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卑氏留名卑家店

在唐山带店的地名中,最值得重彩一笔的是卑家店。它与一位鲜卑族的鲜卑仲吉的名字连在一起。鲜卑仲吉的先祖在南北朝时迁居到今万山脚下,他的先祖不但善于狩猎放牧,而且重视向汉民学习种植和农耕技术,几代下来,卑氏家族在万山脚下有了自家的牧场。牧场内,绿草丛中风吹草低见牛羊,有自己的庄园和田地,每当秋熟时节,卑氏家族乘坐着鲜卑人特有的大轮车,往返于田间收谷,往返于果林摘果,坐在大轮高车上哼唱着鲜卑人最爱听的“敕勒歌”。鲜卑仲吉的祖先成了这里的望族。

鲜卑仲吉的父亲鲜卑彦明是个能精讲四书五经的儒学大师,鲜卑仲吉在父亲的教诲下,从小就非常注重“孝养尚气节,好给施。”他家虽广有资财,却从不张扬,他从小就养成了与民相近,常做善事的性格,凡有穷人上门讨借或僧尼前来化缘,他都会尽力相助,决不让来者空手而去。相传在他 12 岁那年,有一天,他正和下人在田间收谷,忽然田边的茶马古道上,一辆马车失控狂奔,连车带人翻到沟下,他立刻带领仆人营救落难之人。随即,扔下田间收谷的活儿,用大轮车将一个素不相识之人,送到七八十里外的滦州府城内就医,事后,滦州府来人到卑家致谢,这才知道被救者是滦州的信使。鲜卑仲吉的善良和无私助人,广获乡中父老的好评,滦州知府也很看重这个知书懂礼的少年。

年龄稍长后,滦州知府派他到迁安一带管理官府的栗园。他管得有条有理,按时锄草,定期施肥,栗树绿油油,栗果满匝匝的。然而每到了秋天,常有四周的穷人到官府栗园偷摘栗子,他常常装作不知,有时仆人抓到偷摘栗子的村民,他也有意将穷人放走。他对仆人说,这些官园的栗子,是为官者的滋补品,而那些偷摘栗子的穷人是因饥饿所迫,才不得已而为之。他还动情地吟诗一首:“官园果栗甜可期,农夫偷栗实为饥。君子不可争其短,人到温饱知礼仪。”仆人听罢,对他更加敬重,四周饥民也十分感激他。由于他的宽容大度,使得滦州一带鲜卑人和汉人和谐相处,平安无事,他也名声日隆。他 29 岁那年,升任滦州节度使,管辖滦州的行政事务。

然而,他就任滦州节度使期间,却是金国灭亡的时代,蒙古铁骑攻克幽州,一场血染滦州的战事随即到来,滦州百姓慌恐不安,有的已是全家逃亡。他单身前去蒙军大营,面见元主,以自身投军为条件归顺元军,使滦州免遭战祸。之后,他信守诺言,随元军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后官至阿木鲁南征右副元帅。元主统一北方后,鲜卑仲吉随元主过江灭宋,在攻克邳州后,有的元将主张屠城,将汉人全部杀掉,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城,以为牧地。”其它元将也随之附和,鲜卑仲吉力排众议,犯颜直谏,他向元主指出,江南乃渔米之乡,为建国之根本,还说,得汉民心者得天下,结果说动元主,保住了邳州上万汉人的性命。这段故事,至今仍在今江苏邳县流传。由于鲜卑仲吉在汉民心中威望极高,因此升任他为河北诸路汉军兵马都元帅,右监军,后又升至永安州节度使,兼滦州管内观察使和提举常平仓事,位至开国侯。

他位至极臣,处事冷静,极看重民族和解和与民相近。那时汉人反元是常有之事,一次,汉人苏椿率众反元,鲜卑仲吉随军平叛,胜后,主将想把战俘全部杀死,鲜卑仲吉当面阻止。他反问主将:“椿反,与百姓何与?”由于他的官位和他的力争,一人未杀,保全了众多战俘的性命。鲜卑仲吉虽位高权重,但他经常回到滦州,与乡民同聚,乡民多感他的恩德。他一生之中有五妻十子三女,于元朝大德八年病逝,终年 57 岁,乡人为他在滦州万山脚下建墓立碑,其后人依然住在万山一带,为卑家庄。

明永乐之后,京东遍是军营和军垦户移民,万山脚下也迁来大量军垦户,为三百户营,人员流动增多,于是卑氏后人便在此开店。由于卑氏家族广有资财,又恪守与民相近的祖训,在此开店获得成功。日久,人们来此尽知卑家店而淡化了三百户营,在历史的长河中,卑家店作为地名留存下来。 b1hXPZEtGaYi4WSsRI/qnt41BQ8Pw5VXdcq+RXSY9ywDGQfaAepHC+C2wmD2Zn0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