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基于主体间理论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原则研究

关世民

摘要:本文基于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的主体间交往行为理论,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主体间身份建构的意义与语用原则。本文主张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语用者都应该尊重交际对方的语言文化主体身份、遵守“真实性、理解性、真诚性、公正性”的主体间语用原则,通过意义协商、文化认同和公正平等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际,最大限度的减少或者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言文化霸权式的思维倾向和话语行为。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文化;主体间性;身份建构

The Pragmatic Principles of Inter-subjective Theory-Base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bstract: Based on the German philosopher J. Habermas’ inter-subjective theory of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the essay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pragmatic principles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argues that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those who are with different linguistic cultural backgrounds should respect each other's language cultural subject identity and comply with the inter-subjective pragmatic principles of " authenticity, comprehensibility, sincerity, fairness" to realize the goal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the negotiation of meaning, cultural identity and fair equitable manner. Thus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ors can minimize or avoid language cultural hegemonic mindset and discourse behavior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culture; inter-subjectiv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综述

1.跨文化理论的前期概念

20 世纪的前十年里每年有 100 万移民的涌入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移民的不安定和排斥移民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对此,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 Geog Simmel) 提出“陌生人”(stranger)概念。陌生人指那些今天来、明天留下的漫游者,或者不完全被社会系统的其他成员接受的人,并且认为不同文化群体的人彼此之间是陌生人,这就预示了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个人与陌生人的交往关系,而且由于陌生人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人们总是对陌生人带着疑虑,这种疑虑的极端后果就是仇外。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 Park) 继“陌生人”概念后又提出“迁移者”(migrant)和“边缘人”(marginal man)概念。

美国学者默顿(King Merton) [1] 提出“世界公民”(cosmopolitan )的概念,认为世界人口流动迁移的已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这些人具有世界公民的特点了。1915 年,美国学者凯伦(Horace Kallen) 根据“迁移者”和“边缘人”与本土人日益尖锐的矛盾状况,在他的《民主与熔炉》一书中首次论述文化多元主义,他认为文化多元主义可以消除社会流动对人们产生的诱惑,每个人都不必向往富人的生活方式,而是保留自己的文化身份和种族差异。实质上,这是一种种族隔离方案。凯伦以此作为政治策略来保护民族文化传统,实现各种族的民主政治,抵御异族文化的负面影响,揭露文化霸权主义造成的暴力后果。

2.跨文化理论的形成基础

多元文化理论究其本质是倡导是美国社会的“熔炉”(melting pot)观,或者对移民“美国化”(Americanization)的期望,是对稳定美国社会、消减种族文化冲突而做出的价值观引导。非主流文化个体最终将完全融入主流文化,最后必然被主流文化所同化。同时,个体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越多,原种族文化对他的影响就相应地越少。其中间点是一种双文化的状态( biculturalism),此时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在某些方面已经被主流文化所同化,但是在另外一些方面却仍然受原来的文化的影响 。多元文化理论蕴含了跨文化理论要义,实质上属于早期跨文化理论研究的内涵。多元文化理论主要是基于美国国内的研究,而跨文化理论主要是基于跨国交往的研究。

3.跨文化理论的面世

最早提出跨文化概念的是美国政府于 1947 年创建的外国服务所(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在服务所工作的教师爱德华·霍尔以他的论文和著作创立了跨文化研究领域。其主要要义:(1)文化与传播关联在一起进行研究;(2)作为跨文化传播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语言传播的研究;(3)提出跨文化传播与交际这一概念。从跨文化概念的形成和理论成型,我们不难看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实践从一开始就带有不平等、不公平的偏颇倾向存在。所有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创造者都是站在西方统治者或者西方文化语用者的角度来阐述跨文化理论和原则。正如“美国化”(Americanization)的期望:非主流文化个体最终将完全融入主流文化,最后必然被主流文化所同化。同时,个体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越多,原种族文化对他的影响就相应地越少。“美国化”问题在跨文化理论中十分凸显的表征了这种跨文化交际的“偏颇倾向”。这种倾向在目前的跨文化交际中仍然存在。

二、跨文化交际主体的文化身份解构分析

跨文化交际就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行为。跨文化交际的形式是语言,而内容却是文化,主体毋庸置疑的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此,跨文化交际实质上属于基于“主体间交往行为”和“文化间交往活动”的意义与身份交互建构过程,这种交互建构过程就是交际主体间的语言行为者基于双方认同并使用的语言进行跨文化沟通的过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主体间强调交际者之间的平等和谐的互为主体的身份关系;文化间则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具有的共同性、共享性和相互尊重性 。哈贝马斯认为,人是交往性的存在者,自我与他者或者主体与主体之间必然存在于集体主体(主体间)之中各自的主体身份通过平等协商、真诚友好的对话交往,达成合理化的有效共识,进而形成共识的真理 。按照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体间原则来分析跨文化交际行为,我们不难看出,跨文化交际中的参与者,不应该有主客体之分,而是平等和谐的互为主体间关系。在尊重彼此的交际主体身份的同时,相互建构自己的跨文化身份,以期得到相互理解与彼此尊重。但是,现实的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语用者习惯性的凸显自己的文化主体身份优势,轻视别人的文化主体身份存在价值。这种主-客体式的跨文化交际思维倾向分析起来,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归咎起来,西方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主体地位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1.西方霸权势力的干预渗透影响

主客体式的跨文化交际思维倾向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存在东西方跨文化交际过程之中。跨文化交际实际是语言交际的形式,其形式的背后实际上是东西方语言文化的碰撞。西方语言文化借助 18 世纪的“船坚炮利”和 20 世纪以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霸权势力,裹挟在世界通用语—英语之中,英美文化语用者视乎生来就享有他们的语言文化霸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借助西方价值观全球化的推销与输出,旨在把美国文化一体化作为全球化战略的一个有机部分,着意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制造对美国的依恋、崇拜和奴性,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在思想观念上心甘情愿地永远处于附庸地位 。正如美国前总统布什所说,凡是接受美国经济的国家,就无法拒绝美国的价值观念。西方发达国家的这种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一体化的打包推销与输出政策,对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语言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干预性影响不容小觑。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让世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以学生的身份和视角来看待西方文化,这就有意与无意之中将自己置在客体的位置上,很难拥有本该拥有的话语权。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就会遭到不断的解构,以至于失去自己最宝贵的文化身份。

2.西方语言文化的主导思维影响

西方语言学以及其他文明成果毋庸置疑是先行于我们,这就形成了西方语言文化的强势渗透和传播。相比较而言,我们的语言文化在学科体系、学术成就和语言传播等方面的确相对薄弱,加之我们一些学者和专家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表现出来的西方化态度,就使得我们“西学为主”有余,“洋为中用”不足 。西方语言学、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成果丰硕,特别是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为了调动生活居住在美国的各个民族和种族的美国公民为美国利益服务的积极性,大力倡导多元文化(multicuturalism)。在美国逐渐形成了以多元文化为主体的社会价值观 。多元文化的兴起催生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学科的建立以美国本土文化为语境,旨在平缓、协调和解决美国各个种族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所出现的问题。

但是,我们对西方语言学、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引进学习和研究,往往采取的是照单全收的态度。这就形成了“用洋人的药方治我们自己的病”的心理习惯,把规约英美本土文化语用者的语用规则用来约束我们自己的言语交际思维和行为,成为受制于人的语言交际客体,其结果必然会让我们失去了应有的语言文化主体地位。我们通过分析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的语用学观点,可以加深对笔者观点的理解。何自然引用托马斯(Thomas)的观点 ,表述了西方语言学家的语用观:如果语言表达有误,可以原谅;如果不遵守语用原则,就可以被认为是表现不好,甚至被认为是不诚实、存心欺骗或者居心不良 。这种观点对于英美本土人来讲应该属于语言自律。这里的语用原则实际上就是文化原则,也就是英美文化的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与规则。但是,用这种观点来规约我们非英美文化的语用者,要求我们按照英美语用规则去参与跨文化交际,这本身就是“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的文化身份解构行为。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按照托马斯(Thomas)的观点,我们必须要顺应西方语言文化规则,即使是在自己的语言文化语境里,我们也要迎合和遵循英美文化语用者的语言表达习惯。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见了外国朋友按照中国传统文化,说一声“上班去啊?”或者“您吃了吗?”之类的日常交际用语,岂不有冒犯和干涉人家的隐私的嫌疑?本来在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化语境中,我们好心好意的一句中国式的传统文化问候语却被认为是“语用失误”,让他们觉得我们的问候是“不诚实、存心欺骗或者居心不良!”这真是有失公允,毫无公理可言。对此,瑞士著名语言学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舒尔伦(Verschueren)曾提出了著名的语用顺应理论,他指出语言的使用就说话人根据不同语境,对语言形式做出不同的选择来不断协商话语意义的过程 。很遗憾,维舒尔伦(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没有让英美文化语用者很好的领会和理解,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只要求别人的言语行为要顺应自己,而自己却没有顺应别人的心理习惯和行为表现。这种状况严重的违背了主体间交往理论所倡导的“真实性、理解性、真诚性、公正性”原则,还造成了对非英美文化语用者不公平的、不尊重,甚至冒犯人格、轻视别国文化的交际后果。

3.我国工具性外语教育理念的影响

我国对外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全民学外语的程度。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直到大学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和搏仕教育都在开设外语课程。学生花费在学习外语上的时间远远超过学习自己母语的时间。外语成绩和水平程度已经成为招考录用、晋级升学、职称评审的硬指标。我们的外语教育已经成为所谓人才的技能水平标签化培训。外语教育的工具性理念给学习者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急功近利的模仿、顺从和复制外语知识,缺少自己的语言文化主体身份建构和思考。这种教育状况带来的后果就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作为外语的学习者迷失了自己的语言主体身份和主体文化根基,成为西方语言文化熏陶和影响的客体和对象。在这种熏陶和影响中,我们外语学习者很难拥有语言文化的主体意识和建构起自己的语言文化的主体身份。因此,也就失去了对西方语言文化影响和干预的质疑,自然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很顺从的遵循西方语言文化的规则,甚至顺应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开始习惯用西方文化来判断、评价我们自己的事情。事实上,语言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是文化输入的载体,提供向别人学习的渠道,也可以是文化输出的途径,借此宣传我们自己的文化。而在外语教育实践中,我们只是努力的学习了“三明治”、“汉堡包”,却冷落了我们自己的“豆浆”、“油条”。学生很少通过外语学习的途径宣传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西方游客来到中国最想听到的应该是有关“豆浆”、“油条”的故事,绝不是向他们重复“三明治”、“汉堡包”的故事!但是,由于我们的外语教育导向存在偏差,致使我们的外语学习者无法从外语的视角来解读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面对外国朋友,我们也就讲不出应该引以为自豪的“豆浆”、“油条”的故事。这种外语教育的理念使我们不经意间沦为跨文化交际的客体,丢失了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主体身份 。这种状况助长了英美文化语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霸权心理和轻视别国语言文化的行为习惯。

三、跨文化交际主体间原则的建构意义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话语双方对话语意义的共同建构性,因而跨文化交际的主体间性就显得十分重要。缺少主体间性的交际话语意义共同建构,跨文化交际的话语意义势必会出现话语霸权、话语意义建构不均等的偏颇状况。因此,主体间理论凸显了在解决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主体间文化身份建构不平等、不和谐等问题的纲领性指导作用。主张跨文化交际的主体间性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它不但可以使我们正确的、全面的、公正的理解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行为,帮助我们从主体间身份视角来看待跨文化交际,而且还能够指导我们有效的树立跨文化交际的主体间身份、增强主体间意识、运用主体间原则,使得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行为和活动内涵能够切实体现“真实性、理解性、真诚性、公正性”的原则

1.丰富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内涵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借助于语言哲学的研究成果,在乔姆斯基研究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不仅仅用于传递关于世界的事实或意见,语言还可以被用来建立与他者的社会关系”的普遍语用学。“普遍语用学关心的不仅仅在于表述有意义的句子的能力,更在于与他者的互动能力” 。哈贝马斯认为,人是交往性的存在者,自我与他者或者主体与主体之间必然存在于集体主体(主体间)之中,主体与主体之间通过语言交往,要在真实、正当、真诚和意义的有效性基础上,达成合理化的有效共识,进而形成共识的真理。因此,在主体间言语交往过程中,不仅主体间的对话角色可以平等互换,而且主体间的交际意义和话语理解都应该是协商产生的。哈贝马斯提出了形成主体间关系的三个话语准则:(1)客观的真实性、(2)主观的真诚性、(3)规范的正确性。这三个准则体现了主体间话语交往的普遍语用规则,这些语用规则的意义就在于避免交际一方凸显自己的话语霸权,以主体身份将对方变为惟命是从的客体身份,剥夺对方的平等话语权利。

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中,Cupach和Imahori的身份管理理论 ,Ting-Toomey的身份协商理论 ,Collier和Thomas文化身份理论 ,以及Pearce & Cronen提出的意义协调理论和Giles的交际适应理论 ,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跨文化交际的具体准则和范式,但是,都缺乏一个统领性原则。主体间理论主张的“真实性、理解性、真诚性、公正性”的原则,正是哈贝马斯从语言哲学的高度提出的普遍交往的语用原则 。不论是言语文化代码论、意义协商论、交际适应论还是文化身份论,都从跨文化交际的不同侧面表征了跨文化交际的各种视角的规约准则,这些规约准则以及观点主张都可以包含在主体间理论当中,为主体间理论主张的“真实性、理解性、真诚性、公正性”的原则提供学理支撑。

2.指导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实践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随着世界一体化的潮流在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成果对现实中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中,由于研究者的视角和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研究成果很难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统一接受和认可。主体间理论,由于属于语言哲学范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统领性,便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认知和把握。因此,能够在具体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起到教育影响作用。只要人们记住、理解和把握了主体间理论主张的“真实性、理解性、真诚性、公正性”的原则,就能够在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作用。只要人们秉持主体间原则中“真实性、理解性、真诚性、公正性”这四项准则,跨文化交际活动就不会被文化霸权思维和种族优势凸显等心理倾向所左右,而能够真诚、平等、公正的对待交际对象,使得跨文化交际活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邻里友好的礼尚往来。

四、跨文化交际应秉持的主体间语用原则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观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因此,对语言文化间和文化主体间的命题讨论也将会越来越多,谁都不会因为世界存在语言文化霸权就放弃自己的语言文化身份和民族地位。哈贝马斯在 1981 年出版的《交往的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主体间理论”具有语言交往的统领意义,他主张主体间性语言交往要秉持“真实性、理解性、真诚性、公正性”的语用原则。主体间性交往的本质在于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在话语互动中,即说话人应该以听话人的存在为前提,对话双方虽然具有各自独立的主体性,但也要受到对方存在的制约。二者之间地位的平等性转化形成了彼此合作、关联和顺应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的形成与存在不是否定主体性的存在,而是旨在克服主客体二分的对立状态,从而揭示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共生关系 。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交际理论充分体现了上述各种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内涵,可以成为跨文化交际的普遍语用原则。

1.真诚性原则

真诚性原则应该成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必要原则。跨文化交际的真诚性是指交际双方在达成共同的交际目的过程中所持有的积极期待和努力态度。真诚的交往主要体现出交际人的情感态度,真诚与真实往往是互为注解的概念,有了真诚就必然会有真实而不虚假。跨文化交际之所以需要真诚是因为交际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人们进行交际是目的和动机驱使下的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或者非语言交往活动,最终结果是达成交际双方所需要的东西 。真诚的原则可以规约交际双方的态度和言语行为,促使交际双方要自觉秉持合作的、关联和顺应的语用态度。即使,对方由于不知道或者不熟悉西方语言文化规约,而在交际中使用了在英美文化语用者眼里是属于语用错误的话语,诸如,“约翰先生,您这是要出差吗?”“约翰先生,您这大包小裹的是要去哪里呀?”那么,作为约翰先生应该知道和自己打招呼的人是熟人或者邻居,说这些话没有恶意。这时,约翰作为西方文化的语用者应该放弃西方语言文化的敏感度,热情的去顺应和自己打招呼的人所使用的语言代码文化,说:“是啊,我正准备要出差呢。”这样就可以真切地完成这次打招呼的交际目的。如果约翰先生听到这些话,很不高兴,在心里犯嘀咕:“你真是爱管闲事,为什么要干涉别人的私事!”这种交际态度就违反了主体间的真诚性交际原则。

2.理解性原则

理解性原则应该成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前提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是成功交际的前提条件。因为交际双方都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语用者,彼此对对方的语言文化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会整齐划一。因此,在交际过程中,能够彼此包容和理解这是成功完成交际任务的重要前提条件。跨文化交际双方都应该知晓对方的语言文化、掌握最基本的语言文化特征,同时也要包容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那些无会话含义的语言错误和语用错误。理解性原则是主体间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没有理解就不会有主体间性存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主体间性的存在与发展就是依靠交际双方的理解、包容与真诚来实现的。例如,在我国有许多外籍人士,他们在中国工作久了,不但喜欢中国的文化,而且很多人还娶了中国女孩做妻子。笔者工作的大学就有二个外籍教师娶了中国女孩做妻子,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且都生活得很幸福。当我们开玩笑说,你们这对跨国夫妻怎么过得这么幸福和谐啊?他们一致的回答就是,夫妻双方多考虑对方的文化习俗,多理解和包容对方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这样就不会闹出大矛盾了。由此可见,跨国婚姻也可以幸福美满的,关键要看是否能够彼此理解与尊重。跨文化交际的道理也是如此。

3.公正性原则

公正性原则应该成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核心原则。秉持公正的原则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要义,公正原则的内涵就是跨文化交际双方不应该以文化霸权者自居,语言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各国的语言文化都属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的世界财富。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国家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明世界。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秉持公正性原则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在跨文化交际中主客体关系式普遍存在,西方语言文化语用者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习惯性的凸显自己的西方语言文化主体身份,视别人为交际客体,在跨文化交际中引发许多不公正的交际状况。英国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曾坦言,如果把自己的文化作为交际的标准,那就不公正、不合理,也就失去了交际意义 。跨文化交际的不公正问题,追根溯源就是西方语言文化霸权思维和其语用者身份地位不理智的凸显造成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秉持这个核心原则是全世界跨文化交际者,特别是非西方语言文化语用者的最大诉求。缺少公正原则,跨文化交际语用者就无法体验彼此真诚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谐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4.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应该成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统领原则。跨文化交际中的平等原则是主体间理论的根本要义。目前,基于多元文化和世界一体的经济、文化、教育和商贸活动在跨文化交际中变得越来越活跃,这些活动的基本原则就是基于平等。平等是文明世界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世界文明化的追求。美国宪法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生来平等”。在世界历史上,各国人民所经历的抗争奋斗,无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解放,能够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教育上与别人平等的生存。平等不单纯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人类大同的精神诉求。如果,承认并认可人生来平等的理念。那么,跨文化交际中的平等原则就应该成为所有跨文化交际理论中的首要原则。平等原则的核心内涵是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平等,尽管人种有黑白黄棕之分,文化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别。但是,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创生出来的财富,也是跨文化交际产生与存在的根本原因。平等交际不但可以体现交际个人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素养,更能够体现一种文化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

五、结语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伴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而经久不衰的论题。随着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意识觉醒、文明程度提升和国家发展进步,跨文化交际中的主体间诉求也会越来越强烈。西方语言文化和东方语言文化、发达国家语言文化和发展中国家语言文化将毋庸置疑的存在着差异,但是,这绝不是哪些文化可以凸显强势而蔑视其他文化的理由。文化的差异诚然会带来各种交际问题,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交际双方能够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平等、公正的对待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不以自己的文化强势而仗势欺人,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文化薄弱而显得卑微。人生来平等,这是主体间理论的深刻内涵。交际的主体是人,人与人之间能够摒弃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而平等和谐的进行交往,这是全人类语言文明社会的共同期盼。

参考文献: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欧洲中心到多中心演进探析[J]学术研究,2011,(3).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唐祝英.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英语教学[J].外语学刊,2005,(6).

维特根斯坦.游戏规则:维特根斯坦神秘之物沉默集/唐少杰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朱旭峰.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的影响研究[ A] .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朱秀芝.文化间性视野中礼貌意识的生成[J].外语学刊,2007,(3).

Barnett Pearce,W. & Cronen Vernon, E. Communication, action, and meaning:the creation of social realities [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aeger, 1980.

Collier, M. J. Researching cultural identity [ A ]. In D. Tanno & A. Gonzalez(Eds. ),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 across cultures [ C ]. Thousand Oaks, CA:Sage. 1998.

Cupach, W. R. ,& Imahori,T. Identity management theory[ A ]. In R. L. Wiseman & J. Koester ( Eds.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C].Newbury Park, CA: Sage. 1993.

Collier, M. J. ,& Thomas,M. Cultural identity [ A ]. In Y. Y. Kim &W. B. Gudykunst ( Eds. ), Theor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C] . Newbury Park, CA: Sage. 1988.

Habermas, J. On the Pragmatics of Communication [M ]. Cambridge Press,1998.

Hymes, 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 In: Sociolinguistics[C], J. Pride& J. Holmes (eds. ). Penguim, Harmondsworth, 1972.

Giles, H. Contexts of Accommodation: Development in Applied Sociolinguis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Thomas, J.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J]. Applied Linguistics,1983.

Ting-Toomey, S. Communicative resourcefulness: An identity negotiation theory[A] . In R. Wiseman, L. & Koester, J. ( Eds.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C]. Newbury Park, CA: Sage. 1993.

Versc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on and New York:Arnold,1999.

作者信息:

关世民,海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子邮箱: guan0128@126. com

[1] Merton,K. .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Toward the Codification of Theory and Re search . New York: Free Press, 1949:34-36. ENW0uUYiX0vxKJa1fBvZEuAv9t6Dgib7PGV8xv2TIOLRaIFSF5Fqr87SWDxEyn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