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概要与理论基础

从媒介素养到新媒体素养,是一个随着媒体代际不断发展变化的研究过程。在媒体发展的道路上,呈现着不同于其他文化技术的发展规律,其他文化技术的发展总是以替代的裹挟式路径完成和实现,而媒体的发展则走着一条不同的道路。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史表明,人类基本上并没有因为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而彻底放弃以往存在的传播媒介,而是试图建构出一条以“叠加式”共存的传播媒介发展的轨迹。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有人习惯地把这四种在不同时间段出现的媒体生态称为代际媒体,报纸可以看作第一代媒体,广播是第二代,电视是第三代,互联网是第四代。眼下不同代际的媒体共生共存,百花齐放。对于媒体代际的划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不论对代际媒体如何划分,其核心都是以附载信息的渠道作为区分手段,不同渠道传播的信息因其媒体介质的不同,信息生产方式也不相同,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其信息生产、传播与收受过程与报纸、广播和电视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不论是从媒体历史形成的顺序,还是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方式,新媒体都区别于其他媒体。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因此从媒体代际的发展来看,与其使用四代媒体或五代媒体的概念加以区分,莫如直接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这样的概念加以区别,不论是从系统学视角还是媒介功能的视角,都能够更加准确地完成对于新媒体的观察与研究。

媒介素养在西方国家兴起已经几十年,无论作为社会运动还是媒介问题探讨,其理论话题都方兴未艾。媒介素养作为现代社会文化及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批判性思维的认知过程。所谓素养( Literacy)是一种“有知”的状态和能力,媒介素养则可以被笼统地看成是公众使用、分析和创造媒介内容的能力。

媒介素养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主要基于如下假设:在各种社会利益关系中,当传统的大众媒体影响日益广泛,足以干涉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价值判断时,如果不具备对媒介的基本审读和分析能力即基本的媒介素养,对媒介主导的镜像世界加以了解,并确定媒介是否在操纵人们的意识,那么人们势必会被媒介所支配,其对世界的认知注定也只能是片面和偏颇的。提出媒介素养之时,西方报业发展接近成熟但还未到达巅峰时期,电子媒介则锋芒初露,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彼时的媒介影响远没有如今媒介影响广泛,媒介素养理念的首倡者可以说洞烛机先,为随后几十年的媒介素养研究做了前瞻性的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体 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媒介社会特征也日益明显,在现实需求的推动下,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英语国家显得尤为突出。

在现代的媒介社会中,大众媒体不仅是社会的瞭望者、信息提供者和权力的监督者,甚至本身也演变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塑造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介素养理论得以推广,而媒介素养也被视为现代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中国对于媒介传播的文化批判研究显然不及西方社会来得热烈与迫切,正当媒介素养概念不紧不慢进入中国内地,由社会认知并加以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互联网的迅速崛起让媒介素养的理念还未普及便不得不面对以网络媒介、手机媒介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所建构起来的媒介新环境。这种猝然而来的新媒体带来的新闻活动空间使得媒介素养教育变得尤其迫切,也使得传统大众媒体的媒介素养理念尚处在初始语境的学者不得不重新面对新媒体环境附加的媒介素养理念的建构,于是媒介素养理念迅速得到重视,并开始以各种渠道研究、普及开来。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无疑是颠覆性的。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新媒体主要具备以下传播特点:信息海量,受众的主动性极大增强,传播组织去中心化,传播过程多元化。新媒体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但新媒体传通过程中是否也存在着负面效应呢?人们如何利用新媒体?新媒体传通过程中如何解决受者身份到传受一体化身份的认同?凡此种种,都需要新媒体使用者具备相关的新媒体素养。

何谓新媒体素养,到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新媒体联合会 2005 年在《全球性趋势:21 世纪素养峰会报告》中指称的“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能力,对这种力量的识别与使用能力,对数字媒介的控制与转换能力,对数字内容的普遍性传播能力,以及轻易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 从这个复杂的定义中不难看出,要想提高受众的新媒体素养必须从认知以及实践两个维度双向推进,认知是传统媒介素养涵盖的理念范畴,而实践则是新媒体参与式互动传播甚至主导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件。

要深入了解新媒体素养,首先就要从媒介素养的历史背景出发,将媒介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公众获知相关信息自在程度的关系相对应,来探析媒介素养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由此来理解新媒体素养的理念及其特征。 QilhCYqGCp5bJ5bUCgP+iqDMHrEJLaQbMmcda9OrVjC/8wQhus6Kf1DWIRlM+mN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