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信息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网络信息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在地区、行业、部门的信息量分配上存在着很大差距。 [6] 如何围绕用户信息需求和现有信息资源分布结构,采用有效手段配置网络信息资源,使网络信息资源空间上配置合理,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自 1975 年库普曼(T.C.Kopamns)因在资源配置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而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后, [7] 有关资源配置理论方面的研究便成为各国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研究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各国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配置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3]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信息资源配置问题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不少发达国家结合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从全局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信息资源配置,将其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欧盟各国曾于 1996 年召开了题为“获取公共信息——产业增长和电子化民主的关键”的国际会议,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为了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和效率,公共部门应更多地介入信息市场,并以比私营机构低得多的价格提供电子信息服务。在《电子欧洲行动计划:欧盟公共部门信息开发框架》等专项规划和相关政策中,欧盟许多国家通过法律手段规定相关信息资源必须共享。美国政府早在 1993 年就颁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并提出了重点布局和建设数据库,促进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方针。特别是在政府信息资源方面,美国政府将信息资源合理配置视为确保政府有效运转和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日本,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一直被看做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腾飞的动力。为了应对 21世纪全球信息社会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推出“全球信息结构计划”。在该计划的价值理念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强调的是信息资源配置的公平原则问题,认为公平合理是信息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

国外对信息资源配置的研究大多是在传统资源配置研究基础上的拓展,主要倾向于从经济学角度入手,结合一般均衡理论,探讨社会福利最大化;同时,也重视以政府为代表的非市场组织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研究。在受关注的信息资源类型和内容方面,文献信息资源是主要领域,网络信息资源是当前研究的新热点。

(1)关于传统资源配置的研究

在传统资源配置研究方面,市场配置方式十分引人注目。亚当·斯密(Adam Smith)很早就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命题,认为市场体系中存在一只作为资源配置内在动力的“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各种追求私利的组织或个人趋向经济和谐。 [8] 此后,瓦尔拉斯( L.Walras)提出一般均衡理论,开始探讨市场能否实现资源配置的均衡。 [9] 帕累托(V.Pareto)从瓦尔拉斯的静态均衡方程体系出发,探讨各种经济环境下资源配置均衡的存在性,运用序数效用代替旧福利经济学中常用的基数效用,推导出了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状态,即当经济运行已达到有效时,如果不使至少一个人的满足水平下降,便不可能使其他任何人的满足水平提高。李特尔( Ian M.D.Little)将帕累托的这一研究结论称为“帕累托最优准则”,认为该准则是判断市场是否有效的一个强约束条件,即帕累托最优状态必定是有效的资源配置。阿罗(K.J.Arrow)、森(A.K.Sen)、黄有光(Yew-kwang Ng)等人在“帕累托最优准则”的基础上对社会福利最大化及其实现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深化。 [10] 此外,麦肯齐(W.J.M.McKenzie)、阿罗和德布鲁(G.Debreu)从不同侧面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和有效性; [11][12] 格林( Jerry Green)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引入理性预期,证明了跨时均衡的存在性,后又进一步证明了随机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巴拉斯科( Yves Balasko)、马斯柯莱( Andreu Mas Colell)、彪利( Truman Bewley)、斯卡夫( Herbert Scarf)及希尔德布兰德(Werner Hildenbrand)等在一般均衡理论研究中引入了微分拓扑的方法,等等。

上述研究成果虽然都是建立在传统资源配置领域里的,但因为信息资源与传统资源一样,同属经济资源的范畴,具有作为一般经济资源所共有的稀缺性、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和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等特征,因而这些成果对信息资源配置研究者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同时,由于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到信息资源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及信息内容的非同质性等独特性,因而相关成果并不能简单地移植到信息资源配置研究领域。 [13]

(2)关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研究

随着因特网的兴起,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研究成为热点。美国、欧盟、日本和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围绕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开发利用开展了一系列项目研究。

①通过组织大规模的网络信息资源调查,撰写调研报告,为政府、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例如,Boje等分析了互联网信息资源在东欧国家的配置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种可能解决的措施,如考虑成立非赢利组织提供免费或收费低廉的上网服务,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培训等。 [14] Carveth.R分析了西欧国家网络信息资源分布情况,探讨了实现有效配置的4 项政策措施,指出最有效的措施是私人或公共的合作。 [15] Conradie等认为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出现正在造成城乡之间信息资源配置方面的差距,实现有效配置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面对许多技术与社会难题,如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的缺乏,计算机技术的缺乏以及其他社会难题。 [16]

②在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研究方面,如约哈利(Ramesh Johari)等在研究如何应用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来实现效用最大化时,引入了对价格机制的思考,通过分析拥塞价格和边际成本等因素,建立纳什均衡。 [17] 约哈利还指出了网络信息资源价格机制设计的两个重要目标,并通过展示和选择规模可变的资源配置机制,试图缩小人们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18] Moore.J.C等对三种信息配置策略进行了比较,目的是以尽可能小的配置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配置效益。 [19] 布朗斯坦(Y.M.Braustein)和霍古德( J.Hawgood)关于网络拥塞所增加的时间成本,对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研究也颇具影响力。

③关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方法与模式的有关研究。目前,国外对信息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软件和硬件领域,把一个机构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研究成果很少。硬件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网络通讯资源(包括通讯设备、带宽)等的配置,如异构网络资源配置、无线异步传输带宽网络资源的配置、通讯网络带宽的配置等;软件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信息系统的使用、集成和数据共享。 Rodriguez.V等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模型, [20] Lorcan Dempsy提出了分布式国家电子信息资源等模型和方法。 [21] 瓦里安(Hal R.Varian)在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后,指出近几年网络信息总量的增长和网络信息的消费揭示着“信息马尔萨斯定律”,即信息供给呈指数增长,但是信息消费只是保持了线性增长。 [22] 这种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为研究信息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思路。 [13]

④在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信息政策方面,如英国Muir.A和Oppenheim.C撰写的关于世界范围国家信息政策发展的文章《国家信息政策发展(二):全球获取—认识数字鸿沟》研究了国家信息政策在平等获取信息方面的发展,《国家信息政策发展(四):信息自由和数据保护》考察了最近影响信息政策的信息自由和数据保护两个领域。 [23] Nichoison.D从宪法法令和权力、文盲、乡村团体、城市信息设施、HIV/ AIDS流行病、本土知识、数字技术、知识产权、信息高速公路等方面研究了实现信息自由获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 [24]

⑤针对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开展网络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实现问题的研究。例如,Chambers.M.B探讨了Web图书馆数据库对盲人用户的访问与利用问题。 Burgstahler.S论述了图书馆为远程学习的残疾学生和教师提供资源的作用。 Mckenzie.J介绍了老弱病残在获取信息方面的障碍及其解决策略。 Dunne.J.E介绍了信息在受虐妇女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研究她们的信息检索行为,以便图书馆采取有效策略满足她们的信息需求。 Wikgren.M的“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路径的获取”一文介绍了他们了解慢性疾病患者、学龄前儿童、怀有双胞胎的孕妇三种特殊群体信息查询行为的方法,以及探讨了满足其网络信息需求的策略。 [4]

⑥将信息资源配置研究与福利经济学、博弈论和数学等学科结合起来,通过构建经济模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彰显其实用性和社会价值。例如,伯克(David A.Burke)曾在一部关于“信息福利的博弈模型”著作中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重复博弈模型进行修正,以使“信息福利”包含于其中。 [25] 约哈利曾在一篇关于“效率损失”的文献中引入了博弈论思想,利用经济模型,寻找制约网络信息资源效率损失的关键因素。 [26] 可以看出,在信息资源配置研究中,借鉴福利经济学原理和博弈模型是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13]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中国早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就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明确地把信息服务业列为今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以信息资源的配置为核心手段。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强供需信息库以及信息网络等基础建设,形成全国乃至国际的电子网络信息交易市场,特别要充分优化信息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2004 年 12 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2005 年 5 月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下发了这一文件,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要有效地利用信息,仅仅认识和强调信息是一种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信息真正成为可利用资源的前提是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同等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配置情况下,不同的信息资源配置会引起不同的经济效果和创造出不同的经济价值,经济系统中的信息可以转变为价值增值的一种手段。 [2] 在《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了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要以需求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严格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等。这无疑都为新时期加强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理论和模型研究,提供了宏观上的指导和政策上的支持。

国内对信息资源配置的研究,延续着国外的研究思路。特别是从经济学角度切入,基于资源配置的基本要素,充分考虑信息资源消费行为和消费者偏好,探讨信息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效率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对信息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意义与原则的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其配置效率目标,就必须首先理解其配置含义和意义,并在配置策略的制定、实现机制的选择和配置过程的具体组织中遵循一定的原则。许多专家在这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以查先进、邱均平、周毅、张晓丹、傅先华等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从不同层面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含义,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意义和网络信息资源有效配置应遵循的原则。查先进认为,研究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促进有效率的信息资源共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时间—空间—品种类型”三维一体的网络信息资源有效配置方式,指出在配置过程中应遵循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则、以需求为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市场手段和政府手段互补原则。 [27] 周毅认为,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一般原则包括需求导向原则、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系统完备原则和动态更新原则。 [28] 张晓丹等人把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原则归纳为满足需求原则、系统性与完整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29] 总的来看,以需求为导向原则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已被公认为配置网络信息资源必须遵循的原则。 [30]

(2)关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衡量标准的研究

对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标准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①有专家认为可用“帕累托最优准则”来衡量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如李纲认为,无论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还是混合经济,资源有效配置的概念都是通用的,简而言之,它是从社会经济效率的角度对一个经济制度、一种经济体制或者一种经济运行机制给出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来评价其经济效果。分析、比较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时,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有效”。 [31] 其直接将福利经济学中评价物质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引入到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分析之中。又如邱均平认为:在国家宏观控制下,网络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国家根据“边际成本定价”的原则予以确定,因而对于任意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国家依靠经济和政策杠杆,通过制定的政策对信息生产和布局活动予以限制和引导。对于具体的生产活动,在微观搞活的政策下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因此信息产品的价格对于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也都是相同的。这些价格等于相应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成本。由此可以看出,在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的政策下,任意两种信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来说都相同,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的生产者来说也都相等,即帕累托最佳经济效益的第一个必要条件和第二个必要条件都成立。帕累托最佳经济效益的第三个必要条件是,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边际产品转换率,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的比率。在国家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政策下,信息作为商品,其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因此,任意两个信息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等于这两个信息的价格比率。另外,在阐述第一个必要条件时我们已经证明了任意两个信息的边际替代率也等于这两条信息的价格的比率。所以,在此政策下任意两条信息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条信息的边际产品转换率,即满足帕累托最佳经济效益的第三个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帕累托最优能够应用与信息资源配置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的宏观控制,只有在国家的宏观控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前提条件才能够得到满足。

②也有专家对以“帕累托最优准则”来衡量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提出异议。认为对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依靠市场得到的供需均衡常常是无效率的,而部分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因而“帕累托最优准则”不能完全用来衡量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效率。

③还有专家持比较折中观点。如吴永臻认为,在严格意义上,信息资源配置不适用“帕累托最优准则”,因为信息资源的非排他性特点不能满足帕累托最优的基本条件,但由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存在,赋予信息态的智慧产品以专有性,使无形资产成立并使之具有与实物资产相同的经济特性纳入现实经济运行体系。从这一意义讲,“帕累托最优准则”又可以用于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32] 因此,在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障和规范的知识产权运行的环境下,理论上可以近似地运用帕累托最优准则,考察信息资源的配置。 [2]

(3)关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研究

关于信息资源配置模式与方法的研究很多。例如:

①霍国庆认为,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因信息资源的存在形式不同而异,文献信息资源配置多以宏观调控模式为主,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则多以市场驱动模式为主。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其配置的基础都是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的分布和聚合状况,都存在一定的配置风险。 [33]

②张晓丹等认为,中国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应采取竞争性合作模式,即确立市场驱动机制、实行多元化投资、鼓励强强联合、参与国际竞争、建立合作机制和政策约束。 [29]

③邵辉提出了现代经济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管理模式,即技术维、经济维和人文维,并尝试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④周寄中等提出以配置活动中活动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为依据的联动机制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对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34]

⑤杨承训等提出以经济决策过程中信息资源配置的 5 个相互交叉的方阵,即信息收集方阵、信息传导方阵、模型演示方阵、预警监控方阵和理论规导方阵为基础的五方阵模式,该模式应用于各种经济决策中,为制定科学的经济决策供方法和手段。 [35]

⑥彭鸿广等提出以信息资源配置机制为基础,从企业管理与经营角度出发的系统化、集成化配置模式,该模式适合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的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不适合小型企业特别是科研单位。 [36]

⑦程仲鸣等提出以需求、环境和供给三个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描述某一特定资源在资本市场中配置状况的需求环境供给模型(demand environment supply model,DES),DES模型用来对会计信息资源配置进行分析,通过需求、环境和供给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会计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适用于财务领域。 [37]

⑧孙美丽、郭东强提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 data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分配模式,DEA模式在企业信息资源分配计划中同时考虑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决策部门的总体功效性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8][39][3]

(4)关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经济分析的研究

国内对信息资源配置的研究一直延续着经济分析的传统,如乌家培、马费成、靖继鹏等专家从信息商品的特有属性出发,分析信息商品的价格形成机理,探讨信息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机制,考察信息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在信息市场上,一方面,价格体系给每位信息生产者、资源所有者或消费者带来了关于生产可能性、资源可获得性及所有其他决策者偏好的信息摘要,因而被公认为信息资源市场配置的灵丹妙药。另一方面,信息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信息的外部效应、信息商品的自然垄断性以及信息效用的不确定性常常会导致信息市场失灵。 [40][41] 为此,一些专家从宏观方面入手,引入除市场之外的另一配置主体——政府,并考察两者的均衡; [42] 同时,还从微观方面研究信息产权界定,寻求策略上对信息市场失灵的弱化。 [30]

(5)关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贾君枝、李萍、冯仿娅等为代表的学者们,探讨了影响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因素,分析了我国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如贾君枝认为网站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网络用户需求、网络服务机构的能力是影响网络信息配置的主要因素,目前在网络资源配置上存在着信息来源渠道单一、网站提供的信息量不大、信息分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43] 胡鞍钢分析了各地区域名数分布的影响因素; [44] 刘卫东分析了互联网用户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5] 周丽霞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中的技术影响因素。 [46]

(6)关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信息政策与信息制度的研究

蔡宇宏认为,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网络信息资源控制的核心要素之一。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方式,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国家政策法规的依赖性较强,要充分发挥政策与法规的导控作用,构建以协调共享为主要目标的宏观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加强立法,构建网络信息资源生产与传播的激励机制,形成市场推动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47] 总体上来看,学术界把网络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策略的核心都归结为信息政策与信息制度层面。 [4]

从总体上说,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相关研究的状况和特点可概括为:宏观研究成果多,中观和微观研究成果少;从技术角度研究多,从社会和经济角度研究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零星成果多,系统成果少;国内应用国外研究成果多,结合国情创新性研究成果少;同时,目前的研究者有着经济学、管理学、情报学等不同的学科背景,自然而然地把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与管理视作自己的“领地”来进行研究,这固然为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与管理带来了不同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为研究的“进入”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条件,但也难免使其“禁锢”在某一个局限的领域,而忽略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宏观把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国内外学术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研究方面正在逐步形成特色,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目前尚缺乏一套成形规范的理论体系,难以为国家和政府从战略高度把握全局提供参考;同时,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研究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30] cqLG/uIJ5Fc4z0V3CImd4NzbyEUcyccA4HddMNIcSbmFtmSDI9lbY//+zkN/z1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