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网络突袭,隐形的阵地战

根据《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手机网民以5.57亿的规模,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网络新媒体成为青年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使得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阵地”被搬到了屏幕上,可视性也慢慢地消退,由像素代替了可感物质,向“隐形”性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寄居”网络的生活方式和全息交互方式淡化了青年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线下交流。此外,虚拟化、符号化的网络社区消解了思想道德、伦理价值的约束,“网络人格”中负面情绪开始传导。最重要的一点是,随着“阵地”隐形化,擅长线下组织引领的高校共青团与青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集正在渐渐萎缩。

一、崛起的网络:双刃剑式的全息交互方式

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流行,传统互联网方式向移动互联网方式延伸,彻底颠覆了青年学生原有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轨迹。“截至2014年12月,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5%,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可见,青年学生对网络趋之若鹜,追捧热度持续不减。网络虽因全息多元开放的全新交互方式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深度影响,但它绝非完美无瑕,而是以“双刃剑”的面目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一)网络对当代青年学生有着深度影响

首先,促进青年学生观念转变。2014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主题已经从“普及率提升”转换到“使用程度加深”。一方面,网络承载的信息和资源极为丰富,各类软件资源、动态信息以及其他超文本、超媒体信息,通过FTP文件传输协议、数据库整合、超文本信息链接、搜索引擎检索等方式呈现出强大的信息共享特征,完美实现了网络信息的再拓展。如此庞大的信息库,传输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极大地满足了青年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渴望,也符合其求新求异、追求高效的心理。另一方面,网络传播信息的高速性符合当代青年学生追求时效的心理,促进了信息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其思考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网络信息时代找准自己的需求。

其次,丰富青年学生生活方式。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历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上网用户中年龄在18到35岁之间的占绝对优势,18至24岁的用户超过了一半 。现代大学丰富的校园文化虽然已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多种课余活动,但网络固有的隐蔽性、信息丰富性、网络世界的奇特性是现实生活无法匹敌的,所以大部分青年学生的生活载体由现实平台转向了网络空间,在上网查阅资料之余,还借助QQ、MSN、BBS、博客、微博、微信等聊天工具对外进行感情联络,改变了传统的交友方式 。在网络娱乐领域中使用率多年来持续上升的是以青年学生为主的游戏用户,虽然与之相比,2014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网游使用率也达到了56.4%。网购的使用频率紧随其后,2014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亿,较2013年底增加5953万人,增长率为19.7%;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5.7%,而其中最主流网购用户(20~29岁网购人群)规模同比增长23.7%,青年学生的消费行为发生着巨大变化。

再次,拓宽青年学生学习途径。网络教育的发展,将使大学校园围墙逐渐消失,学习者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目前连入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大学已超过100所,有的大学已在网上开设硕士和博士课程并取得成功。在管理上,网络教育倡导自主学习,相应的学分制将使青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明显减小,只需学到所有课程,修得相应学分后即可获得学位,因此青年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明显增强;在资源上,网络教育通过优化师资配置,由最优秀的教师担任主讲,使青年学生能接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模式上,网络教育最成功的当属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其主要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将庞大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世界各个角落,不仅提供免费的优质资源,还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展示了与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结合的种种可能 。2014年MOOC完成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展十年的实质性蜕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球遍地开花,迅速占领了各大名校,基于互联网MOOC模式的在线教育联盟不断成立,这也倒逼高校共青团提供的素质教育必须有所变革。

网络同时也日益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逐步成为其重要乃至主要的生活方式,甚至日渐成为新生代的重要成长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已经改变了新形势下动员组织的方式,青年学生自组织的联系方式多数就是依赖于网络的,自媒体也成为青年学生活跃的主要阵地之一。面对这一切变化,高校共青团似乎有些“后知后觉”。

(二)多彩网络世界下存在着“隐忧”

首先,就网络行为目的而言,部分青年学生的网络追求本末倒置。网络的存在为青年学生构建了“二维空间”,成为可以弥补现实生活遗憾的平台延伸,但终究无法取代现实世界的主角地位。然而,很多青年学生却过于沉溺,无法自拔,反而把现实生活放在配角的尴尬地位。《全国大学生网络游戏专题调查报告》显示,50.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用来消磨时间和缓解现实压力等。无独有偶,另一份数据显示,利用网络玩游戏的青年学生占38.5%,位居第三位;位于调查首位的是娱乐,占据了82.1%;而获得个人生活有关数据、辅导学习和强化课程有关内容、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发表自己的作品分别只占10.2%、23.2%、10.3%。可见,当下青少年网民们上网的目的大多是只为消遣,很少产生实效,而且模糊了虚拟社区和现实世界的界限,看不清网络工具性的本质,从“控网络”变成了“网络控”,应验了尼尔·波兹曼“人类是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一可怕预言

其次,就网络行为道德而言,部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前文已经从国际思潮的角度介绍了当前青年学生思想领域受到的干扰,而这种西方价值渗透的主要途径和阵地就是隐形的网络。网络终究是一种工具,不具备自我调节和完善的功能,加之青年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且较喜欢标新立异,所以开放性、超国界、全球性、多元化的网络思潮,好坏杂糅,良莠不齐,会直接给思想尚不成熟的青年学生造成莫衷一是的思想困惑和混乱。其导致的后果,正如前文所述,出现媚外情节、物质主义观念,甚至导致思想道德观念不断滑坡,信仰变得混乱,伦理价值底线不断下跌,漠视社会生活基本的道德律令。

再次,就网络行为结果而言,部分青年学生的现实举动模糊困扰。美国学者格伯纳(Gerbner)针对美国电视暴力内容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曾经提出一个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即青年受众看电视的时间愈长,其所形成的对社会的认知和态度会愈接近电视中所呈现的景象,也就是“媒介实况(media reality)”。受网络影视环境的影响,加上自我为中心的“英雄主义”膨胀以及血腥场面的催化,青年学生容易产生攻击性的心理,因而滋生校园暴力的紧张分子 。根据此理论,相关调查显示,在网络上使用过网络语言暴力的青年学生比例为57.1%,而在现实物理空间中与他人交谈时使用过语言暴力的占38.4%。而且在网络中使用语言暴力的频率越高,现实生活使用的频率也相应地增加。从中可以推断,在段子和谣言漫天横飞的自媒体时代,如果无法抵制网络负面力量对青年学生意识的入侵,那么极容易失去理性,成为网络水军的附庸者。

二、新生代网民:拔地而起的人格和声音

网络出现后,赋予道德行为、价值观、伦理精神许多新的内涵,以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环境。在这个隐蔽、宽广、陌生化的发声空间中 ,很多青年学生表现出了与现实物理空间相异甚多的第二重人格,即网络人格 。网络人格既是现实人格的反映,又丰富和发展了个人的现实人格。在具备开放性、自由性、隐蔽性特点的虚拟社区中,既需要高校共青团提供正能量疏导青年学生自闭的心理,又要及时阻击信仰缺位下的盲目跟风乱象,帮助青年学生实现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的双向自立。

(一)青年学生的网络交际:呈共青团不适应的自我开放格局

网络社交缺乏身体的实际接触,是一种符号化、虚拟化、随意化的匿名互动,这是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一个实质性区别 。正如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所说,在今天,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生活空间,人们在这一虚拟空间和来自世界各地、从未谋面的网友一起聊天,甚至建立亲密关系。调查显示,青年学生选择网络交往对象时,最在意的是对方与自己是否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其次才是说话幽默、有学识等,而对方的年龄和性别都不是重点考虑的内容。符号化的交往具有很强的隐藏功能,让青年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自我表现比现实自我更为自由,也更依靠感觉和意愿进行个人感情、感受和经历的分享,可以算是“心与心的对话”。

匿名化的网络社会交往其实是一种允许自我向他人开放的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中更容易表现和暴露出真实的一面,而发自内心的声音也是最自然、最本真的,不会受到现实物理空间中的过多规则约束,所以青年学生更倾向于在网络上呈现出一种“众声喧哗”、无拘无束的话语状态。与此相比,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方法恰好相反,即在与青年有交集的地方建立团组织,并通过身体的实际嵌入,以维持连贯的认同与稳定的互动。这种“面对面”的方式相较“键对键”的隐蔽快捷自然魅力不足,难以适应青年学生这种自我开放的网络行为格局。

(二)青年学生的网络心理:需要共青团正能量照射的性情自闭

网络的出现使得现实中被压抑着的个性意识得到解绑,也为肆意放纵言行提供了有效的“保护色”,从而导致许多青年学生在上网中出现诸如撒谎、孤独、冲动、暴戾、空虚等心理问题 。同时,青年学生中还有些异类的“网络精英”,他们谙熟电脑程序语言、精通网络、个性膨胀,或是把自己看成网络的主人,或是把别人视为无物,压抑他人本性,在实现对他人的控制中获得满足感 。种种心理问题的长期郁结会导致沉迷网络的青年学生性格发生改变,最终影响其理想人格的建构。

网络除了让人格虚拟化外,还容易造成青年学生人格的异化和迷失。王生卫在《论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培养中》指出:“人格迷失致使信息选择的迷失,网络上无穷的信息及内容的平面性、直观性,使上网者不知所从,无所选择,导致思维能力退化、生活迷茫、失落。” 一方面是话语的迷失。在相互隐蔽的网络交往中,青年学生极尽言论自由,但却不知所云;另一方面是交往的迷失。在网络中即使找到倾心交流的聊伴,但相见不相识的情景也使青年学生怅然若失。网络社区的“火热”多多少少折射出现实世界的冷漠,因此沉迷其中的青年学生时常感到茫然、悲观、意志消沉,甚至滋生厌世的情绪

青年学生在现实物理空间合理表达和倾诉的声音被压抑后,很容易通过网络隐藏身份,利用网络话语权进行肆无忌惮的宣扬和申诉,把对现实世界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突出表现为谩骂和谣言两种极端的行为——要么在论坛或者跟帖中违反规则胡乱评论,甚至大肆刷屏胡乱灌水,扰乱网络秩序;要么蓄意制造、传播谣言,乃至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推手之所以能得逞,也是因为青年学生接受信息渠道有限,所以只接受不分析,更加剧了网络乱象的增加。《新周刊》撰文称“离网络越近,反而离世界越远”,可见在网络致使青年学生内心自闭的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才能传扬正能量,帮助青年学生走出“心理雷区”。

(三)青年学生的网络跟风:欠缺共青团正面引领的信仰缺位

鲁迅的小说揭示了中国人“看客”的劣根性,即喜欢跟风。网络对青年学生蛊惑催化的作用更是加剧了“随波逐流”现象。由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发布的“您认为当今中国人跟风的程度如何”调研数据显示:选择“非常严重”的占75.3%;选择“比较严重”的占22.0%;选择“一般”的占2.4%;选择“不好说”的占0.3%。可见用“跟风热”来表述目前中国的种种从众现象毫不为过。

中央党校向春玲教授指出:“跟风的一个直接的心理机制源于人们有从众心理,即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中国,这种行为不仅时时有,而且处处有——常突然而起,又轰然而散,且循环往复。” 上述的心理机制的诱导,加之网络的便捷性,很快使得跟风愈演愈烈,成了一种流行现象,并容易在对个人境遇不满时发泄情绪,或者在被负面的社会情绪传染后心理失衡。对于信仰不坚定,缺少理性判断,精神危机没有得到解决和引导的青年学生而言,更容易产生心态上的偏激。

盲目地跟风助长了当前浮躁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心理。仅从2013年、2014年大红大紫的网络热词中便可一探究竟: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累觉不爱、人艰不拆、且行且珍惜、作死、有钱任性等微博热门词条非但没有传递青春正能量,反而透露出颓废堕落的气息。再如亲美的“第五纵队”利用“网络推手”公司,雇佣“秦火火”这样的信息暴恐分子,制造海量的谣言,采取大V转发、门户网站策应、国外媒体跟进等联合手段,形成强大的舆论“龙卷风”,围攻中国政府部门、爱国人士,丑化、抹黑中国形象 ,其目的就是让全体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青年一代仇视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为谣言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沃土 。究其根源,会发现网络热词也好,盲目传谣也罢,其背后反映的实质是部分青年学生把理性判断搁置一旁,把信仰缺位的网络人格随意抛弃,放弃独立话语权随波逐流,甚至发出娇媚世俗的声音,助长了个别网络炒作者的心理,也使自己变成了别人利用的工具,最终只会湮没在无边无际的网络谣言风浪中。

三、共青团的尴尬:扑面而来的网络挑战

青年学生作为“网络一代”,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成长,其个人成长史的背面即为网络发展史。网络的出现,消弭了青年学生心目中的权威、解构了传统的思维习惯、重塑了惯常的生活方式,并冲击和挑战着一切。高校共青团作为一个以先进青年为主体的群众性组织,它所受到的挑战会比其他的组织更猛烈 。在网络崛起的时代,单一的思想引导模式不适应于多元的网络思维,局限的成长服务平台满足不了暴涨的青年需求,僵化的组织动员方式比不过高度依存网络的社会动员方式,滞后的团干培养标准跟不上新媒体媒介素养要求。这些都是高校共青团扑面而来的尴尬和挑战。

(一)思想引导:网络思想多元化与引导方式局限化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共青团工作五年发展纲要》指出,要“精心设计开展各类网络主题教育活动,传播网上正能量。利用团属微博、新闻跟帖、‘中青网评’等渠道,打造‘青年好声音’品牌,对网上错误言论和模糊认识进行辨析引导”。团中央的工作方向虽然明确,但在具体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为了打破“面对面”的语言沟通方式的滞后性,越来越多高校共青团试图通过网络新媒体方式,把包括团学培训、团支部交流、学生思想动态在内的团务工作“搬”到网络上,试图依托网络使得与青年学生的交流更加顺畅。然而,高校共青团所作出的种种努力时常因为角色的“虚拟性”而无法收到效果 ,更难以从符号化的网络对话中了解青年学生的真实态度。秦宜智同志在共青团十七届一中全会上指出:“共青团必须高度重视和做好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面作用,使之成为联系和组织青年的重要手臂、教育和引导青年的重要阵地、服务和维护青年的重要手段,牢牢把握新媒体工作的主动权;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特别是网络空间上的负面信息,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理直气壮地开展网络斗争。” 但是对青年学生而言,其心智尚处于未成熟的发展阶段,冷静观察、客观判断、独立解析等能力尚处于提升阶段,对网络信息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判断还不能以“成熟”的眼光来看待 ,通常在高校共青团还未介入教育前便已受错误信息蛊惑,为思想引导设置了更难击破的壁垒。

(二)成长服务:青年有需求与平台服务跟不上

网络组织动员方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共青团的青睐,并不断被重视和推广,其动员效果和服务效力也广受认可。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共青团工作五年发展纲要》中共青团进军网络新媒体的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力争实现共青团在网络新媒体领域不仅有阵地、建队伍、发声音,而且重内容、出影响、见效果”。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5年努力”似乎有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无力感。值得庆幸的是,团中央领导已经意识到平台建设的时效性问题,而傅振邦同志在2013年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研讨会上总结的五个问题中,坦率直言“学习生活网络信息化、新媒体化带来的共青团工作阵地滞后的问题”,可见其对于高校共青团线上线下工作未能统筹运作的担忧。当前,高校共青团只是把新媒体当作技术手段运用,还没有当作战略高地去认识、当作阵地去占领。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各高校共青团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大多数也早已开通官方微博,但大多数微博、微信平台活跃度不高、更新速度无法提升、推送内容无法保证、发布话题老生常谈,自然难以收到实效。一方面是青年学生各类需求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却是网络服务平台的不断萎缩,这其中的矛盾成为高校共青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组织动员:网络依赖度高与组织动员力弱

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而人类对网络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大部分青年学生已经习惯了网上购物、网上娱乐、网上学习、网上交流等便捷的生活方式,对于各种生活问题的解答也习惯于依托论坛、博客、微博、微信聊天等网络平台寻求答案,网络组织编码形式更是成为青年学生的重要寄生方式。网络的大热却在高校共青团和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虽然大部分高校共青团已经开通了微博、微信,但新媒体平台活跃度并不高,此点上文已有论述,不再展开;二是大部分高校共青团虽已建立了新媒体工作平台,但因为管理不到位、日常活跃度低、组织形式单一等问题,利用网络开展组织建设仍不得力,较多地停留在发送通知、传递文件等信息交流的低级层面;三是大部分高校共青团都没有依照网络平台的特点开展专门的线上活动,致使官方微博、微信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普遍不足,组织凝聚力更达不到预期效果 。由此可见,高校共青团“希望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强化组织建设和思想引领,给有着强烈求知欲、希望扩大视野的青年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间和展示平台”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好的,但若是安于现状,无法开发出新型的、多样化的网络组织方式,那么覆盖面狭窄这一瓶颈将难以突破。

(四)团干素养:综合素养要求增强与网络主动适应不足

高校共青团工作能否走在时代的前列,除了吸引优秀的青年学生加入组织,注入新鲜活力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高校共青团干部对工作的认识、部署和实践。要想抢占网络思想引导新阵地,就意味着其必须摒弃过去只注重现实工作的观念,形成线上线下工作“齐头并进、并驾齐驱”的认识。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阵地建设的重要性,能熟练运用网络掌握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新知识、新情况、新问题,熟练掌握青年学生喜欢的话语体系与青年学生交流的能力,还要有乐于在八小时工作外在网络上与青年学生沟通、帮助青年学生解决问题的奉献精神等 。但现实困境是,大部分共青团干部都忙于繁杂的工作,没有多少精力投入新媒体工作,自然与青年学生的交集就小了。

社会环境的天翻地覆,让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难易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西化思潮让思想引导工作举步维艰,改革开放剧变让社会环境更加诡谲多变,网络的出现则让高校共青团和青年学生间的“交集”渐行渐远,使得开展团学工作面对的外部环境更难预料。唯有锐意进取,才能在复杂混沌的社会时局中站稳位置,不为所动。 JvPfL+Sj+epi2lSXTWfJrmdviIAHHPHcWZlm5oR9uQebvNsBJjKKUZWgFwg37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