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上市公司高管 的薪酬激励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确定他们的薪酬结构与水平,使高管的利益能够与股东的利益或企业的价值尽量保持一致,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难题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激励问题更是引起了国内外普通民众、新闻媒体、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甚至引起了一些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干预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管薪酬不断疯狂上涨,1992~2002年期间,S&P 500公司CEO的实际薪酬从350万元增加到1470万元,增长了4倍多,远超过同期公司其他成员的收入增长。1991年大公司CEO的收入为员工平均收入的140倍,而到2003年双方的收入悬殊竟然达到了500∶1 。国外的事实表明,公司高层管理者在运用权力影响董事会的高管薪酬决策,甚至进行公司财务舞弊,从而导致按绩效付酬的管理层薪酬管理目标失效,使高层管理者可以操纵有利于自己的经理薪酬计划而获取租金。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收入分配的体制和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但我们也不可否认,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分配制度中也存在收入分配不公、腐败现象严重、薪酬差距扩大等问题,其中上市公司高管报酬也已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针对高管报酬激励中出现的种种不正常现象,社会各界提出了许多质疑。

不正常现象之一是高管薪酬激励的效果不佳,公司绩效并没有随着高管报酬的大幅上升而显著提高,甚至在公司发生重大亏损的情况下,高管依然获得了高额的回报,高管薪酬存在与公司绩效脱节的现象。比如1998年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平均年薪为5.17万元,到2001年平均年薪达到11.6万元,增长了一倍多。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15.7万元、19.9万元、23.6万元,比2001年又翻了一番 ,实际上本研究所指的董事长、总经理报酬水平更高。而同期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依次为7.58%、8.12%、7.69%、5.51%、5.57%、7.34%、3.42%(朱奕锟,2005)。

不正常现象之二是高管报酬上升幅度过快,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黄志忠等(2008)以2002~2006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所有可获得数据的非金融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调查研究了前三名高管的薪酬水平及薪酬结构,结果发现,在这5年中,未计算股权价值的增长,年报中披露的高管薪酬增长速度大大超过GDP增长的速度。2006年与2002年相比,前三名高管的薪酬平均上升了84.58%,差不多翻了一番。其中,2003年比2002年平均上升了27.80%,2004年比2003年平均上升了18.86%,2005年比2004年平均上升了5.53%;2006年比2005年平均上升了15.15%。与此同时,公司高管与员工平均薪酬差距在逐渐拉大 。研究表明,只有适度的薪酬差距才有利于激发高管与员工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提升企业的绩效,而过度的薪酬差距会使员工感到极度不公平而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利影响。(王怀明,史晓明,2009)

不正常现象之三是高管的过度在职消费问题比较突出。在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结构中,在职消费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激励要素,对高管的努力大小和方向产生着重要影响。由于在职消费的合理性边界比较模糊,又往往难以监督约束,从而导致高管在职消费的过度增长。有调查显示,高管的在职消费水平一般在其工资收入的10倍以上 。更有甚者,2003年初出任中石化集团总经理,不久当选为该上市公司董事长的陈同海认为,每月交际花费一二百万不算什么,平均算下来,他每日挥霍的钱超过4万元

不正常现象之四是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越来越大。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起步阶段,受计划经济体制分配政策的惯性影响,上市公司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尚在人们的可接受范围之内,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倍数逐渐拉大,特别是在货币薪酬、在职消费、股权激励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差距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

诸如此类的现象不胜枚举,这些现象与我国政府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是格格不入的。探究如何构建一个激励相容的薪酬体系,从而能够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本书拟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1)究竟是公司绩效增长导致了高管报酬水平相应提高,还是高管权力通过对报酬激励主体施加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自定报酬,从而带来高管报酬水平的非正常上升?也就是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报酬激励是否存在管理层利益壕沟 (managerial entrenchment)问题?

(2)有关研究表明(李良智,2003;陈冬华等,2005;蹇明等2007),高管的货币性报酬偏低,从而导致企业负责人利用控制权追求在职消费、灰色收入等收益,高管的货币性报酬与控制权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我们的问题是随着高管货币薪酬水平的提高,控制权收益水平有没有相应地有所下降,高管权力对在职消费等控制权收益有没有产生影响。

(3)高管股权激励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作用到底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无为的?高管权力对股权激励效应究竟有没有产生影响?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是否存在差别?与货币薪酬激励形式相比,哪种激励模式的效果更好?

(4)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有何影响?是锦标赛理论还是行为理论对薪酬差距的解释更具有说服力? gThiT7XWS4OADbM0bo9F1KtyzIvDtsfll8as/W1Vnx2w+fuELm1vl9D0SI1MGy/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