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队伍组建

经过较为严格的考核与选拔,1938 年 11 月 27 日,学生军第一团在桂林组建。因报名学生人数众多,12 月,新桂系又在荔浦成立了第二、三团,并于 1939 年 1 月开赴桂林进行集训,随后又设立了领导机构。这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广西当局完成了对学生军的组建。

一、临时组队

考核结束后,来自各县区被录取学生开始向报到地点集中。在前往集结地报到时,因当时交通工具的落后,他们大多是步行至集结地,时间短则几天,长则达一个月以上。为保证学生顺利到达集结地,第五路军总司令部公布了“集中办法”,要求各团各生按照规定报到。如第一团的集中办法如下:

集中办法

一、在桂林考取各生。定十一月廿日。到学生军团部报到集中。

二、各区部县府取录学生。由各□区部县府速具名册(内分性别、年龄、籍贯、学历、住址、成绩、备考八栏)。派员率送桂林。至迟限十一月三十日前。到达桂林交学生军团部点验。

三、取录学生。由区县成启程之日起。每名每日饮食宿费桂币六角。由各区部县府按名造发。

四、各区县府取录学生。由各该区派员率领来桂。但不满十人者免派。由学生中指定一人统率之。所有率送人员旅费。照尉官出差旅费支给。由各该区部县府垫发。取据报领。

五、取录学生沿途住宿所需被褥及地点。由当地县府或乡公所。设法借用。

从该“办法”可以看出,广西当局要求第一团录取的学生组队桂林报到,对学生人数多的县区,由该地政府“派员”护送,人数不足十人的县区学生,则由学生任领队前往桂林报到。随后组建的第二、三团也采用了这一方式。这种临时组成的组织,可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到达集结地。

但在学生报到过程中,部分县区政府因人手不够,并没有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执行。如怀集县(今广东省怀集县)参加学生军的 35 人,县政府在发给学生路费后,让学生自行组队前往集结地报到,这些学生经过 13 天的步行后才到达桂林,因第一团已组建完毕,他们只得折回荔浦,参加第二团。

在学生军建立时,中共也派遣近百名党员参加。当时广西的最高学府——广西大学,在中共广西大学支部的发动下,有王祥彻、陈贞娴、崔震金、黄世慈、唐肇华、周婉琼等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 20 多人参加了学生军。 在集中过程中,这些党员大多担任领队职务,他们利用机会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学生中宣传中共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他们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誉。如考试结束后,南宁地区武鸣、上林两县的学生组成临时中队,准备开赴桂林集训,当时“临时中队的领队由同学们选举产生”,中共利用这种机会,在学生中进行活动,使得“中队的排、班的领队都是我们党小组所预定的人选”,随后该临时中队的领队梁祖纯(中共党员)在行军途中积极为学生服务,到达迁江时,他又主动联系军队的车队让全体成员乘车前往桂林,获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 第二团在荔浦建立时,“政工人员中开始只有团政治主任李劲和大队指导员黄汉杰、靳为霖等人,大中队及分队长的人员也还没配齐。在这样情况下,不得不依靠学生中的代表人物协助抓工作。这一期间从各地前来报到学生中的带队者,实际上成了团部依靠的骨干。” 藤县、梧州被录取为第二团的学生在前往集中地荔浦的途中,是由中共党员练永雄(又名练航、练顺熙)担任总负责人。 在到达集结地点后,担任领队的中共党员大多数被学生选举为正、副班长,这有利于中共后来在学生军中的活动。

二、组建部队

前文已述,新桂系组建学生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动员民众保卫广西,因此,他们在组建各团时,就考虑到学生的来源地区必须与以后工作区域一致,以利于发动民众。从这个要求出发,广西当局按照学生来源组建了三个团和女生队,“第一团以桂林高中学生为骨干,学生多是桂北和平乐区各县的;第二团以梧州高中学生为骨干,学生多是梧州区、玉林区的;第三团以南宁高中学生为骨干,学生多是南宁、柳州、百色、龙州几区的。”

(一)团部

学生军各团编制与正规军的团差不多,国民党军队的正规军一般每团下设三个营,学生军亦每“团辖三大队” ,大队即相当于正规军中的营。团部的人员编制见表 2 -1。

表 2 -1 学生军团部编制表

资料来源:陈平:《广西学生军的组织与训练》,载广西学生军纪实编辑委员会编《广西学生军纪实》,1940 年,第 35 ~ 36 页。

学生军成立初期,每团约一千多人,1938 年 11 月 27 日最先成立的第一团,官生“一千二百名,编为一团” ;“第三团共分三大队。另女生一中队。官生共千六百人。” 第二团有“一千七百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1939 年 11 月上旬,第十六集团军抽调部分学生到军队中担任政治指导员,三个团被缩编为两个团,“一团第三大队编入二团,组成新的一团;第一、二大队编入三团,组成新的二团。”

(二)大队部

大队是学生军编制中比团低一级的机构,相当于正规军一个营的规模,每个大队“辖四中队”。 其人员编制见表 2 -2。

表 2 -2 学生军大队部编制表

资料来源:陈平:《广西学生军的组织与训练》,载广西学生军纪实编辑委员会编《广西学生军纪实》,1940 年,第 36 ~ 37 页。

(三)中队部

学生军的中队是相当于军队中连一级的组织,下设小队,亦称区队,即相当于排;小队下有班,正副班长从学生中产生。“中队分三小队,每小队分三班,每班中士班长一人,下士副班长一人,学生一四人。” 全中队官生 100 余人。具体情况见表 2 -3。

表 2 -3 学生军中队部编制表

资料来源:陈平:《广西学生军的组织与训练》,载广西学生军纪实编辑委员会编《广西学生军纪实》,1940 年,第 36 ~ 37 页。

由上表得知,在每一中队,有十余名从事后勤工作的士兵,而学生则不从事服务性工作。广西当局对入伍的学生,不安排他们从事后勤工作,是为了保证学生的才能在将来的民众动员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

(四)女生队

前文已述,为了配合男生工作,在新桂系成立的三届学生军中,都设有女生队,其中第一届广西学生军有女生60 余人,第二届有女生140 余人,第三届则为400 多人。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女生队编为 3 个中队,在桂林集训时是单独编队。学生军分发到各地工作时,这 3 个中队分别配属给一、二、三团。与男生中队一样,女生中队也设有队长、队附和政治指导员。每个中队下设3 个区队(排),每个区队分3个班。每个男生大队配有女生一个排,如第二团第一大队所配属的女生区队,“有四五十人”。 每个学生军中队中,则配备女生一个班,“女生分配到中队只能有14 至 16 人” 。女生队建立初期,各中队领导人员如见表 2 -4。

表 2 -4 学生军女生队中队领导一览表

资料来源:崔震金、石更:《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女生队》,载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编《广西妇女运动史》(新民主主义时期),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86 页。

可以看出,女生中队领导人员配置与男生中队差不多。为保证女生政治工作的开展,女生队每个中队亦配有政治指导员一名。学生军分发到各地工作后,到 1939年 7 月,仅剩刘雯卿继续在女生队工作,其他的两名指导员退出,对此,刘雯卿对记者说道:“原来我们学生军女政治指导员有三个,现在就剩我一个,她们都怕苦,受不了”。 但亦有资料记载第三团女生中队指导员黄存养离队是因为该团团长蒋晃的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在宾阳时就吓走了女生政治指导员黄× × 。” 第二团女生中队政治指导员黄端庚为中共党员,其离队的原因因缺乏资料而无法得知,笔者分析可能是因中共的工作需要而由组织将其调离,这有待进一步考证。

三、创设领导机构

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或其武装团体的成立,一般是先组建指挥机关和领导机构,然后再拟定编制、确定军官和招募士兵或成员;但学生军的成立却不同,新桂系原只准备成立一个团,后因学生的报考热情十分高涨,又仓促扩编了两个团,三个团成立后,广西当局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统御全军的领导机构,始组建指挥机构司令部,后又成立了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部。

(一)司令部

司令部为学生军的最高指挥机构,其成立要晚于三个团,在三个团成立一个多月后,负责整个学生军的司令部直到1939 年1 月4 日才“正式办公” 。学生军司令部与桂军一般部队指挥机构差不多,有“正副司令参谋长各一人,以下再设政治部、参谋处、副官处、经理处、医务科各部门。” 学生军司令由广西绥靖公署的参谋长后改任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的夏威兼任,从前线回来的郑昌藩任副司令,参谋长为黄冠南(后担任第一团团长),曾庸夫任参谋处主任。其人员编制情况见表 2 -5。

表 2 -5 广西学生军司令部编制表

续表

资料来源:陈平:《广西学生军的组织与训练》,载广西学生军纪实编辑委员会编《广西学生军纪实》,1940 年,第 34 ~ 35 页。

从上表得知,新桂系是按照正规军队一个师的编制来组建学生军司令部的。但因学生军的职责和任务与一般军队不同,因而司令的军衔要高于一般部队的师长。

桂林集训结束后,学生军分发到桂南等地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因学生军高度分散的工作方式,这种庞大的领导机构已经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再加上财政紧张,广西当局决定裁减各级领导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1939 年 7 月,对司令部“实行裁员。计司令部每处裁减一人。政治部裁秘书一人,视察员取消,一、二、三科各裁科员一人。中队则裁队附、政治指导员各一。” 但这次裁减只是缩减了官佐数量,而学生的人数则没有减少。

学生军司令部成立后,在桂林集训期间,在组织学生训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桂林集训结束后,因学生军分散各地,各部队之间相距较远,通讯联络较为不便,其对学生军各中队所起作用有所减小。1940 年 5 月至 8 月,下颜整编时,学生军缩编为一个团,改称广西学生军团,人数约 1200 人,司令部被撤销,直属第十六集团军管辖。

(二)政治部

如前文所述,抗战爆发后,出于宣传和动员民众等需要,国民党军队中重新恢复了师级以上单位的政治部。学生军的编制实际为一个师,为加强对学生的政治训练,新桂系在学生军中也设置了政治部,隶属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初为韦贽唐,后分别为刘士衡、黄绍耿、萧光保等。学生军政治部的人员编制见表 2 -6。

表 2 -6 广西学生军司令部政治部编制表

资料来源:陈平:《广西学生军的组织与训练》,载广西学生军纪实编辑委员会编《广西学生军纪实》,1940 年,第 34 ~ 35 页。

学生军的政治部隶属司令部,尽管司令部是师一级组织,因学生军工作的特殊性,政治部在学生军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比国民政府所辖一般军队的“师的政治部要大得多”。 也超过一般的军政治部的编制。以下将学生军政治部与第十战区的政治部相比较,从中可以一窥学生军政治部的规模。

第十战区于 1939 年 1 月设立,司令长官蒋鼎文,所辖地境为陕西省(不含陕北地区),1940 年 5 月 15 日该战区撤销,所辖地境及部队均转隶第八战区。1944年 1 月 9 日,蒋介石电令重建第十战区,“平汉路东第一与第五两战区原辖区域,着并为第十战区”;并“着第二十一集团军、第十一集团军、第五十一军、苏北挺进军、山东挺进军、长江下游挺进军,均改隶第十战区。” 该战区“遵照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所属部队政训甲一级编制”的要求,成立了战区政治部,编制见表 2 -7。

表 2 -7 第十战区政治部编制表

续表

资料来源:《第十战区政治部编制表》,载《第十战区政治部三十四年年刊》,1946 年,第45 ~ 47 页。

可以看出,与第十战区政治部相比较,学生军政治部的人员编制中,官佐中除团主任指导员、团干事、大队指导员、中队指导员外有 22 人,士兵 13 人,约为第十战区政治部人员的三分之一。就各级官佐配置来说,学生军政治部大部分官佐的阶别比该战区略低,少部分官佐阶别与第十战区政治部相当。根据有关资料,从规模上来说,该战区所辖兵力达 16 个步兵师、2 个骑兵师。 但战区政治部的人员仅为学生军政治部的三倍左右。可以说,学生军政治部的规模大致等于国民党军队 5 个师政治部的总和,这不能不说是十分惊人的。学生军政治部的规模之所以如此庞大,是由其性质与所担负的特殊任务决定的。

同时,从上述各表也可以得知,学生军的编制虽与桂军普通的军队相似,但并不同于一般的军队,其配备政工人员远远超过普通军队,而且军中的学生也不从事后勤、服务性工作。这说明,学生军是一支特殊的武装,负有军事和政治两方面的任务,在军事上协助政府征兵、组训游击队、解决军队的后勤等,在政治上则协助军队开展政治工作、协调军民关系、动员民众、战时宣传等。因此,学生军是具有军事与政治的双重功能的军事化武装团体。 B1RYzcOm/j8jQvk6Tc0FS6HusoPeEkJHYEGsAJ+jJNLUuVAvJHOxJ8fbNZfoR2l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