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大成山上兴国寺

大成山公园是我市著名的景观之一,尤其是重建之后的兴国寺,以其巍峨耸立,华美壮观令游客叹为观止,但兴国寺源于何时?知之者却很少。

兴国寺建于何时?有两种说法,一是元代说,二是唐代说。《唐山文史资料大全》一书的《新城古迹》一文中记述:“兴国寺建于元朝大定八年,于光绪九年重修,庙宇巍峨壮丽宏伟,每年正月十五和端阳节是最热闹的日子”。此说记述较为详尽,可以说兴国寺最迟于元代已经建立,但大清嘉庆十年间所立的“兴国寺记事碑”记述:“寺之所建,始于唐,名曰兴国。历宋元明以迄于今,称古刹焉。地基宽广。东至大涧,西至大沟。南至横道,北至大城,其间皆桃杏梨栗等树,而花椒树尤胜,凡供佛焚香者皆资其利以应用,故世语俗传,不曰兴国而曰花椒寺,其亦有因。与先世碑记所勒疆界甚悉,至今刹残已久,而庙中四至之内所有果木之属,又于乾隆年间,因冬寒过甚,春不尽萎。于是香火为之一空,选传三世,只籍募化以供奉焉。迩年来,山场内准可开垦,僧因招人承租,计得租价已供香火,则界之所资于果木之所出着,今取资于地亩之所入也,倘亦佛之显灵。默佑之所致取,是为记。”按此碑文记述,兴国寺始建于唐。

说兴国寺始建于唐还有一说,即“先有兴国寺,后有大城山。”相传唐太宗征东至此,曾扎营小住补充粮草,期间曾游此山。太宗见这里泉水如龙,山含灵气,便在房玄龄和尉迟将军的陪护下至此,土人告知此山曰寸土山,山上有寺曰寸土寺,顿时引起太宗君臣的好奇,三人登至山顶,果有一木结构小寺。因为制砖技术成熟普及于宋朝,所以唐寺多为木结构。小寺仅一间殿堂,方寸之地倍显简陋,一老僧盘坐诵经,孤灯静坐氛围有些苍凉,但小寺门上的横匾“寸土寺”三字引起太宗的注目,心中一动问:“两位爱卿,对此寺有何见解?”尉迟将军望望“寸土寺”三字,略作思索说:“大概此山多石少土,才取名寸土寺吧!”房玄龄一笑:“非也。寸土寺三字中寺居于右,右同于佑也,寸土寺三字之义为寸土为寺,寺佑寸土。此寺虽小却为圣僧,他在为大唐祈祝,佑护每一寸国土。边塞之地,有此圣僧,国之福也。”太宗大悦:“卿言正合和我意,此乃兴国之兆也,此次东征必将凯旋而归。”老僧听罢叩首谢恩。尉迟将军随即掏出一锭黄金送予老僧作香火之资。其后改建为兴国寺,后世虽几经修建,但所留史料均言“始于唐”。

兴国寺还有新旧之分,古庙在大城山上,其后迁址至启新水泥厂外的山坡上。兴国寺为何留下迁址的事情呢?其原委要从启新水泥厂的历史说起:启新水泥厂的前身为 1889 年唐廷枢所建的细棉土厂,厂址在今唐山陶瓷厂院内。1892 年唐廷枢去世,继任者张翼不学无术,贪钱有方,致使工厂倒闭。1900 年周学煕恢复了唐山细棉土厂,中间又被英国人骗占过去,经周学煕的奋力抗争,于 1906 年收回,其后各国在中国投资铁路,需用大量水泥,启新水泥厂迅速获利并极度扩张,不仅在江南筹建新厂,而且不动声色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几乎买下半个唐山场地,迫使开滦为其供给廉价煤,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其间也私下从兴国寺僧人那里买下大成山,开采含碱量极高,用于生产水泥的原料石灰岩,其它石料用于建筑。这期间发生了企业与周围农村之间的土地的纠纷。兴国寺周围的张各庄、雷庄、刘庄、乔屯、城子庄等五庄,对启新开采大城山不满。组成了五庄保护庙产公会,推刘荫兰、胡良臣、刘锦亭、张树桐、刘云晋五人为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年后,于 1935 年 12 月法院宣布启新胜诉,各庄不服,为缓和平息企业与各村之间的矛盾,由启新捐给五村教育费五千五百大洋,五村不再起诉。1937 年,为扩大生产原料范围,启新派人先与五庄保庙会的刘锦亭取得联系,得到他的支持,之后便与兴国寺僧人纯一商谈迁寺一事,纯一提出三项补偿条件。后经中间人王子百协调双方达成协议:启新将寺址迁至窑神庙旧址,按原样重建,并负责建成后的维修,为寺院安装自来水并每月提供香火费三万元。于是将兴国寺拆迁,启新继续开采大城山。至解放时,寺院已毁,碑石尽失,庙址被采石场占用。如今盛世修庙,兴国寺得以重建,再现于世人面前,令人欣慰。 6BduaICxAJISJtPE5wmwKLncVqx49gtPrjjpYoApWdmaxa6giPLQm1lndSxKlv3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