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开篇语:地名是怎样产生的

首先,地名地名,先有地而后有名。即老子所言“無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释成今语即:宇宙天地间的万物最初都没有名称,但都早已存在。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为了区别万物。才为万物逐渐标上名称,这才有了日月星辰、山川大地等成千上万的名称,人们才可以识别和区别万物。这种活动叫什么呢?古人称之“正名”。所以,“正名”是万物有名的源头,也就是地名的源头,地名是人类附加于大地的各种符号。《吕氏春秋》载:“名正则治,名丧则乱。”指出正名的重要性。而孔子讲得更为具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则民無所措手足。”可见从自然万物到人的名称和行为都需“正名”,只有“正名”人们才能正确的认识自然和认识自己,正名万物是人类在规范和识别中有序地生活下去的需要,所以说地名是在正名万物的历史过程之中出现的。

那么,最早的地名出现在哪一朝代呢?留下的大量史料和出土的文字记述告诉我们,出现在距今 4000 年以前的夏朝。即《礼记,祭法》中所载:“黄帝正名万物,以名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又载:“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共财也。”这就讲得清清楚楚,我们的祖先黄帝之所以要对宇宙万物正以名称,是要让人民知道如何去拜祭瞻仰日月星辰,知道如何到山林、川谷去谋取生活的资源。而黄帝的后裔颛顼也非常善于作“明民共财”的事情。同时,随着地名的产生也就出现了地图。即《左传》宣公三年载:“禹铸鼎象物。”也就是说,远在距今四千年前夏朝已有了地名和地图。

其二,形成和留下完整的地名资料出现在哪一个朝代呢?从史料上看也出现在夏朝,即《尚书》中留存下来的《禹贡》篇。禹为夏后启之父,大禹在治理水患中不仅将中国划分为九州,而且收集留存了 140 多个地名,如碣石、王屋、太行、太华、壶口、龙门、积石、弱水、流沙、三危、黑水、彭泽、大别、太原、终南、鸟鼠、洛水、泾水等。几千年过去了,这些地名至今仍在沿用,应当说在夏朝时已通行呼用,历经商周,完整地记述下来,留存在我国最古老的《尚书》之中。

为什么说是大禹治水记述下来的地名,不是大禹一个人命名的呢?荀子在《正名》篇中对地名的产生讲得极为明白:“散名加之于万物者,则以诸夏之成,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实名。”也就是说许许多多的名称,都是人们在不经意间的呼唤取名,呼唤的时间久了,也就形成了代表一方热土的地名。直到几千年后的今天,许多的新地名也是在人们的长期呼唤中,约定俗成而产生新的地名。当然,也留下了一些由朝廷或官员命名的地名,但是极少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正名万物”依然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出现了两大特点:一是向地球更大空间求索的命名。最具代表性的是齐国邹衍,他提出了大九州的概念:“所谓中国者乃天下八十一分居。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有九州,禹之序九州也,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有神海环之。”将大地的正名扩到中国之外。二是在“正名”万物中出现了微观的求索。也就是出现了万物的细致分类,并在分类中出现了激烈的辩论,最具代表性的是惠施留下的 21 个著名的辩题,他为此争辩了一生,还有,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争论。比如,有人说“狗即犬,杀狗即杀犬,惠施说“狗非犬。”至今,这个争论已尘埃落定。广义上讲,狗和犬都可以称之为狗,但细细分类,犬是狗的一种。《滦县志》物产篇载:“有悬蹄者为犬,反之为狗。”这就是“正名”的争论促进了分类,所以,不仅有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而且五行中还有更细致的分类。比如长江、黄河、淮河、滦河,都可以称之为河流,但名称不同,其内含也就有了具体的区别。比如,华山、泰山、燕山、长白山,都是山,但名称不同,就表示出不同地域的山,而惠施另一个命题“犬可为羊”,听起来有些荒唐,犬怎么可以为羊呢?但惠施确是讲对了,犬和羊都是动物,只是人类在最初对这两种动物正名时将某种动物正名为犬,某种动物正名为羊,后世延续称呼下来,如果最初将羊这种动物正名为犬时,后世不也就犬可为羊吗?惠施将正名万物的渊源,将“有”与“无”之间的关系讲得简明而高深,只是我们有时未加细细思索而已。再如公孙龙讲的“白马非马”是说,马是指马的形体而言,白马是指马的颜色而言。所以白马不是马,他讲的有没有道理呢?有的从广义上讲,马和白马都可以称呼为马,但马可包括各种颜色的马,而白马只能是白马,而不能包含所有的马。古人正是在这种争辩中将天地间的万物细细分类,而今这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分类学。而分类学也正是古人“正名”的延伸,所以今天才有了山、谷、岛、岸、坡、岗、沙、漠等五彩缤纷的地名世界。

其三,地名随年代久远提升内含。由于先人在正名万物中不断细致分类,地名的最重要的特点便展现出来,留存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也就是年代越久远的地名,其内含地域越广,而年代越近的地名,其内含地域越小。比如:具体讲碣石这个地名,《禹贡》中,碣石所内含的范围为今华北北部至今辽宁一带的广大地区,到了三国时期曹操北征乌桓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其内含已缩小至今昌黎至辽宁一带。至唐朝,碣石仍在应用,如高适的诗句“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其所指仅为今昌黎一带的碣石山。再如陈子昂诗句“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其所指仅为今北京南面,相传燕昭王为邹衍所建的碣石馆。再如,当代伟人毛泽东更留下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余篇。”的豪迈诗句,而其内含已为碣石山。碣石仍是如今地图上的重要地名,但其内含已缩减了许多,而且演化成三处:辽宁的海中碣石、昌黎的碣石山、抚宁至乐亭一带的碣石口。

至此,我们就清楚了地名最初是怎样产生的,也就是说,地名与中华历史同步,是中华历史留下的足迹。下面,我们解秘唐山地名是怎样形成的。 xCshZN5bWxVEpQCweap34jELntV/rJlE6UCAUR5E78VnzVFb3nUsxAK9qz3ANuQ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