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引言

隐性(overt)和显性(covert)是一对矛盾。语法上所谓的隐性和显性是指有没有外在的形式上的标记。从理论上来说,各种语言都有隐性和显性的语法范畴,按照萨匹尔·沃尔夫的说法,对比研究更主要的是要发掘各种语言的“隐性范畴”,对于构成并列结构的并列连接词来说亦然。

标记理论是布拉格学派的两位大师N.Trubetzkoy和R.Jakobson创立的,两者的观点有所差别。Trubetzkoy(1931,1939)最先将有标记和无标记的对立运用于音位学,认为音位有缺值对立(privative opposition)、级差对立(gradual opposition)和等值对立(equipollent opposition)这三种对立。Jakobson(1932,1939)只主张一种对立,即二分对立(binary opposition),一个成分要么是有标记的,要么是无标记的;“级差对立”最终也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二分对立。他的贡献是把标记理论运用扩展到形态学。在形态学中,有标记和无标记的对立可以是一种包容关系,即有标记项肯定了特征A,无标记项对特征A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例如英语woman“女人”和man“人、男人”的对立,意义上无标记项man可以包容有标记项woman的所指,只是后者肯定了特征[阴性]。

一般来说,无标记项的分布范围要比有标记项的大。在某些对立消失(又叫“中和”,neutralization)的位置上出现的总是无标记项。在形态学中,无标记项的意义要比有标记项的宽泛,可以包容有标记项的意义,如man可以包容woman的意义。Lyons(1968:451)指出,意义上的有标记和无标记是个程度问题。例如,英语dog“狗、公狗”对bitch“母狗”而言无标记的程度很高,可以说female dog“母狗”和male dog“公狗”,但不能说﹡ female bitch(语义重复)和﹡male bitch(语义矛盾)。

沈家煊(1999:25)在传统标记理论的基础上,汲取当今语言类型学发现的一些跨语言的标记模式,继承和发展了Trubetzkoy的标记三种对立,归纳出一种新的标记理论,主要有“相对模式”和“关联模式”、标记模式和“蕴涵通性”、标记模式和“语法等级”、标记模式和“典型范畴”这几个方面。

有标记和无标记的对立在语言分析的所有层次上都起作用,这叫标记现象的普遍性。除了在语音和形态(词法)上,在语义上如反义形容词“大”和“小”、“长”和“短”、“深”和“浅”的对立也是无标记和有标记的对立;在句法上,并列结构中并列连接词的隐匿与显现也是无标记和有标记的对立。

吕叔湘(1979)、朱德熙(1982)等把构成并列短语的结构形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标记的直接叠加;一类是有标记的组合。标记类别有:停顿、助词、连词、成对标记或重复标记。其实,停顿属于非言语手段,在句法表征上通过标点符号体现,从构成并列结构的词汇手段来说,也是无标记形式。我们所讨论的并列连接词显现,指的是通过广义的关联性词语,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分句与分句而构成的并列结构。并列连接词隐匿指的是没有通过连接词语的连接,而是通过直接叠加、停顿、词汇或其他句式手段构成的并列结构。

以往汉语并列连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连词(“和”、“与”、“及”等)的异同或用法,如周生亚(1989),薜健(2002),王薇(2002),李晗蕾(2002),李宗江(2002)等。近年来,有些学者对并列短语中并列连词隐匿(或称无标形式)进行了讨论,如储泽祥等(2001),马清华(2005),邓云华(2005)、(2008),铃木庆夏(2008)等。在英语里,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并列关系常常用and,但在现代汉语里并列复句用“和”类连词的情况是比较少的。汉语中许多并列复句常常是任何连接词语都不用的。没有任何连接词语的并列复句,传统上称为意合句;依靠连接词语连接而成的则称为形合句。在汉语语法著作中,首先讲到意合句的是王力的《汉语语法纲要》。黎锦熙、刘世儒的《汉语语法教材》和王维贤等的《现代汉语复句新解》对意合句都有详细论述。

综而观之,近些年汉语学界对并列连词的探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在研究层次上注重将语义研究与结构形式研究相结合,在研究重点上转向对并列词语中并列连词进行专题研究,可以说是成绩斐然。但是,就是目前并列短语中并列连词的研究中也还有许多问题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仅就并列连词隐匿来说,人们会把什么样的两个成分直接叠加并列起来?并列组合的语义基础是什么?是否有句法环境的要求?什么时候通过停顿构成并列结构?意义相近的表达式在具体运用中如何选择?并列连接词隐匿的制约因素有哪些?等等。另外,复句内并列连词的隐匿,目前的研究中涉足甚少。前人对并列连词的隐匿研究都集中于现代汉语,因此有人甚至认为,并列连词隐匿是现代汉语的“特点”。这一章我们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致力于从跨语言(或跨方言)的角度考察并列连词的隐匿与显现,通过跨语言比较寻求或验证并列连接词隐与现是否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并列连接词的显现和隐匿具有哪些跨语言的共性特征与差异。 2PDN2qZq4Y60eFnc+IMq+FgzC1blQsAwOfYHtoqSen1/6ZzE2a59M16L70VngFI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