生、发展和衰亡三个阶段。阿霍坎加斯(AhoKangas)等人(1999)将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分为起源和出现、增长和趋同、成熟和调整三个阶段。国内学者王辑慈等(1998)依据集群网络成长发育程度,将集群划分为网络形成阶段、网络成长与巩固阶段、网络逐渐根植的高级阶段。魏守华(2002)根据主导动力的不同将集群的动态阶段划分为发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

Tichy. G(1982)运用弗农(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分为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刘友全(2005)指产业集群分为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层级化阶段。池仁勇等(2005)将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划分为孕育阶段、快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等。兰天(2009)将产业集群分为初创、成长、成熟、更替四个阶段。

荷兰学者范迪克(M. P. van Dijk. 1997)基于进化理论提出了产业集群的五阶段成长模型,即地理区位型集群、贸易集群散地型集群、劳动分工型集群、创新型集群、功能齐全的功能区。 Krugman(1991)将集群演化分为:集群形成、持续增长、饱和与转型、衰退、死亡或复兴成长五个阶段。

二是从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划分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赵海东、吴晓军(2006)依据集群的动力机制的差异和演进,将产业集群分为企业集聚阶段、产业集聚阶段、结网阶段、植根阶段和发展极阶段。

二、关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维度及指标

对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维度及指标,国内外学者和一些政府机构已做初步探讨,但尚未达成共识。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一是“三因素”论。孙剑、龚自立(2010)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可用产业集群的成熟度来衡量,评价维度为产业结构成熟度、产业规模成熟度和集群网络成熟度三个方面,具体包括七个二级指标,即:产业特色、产业关联、企业集聚规模、经济产出规模、交易网络、创新网络和社会资本网络,并据此设计了 18 个三级具体指标。

二是“四因素”论。法国学者Laine用给定产业区内具有相似活动的企业层面的数据来辨识地方生产系统,制定了四个标准。即:企业数目(至少 5 家企业有同样活动)、就业数目(至少有 100 个雇员与同一活动有关)、密度指标(每公里厂商的密度至少两倍于法国的平均水平)、专业化标准(LQ系数必须大于 1)。李兴旺、李会军(2011)把产业集群的识别概括为对其四种能力的识别,即:集群能力、开放能力、竞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五因素”论。1993 年,意大利工业部对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划分标准做了具体规定,其标准为五个方面:(1)制造业企业密度(当地人均拥有制造企业数)>国家平均水平。(2)制造业的工业化程度(制造业员工在全体员工中的比例)>国家和大区级同类数据的 30%。(3)专业性生产(从事某一专业生产活动的员工在所有制造业员工中所占比重)>国家级同类数据 30%。(4)专业行业比重(专业行业人员在全体制造业员工中所占比重)> 30%。(5)行业专业生产中的中小企业比重(中小企业员工在专业生产行业员工中所占比例)> 50%。

张莉(2008)把软件产业集聚度分解为市场集聚度、生产要素集聚度、发展与竞争集聚度、相关机构支持程度、政府支持程度五项指标。分别对应波特“钻石模型”的需求条件、生产要素、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政府这五个要素,以此来评价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

四是“六因素”论。刘向军(2010)将轻工产业集群的评价要素概括为六个方面:产业规模、产业环境、市场表现、产业配套功能、创新能力、产业文化,并设计了25 个二级指标和 55 个三级指标。

三、基本评价

1. 关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或阶段的划分。从现有成果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演进过程及发展阶段的划分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大多数倾向于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出发,将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分为产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虽然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周期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但二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更强调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和能力,即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属于“质”的概念;后者则是对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进行一般性描述,属于“总”的概念。然而,究竟应如何判定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本文认为,要评价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应当侧重于“质”的方面,突出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和能力。如果仅从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来判定其发展水平,则显得过于笼统,不利于指导具体实践。

2. 关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及指标。相对而言,学术界对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或曰评价维度、评价要素)及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已有的成果也未能形成较一致的看法。因此,在具体实践中,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广泛接受并应用的评价方法。近年来,在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等)发展迅速,迫切需要相关理论加以指导,否则很容易导致一些盲目行为。因此,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现实需求来看,都有必要尽快建立个较为科学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n2ryHwW4nS4dUKJDkWxFVrclhmB9lRHBwO5mIkQPbmfNcmY1yS6ScPR7BHn60y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