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认知的几点思考

李中泽

摘要:21 世纪的世界出现了“多极化”和“多元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这就要求世人和国人均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努力,方可维护“地球村”各国的共同利益。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成为了重要的保障机制。在新世纪高校外语教学中,努力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认知,使他们充分认识其紧迫性、必然性、挑战性和平等性,既是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也是应对时代挑战的关键性步骤之一。

关键词:全球化;多元文化;跨文化;跨文化交际认知

Some Observations on Improving Students’ Cogni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stract:The new century has witnessed the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ecology derived from globalization particularl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culture in the world. To guarantee the common interest of all nations in the “global village”, all people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hould spare no effort to work together for the goal. In this proces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rves a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Meanwhile,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onducted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try every means to improve students’ 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and the leading factor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globalization; cognition; inter-cultur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多年来,“全球化”、“地球村”、“跨文化”这些词汇已经成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词汇。应该指出的是,这些词汇绝非简单的词汇,更加不是人们信手拈来随意使用的词汇,这些词汇所蕴含、衍生出的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巨大是世人所始料不及的。如果说经济全球化由于其对于各利益层面的明显冲击而受到重视的话,那么,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沟通与交际则因其“软实力”的功效,越发摆脱了被冷落的境地,受到多种文化的青睐。特别是在 20 世纪中后期、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热战结束和“冷战”逐渐的云消雾散,世界上“多极”势力的形成,以及各种“异质”文化的凸现,均为跨文化沟通与交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各种文化的普遍关注点,亦成为跨文化学术研究的要点之一。而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逐步拓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认知与能力,则是该领域的教师必须思考、并且探索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跨文化交际的迫切性与必然性

1.夯实文化背景知识具有紧迫性

多年来,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与学中都普遍存在着一味强化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忽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倾向。其问题的原因也很简单:语言基础知识补充、强化起来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和教师都较易操作,也较为立竿见影、效果明显;相形之下,暂且不讲跨文化背景知识,仅就文化背景知识而言,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都被大打折扣。特别是学生本身,由于他们的个人社会阅历有限,长期以来又忙于应付种种考试,对于文化背景知识的认识和追求均存在许多盲区。笔者在调查了解中发现,不少学生认为,文化背景知识可多可少、可先可后,还是掌握语言表述技能更能解燃眉之急。因此,学生中普遍缺乏获得相关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紧迫感。

针对这种现象,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认知水平之前,必须首先使学生们认识到增强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要让学生们真正懂得,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其语言的灵魂。语言只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或者表现形式,脱离了文化背景的语言是缺乏生命力的。依据文化的根本性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因此,语言,特别是语言的习得都必须与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可以使得语言的表达富有生机与活力。而学生也只有在充分了解对象国相关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才能够更丰富、更准确地掌握英语词汇的根本涵义与特定表达。特别是在当今中国有大约三亿英语学习者的环境中,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相当意义上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外语优势。如果不以强化文化背景知识作为基础优势,一方面,他们难以依靠简单的英语语言技能安身立命,另一方面,他们的英语学习也难以达到高等级的专业要求。故此,他们需要增强紧迫感,将语言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事实上,在当代世界,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充实极大地依赖于整体的通识教育。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许多国家也在为跨文化交流进行预热、演练和各种准备。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着力提高人文素养(general literacy)是高等教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础上得到普及之后、特别是在二战之后西方经济重新崛起之时,由西方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一些注重博雅传统的有识之士及时提出的教育发展理念。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美国著名学者赫什教授(Prof. E. D. Hirsch)的《文化素养》(Cultural Literacy)一书曾经轰动一时,成为当时全美的最畅销书( the National Best Seller)。该书的副标题为“每个美国人均需认知之识”( What Every American Needs to Know)。该书有近半的篇幅罗列了 5000 个极富文化含量的单词或者短语,分别涉猎英文基本名称(Names,人名、国名、历史事件)、短语(Phrases,包括主要谚语、习语)、年代(Dates,最重要的历史年代)和概念(Concepts,包括多种主要学科和认知概念)。该书引发了当时美国全国范围内有关教育水平的讨论,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实施通识教育、提高人文素质的意义与具体做法,极大地拓展了美国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促进了他们的学业、增加了学识,而且为他们日后的跨文化交流奠定了更好的基础。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曾惊呼,该书的所作所为远远超出了哀叹和告诫,它不仅具体地说明了何为通识,而且给予人们提高通识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必然性

21 世纪的最初 10 年已经以令世人惊愕不已的速度飞逝而过。这 10 年中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更加使人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在相当意义上取决于是否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世界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多级元素”,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不同地域国度之间的交往,教育缩短了沟通的距离感和时空观念。人们将生活在“地球村”的预言已经成为世人的实践。2009 年 12 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美国畅销书《地球村里的喧嚣:美国反恐战背后的故事》面市。此书作者罗恩·萨斯坎德(Ron Suskind)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1993 年至 2000 年曾任《华尔街日报》国内新闻高级记者。他的专题作品曾获美国新闻界最高殊荣 ——普利策奖。如果将该书的具体内容另当别论的话,单就这位大作家抢眼的书名而言,足见“地球村”一词的实际功效与影响力度。

经过 20 世纪的种种战乱与纷争,两次世界大战和二战之后的“冷战”使得世人清楚地看到,不论是热战还是冷战都不会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伴随着世界逐步走向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人们越发意识到,没有什么能比世界和平安宁更为重要了。即便是美国这样一个拥有超级大国名与实的“丘阜之国”(或者“山颠之国” The city upon the hill),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策略,追求“巧实力”(Smart power)和多边外交已经成为美国政要的时髦言行。据此,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未来“世界公民”的一份子,进行跨文化交际已经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个人选择,而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全球发展的需要。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事物和国际交往中,跨文化交际已经不仅仅具有必要性,而是具有不可逆转的必然性。故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语言教学的同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演变实录,使学生逐步地充分认知跨文化交际的必然性。

二、认识跨文化交际的挑战性与平等性

1.认识跨文化交际挑战性的实质

若要强调跨文化交际的意义与实践、认识跨文化交际挑战性的本质,首先要让学生们搞清楚何为跨文化。究其“跨文化”一词的本意和来源,应该明确的是,“跨文化”一词是一个外来术语。“跨”是该词的关键所在。在此,“跨”的对象无疑是“文化”。“跨”的本质是相互了解、进行比较。“跨”的目的则是追求多元文化或异质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在中文的表述里只有“跨文化”三个字组成的唯一词汇,而在英文的表述中却有三种相近却又略有不同的词汇构成,即:“cross-cultural”,“trans-cultural”和“inter-cultural”三个英语词汇。从这些词汇的构成而言,这三个词均为合成词,有“cultural”一词作为词根,同时分别加上了不同的前缀“cross-”、“trans-”和“inter-”而构成。三个合成的词汇虽然均被广泛使用,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着各自的侧重意味。“ cross-”主要有“横过”、“穿越”或者“交叉”等意思,“cross-cultural”一般表示“交叉文化或交叉文化地域的”、“涉及多种文化或文化地域的”。“trans-”主要意指“横穿”、“通过”、“贯穿”、“超越”、“转化”等意思。故此,“ trans-cultural”通常表示“交叉文化的”、“涉及多种文化的”、“适合于多种文化的”,以及“超越多种文化的”。“inter-”一般包含“在……中间”、“在……之间”、或者“在……之内”等含义。这样,“inter-cultural”则更多指“不同文化间的”。有了这样的解释和引导,学生们既可拓展英语词汇、了解跨文化的基本涵义,同时,有这样多重语义作为基础,他们也不难初步感知跨文化交际的艰巨性和挑战性。

论及跨文化交际挑战性的本质,旨在教育学生要从国际大环境中,去认识对象国的文化现象与实践。在此需加强调的是:既然跨文化交际涉及多重文化,那么就只能、也必须首先从最具影响力的几种文化现象入手进行了解。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特别是在“冷战”结束之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中,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不仅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能够呼风唤雨,就是在文化方面也从多个侧面显示着文化霸权。美国从广播、电视、电影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全方位、多角度地宣扬、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即便是美国的某些文化交流项目,也被披上了文化的外衣,实施着文化外交之实。

美国在二战之后虽然以胜利者自居,但是,美国的实力派人士并未高枕无忧,丝毫没有放松利用任何文化交往的机会,以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念。美国旋即开始的各种外交活动均最大限度地以追求国家利益为目的,其中的涉外文化活动自然也没有例外。于 1946 年开始实施的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与文化交流项目“富布莱特项目”(Fulbright Project)就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证。该项目由时任阿肯色州参议员的J. W.富布莱特(J. William Fulbright)提出,利用战后美国出售国外资本所得利息作为资产,资助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1961 年美国又通过《富布莱特 ——海斯法》以及其他相关立法,进一步加强了美国政府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尤其加强了以宣传美国文化为中心的海外美国研究项目。1979 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该项目也用于中美文化交流。迄今为止,该项目已资助中美双方(特别是中方学者)各数百名学者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专业领域涉及商业管理、经济学、文学与历史、法律、国际政治、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所谓的文、史、哲等学术高端领域的囊括性一应俱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作,美国的相关机构对于该项目在全球运作深感满意的关键在于:该项目本身不仅成为资助获得者仕途发展的有益契机,而且,不少的资助获得者在日后的领导岗位上,大多会对美国的价值观表示钦佩或者赞赏。由此可见,无论该项目的初衷如何,这样的结果恰恰是美方最为期待和真正想要的。历史上跨文化交流的实践告诉我们,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沟通,它具有更大的挑战性,而这一挑战性的实质在于,交流沟通的双方需要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根基、价值观念与基础元素,这样方可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机制。在此认知基础上,让学生们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资料,研讨热点问题,将有助于他们感知跨文化交际的挑战性。

2.认识跨文化交际平等性的原则

通过强化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知识,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既然是“跨”文化交流,那么就意味着两方面或者多方面的交流活动。据此,这样的交流只有在真正平等的基础上方可称之为交际或者交流,也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双方才可做到互利共赢。分析、讨论当代人的文化处境时我们不难看到,虽然我们尚不能把全球化的概念也完全用于文化,或者轻易使用“文化全球化”的词藻,然而,在当今世界里,平等的观念使世人达成的共识是:就文化而言,无所谓高低、优劣。与此同时,在多极世界的多元文化交流中,世人在不断感知、发现自身文化的优势、宏大的同时,也同样发现了自身文化的劣势与局限。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每一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超出了自身的文化地域,将自己的文化展示在其他文化面前。其间的欣赏、理解、竞争甚至冲突,既反映出各自文化的先进性,也反映出它们的局限性。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首先应该是平等基础上的交流,而不是某一种文化的单向输出与传播。

平等基础上的跨文化交际首先要以平等意识作为出发点。平等意识(sense of equal footing)对于现代人而言似乎并不陌生。其重要含义是指交际的双方或者各方,在沟通交际的过程中均享有事实上的平等地位,要反对单方面的权威和居高临下。跨文化交际的平等性原则要求交流各方首先要建立宽容、诚恳的态度,而这一态度还需付诸实践,在平等意识指导下的实践则需要交流各方的共同努力作为基础。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简单的智力活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与社会发展。今天,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不论是南半球国家,还是北半球国家,不同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却面临着几乎共同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贫富差距扩大、能源危机、金融危机、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等。世界需要的是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与对话,不同社会形态与文化都有义务通过跨文化交流建立一种“全球伦理”(universal ethics),共同承担“全球责任”(global responsibility)。

中国尽管一直是世界上的主要大国,但在过去由于经济落后、国力低下,在国际事物中全然没有话语权,自然难以享有跨文化交流的平等性。而今,中国在完成 2009 年GDP增长“保八”目标的同时,三家银行(工行、建行、中银)市值排名曾进入世界前三,交行成为第十,中石油市值与埃克森-美孚相差无几,人民币与美元、欧元平起平坐的时代已经为期不远了。中国在 2008 年经济危机中表现抢眼,着实让世界更加刮目相看。虽然中国并无大搞“G2”(Group 2 意指流行的美国/中国主导世界事务的说法)之意,它却始终是近年世界热议的话题。中国在摆脱经济危机方面的突出表现推动了全球经济结构的变革。许多专家都预测,中国已经位于世界经济强国前列,成为第一大经济强国既非梦想,更非遥不可及。在这样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下,中国人若能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倡导并且实施与其他各国进行平等的跨文化对话与交流,自然可以在强国富国的同时,进一步彰显其悠久文化的绚烂华彩与丰厚底蕴。经过教学过程中此番认知铺垫,辅之以学生自查相关资料、进行课堂主题演讲,无疑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认知水平与能力。

结语

全球化视野里的中国和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是 21 世纪为世人和国人提供的全新图景与极大挑战。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洗礼的世界,通过战后的不断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促成了“多极化”和“多元化”的格局与态势。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的大国在从容应对相关局势、进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实践中,不仅要维护本国利益,更要建立和承担起世界责任,维护全球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和文化生态。这种局面的形成不仅要有政府高官的推动,同时也离不开其他社会领域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青年一代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故此,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认知是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通识教育的教与学双方均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Berger, P. & Luckman, T.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M] . New York: Anchor Books.

George, D. & Trimbur, J. 2001. Reading Culture [M]. Boston: Longman.

Gilbert, J. 1981. Another Chance [M]. New York: University of Maryland.

Hirsch, Jr. E. D. 1988. Cultural Literacy What Every American Needs to Know [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Levin, J. 1996. Sociological Snapshots [M]. California: Pine Forge Press.

Li, Zhongze. 2004. Fundamentals of Sociology [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Li, Zhongze. 2009. Some Highlights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Culture [M].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Lustig, M. W. & Koester, J. 2007.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 cation across Culture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Martin, B. 1985. A Sociology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Change [M] . Oxford:Basil Blackwell.

董小川,2006,《美国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端木义万,2001,《美国传媒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恩铭,2001,《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袁明,2004,《美国社会与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信息:李中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5h5P+jIOzzYDwseXhKF0QlBsQ2X1gFHaLxV1MZEevYZHXQmRqV2P6VnZ1Gvl5K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