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檀之谜

檀,通于壇,古时同音同义,壇今简化为坛。至今,在唐山大地的自然村落中,有四处以“檀”为称的地名。即开平区女织寨乡的檀庄,丰南县辉坨乡的檀庄,乐亭县毛庄乡的檀庄和滦县城关镇的南坛。如今已经寻觅不到坛的踪迹,女织寨乡的檀庄也成了为市区的一部分。只有南坛和檀庄这些域称在告诉人们,古时这里曾有过坛,是设坛的地方。那么,坛是从何而立的呢?这四处的坛都建于何时?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坛,为古代土筑的高台,用于朝会、盟誓、祭祀。具体讲,坛的出现源于古代皇帝的封禅之举。“封”是指筑土为坛祭天,“禅”是指筑土为坛祭地。而且,古人认为群山之中泰山最高,距上天最近,因此,人间帝王要去泰山祭祀天地。传说中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说法,春秋时管仲曰:“古时封泰山,禅梁父者共有七十二家,受命于天。较著名的有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

这些传说告诉,我们筑坛祭祀的历史非常遥远,有明确记载的筑坛封禅之举为秦始皇。《史记》载,秦始皇自定封禅之礼,乘车从山南登上泰山,举行封礼祭天活动,之后勒石歌颂秦德,然后从北面下山,到梁父山去行禅礼祭地,所用礼仪依据秦国祭祀天帝之礼稍稍加以改动。

其后汉兴,至汉武帝国势昌盛,公元前 110 年,汉武帝先到梁父山行禅礼祭地,之后再到泰山封礼祭天并在坛下埋藏“玉镖书”,其后汉武帝再次率领少数重臣登上泰山之顶,举行了第二次封礼祭天,第二天,汉武帝率重臣从北山下来,在肃然山举行二礼禅礼祭地。足显武帝对封禅活动的重视,而且下诏改此年为元封元年。

继秦皇汉武之后,东汉光武帝、大唐高宗、大宋真宗等均曾到泰山筑坛祭祀,行封禅大礼。由于去泰山祭祀天地,兴师动众,耗时费力,至南宋之后,不再去泰山举行封禅活动,而是在京城郊外建坛,举行祭祀天地的封禅活动,这一重大改变将祭坛活动从高高的泰山迁移到京城郊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不仅在城郊筑坛祭拜天地,而且降旨让各州府建坛,从此各州府开始有坛的出现,清朝延续明制,从明至清,古滦州有社稷坛、风云雷雨坛、山川城隍坛、先农坛和历坛。

《滦县志》和《文史志》为我们留下了珍贵详实的资料:“社稷坛”建于明朝,建在古时滦州的城南,坛的具体位置,西至大道,东至陈家坟。“社稷坛”又为何意呢?明太祖认为“社为五土之主,稷为五谷之主,皆自然之气,广土诸谷,不能偏祀,合祭社稷”。明太祖下诏州府筑坛,举行祭祀天地的活动,是要让天下百姓感知皇恩浩荡,在为民祈祝天下平安,五谷丰登。

大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再次下旨,让各州县为民祈福,祭拜天神,以风云雷雨为一坛,山川城隍为一坛,每三年合祭一次,于是古滦州城南又建起两座神坛,建在了关帝庙南面。大清灭明入主中原后,依然延续明朝的制度,在州府筑坛祭祀,以示敬天顺民,但已改为大清社稷,至清雍政二年,依明制诏准各府州县设坛,而且对坛的规格有明细的要求,社稷坛四周长二丈五尺,高三尺,东西北三面设台阶,为三层,取其义为“出陛三级”,北面为门,让祭拜者出入,坛门涂以丹漆,在坛的两侧设一座坎,以备祭祀人员坐息,在祭坛南面正中,距坛二尺五寸处立一神主,埋于土中,上露尖顶,挂二神牌,一书府县社之神,一书府县稷之神,神牌俱为朱底青字,临祭拜时置于案上,社神居左,稷神居右,其神位前面摆放祭品。这些史料就留下了社稷坛具体可见可知的依据,为不可多得的资料。至大清乾隆九年,不仅旨准祭坛,而且诏下统一的祭文,译成今天的话即:唯有社稷二神能保佑九州的安宁,保佑粮食丰收,满足各州的百姓,我们分设五色土以表诚敬之心,期盼春夏秋三个农时,风调雨顺,没有灾害,五谷丰收,届时,我们春秋两次虔诚的敬奉二神,使我们的山川大地像松柏磬石那样永固,让田地中的禾苗如翼腾长,保佑我们的粮仓中永不缺粮,这是我们真诚的希望啊。显然,这样的祭文说到了百姓的心窝,不论谁当天子,百姓期盼的就是四季平安,五谷丰收,百姓感到了皇恩浩荡,祭祀的目地也就达到了。明朝时所建的风云雷雨坛和山川城隍坛到了清朝时将二神坛合为一坛祭祀,因此就变成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其坛高三尺,四门均涂朱丹,自南门入坛,在坛北正中有石柱,高二尺五寸,设三个神位,风云雷雨神居中,山川神居左,城隍神居右,神前摆设供品,猪羊各一和肉饭食物及果品布帛,由于其坛位处滦州城南,又俗称南坛。民国六年,滦河发大水时,其坛地势略高未被淹没,成为难民聚居之地。其后逐渐败落毁亡,但南坛的地名留存至今。清朝雍正四年,又下诏建“先农坛”祭拜神农炎帝,建在滦州东关之东。其坛方二丈二尺,高二尺一寸,四面台阶,均为三层,自南门入坛,同时在坛北面建起正房三间,东西配房各一间,均配有神位。凸显了对祖先的尊重,雍正皇帝这一举措,明显是争取得到汉族群体的认同和巩固其皇权,其后各代皇帝对先农坛的祭祀活动极为重视,但自光绪帝末年,滦河连年泛滥,先农坛不得不几度西迁,至民国十一年,连降暴雨山洪爆发,滦河发大水,先农坛地基与其官田完全淹没在滔滔的洪水之中。

历坛是滦州最多的祭坛,遍及乡里,与上述诸坛的作用决然不同,不是祭祀天地,敬奉神灵,而是安抚游魂野鬼之坛。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乞丐,虽登大位当了皇帝,但深知抚慰游灵是深得民心的善举,于是在洪武三年十二月下诏,命京都王府、州、县,均建立历坛于城北,每年三次祭祀,其时定于春时清明之日,秋时孟望之日,冬时孟朔之日。届时由守土之官先在城隍庙贴出公告,公布祭祀日期,到了祭祀那天,用两头羊、三头猪、三石米作成祭品用的饭菜,先由官长主祭完毕,然后让下人将饭菜散发给无家可归的游民、乞丐。因此滦州城郊的历坛为明时所建。

清朝,不仅依明制在府州县城设历坛,抚慰幽灵,安抚民心,而且扩大了设历坛的范围,在各个乡里均设历坛。古滦州时,开平、丰南、乐亭设历坛的地方均为乡里之地,因此这三处历坛为清时所建,所筑历坛之处,由乡里选出两至三名有爱心,乐善好施之人进行日常管理、发放食物,官府每年给些禄银,也接受乡人的捐助。由于守坛人的工作都是施舍善举,极受乡人敬重,均称“坛善人”。日久守坛人便以坛为姓,将坛改为谭,今开平区女织寨乡的檀庄便有谭姓家族,清末时出过秀才和饱学之士。

清朝不仅扩大了设历坛的范围,同时制定了统一的祝文,由前来祭坛的官员宣读,以示皇恩浩荡,抚及幽灵野鬼,其祝文要比祭祀天地的祝文还感动人。祝文译成今天的话即是,唯有神灵知道天地阴间的不同道路,佑护了人间的安宁,人的命运不同,谋生的办法也各异,但希望聪明和正直是一致的,纵观这些埋在地下的尸骨,地上已长满苍苍野草,让人感到悲伤,怎能不让人感动呢?因此,我代表朝廷前来祭祀你们,点起香火,告祭神灵关爱你们。虽然你们都是无家可归无人祭祀的游魂,但都是我们的同类,或为男,或为女,没有记载可查,也不知是早已故去,还是新亡之人,附于风号雨断的荒野之中,也没有亲人可托,今日设坛于城北,敬备牲礼和干干净净的饭食,来抚慰统一境内的幽魂,你们快来享受来吧!你们快快归来吧!望坛而之归来,神灵在思念你们,也寄去乡邻亲人对你们的思念!

祭祀的祝词实为感人,同时与祭坛相辅的措施还有建“漏泽园”,即官府拨出一块土地,专门用作埋葬弃尸遗骨。历代朝廷的这些善举,倍得百姓拥护。

时至今日,祭祀天地祈祷丰年的社稷坛在北京分为天地二坛留存后世,各地的历坛至民国后期逐渐消失,但安葬尸骨的漏泽园演变为今日埋葬骨灰,祭祀先人的陵园。 tQ5iveUK0h+5JlbLKxBLVKBHvo6+yrDCM0FB4honf37c2nLFBaejYeeb6/3DmEd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