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汇知识
近年来词汇知识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词汇知识的本质是要回答什么叫“懂得一个单词”的问题。Richards (1976)首先尝试对词汇知识进行分类,他对本族语者的词汇能力提出八个假设:
(1)本族语者在成年时期他们的词汇还在增长,而其句法知识在青春期就基本完成;
(2)知道一个词在口语或书面语中是否常用,也知道很多词的常用搭配;
(3)知道一个词所使用的语域范围;
(4)知道一个词的句法行为;
(5)知道一个词的词根和它的派生词;
(6)知道在一种语言中,一个词和其他词的联想网络;
(7)知道一个词的语义值;
(8)知道一个多义词的多种意思。
结合Richards的理论,Nation (1990)对词汇知识从接受和产出两个维度来考察,他认为,如果外语学习者在词汇使用方面要达到本族语者的程度,就应该掌握如下四大方面的词汇知识,即:(1)词形方面(如口语形式、书写形式);(2)词位方面(如语法结构、搭配形式);(3)功能方面(如使用频率、应用文体);(4)词义方面(如概念、语义联想)。Nation对词汇知识的定义和描述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接受。
上述分类全面地描述了词汇知识所有方面的多个独立特征,为我们指出了应该学习词汇哪些方面的知识,使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展开对词汇的研究。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词汇知识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其中有些人认为词汇知识至少由两个维度构成,即词汇的深度和广度(Wesche & Paribakht,1996),或者接受性词汇知识与产出性词汇(Henriksen,1996)。
2.词汇广度(breadth)和词汇深度(depth)
词汇知识广度,俗称词汇量的大小,指语言使用者或学习者所知的词汇总量。一个人的词汇量可以分成四个层次,掌握的数量依此递增:能说的词汇(speaking vocabulary)、能写的词汇(writing vocabulary)、能读的词汇(reading vocabulary)、能猜的词汇(guess vocabulary),前两个层次属于能应用的积极词汇(active vocabulary),后两个层次属于不一定能够应用的消极词汇(passive vocabulary)(汪榕培,等,2005)。目前,词汇量调查或词汇测试所反映的只是学习者的消极词汇知识,即了解一个词最常用含义的能力,属于消极词汇或接受性词汇。
词汇知识深度指二语学习者对一个词了解的程度,词汇知识深度维度应该包括词的发音、拼写、意义、语域、频率、词素的特征、句法特征以及词的搭配等成分。词汇知识深度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是一个由不同层面和水平组成的连续体。词汇知识的习得有程度之别,而不是习得或未习得、知道或不知道的简单二分过程(Paribakht & Wesche,1996)。词汇知识的发展不仅是由较少的词汇量到较多的词汇量的连续过程,而且也是由较浅的词汇知识到较深的词汇知识,由接收性词汇知识到生成性词汇知识的一个由不同层面和水平组成的连续体。
3.接受性(receptive)词汇和产出性(productive)词汇
接受性和产出性是另一种词汇知识维度。前者是从语言理解的角度考察词汇知识,指学习者在阅读或听力语篇中可以理解的词汇;后者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考察词汇知识,指学习者在写作和口语中能够自由表达的词汇。一般就词汇习得而言,产出性词汇大于接受性词汇。Nation (2001)指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习者的“可用词汇量”。“可用词汇量”不仅要求学习者认识目标词,而且可以在听、说、读、写中运用目标词。
然而,另一些语言学家则从其他角度区分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Waring (1999)提出可以从过程、能力、技能和结果四个角度来评价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他认为“接受”和“产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词汇识别、回忆、理解时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接受性词汇知识指在语境(包含相关信息的句子)刺激下才能回想和理解的词汇知识;而产出性词汇指即使没有语境支持也能使用的词汇知识。
1.充分利用词汇学习渐进性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词汇教学
词汇习得是个渐进的、不断增加的过程,具体体现在词汇知识的各个方面。在刚接触到一个生词时,我们可能只知道其核心意义、它的基本拼写形式或只记住了它的发音。随着对单词接触、使用频率的增加,我们对该词的边缘意义和其他几方面的知识也不断增加,直至最终掌握其所应用的文体、搭配形式和语域范围。事实上,任何一个单词的理解、记忆和运用都要经过初次的了解,在各种情境下的理解,不同感官的感受,与各种技能相结合的运用,多次的回忆,不断的矫正,经常的提取等若干“工序”,才能成为长久的记忆(陈琳等,2004)。目前学生主要依赖课堂输入词汇,尤其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解,因此造成词汇输入的不连续、不充足等。学生在预习或课外阅读时主要依赖词汇表、小型词典和电子词典,而来自这些途径的词汇信息是十分不完备的。在日常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多种渠道,让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去反复接触生词,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从而使学生感知、理解词汇的各方面知识,尤其是词语搭配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丰富多样的词汇测试和练习,从而提高他们词汇学习和应用的能力。
2.正确处理词汇理解、记忆和词汇运用的关系,促进学生词汇产出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均衡发展
我国英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词义理解、轻实际运用的现象,追求词汇知识的广度(量),忽视词汇知识的深度(质)。课堂语言输入数量和范围上的局限以及产出机会的缺乏使得学生的词汇产出能力远远不如其词汇接受能力(吴旭东、陈晓庆,2000)。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对于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而言,记不住单词和词汇量少是造成英语学习困难、妨碍英语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语言输入,以保证学生能从质优量足的语言输入中学到更多词汇。高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在充分掌握初中基础词汇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增加习得词汇的广度,并且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词汇学习策略和技巧,提高词汇记忆的效果;另一方面,在词汇教学当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已有词汇进行深化训练,扩展和重建语义网络,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帮助他们通过词汇深化来提高词汇能力。对于一些常用的核心词汇,教师应为学生的词汇输出创造条件,通过创造真实的交际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把词汇知识的学习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激励学生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达到记忆和灵活运用词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