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6.灶户之谜

提起灶,就会想到灶台、灶火、灶屋,离不开支锅煮饭的地方,提起灶,就想到灶神,灶王爷,想到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神,摆上麻糖瓜果,美酒佳肴,让灶神吃个酒足饭饱,一直吃到腊月三十“上天言好事”,主人还要用扇子在灶前扇风,以示灶神一路顺风,初一清晨再向门前洒几滴水迎接灶神回家,因为“送神风,迎神雨”,这时灶台墙上的灶神已换成新的,从此,灶神归来降吉祥,一年平安。但如何也不会想到有灶户一事,让人听着耳生,查遍字典,没有关于灶户的解释,但唐山大地却有灶户为称的地名 14 处之多。

灶户就是煮海取盐的人家,那么,唐山一带是从什么时候有人支灶煮盐的?灶户之称又始于何时呢?

提起煮盐,说来话长。盐虽多种,但分两类,天生的曰卤,人造的称盐,又因其产地不同,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和岩盐四种。

相传黄帝之臣宿沙氏最初煮海水为盐,可见煮盐的由来已久。到了商朝,盐已成为调味之首,《尚书·说命》载:“若作和羹,尔唯盐梅”。盐在醋之前,梅子含酸可制醋,到了周朝,渤海湾已成为煮盐之地,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古属燕地,又称幽州,《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其利鱼盐。”《管子》又载:“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可以说从山东至河北到辽宁,在周朝之时已成煮盐之地。而且《周礼》记载已有掌管盐政之官,称之“盐人”。

至西汉初年,为发展盐业在渤海西岸京东一带设了雍奴、文安、东平舒、泉州、章武 5 个县,即今从天津至曹妃甸一带。从此,这里的煮盐业迅速发展起来,但获得的厚利却落入民间豪强手中,一些盐商富有千万金,朝廷却未从盐商手中得到任何利益。至汉武帝时,开始将盐铁专营,收归朝廷所管辖,就是由朝廷派官员给予煮盐之锅,煮盐人自费煮盐,不许私卖,由官家定价收购和专卖。同时汉武帝利用大盐商桑弘羊为理财官,用刑罚和没收器物的手段禁止私人煮盐铸铁,在产盐产铁的地方设盐官和铁官,全国共设盐官 32 处。此后盐铁专营成为定制,各朝沿袭,至金世宗大定十三年,即公元 1173 年,开始在京东,今天津宝坻县设立盐使司和在沧州设立盐使司,分管渤海沿岸,南北两段的盐务,使渤海一带的盐业有了较大发展。

至元初,渤海一带的盐业曾一度萎缩,蒙古人以武功建国,游牧民族的意识占主导,所以采取了“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极端政策,所以在元史诸将列传中无处不有“杀戮强尽,骸骨遍野”的记述,以至十室九空,千里荒野不见人迹,只有野狗野狼叼食残骨,或飞鸟停在尸边蚕食腐肉,大量盐民南逃,偶尔被抓不死者便沦为奴隶。元太祖准备南下灭宋,耶律楚材向他建议:“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为定中原地税、盐酒、冶铁、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元太祖听从其建议,改变了“悉空其人”的杀戮政策,从此将战争中掠来的汉人称作新降户,交拨主管,充当苦役,有的集中到山里种茶采茶,有的集中到海边煮盐,种茶者称之园户或茶户,煮盐的称之灶户或灶丁。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灶户一词始于元代初期。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即公元 1285 年,在渤海西设盐场 22 处,即今汉沽盐场的前身,因水边多长芦苇,又称长芦盐场,其后的芦台盐场也是因此得名。被迫迁来的“新降户”便成了整日劳作煮盐的灶户,日常劳作极为繁重,所给工钱却少得可怜,不足以维持生活,实际处于半奴隶状态。因此,灶户举家逃走或反抗的事情时有发生,但都被镇压下去,被抓回毒打或致死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南方,蒙古人的军队较少,统治基础薄弱,江南一带的盐民成为反元的重要力量,盐夫张士诚兄弟三人聚集灶丁反元,曾一度占领苏北广大富庶地带,其后为朱元璋所败。

至明朝,对渤海一带的盐业加强了管理,明洪武二年,设河北长芦都转运盐使司,下设沧州分司和青州分司,汉沽盐场为青州分司管辖。至明永乐二年,又从山东枣林一带移民至此成为灶户,煮盐为生。如唐海县的李八廒,相传为永乐年间的李文举一家从山东枣林迁此,建庄居住为李家沙坨,后又迁于今李八廒处建灶煮盐,同时李家又管辖着另外七面灶,因此,合到一起称李八廒。但灶户煮盐依然劳作繁重,明朝文人吴嘉纪留诗一首:“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至明世宗嘉靖年间,长芦盐场逐渐采用了作盐田放海水,日晒取盐的方法,这是煮盐史上的一大进步,不仅解除了灶户的繁重劳作,而且使煮盐的产量大为增加,至明朝末年,长芦盐场的运销量已达到 23 万多“引”,每“引”为 650 斤。

明朝时,对盐业管理的制度是非常完善的,制定了“正盐”和“余盐”制度。“正盐”即必须交付朝廷的数量,“余盐”是灶户在完成“正盐”的数量后,又多生产出来的盐,“余盐”可以民间私售,这本是朝廷鼓励灶户多产盐的好政策,由于宦官和盐商勾结,使“正盐”和“余盐”制度形同虚设,一些盐商通过监管盐业的宦官购买“正盐”数量,而宦官中饱私囊,大量的正盐便成了私盐,同时,盐商又以低价向灶户预定“余盐”,因此,盐业被少数盐商所垄断,盐商和宦官双获暴利,而朝廷的税收则大为减少,如万历年间,京东的大盐商钱似玉勾结税监宦官马堂,向皇帝献银两万六千两,得到了查缉私盐的大权,可见宦官执政,万历昏庸至极,从此,钱似玉垄断了盐业的产销运营,由此也可见盐业利润之巨。

至清朝初期,京东盐业再度萧条,因为清廷为防止明朝残余力量反清北上,一度禁止河海橹运,影响了盐业的发展,至康熙时逐渐开放海禁,至康熙二十三年,下令全国开放海禁,京东盐业再次繁荣起来,也带动了商业繁荣,许多商贾从南方经登州至汉沽到奉天,将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带到北方,出现了万商穿行于京东大地,陆上车马和橹运日夜不停的景象,至康熙中期,长芦盐场的产量已达六百余万石,行销于京津鲁豫之间。盐业的历史和灶户的来历就这样风风雨雨地走了过来,灶户们的辛苦艰难,化作盐业的繁荣。

解放后,沿海一带的盐场划归柏各庄农场,之后为唐海县,如今已为曹妃甸区。大多集中在李家灶乡,不仅出盐,而且农渔并举,再也没有历史上的阴云,已是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村民和谐相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富裕之乡。如今留存下来的灶户村有唐海县二农场的小廒上和常灶村,有十农场的李八廒,有十一农场的李家灶、沽南灶、小东灶、大东灶、大灶、小西北灶、大西北灶、大村灶、二面灶、三面灶、孙家灶、孙家东灶和孙家北灶,共 14 处以灶为称的地名。 R1c15KBNaWRhP/vCyZqBpUh7Pcihg6UC4rwguY6pFudWxjhNaiw9zgg5dYURbAS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