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张树铮

有人说,高考是改变人生命运的拐点。其实,高考只是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学习积累后必经的一个闸口:你积蓄的能力越强,你就能够越顺利地通过;你积蓄的能力太弱,自然就会被卡住。你是顺着自己的轨迹来经过高考的,自己的能力决定着你高考的结果。换句话说,是你自己决定着高考的命运,而不是高考来决定你的命运。

有人说,高考是指挥棒。其实,它之所以是指挥棒是因为我们把它当成了指挥棒。当高考充当高校选拔学生的唯一入口的时候,或者说当考生视高考为升入大学的唯一“龙门”的时候,千溪万流自然就都汇集到了这个方向,而高考自然也就需要面向全国各地各校的莘莘学子,规范化、程式化和稳定性就成了必需,它的“指挥”作用才会体现出来。如果各高校自主命题呢?如果各高校多途径地选拔人才呢?想必那时的考试会是多样化的,那时的考生就不会在一条路上走到黑,中学老师也不会死抱着高考不放。

不管说它是什么,说到底,高考就是一种考试(全称是“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跟托福、英语四六级甚至普通的期末考试一样;其他的“高大上”的名堂都是别人附加上的。

既然是考试,那么,高考就要符合考试的一般规律;既然是全国统一考试,就要符合“统一”的特点;既然是“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就有为普通高等院校选拔学生的作用,并以此区别于其他考试。一言以蔽之,高考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总结出来并用于指导备考与应考的;当然,也可以为将来的高考命题提供参考的。

姜岚的《建国以来高考语文试卷语言题的变化及趋势》就是一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 60 余年(很不幸,受“十年浩劫”的冲击,从 1966 到 1976 年 11 年中高考成为空白)语文试卷中语言题命题规律的著作。

语文通常是高考中第一个进行的科目,是社会上关注度最高的科目之一,也是让人觉得最“活”的科目。其实,灵活背后的规律性同样是十分明显的。谓予不信,就请看本书的讨论吧。

本书的最大特点无疑在于其讨论是建立在建国以来高考语文数据库的基础之上的。通过该数据库及本书的讨论,我们得以窥见新中国高考语文的全貌。事实上,高考语文最近十几年来(书中“自主命题阶段:1999 年至今”)的变化更为显著,书中提供的这个阶段的资料也最为丰富。比如,书中所列各种题型,可以说几乎是高考语言题的题型大全。翻翻本书,是否就可以对各种题型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呢?我想,有书中提供的多方面数据,读者也会从中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的。

本书不仅提供资料,还有根据资料分析总结出的各种考试内容从形式到考点的特点。作者分别对字音题、字形题、词语题——普通语词、词语题——成语(熟语)、标点题、病句题、修辞题、语用题作了统计分析,总结其变化特点与发展趋势。这些总结,我相信会给读者以启发的。其第九章“高考语文试题的选材”还涉及了现代文阅读和作文题目的选材,这就不限于狭义的“语言题”了,对于现代文阅读和作文的备考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本书不仅总结分析命题特点,还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备考与应试的参考意见。举例来说,字音题部分在讲述了字音题的发展趋势之后,提出了字音学习的四点注意事项:注意积累;明确范围;重点记忆;注意方言区易错字音。以我的经验来看,这些注意事项是很有针对性的,也说到重点上了。

说到我的经验,并不是我有高中语文教师的经验(上大学前我倒是做过初中语文教师,不过那是在文革当中,谈不上指导备考的问题),而是我多年从事高考语文阅卷的经验以及有时到高中去作高考辅导因而接触高中学生的经验。这种经验比起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来当然要差得远,但也有我比高中语文教师更特殊之处——从 1997 年开始到今年(除去因故未能参加高考阅卷的 3年),在每年的高考语文阅卷之后我都要执笔撰写试题试卷分析,而这种分析是既要分析试题也要分析试卷,即要结合考生答卷情况来进行分析。考生的答卷情况是最能反映高中学生语文水平实际的,也是对高考命题效果的直接检验结果。可惜的是,近十几年来的试题试卷分析对社会都不公开,因而学生和语文老师都看不到,我以为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就本书来说,如果本书的分析能够结合考生答卷情况,应该会达到更高和更切合实际的程度。但根据保密纪律,尽管本书作者是我的学生,我也不能向她提供有关的分析。同理,她也很难得到其他省份的相关分析。这是我替本书作者感到遗憾的地方。

作为一个经过高考(1977 年)进入大学的人,一个曾经的考生家长,一个多年从事高考语文阅卷的高校教师,我以为本书的出版是大有益于高中语文学习和高考备考的,也大有益于高考语文研究的。其实这可能是废话,本书被批准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丛和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招生考试科学研究专设课题”,得到鲁东大学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就说明了其价值已经是得到有关方面认可的。在此祝愿本书出版之后,还会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多方面的价值。也祝愿作者在此基础上对高考语文的研究更上层楼。

2014 年 6 月 21 日序于山东大学 IyZ0zL7/QdTKURfWOlYRAPNj+Gv9tBdb/Mz9oGve13N6XW8iJEpVw35beV0f27c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