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汪国胜

高考是我国面向高校的最重要的人才选拔考试,不仅学校重视,全社会都很关注,可以说,没有哪一种考试像高考这样牵动着千家万户。如何提高高考的科学性和公平性,直接关系到人才选拔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关于高考,教育界和学界已有不少研究,但大多侧重于制度设计的宏观层面,主要涉及高考政策、高考模式、高考与教育公平等方面。虽然也有研究涉及具体的试题,但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在阅读和写作,对语言问题则缺乏应有的重视;而且,考察的视线一般限于当年或近年的范围,没有考虑到对历年试题进行全面检视的必要。事实上,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语言的运用能力上,对考生语文水平的检测,应该把语言的运用能力作为重要的考项。高考语文中,语言试题应该给予怎样的地位?如何有效地检测出考生的语文水平?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需要我们给予回答的课题。姜岚作为高校的语言教师,参与了山东省的高考语文命题。出于工作的责任感,为了命题的科学性和考试公平性,她积数年之功夫,对新中国以来高考语文试卷的语言试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力图总结出命题的特点及变化,指明命题的未来走势,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教学建议。这一工作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其研究成果《建国以来高考语文试卷语言题的变化及趋势》凝聚了她艰苦探索的心血。

翻阅姜岚的这部书稿,我感觉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其一,资料丰富,分析透彻。作者收集了 60 多年的全部高考语言试题,分为字音、字形、词语、成语、标点、病句、修辞、语用 8 项,建立了语言试题的分类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从界定、分布、检测方式、考查重点、变化特点、发展趋势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逐项进行细致的统计和深入的分析。分析是基于统计之上的,因此得出的结论和认识容易让人接受。

其二,注重科学,讲求实用。一方面,根据科学性和公平性的原则,对试题的命制提出要求;另一方面,根据命题的规律及特点、变化及走势,给中学的语文教学提出建议。应该说,这些要求和建议是切实有效的,无论是试题的命制者,还是教师和考生,都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高考是一项系统工程;语文能力怎么检测,语文试题如何命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60 多年的语文高考,有哪些值得继承的成功经验,又有哪些需要避免的失败教训?诸多问题尚有待学界共同努力,做出全面的总结。姜岚的这部书稿主要讨论的是语言试题的问题,我想这只是她研究计划的第一步,相信她将继续这方面的探索,在高考语文试题的研究上取得更多的成果。

2014年8月18日 9SySISXGaE7+1Q9ZGB7cp+aCpAsbkx1feNMnrURubgrJJIznyhxNM3J56SPGo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