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什么是知觉

通过感觉,人得以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开启了认识之旅,同时这也是人心理活动的开始。虽然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个心理正常的人来说,人们绝对不是只反映到事物的孤立属性,即反映到一些零散的光点、孤立的色彩、单调的线条等,人们所反映到的都是由这些属性所构成的一个个事物整体,并在反映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分类,加以命名,比如看到了一个红色的苹果,听到了一段悠扬的笛声,闻到了一股芬芳的玫瑰花香等。这里所提到的苹果、笛声、玫瑰花香都是由多种属性所构成的一个事物整体,这些属性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依托于不同的具体事物而存在,因此,人在反映时也不是单独反映这些个别属性,而是把这些个别属性作为事物的一个方面与整个物体一起进行反映。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各种属性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且了解了不同事物内部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事物的整体反映。心理学上,就把这种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称作知觉。

知觉同感觉一样,都是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都具有直接性和即时性,客观刺激消失了,感觉和知觉就都停止了。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但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人在进行知觉反映时,是按一定的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使这些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已有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这种知觉加工过程要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复杂得多。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不同的事物可能具有相同的属性,如果按照感觉的简单相加原理,只要人所感觉到的个别属性相同,那么人所反映到的具体事物就相同。这明显与事实不符,人在获取了相同的属性之后,会对其进行不同的加工,因此产生不同的知觉反映。知觉的过程包括觉察、分辨和确认三个环节,觉察是指意识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分辨是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确认是指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将其纳入到一定的范畴。知觉的这三个环节有不同的阈限值,觉察一个物体比较容易,确认一个物体比较困难。例如,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觉察到周围的很多事物,并可以实现初步的分辨,但对于某些陌生的事物,尽管获取了它丰富的感觉信息,但由于缺乏对其相关的知识经验,人们就不知道该如何整合这些感觉信息,因此无法实现对其确认。

知觉的加工方式分两种,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加工或叫数据驱动加工,即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特性,通过对这些特性的加工来知觉事物;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加工或叫概念驱动加工,即人更多的是依赖对所知觉到的事物的相关知识经验的加工来知觉事物,这些经验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期待及预先准备状态等。日常生活中,知觉事物的客观情境不同,人们的加工方式就不同,一般来说,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非感觉信息越少,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多,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就拿教学活动来说,如果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与其相关的知识经验比较多,那么即使教师讲得很简略或是讲得不清楚,学生也能够理解;同理,如果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一无所知,但是教师讲解非常透彻清楚,提供了丰富的感觉信息,学生同样能够理解。正是由于知觉具有这样两种加工方式,才保证了人们在任何时候和情境中都能实现对事物的完整知觉。

虽然感觉和知觉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都属于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形式,但二者既有不同又有联系。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的产生主要依赖于感官的生理特点,知觉的产生除了和感官的生理特点有关外,更多受到个体已有知识经验和主观态度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正因为这些不同,知觉是比感觉更高级的认识阶段。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不会产生知觉,人刚出生的时候,必定是先产生感觉,通过感觉认识了事物的各种属性,并以此为经验产生知觉反映。尽管对于成人世界来说,单纯的感觉几乎不存在,从感觉很快就过渡到知觉,但无论这个过程多么快,人对事物的反映也必须是先从感觉开始,然后才过渡到知觉,这个过程是绝对不能省略的。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人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的越丰富、越精确,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 neSl+i+RDnm3IDLpAmvTX8U4PPlDiaRC82t1nl7oL8av1DcYlMbx+6uyWnz4gh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