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团委鞭长莫及

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财〔2014〕4号)显示,201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4488.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30%。同时,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0364.72亿元,比上年的27695.97亿元增长9.64%。从上述飙涨的经费投入中可看出,国家经济实力的显著增长、教育投入的增加,使得高等教育发展日新月异。高校共青团在高等院校具有的深厚的组织基础和长期的工作经验,将为其在新形势下的工作创新提供巨大支撑。但是,结合工作实际,就会发现育人教育中内涵式发展速度过缓、精英化意识淡漠、推动素质教育力不从心,使得其在人才培养方面鞭长莫及。

一、内涵式发展的亦步亦趋

教育改革的根本是内涵的提升、教育品质的改进。“高教三十条”指出,坚持内涵式发展,即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对于文件中强调的“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似乎与之交集甚少 。由此可见,教育部对内涵式发展的定位还是以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为核心。如果仅仅只对目前的高校改革趋势简单跟进,则可能会不经意间偏离本位,偏离本职工作重心。想要克服上述弊端,切实提升服务素质教育的客观成效,从参与度、贡献度和认同度这三个维度去思考、设计新时期的各项工作 ,把握工作重心,把握高校改革中心,把握内涵发展的政策推进,做出抉择积极应对

(一)就工作重心而言,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升教育质量,而高校共青团难作为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 。从纲要内容看,最终目标是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然而具体到工作实际中,许多高校把“提高质量”简单等同于“提高专业培养质量”。虽然高校共青团也以育人为核心,但侧重于思想引导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想要介入以专业培养为主的第一课堂,确实难以施展。

(二)就改革中心而言,内涵式发展强调“内部核心结构”,而高校共青团难纳入

内涵式发展模式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内部挖潜来促进教育的发展。高校改革的中心并不是群团组织和工作,所以作为学生群团组织的高校共青团,很难被纳入影响教育质量发展的内部核心结构 ,边缘化的危机使得其在改革中话语权不多。改革使得高校变得越来越开放,也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趋向于多元化 ,因此对高校改革的整体把握变得更加模糊和困难,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凭借工作特色和优良传统适应新变化。因此,在不断深入的高校改革运动中,高校共青团一方面不得不紧跟,争取进入“内部核心结构”;另一方面又找不到合适的对接点,缺少现实的针对性,这对于以思想引领、服务大局为核心工作的高校共青团而言,无疑是重大的挑战。

(三)就政策推进而言,政策的出台多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共青团难沾边

通过集中分析国家对教育改革推出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如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2015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厅〔2014〕2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等。如果仔细研读其中的高等教育政策,便会发现其中大多数在指导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理念的深化,所涉及的部门一般都是相关教育职能部门,与高校共青团往往“风马牛不相及”。比如,目前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教育规划纲要”和“高教三十条”,涉及高校共青团的少之又少。

教育改革政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选择性的行为,是执政党和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时期内为推进内涵式教育发展这一目标而制定的方案和措施,也是执政党和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运用其物质力量对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权威性决定 。遗憾的是,拥有良好的组织基础、人力资源以及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和实践传统的高校共青团,理应在高校改革中发挥更加主动和基础性的作用,但现实中却“微乎其微”,发力点也“微不足道”,因此无法和高校改革的现实进展紧密相连,只能在推进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改革中亦步亦趋。

二、精英化意识的日渐式微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即由教育的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主要标志,是突破了国际上公认的毛入学率达到15%的指标

随着教育的精英化变为大众化,有限的教育资源被分配到无限的学习者身上,使得人均教育资源占有量减低,同时伴随着精英意识的缺位,青年学生自我认同度下降,“就业难”的社会情绪更使得青年学生就业时产生了“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由此可见,在人才培养质量逐步下滑、教育品质不断拉低的情况下,教育反而变成了一种消费,或者是寻找工作的跳板,或者是公民基本素质的培养,以往社会精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气数将尽”。

(一)有限的教育资源被无限的人共享

早在2007年,教育部便宣布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急剧的扩招,已经使得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良莠不齐。据教育部统计,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和成人高等学校),截止到1999年5月10日共1034所,截至2014年7月9日共2542所。此外,高等学校在学人数500万人,毛入学率为22%;2002年至2006年,中国学校占地面积从112万亩增加到212万亩;教学用房从1.2亿平方米增加到2.7亿平方米。上述数字看似非常漂亮,但是和暴增的人数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规模为108万人,2014年全国高校招生规模698万人;199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251.78万人,2014年高达727万人。大数据的后面显示的是高校扩招速度和建设速度之快,无疑将不断瓜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

(二)青年学生自我认同缺乏精英意识

伴随着精英意识滑坡的还有青年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荣誉感。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开始专注于自己的个人生活,对社会的整体发展缺少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和抱负 。如此一来,本该对社会具有重大的批判意识和自省意识的群体,却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得过于个人化和功利化,从中也可以看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导工作的缺位。

精英意识不仅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认知,也是一种人生的担当和责任。高等教育并不仅仅是青年学生教育权利的实现,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保证。有论者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取得巨大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社会也经历着更多的畸变 。价值多元化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很多人出现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上的短视,甚至出现有碍于社会进步的思想和见解,滋生了各种腐败现象,涌现了很多投机取巧、见利忘义、假冒伪劣等经济行为。对于上述现象,本来更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充当社会良心,维护社会的良知,批判不健康、不文明的社会文化现象,以帮助社会进行思考和行动,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然而,高等教育的批判功能随着精英意识的衰微而日渐丧失了,使得很多青年学生非但未能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正面的监督和批判,而且自身的人生价值观也常常出现迷茫。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精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出现断层,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秦宜智同志在2013年“我的中国梦”——各界青年座谈交流会上谈到“要准确把握‘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密切关系”时说,“任何时代,青年都是最富有理想追求的群体。梦想能否实现,关键是看能否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每个青年都应把个人梦想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然而,精英意识的衰微,使得青年学生群体对主流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疏离与隔膜,对政治失去敏感性,并逐渐淡化了将个人梦想与祖国发展联系起来的青春理想和价值实现。

(三)就业无力感的放大和就业意向的放低

与以往“天之骄子”一毕业即能享受国家政策分配而获得“铁饭碗”的时代完全不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年年增长的青年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买房、租房、贷款、买车、结婚、生子等种种压力,使得其身上“天之骄子”的光环黯然失色。在就业和生活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学生,何谈精英的使命感?在地铁和公交中颠沛流离的青年学生,又何谈精英的责任感?于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对政治意识形态变得更为疏远和隔膜,对近代历史的发展持有更加多元的看法,对自己现实的权益有着更为深切的关心和诉求,只是将自己的学习目标定位在毕业的“待价而沽”,而不是理想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自我实现。

受此影响,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变得更加棘手,并越来越难以得到普遍的积极响应和真诚参与,逐渐沦为一种功利性的实践。即使高校共青团可以努力开展工作,但却因为青年学生对团学活动有意无意地疏远,使之难以拓展作为空间。

三、推进素质教育力不从心

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素质教育的推进密切相关。实践证明,作为党联系青年学生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且源于自身性质、特点和工作实践,高校共青团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具有得天独厚和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现实情况却是,素质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面实施,至今已近二十载,但青年学生素质教育成效、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却不尽如人意,素质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对此,“教育规划纲要”再次重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这意味着,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要求,使得在素质拓展目标和学分制模式冲击下的高校共青团更感不堪重负

(一)素质拓展,高校共青团大有作为却力不从心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启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决定》特别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为深入贯彻落实该《决定》精神,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4〕14号),要求各高校要把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形成由学校党委分管领导挂帅,以学校团委为中心,学生工作部(处)、学生会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按此文件规定,高校共青团成为推动青年学生素质拓展的主要负责部门。可以肯定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给高校共青团带来了更多的作为空间,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机遇。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高校共青团在推动素质教育方面却显得很吃力。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增加了高校团委在推动素质教育时的难度 。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高校录取的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青年学生素质状况呈明显的差异化、多样化。另一方面,“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明确,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而与教学相关的科研、管理环节才是高校的“内部核心结构”,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高校共青团更多只能依赖于“第一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通过这两个有限的平台推进素质拓展。此外,伴随新一轮教育改革而出现的学生社区书院制 正在逐步实现着素质教育的功能。目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都在效仿诸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海外名校采用书院式教育模式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介绍,“书院制的实施,让学生在专业院系接受教育外,还将以住宿书院为基本单位,开辟‘第二课堂’,深化通识教育理念,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文化育人,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跨学科素养、人际沟通和社会领导能力都将得到锻炼”。“书院负责专业教学以外的所有事情”,当然包括团委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等素质拓展平台 。可见,书院的实行完全可以帮助推进青年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有挤占职能的可能,更可能使高校共青团进一步被边缘化。

(二)学分制实施,学生主动、高校共青团被动

学分制的全面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素质教育一样,学分制教育模式成为教育发展遵循的观念和指导原则之一 。学分制的实施解放了个体的个性、差异性和主动性,让青年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课,自由组合属于自己的“课程系统”。如此一来也完全激发了青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他们可以自由支配的课外时间增多,增加了学习之外的随意性和流动性。此外,受学分制影响,传统的专业、班级、年级编制界限变得模糊,班集体和团支部的概念逐渐淡化。失去班级依托的基础团组织,无疑让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变得被动。

唯一欣慰的是,随着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也逐渐纳入学分制进行量化管理,让高校共青团成为这项管理方式的计划组织和实施者。将素质教育纳入学分制管理,就是将“第二课堂”教育,即非课堂教学形式的课外素质拓展活动,作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规定青年学生获得一定的综合素质学分方能毕业。这种学分制管理方式,使过去自发、松散、不严密的活动变成有组织、有计划、有激励机制的课外教学实践 ,间接使得高校共青团参与到教学管理的核心环节,却也暗含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实施,教学资源变得短缺,很多高校为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都会选择在课余时间和周末乃至节假日安排公选课 。如此一来,青年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挤占,原本属于“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教育的时间变得更少,发挥作用的空间被挤压,高校共青团以课余为主阵地和“寓教育于活动”的工作特点和工作优势也被削弱。另一方面,青年学生自由度增强、流动性加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降低,集体荣誉感缺失,使得高校共青团课余素质拓展活动,尤其是集体性的竞赛活动组织难度更大。 5GucFQy4CEPMFr4mHoquIG34dpLamOGrFzq4jUBc0nMjlhSULyYQ90PAin8ILo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