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许多危机,无论是资源的迅速消耗还是局部战争的持续不断,无论是生存环境的破坏还是精神家园的失落,无论是贫困、疾病还是社会不良现象的蔓延,都在威胁着人的生命存在,考验着人的信念、精神。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逐渐加重了人们的生存危机感。人们对技术理性的崇拜愈演愈烈,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成为现代人追逐的目标。而与此同时,人的精神生活却日趋贫乏,许多人感到精神迷茫,找不到生活的航标,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腐蚀着人的心灵,精神空虚、道德滑坡、人性异化、轻视生命等问题引起各个国家的关注。

一、研究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意义

生命是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生命的存在是人类历史存在的前提。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人类生命的存在与历史的延续都离不开生命及其观念的影响。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在追求真善美的历程中,人们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表达者对生命价值的向往和追求。正是无数个体对生命价值的寻绎绘制了色彩斑斓、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画卷。是否有科学的进步的生命观,关系到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关系到个人的存在与超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生存方式,人的发展也从传统的“依附性人格”,走向现代的“独立性人格”。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随着社会进步、法律健全,个体生命越来越受到关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无论是针对个体自身的健康发展,还是针对教育的变革与创新,生命观及其教育成为现今中国社会的一个期盼。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富朝气、最具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他们对于生命的态度,对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大学生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未成年人成熟,自我意识强。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大学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一些大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心灵空虚,缺乏对生活的信心乐趣,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和珍惜,一遇到挫折,就作出极端的选择。分析其根源,他们的生命观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既包含思想政治问题,也包含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和不尊重,对未来人生意义和人生目标的迷茫。因此,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意义感和价值感的生命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镜头一:2002 年 2 月 25 日,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海洋为了证实熊对气味的感觉,到北京动物园将硫酸倒在了熊“黑崽”的头上,导致熊的口腔食道被严重烧伤,双眼视力接近失明,事后他解释说:“无意中从书本中得知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很强,想试一试。”

镜头二:2004 年 2 月 23 日 13 时 18 分,昆明市公安局接到报警:云南大学学生公寓 6 栋 317 室发现了尸体。当民警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初步勘察后,悲惨的场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呆了:宿舍里的 4 个储物柜内分别藏匿着 4具男尸。据犯罪嫌疑人马加爵交代,促使他产生杀害这几名同学的原因,仅仅是同学之间产生的一些小摩擦。为报复泄愤,他在 2 月 13 日晚用钝器杀害了第一位同学,2 月 14 日,马加爵用同样的手法杀害了第二位同学,而在 15日当天,他又杀害了另外两位同学。连续杀害了 4 位同学后,马加爵开始了他的逃亡之旅,最终在海南三亚落网。

镜头三:2004 年 5 月 16 日上午,江西医学院 2000 级在校大学生薛某持刀砍杀 7 人,造成 2 人死亡 5 人重伤。有消息证实,受害者不但有薛某的同级校友与另外几所大学的在校学生,甚至还有素不相识的路人。

镜头四:2004 年 11 月 2 日凌晨 4 时左右,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东段商洛技工学校男生公寓发生一起杀人抢劫案件,犯罪嫌疑人许琳将同宿舍两名同学杀死,原因是这两人看不起他。

镜头五:2005 年 4 月 23 日 16 时,北京大学中文系一名大二学生从 9 楼跳下身亡。她生前在学校的BBS上留下了一封遗书。遗书中这样写道:我列出一张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写的。回想 20 多年的生活,真正快乐的时刻,屈指可数,记不清楚上一次发自心底的微笑是什么时候,记不清楚上一次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归宿感是什么时候。也许是我自己的错吧,不能够去怪别人,毕竟习惯决定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我并不是不愿意珍惜生命,如果某一时刻你发现活下去,二十年,三十年,活着,然而却没有快乐,没有希望。不愿去想象,还要这样几十年下去,去接受命运既定的苦难,看着心爱的人注定地远去,越来越不堪忍受的环境,揪心的孤独感,年轻不再。最终多年以后,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苟延残喘活在对过去回忆的灰烬里面,那又为什么不能够在此时便终结生命?不用再说生命的价值了……在此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北京大学又有两名学生分别在 5 月、7 月相继坠楼自杀。

镜头六:2006 年 5 月 1 日上午,长沙医学院女生李爱娟用菜刀连砍其好友曾海燕 62 刀。原因是李爱娟曾经偷用好友曾海燕的小灵通打过长途电话,怕曾海燕责怪自己,遂准备将曾海燕杀死。

镜头七:2008 年 11 月 14 日晚上 9 点 30 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女生王艾莉跳楼自杀。在她留下的《死亡日记》中写道:“死亡,这个对我一点也不陌生的字眼,曾有那么一阵子它离我如此之近。只差一步之遥。也许就是那么一点点对生命的怜悯,让我现在还可以看到这个世界,并依旧坚强的活着,所以倍感珍惜幸运,却不对命运有半点妥协。死亡,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如何出生,但可以掌握自己怎样终结。”

镜头八:2010 年 10 月 20 日晚,西安音乐学院 2008 级学生药家鑫,深夜开一辆雪佛兰小轿车看望女友,途中撞倒骑电动自行车的女服务员张某,下车后他发现张某在看自己的车牌号,药家鑫拿出刀子,对张某连捅八刀将其杀害,后在逃逸时再次撞车被公安抓获。问起杀人理由,药家鑫语出惊人,说:“撞的是个农民,怕以后难缠”。

一幕幕惨剧的发生,让我们心痛,同时也留给我们深深的思索。在高校,每年都有极个别的学生采取极端的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令人痛心。面对大学生游戏生命、漠视生命、否定生命、伤害生命的现象,我们不禁要问:今天的大学生为什么如此不尊重生命?不珍惜生命?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生命及其价值的思考,缺乏正确的生命观。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不容忽视。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离不开对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那么,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他们的生命观状态到底怎样?中外生命观教育的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生命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带给我们哪些思考?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生命教育在国外开始和重视比国内早,台湾学者纽则诚博士在 2001 年指出,生命教育起源于法国生物学家ElieMetchnikoff于 1903 年提倡死亡学(Thanatology)的概念。这一概念被法国学者在 20 世纪 60 年代大力提倡,他们同时开始积极推动“自杀防治运动”。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些国家开始明确提出生命教育和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 年在加利福尼亚创办“阿南达村”以及“阿南达学校”,并首次倡导和推行了生命教育的思想,其核心观点是:成功是满足心灵的需要,即人生是发展潜能、成为一个“人”的机会,是发现各种自我未知层面的一场历险。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做好准备,让他们踏实地迎向人生。教育应该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学习,同时以怀疑的态度检视那些不曾被质疑过而代代相传、一成不变的知识内容。最重要的是,学生应该得到教导,学会观察行动的真实后果,而不是听到别人说结果应该是如何,就盲目地相信。正是基于对经验的重视,华特士发展了一套崭新且具有革命性的教育系统,即生命教育。 华特士的思想和研究成果《生命教育》一书在当时以及现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外关于生命观教育问题研究的学科有许多不同名称,如“生死学”、“生死哲学”、“死亡学”、“死亡文化学”等,国外开展生命观教育的课程也多是从死亡教育角度展开。如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就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在明尼苏达州,由老师带学生参观殡仪馆,并在参观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今后自己要怎么活下去,如何帮助在悲伤中的孩子,如何扶持别人度过痛苦的境遇,目标是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推广生命教育,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成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出版了许多专业普及型的书籍和杂志。

国外相关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库伯勒·罗斯、赫曼、波伊曼等人。库伯勒·罗斯(Kubler·ross)的代表性著作为《论死亡与濒死》(on death and dying),该书对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临终心理五阶段理论,即当一个人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或疾病发展到晚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其心理发展大致经历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1959 年,心理学家赫曼(Herman Feifel)出版了《死亡的意义》,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代表性的死亡学著作。美国学者波伊曼(Loius P·Pojman)的代表著作为《生与死——现代道德困境的挑战》,90 年代曾风靡欧美,该书从哲学、社会、伦理等角度为读者提供了人类关于“生与死”问题的精辟见解,试图使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做出更为深层的透析与反思,进而淬炼出正确的人生观。波伊曼用伦理视角,以道德思维论述了生命尊严的观念、自杀、安乐死、堕胎、死刑、动物权利以及战争,他提出两个观点:一是道德的存在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道德规范必须能够保障人和动物的生命,反对道德相对论,赞成具有广泛基础的道德原则;二是生命品质的原则应该超越生命尊严的原则,绝对的生命尊严是不切实际的,生命数量比不上生命品质。

英国的彼得·麦克菲尔创立的体谅道德教育学派,在生命教育历史上是比较重要的教育观点。自 20 世纪 70 年代形成以来,彼得·麦克菲尔经过若干年的潜心研究,编写了以“生命线”命名的系列道德教育教科书,倡导从个人经验到其他人经验再上升到人类经验,即教育要遵从普遍行为准则的认识路线,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关心生命,发展深思熟虑的良好生活方式。彼得·麦克菲尔认为道德教育应当是人类整体和社会运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应把道德教育降低到仅仅分析规则和禁令上,而应激发每个人作为人类一员所具有的人性感,培养利他主义精神。这一观点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让更多的学者关注生命、关注教育中的生命个体。

通过在百度等网站上以“LIFE EDUCATION”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国外有关文献较多,其中有许多是死亡教育的内容,还有许多相关教育网站,如英国的家庭生命教育资源中心网,澳大利亚生命教育网、新西兰生命教育网等,这些国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其信息交换的形式,对大学生及民众开展生命教育。

在中国期刊网上,时间跨度为 2002—2012 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四个选库中,以“生命教育”或含“生命观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文章 4608 篇,而以“大学生生命教育”或“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 434 篇文章。在baidu.com中以“生命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国内已成立了部分生命教育网站,如:中原大学2001 年海峡两岸生命教育学术研讨会、生命教育全球资讯网、教育部生命教育学习网、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网、云南省教育厅主办“三生教育网”等。

查阅文献发现,中国生命观教育的现代历史不长,但中国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命观思想。从先秦至今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都对“生命”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各自的生命观。儒家非常重视生命过程中道德价值的实现,推崇个体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把道义和道德价值置于“生死”之上,生为道义而奋斗,死为道义而献身。其道德缄言中充满着“舍生取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的劝诫。《论语》成为经典之作,其中许多论断成为许多现代人共同认同的价值观。道家的生命观也影响了中国人,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老子》、《庄子》也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作品。老子、庄子的观点至今影响着许多中国人,道家强调“人的生死有如自然界的春夏秋冬一样自然”;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强调“天命”是可以支配一切的超自然力量,庄子在妻子死时“鼓盆而歌”的故事被流传下来,道家对生死的豁达坦然平和态度对中国人的生命观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是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的重要传统文化资源。

在我国,把死亡问题作为生命的一个层面作学术的研究,真正开始于 20世纪 80 年代,1986 年发生于陕西汉中地区的中国首例安乐死案件,引发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对安乐死的关注。但此事件主要局限于医学界,特别是从医学伦理的角度去探讨生命问题。

“生命教育”一词出现在大陆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起初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视为生命教育。直至 90 年代末期,港台地区生命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引起了大陆许多学者的注意,并迅速形成一股研究热潮。从 20 世纪 90年代初至今,随着社会上青少年自杀现象的频繁出现以及杀人犯罪案例的增加,引起了诸多学科的共同关注与探讨,一些学者开始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探讨死亡的问题,如《从青少年自杀现象看学校的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等研究文章。同时还出版了大量从不同角度探讨死亡问题的学术专著,如南昌大学郑晓江的《中国死亡文化大观》、《善死与善终》、颜翔林的《死亡美学》、杨鸿台的《死亡社会学》等学术著作。哲学领域内有一些关于生命观研究的成果,如《人生价值丛书—生与死》(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6 年出版)、《人生观书系—生死论》(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 年出版),从哲学角度对生与死的关系、生命与人生、生命终结的必然与超然进行阐述。

目前国内生命观教育的相关著作有:刘济良著《生命教育论》、《价值观教育》,冯建军著《生命与教育》,王晓虹著《生命教育论纲》,梅萍等著《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何仁富著《生命教育引论》,柴志明、何仁富主编《大学生命教育论》,刘慧著《生命德育论》,欧巧云著《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张文质著《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李虹著《生命意向》,邹宇华主编《死亡教育》,张素玲等主编《生命教育》,王文科主编《生命教育概论》,毕义星著《中小学生命教育论》,吴秀碧(台湾)主编《生命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案》,何福田(台湾)主编《生命教育论》,范瑞平(香港)著《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钮则诚(台湾)著《生命教育-伦理与科学》等。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角度有:一是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出发。绝大部分学者,尤其我国港台地区的学者对生命教育的研究都是根据社会现实问题的实际出发的。他们针对人类肆意破坏生态环境,青少年吸毒、自杀及伤人事件层出不穷、生命意识薄弱、生活态度消极萎靡等日益严重的现实,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从一线工作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目前大学生成长规律出发,分析考察目前教育现状后,提出要尽快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专门负责生命教育的协调、组织、实施等工作,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要把生命教育思想贯彻到每个学科的教学中,要积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探寻高校生命教育有效途径,努力建构和谐美丽的大学校园。二是从理性思辨的角度出发。部分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生命教育进行了理性探讨。学者冯建军认为,生命教育要涉及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即做到“知己”、“知人”、“知物”、“知天”的教育。生命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处理好人与外界、人与自身的一切相关关系,一个有效的生命教育就是要打造一个人与自己、与世界万物的和谐关系。吴新武认为,生命教育理论的基本依据包括生活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终极关怀教育、个性发展理论。还有一些学者从中西方哲学及历史基础上,梳理了生命教育的起源发展,分析了中西方文化中的生命教育思想。三是从两者融合的角度出发。部分学者综合上述两方面,从理性与现实的两者基础之上探讨生命教育。王晓虹深刻分析了生命教育的历史依据与现实诉求,深入探讨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并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命教育的途径。张美云对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和实施现状作了简要的描述概括,认为深厚的哲学基础为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而目前的实施现状则说明了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

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的内容包括:一、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的研究。许多学者从现实和国内外相关现状出发,呼吁各方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生命教育,要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些医学院校的学者呼吁要对医学院校的学生进行死亡教育;二、生命教育的内涵研究。如王晓虹从生命的起源、标准、定义、特征等几个方面对生命进行了解读,王北生提出生命的四重建构即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林常清等作者发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及现实需求分析》,认为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生命知识教育、发展生命教育、死亡教育三个方面。三、生命教育的指导理论、原则及教育体系建设研究。如毕义星在其专著《中小学生命教育论》中提出生命教育的十个原则:时代性、幸福性、生成性、主体性、生活性、综合性、实践性、体验性、感悟性、开放性;提出生命教育的三十五项内容:如理想教育、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死亡教育等。王晓虹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主要内容、课程教学评价,初步构建了生命教育的体系。四、生命教育实施途径方法的研究。很多学者提出,生命教育要把学校、社会、家庭几个途径都要充分整合利用,提出开设相关课程,拓展学生课外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氛围等教育途径。

国内生命教育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或投射测验法、实地考察法、比较研究法等。一些学者通过文献查阅的方法分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沿革;一些学者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目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以及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加以改进的措施,力求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真实描述现状并提出对策,还有学者通过访谈法或投射测验等方法了解学生的生命态度,如李若衡等学者选取了华中科技大学 180 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请每位学生用“生”、“命”、“生命”或“生命价值”等词语造 1-3 个句子,然后把这些问答收集起来进行分析,测验的结果是大学生的生命观存在明显多样性,归纳起来有六种类型,即: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积极进取的生命价值观、悲观与困惑的生命价值观、冒险的生命价值观、狭隘的生命价值观、矛盾的生命价值观,其中第一种“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比例最大。一些学者通过到美国、英国等国家,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实地考察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更多的启示,如徐秉国发表了《英国的生命教育极其启示》,对中国和英国的生命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梅萍在其著作《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研究》中也对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生命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的研究历史不是很长,但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些地方教育机构的关注,一些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在各个研究层次上都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类学校重视生命观教育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一些高校开设了有关生命观教育的课程,如医学院校开设“生命伦理”、“死亡哲学”、“生命哲学”等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是有益的尝试。但目前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不多,同时一些课程的内容源自于西方哲学,对中国人和中国社会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高校的生命观教育也缺少系统统一的教材及固定的师资。这些实践探索是非常宝贵的,但相对大陆的一千多所高等院校而言,这些实践还是凤毛翎角。内地高等院校的生命观教育工作可以说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在研究视角及研究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缺憾,需做进一步努力和探讨。

第一,在生命教育研究的角度上,更多研究从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视角展开,对临终患者的死亡态度研究较多,但对当前大学生对生命、死亡态度的研究缺乏全面性、系统性。

第二,在生命教育目标的研究上,忽略了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一种育人理念对学校和教师的影响;即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研究不够;生命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生命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第三,在生命教育内容的研究上,缺乏对生命观教育的中外历史的系统总结梳理,对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分析及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方式、实施途径的研究有待深入。

第四,在生命教育实施的特殊性上,尽管众多学者呼吁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教育学、哲学、心理学专业的许多学者开展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研究,但针对医科院校的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还缺乏系统而深刻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医学职业本身的特性与生命教育的特殊联系还没有被学者们重点关注。

第五,在生命教育途径的研究上,普遍把生命教育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提出措施,忽略了生命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忽略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生命伦理教育的内在联系等。

三、本书研究的内容

生命观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生命观教育及其研究,重视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开展,引导大学生珍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健康的理念和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从生命观和生命观教育的内涵入手,系统梳理了中外生命观教育的历史,描述了目前我国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生命观形成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模式构建,同时对医科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进行深入探讨,对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生命观教育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第一部分在梳理古今中外思想家、哲学家有关人的生命及生命观论述的基础上,介绍了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特性、生命观的内涵及历史和现实的几种类型。

第二部分阐述了生命观教育的内涵,阐述了生命观教育的地位、作用,提出了生命观教育的五维内容,即“五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生涯、生死”。同时,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成果,指出了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生命观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有力支撑,是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必要途径。

第三部分论述了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中国古典生命哲学、中国近代生命教育思想和西方生命教育思想。

第四部分通过文献法,对国外、我国内地、港台地区的生命教育的历史进行了梳理总结。发达国家进行生命教育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同时由于观念不同,发达国家开展了许多大胆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这些对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第五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及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调查,客观描述了目前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并对调查结论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大学生生命观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分析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大学生生命观的问题以及教育中的问题,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包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今教育理念的误读、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忽视、生命教育内容的缺失、教育形式的不足,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大学生自身的问题等。

第六部分在分析历史与现状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模式和实施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明确了科学教育理念和原则,提出了增强教育实效的方法;从加强课程建设、建设师资队伍、开展相关研究、创设优质环境、增加教育合力、关注特殊个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七部分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心得,提出了医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医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离生命最近的群体,承载着崇高而神圣的使命,医学生应该成为“道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德艺双馨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是生命的守护神,本章从道德发展规律出发,探析关怀伦理理论,结合当代生命伦理热点问题,对医学生生命观教育提出了观点。

第八部分针对目前生命观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生与死的叩问与思索、生命神圣、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的统一与和谐、和谐社会建设中生命观教育的回归与期盼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对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生命观教育问题进行了展望。 CNmARdVt50qu9V2aMdZBanuPA3ggsxSg3XWdT11Vwn3H0+3uDeB8fjGL0wPX9q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