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理想信念就是人的精神中的精神。

2005 年,有幸获得评审专家的青睐,本书的题目被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记得选题的确定是在办公室,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著名专家郑永廷教授茶叙时得到的启发。先生点石成金,开启了学生此后执著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起点。

1993 年,当自己从北国冰城被丢进南国广州这片火热的商业海洋中的时候,茫茫然,不知所措。幸运的是康乐园这块被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浸润了一百多年的飞地,恬静得如世外桃源,拢住了跨黄河过长江之后躁动的心。校园里一草一木和曾经相伴过的数不胜数的学术大师们的身影,撑起了一个游子的精神支柱。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被自己在课堂中一年一年地重复着,但是效果如何,连我这个从事了 20 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也心里没底。抱着说服他人先说服自己的初衷,开始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特点与机制的研究。恰逢,2006 年自己的首届博士研究生入学,这个问题也就被一届一届的研究生们共同探究下去。

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作为人类最美丽的花朵——精神,一直是难以言说又是总被言说着。从理想、信念再到理想信念,仅仅是理清楚范畴的所指就是个难题。而解释清楚青年大学生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更非易事。受到英国社会学大师吉登斯几本书的启发,我们将研究的时空背景定位在“现代”。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科技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这些被人熟知的社会发展定位似乎都可以从这个范畴中找到解释的可能。那么,为什么经济越发展,人的精神反而越是失衡?生活过得越殷实,人的价值理性被剥夺的感觉越强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又回到了马克思的批判视野,提出了当代中国人理想信念面对的物本、器本、神本和人本等问题取向。这些取向经过“时空压缩”给青年大学生带来的精神困扰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是多重的。

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访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届别的“大学生”们,通过问卷采集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素材,也尝试着通过情景对比等方式,获得合理的结论。由于时间所限,特别是课题结项的压力,所做努力更多的是开启思路,实证的价值并没有完全达到。

本书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对的主要困境,试图从人类精神的共性出发,探寻作为精神支柱的理想信念生成的一般规律,回应理想信念教育合理性问题;从个体成人的内在动因出发,探寻作为人的精神生活核心内容的理想信念生成的心理机制,回应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性需要问题。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从一个侧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可教、青年大学生是否真心需要被教等基础性争议的积极应对。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个判断是基于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大学生政治期待所提出的一个沉甸甸的命题。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和个人精神动力的培育两个视角不难解释其中的意蕴。然而,如何切实有效地确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念是个相当艰巨的任务。相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在没有民族危亡和艰难岁月考验的自我经历的大背景下,在从小就受到市场化、信息化复杂环境的熏染下,其难度更是不言而喻。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就遇到了坚冰,当初获得立项的喜悦瞬间消逝。幸运的是有我的学生陈烯、练庆伟、罗佳、王岩、卢子普、任美慧、白翠红、陈相光、范战江、王奥、王天琪等人,在他们积极参与下,一直坚持到 2010 年,完成了初稿。没有他们携手共进,这个研究可能就夭折在襁褓中了。

结项后,封尘了 2 年。期间,自己像呵护初生的婴儿一样,修修补补。由衷地感谢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给机会入选了《高校人文学术成果文库》,资助出版,使得成果得以与世人见面。

最后,真心感谢恩师郑永廷教授,从选题到研究,孜孜不倦地给予指导。特别感谢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佘双好教师,华中师范大学万美容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石书臣教授等同仁。他们不仅协助课题组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而且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情感关怀。感谢在研究过程中给予过帮助的人们。感谢所有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没有你们,这块硬骨头还不知道要啃多少年!

李 辉
2012 年 6 月 25 日有感于广州康乐园 fNmbte1bgcHCwp8yyxx6t312PxkO0ochjXcgtrvr67/BTmLCJeUACXVlrCh+9lP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