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往世今生:心理学的理论演变

我们说心理学不神秘而且很熟悉,是因为人们很早就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并试图对其做出解释。如果说心理学还有那么一点神秘的味道,那应该说的是在人们关注自身心理问题之初,由于当时社会文化的落后,人们愚昧无知,所以把自身的心理问题和灵魂联系起来,认为心理活动就是灵魂在身体内的活动。至于什么是灵魂,它存在于何处,如何进到人的身体并支配人的所有活动,这些一直都是很神秘的东西而且是人们无法解释的,因此对灵魂所持有的神秘感自然就延伸到了人们对心理活动的看法上。早在公元前 4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写过一本叫《论灵魂》的著作,心理学史上把这看作是有关心理学最早的论述。自亚里士多德之后,很多学者在哲学研究中涉及了对心理学问题的探讨,慢慢破除了人们对心理学的神秘之感,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出现是在近代以后。1879 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采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揭示了心理活动的因果关系,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心理活动的哲学思辨式的解释,进而让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自心理学独立以来,它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演变,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产生了多个心理学研究派别,并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衍生出了众多的心理学学科。这里只对比较有代表性的心理学派别做一简单介绍,以使大家了解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

构造主义心理学 。该派别的创始人是冯特,代表人物是其弟子铁钦纳。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是要研究人们的意识,并通过研究找出构成人们各种意识活动的元素有哪些。冯特把人的意识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认为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人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心理学的任务就是用实验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元素如何合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后来,他的弟子铁钦纳继承和发展了该理论体系,并将其命名为“构造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该派别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代表人物有杜威和安吉尔。机能主义心理学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认为意识并不是静态的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流动的“意识流”过程,这种流动的意识是有机体与环境持续相互作用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内容。人类的意识是使人适应环境,因此,重要的是心理过程的行为和机能,所以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构造。该学派的理论观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过程和应用方向发展,使心理学广泛应用于教育、临床等领域。

格式塔心理学 。该学派起源于德国,创始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和考夫卡。格式塔的德文本意是“整体”或“完形”,因此“格式塔心理学”也被称为“完形心理学”。这一学派的基本主张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他们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不是由若干元素组合而成的,相反,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是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元素的分析,而是要揭示出各种心理现象的组织原则是什么。格式塔心理学采用实验的方法对知觉、学习、思维等问题展开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很多知觉组织的原则,并对后来的认知学习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为斯金纳。华生刚开始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是师从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各位大师,随着学习的深入,华生对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有了不同的看法,并于1913 年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学》一文,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研究主观的意识,而应研究客观的行为;反对使用内省法,主张使用实验方法;认为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理解、预测和控制行为,因此找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才是最主要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S-R”(刺激—反应)模型,强调个体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受环境影响产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改变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主观性,使心理学的研究走上客观化的道路。尽管华生的极端行为主义观点并没有被心理学界全盘接受,但其影响却极其深远和广泛,统治西方心理学统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因此,在心理学上把行为主义心理学称为“第一势力”。

精神分析心理学 。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霍尼、沙利文等。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主要来自于弗洛伊德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他发现精神病的得病根源往往源于人们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某种动机,这种动机以生理内驱力的形式存在并以无意识方式支配人的行为。所谓精神分析就是通过释梦、催眠、自由联想和宣泄等方式发现病人潜在动机并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技术与方法。精神分析心理学对心理学做出的贡献主要是无意识概念的引入,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并用本我、自我和超我来分析人的人格结构,这些思想不仅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文学、宗教和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心理学上把精神分析心理学称为“第二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始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主要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把人与动物等同的过于机械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也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以异常人的心理来代替正常人心理的精神分析学派,因此,在心理学上把人本主义心理学称为“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性本善,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需要并受自我意识控制,人生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该学派在主张充分了解人性的基础上,强调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这一思想后来发展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完整的学派,而是兴起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以人的认识过程为主要研究内容,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心理学采用信息加工观点,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与提取的过程,并用模型来表示这些过程和结构。认知心理学探讨的是人如何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强调大脑内部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并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

神经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大脑神经生理功能与个体行为及心理过程关系的科学,属于生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目的主要是了解大脑的整体及其不同部位,在个体表现某种行为或从事某种心理活动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进而揭示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机制。它可以有两种研究范式,一种是从生理角度入手来揭示生理现象与问题引起心理变化的机制与规律,一种是从心理角度入手来揭示心理现象与问题引起生理变化的机制与规律。 0kQNxhCHAIYJzlkRQtnAuBlRMUlr/iaLb9/NoUaOWmbdMJRH/Li2iumCiSMCsTi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