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生命观教育的五维内容

生命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切智慧、力量、美好情感的载体。生命的内容应该包括“生命、生存、生涯、生活、生死”五维合一的教育。生命在人的存在中具有本体论意义,生存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而生活又是生命和生存的表现形式,是生命与生存的桥梁,生涯是生命长度的体现,也是生命的规划,生死是生命的终极末端的投射。生命五维教育的过程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涯教育和生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生涯观、生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五个维度的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补充。

(一)生命教育

首先我们要进行生命知识的教育,教育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的特征和发展过程。通过认识生命的自然性,使大学生体会父母孕育和养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对父母怀有感激之心,同时认识到生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需要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对生命有限性的认识。人的生命特别是肉体生命的有限性是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的客观实在,是人生存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任何人都无法回避这一点,通过对生命有限性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短暂,能够爱惜自己及他人的身体,辩证看待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疾病和死亡,珍惜生命的存在,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教育不仅仅是生理、心理的教育,还有对生命意义价值的教育,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人应怎样活着”等问题,要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提醒大学生认真对待生命,认真度过有意义的人生,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生命个体应承载的责任和使命。生命教育通过回忆自己的生命历程,讲述生命故事,反思生命的意义,使他们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对人生意义、价值、目的探索的能力,从而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引导学生认识、呵护自己的生命,发现、创造生命的意义,让他们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更重要的是要以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

(二)生存教育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人生观教育贯穿了教育始终,但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生命安全至关重要的生存教育。我们用很大的经历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却很少告诉学生关心自己、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是必要的,在关心、帮助他人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生命安全是必需的。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十分不足,灾难来临时的逃生训练也是非常缺乏的。我们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其前提应是保全生命,应避免因无知而丧失生命,应避免无谓的牺牲。因此,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育他们爱惜自己的生命不等于自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提高他们保护生命的能力,是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校园安全不容忽视

从 70 年代末起,西方发达国家儿童死亡排序中,意外死亡就一直居于首位。1990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青少年致伤、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也进入了校园安全事故的多发期。有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 1 万人以上。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1999 年,我国中小学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杀而死亡的,平均每天有 40 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

教育部门的有关调查表明,溺水、中毒、建筑物倒塌、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等是当前中小学生伤害和死亡事故的主要因素。那么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会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呢?

历史上三类校园事故最为常见。一类是由于拥挤踩压发生的事故,据统计,自 1996 年 1 月至 2000 年 12 月,全国至少发生同类事故 21 起。另一类是建筑物倒塌引起的事故,这类事故的发生,固然有一些客观原因,如建筑设计的不合理,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但是,学校管理者缺乏应有的基本安全意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有一类是集体食物中毒,由此造成的伤亡每年都有。

但仍让教育界人士感到忧虑的是,在多数中小学校课堂上,校内安全、校外活动安全、卫生防病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等教育至今仍是空白。

校内易发生危险主要集中于:一是安全措施不完备的学习设施和危险建筑。如实验室、食堂、厕所、宿舍等危险物场所和危险建筑意外倒塌引起的伤害;二是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校门等处发生的拥堵挤压造成的意外伤害;三是火灾事故、爆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四是校外侵害,如杀人、强奸等刑事案件;五是在文体活动中的意外伤害;六是校内外交通事故等等。

(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40/20010328/427426.html)

(三)生涯教育

生命教育中所说的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指要教育学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而且要认真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随着近年来的就业形势不断严峻,就业难度日益加大,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笔者每年在学校开展的学生思想动态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的最大压力就是“就业”。因此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认识自己,正确定位,树立良好心态,勇敢面对挑战,寻找符合自己的职业。同时要强调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引导。要引导学生树立起为自己为他人负责的态度,主动、合理、有效地安排大学生活,确立人生目标,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规划好大学生活,设计好自己的未来。

(四)生活教育

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的世界。脱离了生活,就脱离了生命的根基,生活世界是富有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世界。生活世界作为哲学概念被提出,是由西方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的,他在《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中,提出“生活世界是一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实在经验直观的生活世界,是被经验着的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是非抽象的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在流动中表现自己的一个整体。”生活世界是可以触摸到的实体。是每个生命绽放的空间和舞台,生活的意义透射出生命的意蕴,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彰显了对生命的态度与观念。现实生活中,压力、焦虑、紧张、失望等都需要个体生命勇敢地面对。人的生命具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潜能,在现实生活中,有了直面这些问题的经历后,这种潜能才能化作一种能力,也就是生命的力量。

现实生活中,个别大学生抱怨大学生活:“累”,“没意思”,“无聊”,对待生活消极懈怠,无所事事;还有一些学生沉溺于物质享受或感官刺激不能自拔,如上网成瘾,吃喝玩乐,奢侈消费等;还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目标缺乏,在前进的道路上稍遇挫折就自暴自弃。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生道路的顺畅与坎坷,正视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以成熟的心态认识生活的丰富,正确对待挫折失意和成功辉煌。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中的鲜花与荣誉,学会面对生活中的怀疑与冷落;要教育学生学会坚强,理解生活的意义,积极发现生活的真谛;要让他们坚信,生活是美好的,丰富的,困难总是会有的,使他们对生活充满自信,培养坚韧不拔的勇气,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走好生命历程中的每一步。

(五)生死教育

生命有开始就有终结。死亡成为生命最后的结点,尽管被许多人避讳,但仍然有学者给予了关注。目前有少数院校开设了有关死亡观教育的课程,但多数院校没有开展或没有涉猎。目前,我国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大多采用统一范式。《人生哲学》以对人生中最根本、最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如人的本质与需要,人生目的与理想,人生的道路与价值问题,人生态度规范与修养的问题,最终概括出人生的诸规律,众多有关人生的哲学教科书几乎全部局限在探讨人“生”的问题,人“死”问题的探讨少有涉猎。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沈继英、祖嘉合主编的《人生理论与实践》一书提出了“人生理论”的概念。该书对人生理论的看法看到了人生哲学、人生学主要从观念上探讨人生问题之不足,提出不仅要在观念上研究人生问题,更需要把人生的践履作为重要的人生问题进行研究,所以该书把道德、审美、爱情、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成才等问题纳入学科研究的范围,是人生观教育的一个进步。但也不能不看到,此类教科书仍然几乎全部局限在谈有关人“生”的问题,而基本上没有涉及“死亡”问题。生死问题应该成为生命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JuIMZy9EDHZJjxdBca0vhs2o8axeMWqmGfaD2tdicXBTRxZdeGaqAC/E6bMMfhS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