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产品供应传统单调,怎能一呼百应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青年学生利益诉求多样化与育人模式的相对简单化,是高校共青团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012年2月,陆昊同志在团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共青团宣传工作“产品供应”的概念,即“团的宣传战线要在过去不断探索积累、深入引导青年的基础上,善于在内容上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精髓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思想逻辑,并找到与当前青年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阅读方式相适应的引导路径和载体,善于借助专业力量和市场力量,将思想引导内容融入青年喜欢的各种方式和有关市场产品中,增强引导青年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普遍性”。

究其根源,“产品供应”源于管理学。从管理学上看,组织提供的承载人们利益的具体形态称为产品(公共产品)。高校共青团也是组织形态的一种,人们之所以建立组织,是希望通过组织供给公共产品有效降低个人在获取利益、满足需要、实现权利过程中的“成本”(交易成本)。根据这一理论可以推导:高校共青团的“产品”,就是其工作载体和引领路径,即能够提供给青年学生的各种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的总和,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素质拓展、校园文化、志愿服务等。高校共青团的“产品”兼具政治性、社会性、教育性和服务性等多方面的属性 ,并通过自身的组织创新和内外部资源整合,供给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积极回应来自党和国家、高校、社会的需求 。但在现实工作中,却无法满足青年学生多样复杂的成长需求,也不能提供足够的新型产品以适应变化,这成为服务的瓶颈。

一、成长需求多样复杂,团委应接不暇

秦宜智同志2014年在江苏调研共青团工作时强调,“当代青年成长环境更加多元、需求更加多样、个性更加鲜明,如果没有服务,谈提高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就会显得苍白。” 可见,竭诚服务青年是团组织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的根本途径,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的重要体现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当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时,就会自发向高一层次发展,成为驱使行为的原动力。青年学生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但一般而言,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已经基本实现,因此更渴望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青年学生在学习、就业、维权等领域需要服务的内容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对高校共青团服务能力的诉求增强,由此产生了青年学生需求和共青团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近年来,虽然各高校共青团服务意识不断强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体制权威钳制思想多元、乏力课堂无法满足广泛兴趣、就业困难阻碍成长成才等一系列短板

(一)思想多元之于体制权威的挑战

伴随着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当代青年学生不断成长。改革开放不仅是生产力的解放、社会制度的调整,更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转型 。在此过程中,青年学生首当其冲成了“急先锋”的角色,其思想上的巨大变化给传统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思潮对主流信仰产生干扰,物质主义侵蚀核心价值观,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引发观念分化和冲突,势必使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出现某些不和谐甚至离心因素,而在青年学生群体之中,这种不和谐因素表现得更为错综复杂

第一,“多元思潮”对“主流价值”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显现,传统一元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学生思想和价值取向差异化日益明显,不再认为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而是倾向认为每个个体的发展存在多种可能,因此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思考和决定自己的人生选择 。虽然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绝不意味着反对主流价值,但更多的情况是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出冷淡和不关心,或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迷茫,出现暂时性的信仰“真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表现出反感和抗拒,甚至出现信仰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青年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离心因素,必然导致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开展困难,特别是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基层团组织的思想引导不仅“雪上加霜”,还容易导致一些青年学生对高校共青团“敬而远之”。

第二,“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矛盾。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在当代青年学生中的流行,挑战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思想引导工作。不同于早期理想主义大行其道时的热血,当今的青年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凸显出务实化的倾向。他们在成长经历中感受到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市场经济“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观念影响甚大 。此外,他们厌恶大话、空话,反对“形式主义”的东西,但不再沉醉于对理想的憧憬,而是更愿意做一些能立即有成效的事情;他们提早感知了社会压力,甚至一进入校园就开始为出国、读研、就业等未来选择做准备 ;他们非常重视工作单位的选择,看重个人的发展机会和单位的待遇;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不乏高尚的追求,但同时也很在意自己体面的生活,注重生活质量和情趣 ;他们渴望参加包括高校共青团在内的青年组织与活动,但更多的是考虑这些组织和活动能否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能否给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注重现实和实用是必要的生存法则,然而现实和实用却往往过度表现为功利和浮躁。注重实用的青年学生往往只知“脚踏实地”,不愿去“仰望星空”,把包括理想信仰在内的一切,都看成一桩需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买卖和交易”。功利和浮躁的心理使得高校共青团的理想信念教育容易游离于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之外。

第三,“平等亲切”与“强势权威”的冲突。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开化,青年学生对传统意义上“领导”、“组织”的定义发生了变化 。他们不再认同青年运动中“英雄”式的领导,不再把组织看作个人生涯的唯一归属;他们讨厌被要求、被命令、被控制,希望被尊重、被信任、被欣赏。青年学生理想中的共青团干部应该是与自己心意相通、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普通人。他们喜欢作风民主、平等沟通的教育模式,喜欢待人温和亲切、办事高效务实的“领导”; 他们讨厌空洞的说教、严肃的话题、刻板的活动形式,期望温馨、活泼和娱乐的气氛;他们希望从团组织得到资源和服务,而不是约束和任务。此外,他们思维中的“等级观念”相对较少,“逆反心理”相对较强,对出现在身边的“强势组织”往往非常敏感 。需要说明的是,青年学生的上述特点并不意味着他们“目无尊长”、“目中无人”,他们只是希望能够有平等沟通的机会,希望自己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尊重。

虽然各级共青团组织都明白“全部工作是为了服务青年”的道理,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共青团和共青团干部还是习惯过多地使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来开展工作,动辄“开大会”、“学文件”,不关心青年学生的自觉参与,不关心为青年解决实际问题 ,而满足于追求活动规模、追求领导出席、追求新闻报道,造成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脱节。必要的组织动员手段必不可少,但若使用不当,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对高校共青团形成负面的“官僚”印象 ,以至于自身工作游离于青年学生之外,凌驾于青年学生之上。

(二)兴趣广泛之于课堂乏力的无奈

青年时代是长知识、打基础的重要阶段。青年学生有学习专业、继续深造的需要,有拓展爱好、施展才干的需要,还有实践提升、融入社会的需要 。而目前,青年学生主观意识上虽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可在现实行为中大量出现“学习不自觉”甚至“逃学”、“少学”、“厌学”、“不学”的现象,可见其在面临理想与现实反差时的彷徨和无奈

一般而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同构成高校育人系统的主体 。“第一课堂”指在传统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教材,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第二课堂”即课外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也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主要阵地和载体 。近年,一些学者又陆续提出了“第三课堂”、“第四课堂”概念,这些教育模式共同组成了育人阵地。在课堂建设中,高校共青团存在“跟不上”、“不适应”等现象。

第一,“第一课堂”活力不足。目前部分青年学生在“第一课堂”的学习呈现“四多四少”的现象:一是上课时间多,自学时间少;二是进教室的时间多,进图书馆的时间少;三是被动接受的时间多,主动思考提问的时间少;四是读教材的时间多,读原著的时间少。“第一课堂”普遍缺乏活力,也难激发学习激情。究其原因,可能是课程内容的呆板、教师施教意识薄弱、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高校共青团在面对“第一课堂”的种种窘相时,却只能“望洋兴叹”。

第二,“第二课堂”助力不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改革及重视素质教育的提倡,使得“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界限逐渐模糊,“第一课堂”不足自然需要“第二课堂”补充,而高校共青团拥有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吸引、凝聚、引领青年学生的重要载体、阵地和路径,理所当然成为“第二课堂”的设计者和实施者 。但是,青年学生的流动性增大,兴趣和志向更加多元,人际关系更加开放,同时活动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增强,这使青年学生的活动领域偏离高校共青团的工作阵地,对主流校园文化活动产生冲击,削弱了高校共青团在“第二课堂”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另外,新媒体的普及,自组织的涌现使高校共青团传统的阵地弱化不少 ,“第二课堂”不再是参与课外活动的唯一途径,高校共青团所提供的“产品”不再是稀缺资源,大大降低了组织吸引力。此外,青年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性参与团外活动,从而形成自身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弱化了“第二课堂”的作用 。同时,现行的高校共青团活动一定程度上还滞留在传统的框架之内,不能前瞻性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使得原有的“第二课堂”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有效破解

第三,“第三课堂”成效一般。“第三课堂”指的是除了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之外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专业职业等的教育活动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政府、高校、学生、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完成,当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高校共青团研究社会实践“不深入”,工作被动、对社会实践缺乏具体而有效的指导;社会实践与学科专业、课堂教学脱节;指导教师制度不完善,指导不及时、不连续 。二是青年学生对社会实践不适应,对活动的实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欠缺胜任各项工作的能力 ;缺少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三是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待社会实践“不关心”。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助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成败。虽然各单位在政策层面大力支持社会实践活动,但却难有实效。一方面,没有给予必要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没有设立或明确负责实践活动的具体部门,使高校共青团在沟通协调过程中屡吃“闭门羹”。

第四,“第四课堂”有待拓展。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解构与重塑了当代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凝聚方式 。由此,可在前三个课堂的基础上提出“第四课堂”的概念,即网络参与实践 。“第四课堂”的出现,对高校共青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运用新媒体工具,创新工作思路和实现途径,才能达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目的 。目前,许多高校共青团对“第四课堂”做了诸多有益探索,但仍未形成系统,且内容、平台、队伍、制度建设等都还跟不上。此点在第一章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展开。

(三)追求成才之于就业困难的落差

社会体制的急剧转型与市场机制的逐步深化,在赋予社会活力的同时,也使得青年学生的就业环境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699万,2014年达到727万 。与此相对应的,是毕业生就业率的一路下滑,甚至出现了游离于正规就业和未就业间的“灰色就业”的乱象。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的经济活动人口至少在未来十年内将维持在近7亿人的规模,每年新增劳动力2000万人,再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等外部不利因素,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青年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由此可见,高校共青团做好服务青年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年学生需求的主流由强政治性转变为强发展性,满足其发展需求就必须有充足的工作资源和更具时代性的工作机制 ,而这对高校共青团而言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近几年,团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服务青年学生就业创业的活动,而目前高校共青团也积极响应,主动探索 ,但大部分仍是以政府支持和社会支持为主,依靠自身力量服务就业创业的力量还比较有限。资源不足、渠道不多、人手不够、制度不全等,都制约了高校共青团做好这项工作。

二、产品供给捉襟见肘,团委难脱其责

传统工作模式中,高校共青团基于团组织与青年学生利益的高度一致性,通过供给与青年学生切身利益紧密关联的产品(如身份、地位、荣誉、职业去向等),对其进行直接的物质资源配置,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凝聚、组织和引领 。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青年学生的利益诉求趋于个性化,利益的实现方式趋于多元化,高校共青团显然无法成为其唯一诉求对象。传统产品形态单调、内容单一,致使青年学生认同感下降、参与度变低。

目前,各高校共青团也在积极探索从传统产品向新型产品的转型,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业力量和市场力量支持不足,导致无法“开发”出能切实增强引导青年学生的产品形态。即使“生产”出来,相对于整个市场的相关产品而言也“微不足道”,远远不能实现普遍性的引导要求 。二是产品内涵不足,与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社会力量远远大于共青团既有的专职工作力量,使得高校共青团原创产品在青年学生中的合理存在不足 。三是供给渠道不畅,导致面对相同的产品供应,高校共青团的原创产品到达青年学生的时效总是滞后,而其他产品则更容易因为“首因效应”而占领青年市场。

(一)产品形态:想说爱你不容易

高校共青团传统的“产品”,主要是以群众性、运动式和活动化为特点,如开大会、作报告、搞动员。工作推进中,主要依赖党政关系和团的层级系统,组织关系明确,运作方式行政化、机关化,输出的产品也多强调正面灌输和规范引导 。随着市场经济深化,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价值取向日趋多元,行为更加务实,主体意识、个体意识不断增强。此外,青年学生在爱岗敬业、为社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同时,还要求社会予以承认和重视,满足其物质和精神的多重需求,达到个人、集体、社会的兼顾,奉献与获取的统一 。在此大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的产品供给更多地接受社会评价,对活动效果和针对性的要求更高,局限的传统产品形态使得不适应性越发显著 ,导致竞争环境不适应、产品功能不适应和话语体系不适应等问题。

第一,竞争环境不适应。在计划经济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凭借党团关系开展青年工作,具有天然优势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深入推进,代表各利益群体的青年学生“自组织”纷纷涌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必然要打破旧有的单一垄断局面,实现青年产品供应者的多元化 。目前,除高校共青团外,各职能部门、人民团体、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等,都在为特定的青年学生群体提供相应的产品,其中非政府组织,特别是青年自组织的发展速度呈现上升势头。以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为例,根据团广州市委2009年的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户籍青年与流动青年3000多万人中,有大约700万人参加过自组织活动,覆盖志愿者服务、公益行动、读书学习、务工创业、专业社区、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新型交友、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覆盖面广,种类繁多,对传统高校共青团的产品供给格局造成了冲击

第二,产品功能不适应。改革开放后,政府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干预逐步减少,转而由社会自身来管理、规范,大多数事务已还其非政治化的原貌,而在日常生活事务中,政治化倾向逐渐淡化,青年学生对政治的关心程度也随之下降 。然而高校共青团输出的产品往往因为形式的庄重性、内容的思想性而变得重复雷同,活动形式也严重同质化。这自然容易让青年学生产生重复审美、重复受教育的知觉疲劳,难以产生鲜活的刺激。许多思想性强、对青年学生意义重大的好活动往往单一地通过开展宣讲活动、举办报告会等形式进行灌输,对已具备思想判断力的青年学生而言,显然感到“不堪其扰”。

第三,话语体系不适应。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 。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尊重青年学生新特质,善于结合其心理特点和话语体系,重视艺术、时尚、情感的作用,将党的政治主张用青年学生乐于、便于接受的方式传递表达。然而,当前高校共青团的思想话语体系还没有具备个性时尚的特点,对本就弱化政治意识、反感说教,渴望接受新思潮、新事物、新时尚,注重个性体验和意见表达的青年学生而言,显然是格格不入的。可喜的是,部分高校共青团已经开始采用时尚热词与青年学生沟通,但却往往停留在对网络碎片化的语言体系进行“翻译”及简单整合,缺乏对流行“话语体系”的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究,自然无法熟悉其生成、发展、流行和衰减的内在规律 。此外,在更加实质性的理论精髓、信仰叙述上缺乏系统性的“群众语言”表达体系,没有充足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不能适应青年学生思潮演进。

(二)产品内涵:高位徘徊不应景

高校共青团在组织方式、领导方式、动员方式、工作方式上都有着鲜明的政治性,相应的,其产品内涵的定位多站在“高屋建瓴”角度,难免出现“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局面。

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共青团的产品定位,可发现存在“高位徘徊”的倾向。“高位”是指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基础好、传统好,“徘徊”是指在带头破解团的工作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足、有效覆盖面不足方面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一是对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把握还不够。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新媒体的全面普及,都使得当代青年学生有着不同以往的鲜明特点,而相应的产品内涵却不能敏锐、及时、深入地把握这些特点。二是产品内涵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主要表现为“有教无乐”或“有乐无教”现象较为普遍;面对学生日益多样、具体的需求,高校共青团的服务能力还远远跟不上;工作和活动的普遍性不够,少数学生参加多数活动的“二八”现象还较为突出;组织活力还有待提升,存在基层团组织不够活跃、“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影响”的现象 。三是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化动员呈现弱化趋势。社会化动员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并显现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互融合的趋势 。这一产品输送方式的挑战,也对产品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供给渠道:内外交困难畅通

高校共青团组织拥有广泛的社会联系优势、庞大的组织联络优势,更有亲近青年学生、了解青年学生、针对不同青年学生的特殊情况及时满足他们各种需求的优势。但是,如果没有利用好上述优势,畅通各类优势的转化渠道,则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便难于施展。从渠道上看,目前产品供给渠道有两条,一条是获取外部资源的渠道,一条是向青年学生输送产品的渠道,即“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路径。而目前这两者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资源引进渠道不畅。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资源,主要包括团内资源、校内资源、党政资源、社会资源和国际资源。在计划经济时代,其工作开展主要依靠团内资源,获取渠道相对单一、狭窄。然而,在新形势下,高校各级团组织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单纯依靠有限的校内资源和团内资源,已无法全面满足和适应青年学生工作的需要。一是自有资源的增量不足。校内资源和团内资源虽具有天然优势,但总量有限、增量缓慢。二是党政资源供给结构失衡。党政资源是稳定的,但多停留在“指导意见”式的文件上,呈现出倒三角形格局。三是社会资源来源不稳。作为一个政治性青年组织,高校共青团在社会资源整合过程中,缺乏像慈善组织、公益组织和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获取社会资源的充分合法性和稳定渠道,经常处于资源匮乏和资源饥渴的状态 。由此可见,在高校共青团整合与配置资源过程中,至少面临两大挑战和难题:其一是在体制内,如何向上争取更多、更实惠的党政资源、政策支持;其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走出体制,在保持自身政治性和纯洁性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另一方面,产品输出渠道受阻。2014年2月11日《中国青年报》以“57.6%受访大学生认为校方不太重视学生意见”为题进行了报道,直指“后勤服务、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是大学生最关心的三大问题”,而对话机制的缺失使得上述问题更为棘手。对于参与活动的热情高、动力足的青年学生而言,如果高校共青团对其结构多样化的需求认识不足,对其合理诉求的表达回应不够,对其利益的维护效率不高,以致其参与各类活动的渠道不畅、机会渺茫,就会人为造成负面影响,给思想引导工作增加难度

目前高校共青团产品输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青年学生诉求表达和沟通制度不对称。因为渠道缺失、堵塞、不够快速便捷和使用成本太高等 ,高校共青团和青年学生的沟通受阻,此时青年学生很可能寻求体制外表达手段,如公开发布微博、微信等,甚至向新闻媒体爆料等。二是高校各级团组织信息传达不对称。目前大部分仍采用层级管理的模式,造成各级团组织沟通交流不足,各级团组织定位、关注点偏差,团组织中部分工作不清晰,层层递进导致信息选择性的屏蔽和丢失 。这都使得高校共青团较难全面了解真实情况,造成工作效率低、疲于奔命的局面。

作为一个属性复杂的公共组织,高校共青团在不同时期面向青年学生提供特定的产品,从而实现对他们的吸引、凝聚、培养。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以来,高校共青团的组织环境和青年学生诉求发生巨大变革,提升团组织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完成党和国家、学校、社会的供给任务,积极回应青年学生的发展诉求,在同青年学生的有效互动中,实现两者从“利益关涉”到“信仰追随”的升华,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关键所在。 VINH9J1LQvVHcZ9eIuPRhFOvv6Y9o6BPO9rLstzIFcUPzuZLQnMLswLZrmXHQa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