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生命观及其类型

何谓“生命观”之“观”,即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生命观,是人们对于生命的总的认识或看法。包括对生命的起始、过程、终结的全部看法和态度。既包括对“生”的理解,也包括对生命有机体的死亡的理解。既包括对人的生命的认识和看法,也包括对动物的生命的态度。生命观不仅是对人的生命的单纯的看法,也包括他对于他人、对于社会、对于自然的认识。人的生命观既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同时生命观也在促进或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命观

研究文化问题、哲学问题、宗教问题都离不开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了若干代中国人,其中以儒家的生命观、道家的生命观、佛教的生命观影响最为深远。儒家崇尚重生恶死,儒家认为,生命源于天地,天属阳,地属阴,天能滋生万物,能使万物兴盛,天道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成为儒家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儒家认为,生命固然可贵,但其道德属性更为重要,仁义道德比人的生命更为贵重。强调“仁”、“义”、“礼”、“智”、“信”,“舍生取义”。道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要顺应自然,并与自然同一。道家认为人的生命可贵,人的生命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精神比肉体更为重要。道家强调精、气、神,主张发展精、气、神来提高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佛教则认为人的一生充满了苦难,皆不可避免。

(二)西方文化生命观

西方文化中也蕴藏着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西方文化有不同于中国的历史基础和传统文化,对于生死的看法主要是从生命终极的角度来看待生命。古希腊时期的生命观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人的生命是理性的,自主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需要经过彻底的反省,才能显现。死亡并不可怕,人们需要面对死亡。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每个活着的人都要面对死亡并走向死亡,人的一生有许多不确定的事,唯有死亡是亘古不变的。生命不是以自然寿命的长短来衡量价值的大小,而是需要经常自觉地思考生活,人的生存必须是一种理性的生存。第二,生命必须以行为之是非、善恶为标准。苏格拉底说:“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所谓好的生活,就是“是非、正邪、善恶、荣辱”。人必须能以高尚的价值观作为思考及行动的标准,明辨是非,主持正义,近善远恶,知荣知辱。只有公平、正义的活着,才能算是活得有价值,否则那就生不如死。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在西方取得了统治地位,其生命观包含两个观点:第一,人有原罪,所以,最后一定会死。只有信奉耶稣基督,现世多行善事,少做恶事,才能死而复活,获得永生,战胜死亡。如果现世作恶,复活后仍会定罪。第二,越不想死、自私自利的人,越有可能丧失生命。只有爱耶稣基督,愿意为耶稣基督牺牲精神、生命与金钱的人,才能获得永生。基督教认为,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奉献、牺牲,为他人。生存的意义不在于获取,而在于献出,这样才可能修得正果,得到永生。人必须消除自己的欲望,多做善事,普爱众生,信仰耶稣,才会在来世回到上帝的殿堂,才会获得幸福。

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的生命也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对人的内在本质,叔本华提出“不是理性,而是意志,也就是一种没有认识的、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这种冲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生命的强烈欲求,对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存生命、对抗死亡。首先,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叔本华认为,死亡之于人生,是一个不可逃避的事实。生命意志是一种个体生命活动的原始驱动力量,面对死亡人不应恐惧,因为死亡并不能触及生命意志。虽然死亡不可怕,但人生却是痛苦和无聊的,是一场悲剧。人生和死亡的关系就是:在死亡中生活。叔本华的生命观是悲观主义生命观,在他看来,欲望是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因为如果我们没有求生的欲望,没有享乐的欲求,那么一切就都会是自然而然的。彻底抛弃欲望,就能够做到真正的在死亡中生活。针对叔本华的悲剧人生论,尼采以其激情人生论予以扬弃。尼采哲学观点中有关人的生命观的论述,首先是对基督教的批判,他的生命观是现实主义的生命观。在尼采看来,人死就是生命的虚无,他否认另一个灵魂世界的存在,也否认有什么上帝和神灵对人生和死亡加以限制,死亡是生命的结束。尼采第一次公开宣布“上帝死了”,只有彻底打倒上帝,我们才能成为新的充满自身活力的人类,才能具有新的生命力,实现人类价值的重新彰显。尼采的生命观可概括为激情主义的高扬个体生命价值的生命观。

比较中西方传统文化生命观,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传统文化生命观,有相同的内容。首先是生命的价值自觉。中国儒家文化十分注重人生的意义,特别倡导“立德”为特征的人生不朽观。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生命观也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在于现世的行善、奉献。其次,中西文化的生命观都渴望实现生命的超越,向往超越生命本身价值的境界,因此儒家渴望实现充满道义的人生,道家渴望飞升,佛家渴望达到涅槃境界,西方基督教则渴望行善赎罪。最后,中西方文化都将生命看作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但在如何完善人生、把握生命本真的问题上,中西方文化差异明显。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生命观强调群体意识、集体价值、集体观念,儒家强调“内圣外王”,是一种入世哲学,道家是一种隐世哲学,佛家是一种出世哲学,西方则强调个体生命的理性存在,强调“经验”、“感觉”,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因此集体主义观念在中国有深厚的渊源和历史,而西方文化思想中个性张扬、个体存在的价值观念更为凸显;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是建立在将人的生命展开、人生践履限定在今世的范畴之内,而西方则将人的现世生命延续至来世,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价值中的伦理理性是建构在建功立业的现实生活基础上的,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西方则通过人的“原罪”来反省个体的行为责任;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回避生命之终结——死亡,而西方文化则直面死亡。总之,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生命观的内涵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完整、准确把握中西方生命观的观点,对我们理解生命观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综观中国历史上的各种生命观,以及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西方生命观,可以看出,一些生命观通过告诫人们要“舍生取义”、“行善积德”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以上各种生命观随着历史的发展带有时代的印记,每一种生命观的形成和存在都和特定的历史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当时人们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了解非常有限,同时,当时的统治阶级也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会树立或维护一种稳定社会、利于统治的一种社会普适价值观念,因此这些生命观从产生之日起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同时也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尽管有些生命观具有积极的成分,对人们的观念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这些成分并不能从一定高度上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一些带有消极思想、悲观观念的生命观却使人们对生命与死亡产生了误解,从而影响了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可以说,这些生命观带有明显的不科学性和片面性。

第一,唯心色彩浓厚。由于人们对自然界和自身机体的认识比较有限,因此对人自身生命的起源和终结的原因了解不多。一些自然因素的死亡使人们越加崇拜“神灵”、“上天”、“上帝”,似乎人的生与死都是由一种不可超越的外部力量所控制,于是产生了宿命论。人们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要通过“祭天”、“祭祖”、“拜佛”等形式祈福一年的顺利,保佑一年的风调雨顺。在宿命论的驱使下,人们的人生态度多了消极和被动,少了积极和主动,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了一个不存在的神秘人物。在人们头脑中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第二,缺乏辩证性。生与死的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生的目的地是死,而追求一种“长生不老”的生命现象确实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与死,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但人们有时却走向两个极端,或重生恶死,或重死恶生,不能处理好生命价值和死亡价值的关系。这也必然导致人们犯两个错误,一是过分强调生的权利,不讲求生命的质量和社会价值,不关注生命与社会、民族、国家的关系,二是过分重视死亡和死亡的价值,忽略人的生命的尊严和神圣。

第三,带有朴素性。有一些生命观带有唯物和辩证的进步色彩,但同时这种进步性具有朴素性,有时是原始的,有时是带有猜测性质的。任何观念的形成都离不开文化的土壤,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形成的生命观都和这种观念所处的文化、政治、经济环境分不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文化观念的更新,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一些带有明显历史痕迹的陈旧观念必将与现今的社会发生矛盾。因此,现代社会的人们应树立一种更为科学的现代生命观。

(三)马克思主义生命观

生命观的问题,本质上属于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属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主要观点包括:

生死具有客观必然性与辩证统一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与死是自然的规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从生理机能上说,人是一种高等动物,遵循新陈代谢规律,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人不应惧怕死亡,应把死亡看作生命的一部分。恩格斯对生死的客观必然性也有着科学的认识。他说:由于自然的必然性而发生的一切事件,不管多么可怕,它们自身都包含着一种安慰,老衰和濒死都不可能破坏我的情绪。

生命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命是有限的,通过实践、劳动和奉献,有限的生命能实现无限的意义。生命的存在具有条件性、相对性、受限制性,但要看到,有限性只是生命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如果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才要强调要好好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都是通过实践有限的生命而生发出来的。

生命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人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人有思维、有意识,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存在和活动,能反思创造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活动。思考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社会性,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从而赋予生死以积极永恒的意义。美好的社会是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以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作为自己言论与行动的最高准则,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确立价值理想进行价值判断、付诸价值实践的出发点。通过社会为人民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就能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所以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人活着不是为个人的幸福而活,也不仅仅是为家人而活,而是为所有人的幸福而活。毛泽东同志生命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把共产主义事业看作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最高事业,同时又把现实的民族、国家的出路看做人民利益的现实所在。毛泽东同志在 1944 年 9 月追悼张思德所做的讲话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生命的价值与创造性实践是辩证统一的。正因为人的生命是有意识的,人的生命存在才具有了超越“种生命”而追求价值的文化的与精神的“类生命”的可能性。生命的价值要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来超越,通过劳动和实践,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生命过程是不断超越生命本身的过程,在实践中人逐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人在实践中领悟、体验、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可将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生命意义之中。

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与珍惜生命的实践行为是辩证统一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倡导的生命态度。马克思曾说:“让死人去埋葬和痛苦自己的尸体吧,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对实现生命的价值要有稳定的心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勇攀高峰的精神。具有了这种态度才能实现人生理想。马克思说:“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难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四)现实社会的生命观

现实中有许多生命观,有的人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生命问题,其生命观是正确的、积极的,这种观点促使人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战争年代,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很多人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正义的事业而献出宝贵的生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诗句都反映了许多英雄烈士的崇高的生命观。现代社会,有许多人把生命的价值融入社会和集体,为他人谋幸福,助人为乐,无怨无悔,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道德模范。大学生中也有许多感人的事迹。

长江大学学生舍己救人

面对亘古不息的滔滔江水,面对江水中挣扎求生的两名少年,长江大学15 名大学生吹响了拯救生命的冲锋号。6 名学生奋不顾身跳入水中,9 名不会游泳的学生手拉手结成了伸向江中的“人链”。两名少年得救了。可是,3 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却将生命永远定格在 2009 年 10 月 24 日。“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涂光晋说:“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

用大爱传递光明——大学生刘静环活体捐献眼角膜

西南大学大二免费师范生刘静环,自查出眼眶肿瘤,得知右眼球将被摘除后,主动捐献眼角膜,用大爱传递光明。她的义举感动了广大师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寒门学子,立志从教。1992 年,刘静环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父亲是一名民营企业的普通员工,母亲无业。因其家族四代都有人从教,刘静环从小立志,要终身以教书育人为业。2010 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为一名免费师范生。入校后,刘静环抱着“不逼自己一把你不会知道自己能有多优秀”的信念,勤奋刻苦、乐于助人,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先后获得学校各种荣誉。她的辅导员张晓琦介绍说:“她常说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要误人子弟。”

突逢噩病,乐观以对。2012 年 3 月,刘静环突感右眼不适,眼球突出,经诊断为良性眼眶肿瘤。但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专业英语四级考试,她坚持备考,决定暑假再入院手术。7 月 2 日,刘静环来到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入院治疗,经第一次手术后进行肿瘤切片检查,得知肿瘤是偏恶性的,且全国仅有三四例有记载的类似病例。要保命,必须摘除眼球。得知这个噩耗后,刘静环哭了半小时,然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我眼保不住了,就把角膜捐了吧。”她的乐观让父母、老师和医生们都更觉心痛。她的主治医生说:“角膜捐献者一般都是身后捐献,像刘静环这样活体捐献的非常少,她这种精神境界难能可贵。”

身正为范,大爱传承。刘静环说:“来医院第一天就看到院子里有为角膜捐献者设置的纪念墙,当时就很感动。后来知道自己得了重病,不能保住右眼,深刻感受到光明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我自己的眼睛保不住了,那就用我的右眼角膜让更多的人重见光明。”7 月 16 日,刘静环捐出了右眼角膜,已经帮助两个人重见光明。据医生介绍:眼角膜不会感染癌细胞,因此她剩下来的角膜材料将储存在眼库中,还可以供 3 个人使用。

刘静环活体捐献眼角膜的义举感动了广大师生。西南大学李慧同学说:“她在无比痛苦的时候却想着让别人幸福,在自己失去的时候却希望别人能获得,她用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令我心生敬佩。”辅导员张晓琦说:“刘静环乐观坚强、无私奉献,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她的精神不仅随着角膜一起传递光明,更鼓舞了身边每一个人的心。”

但同时,现实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片面的生命观,主要表现为纵欲无度、自私自利、唯心宿命、悲观恐惧、逃避漠然、愚昧无知的态度和行为等。

1.纵欲无度型生命观

一些人认为人生在世,应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人生短暂,死亡来临时一切都将失去,所以应在活着的时候及时行乐,这样才能不愧对自己的一生,死而无憾。纵欲无度型生命观易导致人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这些人极力推崇挥霍浪费与放荡无度的享乐消费,“有钱不花,死了白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他们的口头禅。他们整天沉湎于酒色、肉欲等感官刺激,成为骄奢淫逸的怪人、赌徒、食客和酒鬼等畸形人,不但使个人玩物丧志,思想空虚,精神颓废,而且经常扰乱社会,腐化社会风气,败坏社会道德,违犯国家法律法规。纵欲无度型生命观表现出以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钱物,如偷盗、行窃、诈骗、贪污、受贿等手段谋取钱财,或者利用职权肆意享乐。个人私欲膨胀必然使一些人把权力、金钱、利益搅在一起,于是有了权钱交易、行贿受贿、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奢侈腐化等现象。有的人把一切包括自己的人格都金钱化了;有些人唯利是图,只认钱不认人,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把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互相利用的金钱关系,腐蚀阻碍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纵欲无度型生命观是卑下的生命观,必然导致一个人走向堕落。

2.自私自利型生命观

自私自利型生命观追求“乐天安命”、“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的境界。此类人只满足于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实现,要求在一种平淡安静的环境中生活,害怕和逃避社会的剧烈变化,希望人生的旅途风平浪静,他们认为人总有一死,人生在世,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大富大贵,只要个人或家人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吃饱穿暖就死而无憾了,崇尚“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境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既不关心社会,也不想危害他人的利益,尽量在不致引起他人或社会冲突的范围内寻求个人利益。自私自利型生命观必然导致人没有较高的人生追求,停留在个人的小圈子内,尽管遵纪守法,不做危害社会的事,但也没有给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是一种消极的生命观。

极端自私自利型生命观则是很危险的生命观,极端自私自利型生命观不仅不顾他人、社会,更不顾亲情、友情,只为达到个人的目的而行事。往往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如邪教痴迷者,众多痴迷者在所谓的走向“圆满”、“升天”、“天国”的幌子下,把个人的生命与社会、国家、家庭完全割裂开来,一心在做自己的升天梦,在天安门自焚的几名法轮功痴迷者,曾醉心交流升入“天国世界”的“美好滋味”,认为“天堂里全是金子,道路是金子铺的,树也是金的,什么都是金子的,”修炼好了到“天国世界”就能够当“法王”,“当了法王就会有许多人伺候你。”这是对个人私欲的极端追求,正是在这种追求下,为了自己能尽快进天堂而不顾生命的宝贵。

3.唯心宿命型生命观

唯心宿命型生命观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是命中注定,人一生的贫富是由“命”决定的。这类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消极、被动,信奉迷信、鬼神,相信有一种外部力量在控制人的生命。认为自我的命运不可能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变,要靠“天命”,因此有人去求神、占卜,做各种迷信活动。我国许多地区的一些乡间村庙里至今还可以看到童乩治病或化解鬼神之怒的做法,人们患了恶性重症或行将死亡,家人便到庙上求助童乩,童乩治病也叫“跳大神”,人们为了除病驱鬼,童乩者便可以向你“宣示神谕”,告诉你如何消灾祛病。

唯心宿命型生命观使人对人生失去了更多的希望、憧憬,打消了人积极对待人生、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热情,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种生命观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统治被统治阶级的有力工具,使人没有成为生活、命运的主人,反而成为奴隶,必将使人生暗淡。

4.悲观恐惧型生命观

悲观恐惧型生命观也是一种消极的生命观,这种生命观直接危害人的生命,常导致自杀。这类人认为人世间太丑恶、自己活着感到极其痛苦,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希望,对生活失去信心,很想离开这个世界,以求解脱。一些人因突如其来的遭遇,如患不治之症、失恋、破产、学业受挫、被人诽谤、侮辱、残疾、家庭矛盾等事件的发生而压力过大,产生厌世情绪,形成这种生命观。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一位悲观主义者,他用悲观的态度来看待生死,其生死观揭示了他消极的人生观。他认为,人的每日生活都充满着困乏和空虚,人生的痛苦和烦恼容易激增,人从来就是痛苦的,因为人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人奈何不得,逃脱不了痛苦,以致死亡变成人所企求的东西,人们自愿向死亡奔去。

有学者近期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34.7%的大学生在选择“生命无欢乐可言时,自杀是可以理解的”题目时表示同意或说不准。9%的大学生认为“我有权力选择什么时候结束自己的生命”,14.9%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过轻生念头”。

5.逃避漠然型生命观

逃避漠然型生命观认为生命的终结很可怕,要避免谈死,死是不吉利的,因此,这类人甚至避免与“死”同音的“4”。一些人渴望长寿,不惜重金去寻找长生不老药,恐怕死亡的到来,害怕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会随死亡的到来消失,害怕死亡所具有的剥夺性、掠夺性、毁灭性和打击性。他们认为一旦生命解体,其他一切就都被剥夺了,它可以剥夺人的消费,不让人吃喝,甚至让人看着美味佳肴、华丽衣冠而不能去享用,看着万贯家产尽付他人。葛朗台临死时,一直合不上眼睛,就是因为他不忍与辛苦积累起来的财产分离。他们认为死亡还可能剥夺人的爱的需求,人际关系的需求,认为“我”死了,就不能再享受他人对“我”的关怀,“我”死了,“我”担心爱人、孩子、兄弟姐妹的精神、生活、成长和前途等。畏惧死亡的原因还有怕衰老的摧残或痛苦的折磨。一些人对生命淡漠,表现为被人世间的事物所缠绕,繁忙于日常事务,无暇关心自己的生死,自然而然地为生计或某种事业操劳算计,从而忘却死亡,回避痛苦,这是许多普通人对待生死的态度。

有学者对上海市与天津市等地的城乡居民共 3197 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较为系统地了解了中国城市居民的生命观。调查显示了中国居民对死亡的态度多是不愿谈论死亡,虽然 36%的居民表示在家中谈论死亡的情况很公开,但是表示“尽量避免”、“从未谈死”和“有必要才说”的为 64%,远远高于前者, 反映了居民对死亡话题的回避或禁忌的心理。对于“面临死亡时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的问题解答,显示中国居民面临死亡时最关心的事情,最多的是“对家人的责任未尽”,其次是“担心死亡过程的痛苦”。

6.愚昧无知型生命观

一些人受教育程度有限,或成长在不发达地区,对于生命的认识和对自身的了解非常有限。当遇到一些和自身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时,常常不知所措,表现出愚昧无知,甚至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悲剧。2012 年 8 月 14 日,北京电视台经济法眼栏目播出题为“出卖的人体器官”的节目,节目中化名为小李的男青年讲述了自己卖肾的过程,节目中也透露出许多人陷入了黑中介的圈套,为了微薄的利益,出卖自己的器官。网上曝光,19 岁男青年为了买iPhone4 卖掉自己的一个肾。安徽一名高中生,很想买一台iPad2,但没有足够的钱,一日,他在网上结识了一个卖肾中介,对方称如果他卖掉一个肾就可以有两万多元的收入。iPad2 的诱惑让他毅然决定卖肾。这些案例不禁让我们感叹。

各种类型的生命观并没有明显界限,并且,一个人可能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观念,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社会环境下也有不同的生命观。当人们面对生命的终结—死亡时有多种态度,在临死之前或尽情享乐,或离群索居,或读书、沉思、祈祷,或转移自己的关注,或力图做完未尽之业,或什么都不做,但是,对生命的态度无论有多少种,它们都可以最终归纳为两类,即积极的或是消极的。积极的生命态度是乐观、向上、充实、不退缩,不回避,敢于面对生命过程中的变化、困难、挫折,消极的生命态度则相反,淡漠、逃避、冷酷、自私、甚至疯狂、暴力、丑恶……是积极还是消极,反映了不同的人在人生态度上的差异。 olLIDCXYFtv5uA5OoCcgBGnxRUcZo1qoqg+A+k1YNdawH1bijRdRgPU/x86LVwy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