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国内形势,改革开放之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的进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对青年学生的生活状态、发展轨迹进行了完全的解构与重塑。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为全面深化改革进程而提出的《共青团工作五年发展纲要》对整个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部署和动员,将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利益分配格局,给社会需求最旺盛、思想最解放、交流最活跃的青年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与青年学生联系紧密的高校共青团,也要面临在市场经济冲刷下重塑“三观”、变革疲软组织动员方式、提升青年学生就业综合技能等挑战。

一、市场经济冲刷下的大学生“三观”

团中央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着眼于为未来塑人,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努力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结合起来 。虽然愿景很美好,但任务却很艰巨。一方面,改革开放带来的消费模式、效益观念、公平竞争意识对青年学生产生了干扰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使得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至市场经济体制,从单项的市场经济体制变革到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并驾齐驱、齐头并进,这种社会大转型迫使青年学生要不断调整社会化思维模式,摒弃固有的价值观以完成社会融合,上述两方面的原因,都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一)世界观出现偏移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共青团的重要职责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然而,受上文分析的国际思潮的影响,加之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程度增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文化和价值体系之间的摩擦凸显,东西方思想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日甚。

除了西方社会思潮中的“个人主义”和传统价值观中“集体主义”的对立、西方一味鼓吹“人权”和中国坚守“主权”的矛盾、欧美大行其道的“享乐主义”和本土日渐式微的“艰苦朴素”间的相峙外 ,最令人担忧的是宗教渗透导致的世界观偏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曾对大学生进行的“青年与宗教”调查显示,大学生相信“命运”的比例为63.4%,表示“有上帝”的占22.4%,而对“宗教”感兴趣的人不在少数,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由此可见,全球化加剧了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也导致青年学生不仅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应接不暇,更不适应或者看不懂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难以接受的现象,比如腐败、权方寻租、“有钱能使鬼推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他们显得手足无措,既想保持正能量又常常随大流,世界观动摇后往往容易受到外界操控。

(二)人生观走向狭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青年学生的世界观有同质性、封闭性的特点。然而,在当今与全球接轨的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其世界观已经渐趋开放,更动摇了“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始终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传统人生观。

根据王严的《当前青年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的分析及引导》一文中的调研数据,某高校三年连续的调查中,均设立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这两个问题,结果显示认同前一问题的人数比例分别是89%、82%、78.5%,认同后一问题的比例分别是79%、68%、76%。从中可以看出主流观念的认同度在连年下降 。而上文提及的对10城市青年的调查中,“对青年的社会价值的认识”,31.5%的人认为“各方面都应该成为社会的‘栋梁’”;而绝大多数青年(59.4%)认同“做好分内事即是社会价值的自我实现”;还有0.8%(138人)的人认为“无所谓社会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就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90后”选择这一回答的比例明显比别的群体高。由此可见,在如今的社会,青年学生更倾向于回归现实主义和个人利益,传统的艰苦奋斗、崇尚奉献的集体主义时代的人生观已经很难得到认同。

(三)价值观走向多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在青年学生中早已不再独领风骚,而是由传统的单一化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 。比如,在价值标准上,有的“唯书”,有的“唯上”,有的“唯实”;有的“跟着感觉走”,有的跟着“时髦”走;有的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以小团体利益为标准,有的以个人利益为标准。又或者,“青年学生1984年谈成才,1985年谈改革,1986年谈民主,1987年谈恋爱,1988年谈经商,1989年谈出国。” 很明显,价值观虽呈现出多元之势,但却趋向于利己主义,不啻是一种混乱。

青年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各种社会规范,并通过不断学习而成为正式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其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自然非常容易受社会发展状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深入发展,西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负面效应难免不在中国重演。上述看似“多元”的价值观倡导消费至上、愉悦至上,注重身体享受、感官愉悦的低俗文化更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伺机而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进行的“10年来中国青年价值观取向的演变”课题研究表明,青年学生对物质的追求已经强于对精神的追求,对待物质待遇也经历了排斥——接受——看重的态度转变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分析,中国社会正在呈现“加速拐弯式”社会转型,物质文明提升的同时,道德文明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道德现实呈现“两极分化、中间混沌”的状况,出现了理想信念淡化、善恶是非观念模糊、诚信快速沉降等诸多问题。上文谈到的高校女大学生对“傍大款”、“周末二奶”问题的态度就反映了其理想信念的缺位,而相亲节目中对于嫁富豪、做二奶的宣传鼓吹更反映了大众传媒善恶是非观念的模糊。

缺乏引导的青年学生“三观”渐趋认同于西方的实用主义和资本运行逻辑,强调实际生活中和实际经验中对自己有实利的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学生渐渐忽视精神层面的陶冶,对现实中高校共青团投入的政治人文关怀能有多少认可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改革之变中组织动员方式的日渐疲软

共青团最大的优势在于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其组织动员可达“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效率之高让人叹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西方价值观念的传播和冲击,使得行政命令式动员方式不再“一呼百应”,传统层级联动动员机制不再“令行禁止”,集体主义基础之上的凝聚引导更是“每况愈下”。改革变局中的组织动员方式呈现疲态。

(一)传统方式的硬化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社会奉行着“全能主义”的模式,发挥着“无限政府”的职能,其中最典型的例证便是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中指出,“党和政府集体领导呈现这么一种方式:党的上级部门下达有关领导班子如何开展工作的规定,不断向每一级发布指示。他们也与下级召开会议,有时让下级领导参加上级的会议,或是派上级干部到下面视察。如果上级干部认为某个问题很重要,他们可以也确实会进行干预。”受此传统影响,各级机关和各类组织习惯于完全垄断式的行政风格,高校共青团也是如此,造成了其与青年学生间关系的相对板结和僵硬。

在传统体制中,高校共青团变成团学事务的全部统辖和管理者,为了凝心聚力办大事而调动青年学生的组织动员方式基本只能局限于行政命令这么一种方式。权责不明晰、定位不明确,使得高校共青团长期给人一种包办一切的刻板影响,有碍于其在青年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塑造和未来工作的组织与开展。虽然高校共青团一以贯之的工作原则和传统,是“围绕党的中心,照顾青年特点”,但后半句似乎被选择性忽略或刻意弱化,以至于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一直以来都抛不开党化倾向和行政化倾向,其社会职能的实现方式——组织和动员也长期固化于行政工作机制。

(二)动员机制的僵化

由于团的群众性属性的特殊,高校共青团仍沿袭行政工作模式对青年学生进行引领。然而,其工作对象,即青年学生思想普遍比较活跃,大学生群体主体性意识强化、社会参与主动性增强、网络集聚性增强、价值追求与需求多元化、社会空间流动的时间短、频率快,这让高校共青团一时对大学生捉摸不透,传统的团学活动、群众性学习、开会等组织化的动员方式已经难有吸引力。

动员机制的僵化并非旦夕之变。早在2006年,原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春华同志在共青团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上就明确指出“从青年工作的环境来看,一些传统的联系青年的渠道在弱化,单纯依托单位体制来组织青年的途径已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仅仅靠开大会、发文件、作报告的方式已不能有效地动员青年。” 一方面,这种面对面或层层发动的传统组织动员体系具有很大的滞后性,在实施效率上太慢,很难适应青年学生追求高效率的生活方式,更遑论开大会、发文件等收效甚微的学习方式了 ;而且新媒体时代的青年学生普遍“寄居”网络,传统“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被新的时间观念和更强的流动性割裂,短时间内难以有效聚集人员,这就给面对面的动员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青年学生思想分化程度较高,加之思想活跃、见识广博,思想兴趣上的独立性、差异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不断增强,使得高校共青团要用传统的活动模式进行全方位的覆盖变得不大可能,反而降低了青年学生对这种模式化活动的兴趣。当传统的评价标准和价值体系乃至学习方式难以符合其口味,新的标准又难以短时间建立时,青年学生便会趋向于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生活休闲娱乐方式。

(三)凝聚引导的弱化

我国长期以来以集体利益为主导价值取向,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种价值取向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逐渐深入的条件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了思想敏锐的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矛盾化、多元化趋向。受此影响,部分青年学生似乎对思想引领已经开始反感。援引陈亮、张波等学者在《社会思潮与青年成长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的调查,可以看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学生影响甚微:65.4%认为“有一点”影响,17.0%认为“没有”,只有16.6%认为“影响很大”,且“90后”在这个问题上的认可度与别的群体更存在差异,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值得反思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 ,都使高校共青团的凝聚引导职能不断弱化,而传统的组织化动员机制更是难担重任,新型的社会化动员机制、网络化动员系统缺乏范例和标准,仍处于“试水”阶段。由此可见,要实现团中央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努力找准党政关心、社会关注、青年关切、共青团能为的结合点,坚持组织化动员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充分发挥团的工作品牌的引领作用和各类青年骨干的带动作用,促进广大青年踊跃投身各项建设事业”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

三、由体制推送到社会选择的就业转型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青年学生最关心的话题。“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青年就业观念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服从分配、走向开放、自主择业。” 青年学生作为就业的主要人群,不仅是这几个阶段的亲身经历者,更是直接受惠于高校共青团在创业就业帮扶的体验者和见证者,其满意与否将决定对高校共青团的认可度高低。

(一)体制保障的“金饭碗”式就业

改革开放初期,青年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生活在大学的象牙塔里,可谓无忧无虑。这种生活的背后并非因为有着“李刚”一样的爹,而是因为有着“统包统分”国家就业分配政策 。当然,这一政策只存在于计划经济时代,此时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在当时属于稀缺的人才资源,因此被国家予以重用和调配。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朗朗上口的口号形象地表现了当时青年毕业生服从分配的就业观念。在市场观念尚未萌芽的计划经济体制内,青年学生也乐于通过这种方式接受党和国家的挑选,为社会主义贡献一砖一瓦。1984年“中国青年的就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时青年学生在评价职业时看重的依次是:社会地位、社会意义、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随着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改革浪潮的兴起,作为社会最敏感的群体,青年学生直观认识到了商业大潮的魅力,“下海”经商变成时髦的就业方式。同时,越来越多青年学生似乎也突然发现学历在商场中间只是一张纸,从1987年到1989年,全国共有700多名研究生中途退学。受商品经济的洗礼和社会转型的影响,这一阶段青年学生就业似乎渐渐地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和经济收入。

(二)自主择业的竞争式就业

从1985年开始,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被分步骤、分层次地逐步进行改革;1989年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 。政府就业政策的这一改革,无形中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青年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使青年学生就业逐渐走向了市场化 。高校青年毕业生开始遭受市场机制的冲击和影响,就业观念从政治与社会关怀逐渐转向解决衣食住行,并不得不考虑市场的现实和就业的现实。

更为雪上加霜的情况接踵而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加入了WTO之后,中国的社会形势发生了改变,我国高等学校在1999年开始实行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且又值政府机构精简,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就业市场上供需矛盾急剧加大。“我们用10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30年、50年的历程,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教育部部长周济2009年在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时如是评价,足见高校扩招引发的就业岗位、教育资源、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连锁反应”。

青年学生先是告别了体制推送的就业机制,被投入了市场浪潮中接受挑选拣择,然后又要在早已饱和的就业市场中与连年增加的其他毕业生“近身肉搏”,“金饭碗”被市场竞争中残酷的社会淘汰和选择取而代之,推荐就业的单一模式走向自主择业的多样化选择模式后,青年学生的心态或多或少也发生了改变。根据《2014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显示:薪酬待遇目前仍然是青年学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地点;青年学生未来的工作地点更倾向于二线城市,其次才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些调查充分反映了青年学生以个人现实利益为中心的需要,也多少反映了其实用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功利主义倾向。

(三)准备不足的盲目式就业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当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101万,2013年这个数字是699万,而2014年已经达到了727万 。就业难似乎已成为高校青年学生普遍面临的现状,但翻阅西部某省高校的一份调研报告后会发现其实不然。报告显示:愿意去沿海城市的毕业生占46.5%,愿意在大城市工作的占41.2%,愿意去农村的仅有6.6%;愿意去国家机关的占38.9%,愿意去三资企业的占43.9%,愿意去农业部门和乡镇的仅占8.9%。由此可见,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并非岗位不足,而是青年学生眼光太高,就业预期和现实情况存在过大差异

国内求职的市场化机制不完善是加剧“就业难”情况的另一重要因素。从青年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各高校的招生和就业安置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青年学生在拥有更多自由的同时,也肩负起更多的责任通过职业岗位服务社会。然而,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青年学生职业规划观念的建立还不及时,生涯规划能力有待提升,全面剖析自己并挖掘自身潜能的努力还有待继续。最为核心的一点是,青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人生目标不明确甚至根本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在求职阶段又通常缺乏职业能力训练,导致在择业时被动、盲目。

当然,除了青年学生自身原因及国家政策的不完善外,高校服务部门也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对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校共青团而言,当青年学生就业创业成为普遍难题的时候,一方面反映出其在就业创业方面提供的服务仍然不足,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其在该方面存在较大的作为空间。 60eRZYUkYUQe9MOX/H/ox2rqKmR0T3bv3ZYvshAnTpO1Y3R4waGGuFehuNSFxfi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