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德国,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得以应用和发展,但在我国一直没有引起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日益激烈的竞争使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的显现出来,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影响。这样,心理健康问题才逐渐引起人们重视,而心理健康教育走入学校是近些年的事情。目前,它已经成为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它将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切入点,也必将成为我国 21 世纪教育的新潮流、新走向。

下面就四个方面谈谈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厌学情绪严重

厌学的学生经常表现为对学习不热心,对学习任务采取拖延应付的态度,学习成绩差、逃学。后进生易产生厌学,而学习好的学生也会产生厌学情绪。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来自社会、家庭的原因,更有来自学生本身的原因。

(一)教育内部的原因

首先,是陈旧的“片追”思想。社会对学校评价的唯一标准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对班级、对老师的评价也是以分数的高低为准,并以此来,教师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得教育部门的一些人把人力、财力的优势集中在少数学习好的学生、班级上。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跟不上,眼看升学无望,便自暴自弃,甚至拒绝学习。

其次,课业负担过重。我国的基础教育与西方的基础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加拿大的基础教育被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小学阶段就是玩,妈妈每天给孩子带上水果,到校后放在桌子上就吃,吃完后老师带着孩子们玩:唱歌、跳舞、游戏、做面具、捏泥人。在初中阶段也没有统一的教材。

第三,考试制度不合理。学生面临的考试名目繁多,学生考试的竞争压力沉重,学生或承受不了考试的压力,或对考试失去兴趣,干脆就不答卷,把卷纸送给同学。初中这种现象严重。应有一个更好的评价制度。

第四,教师的素质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教法单调,讲求灌输,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做练习,让学生整日埋头于书堆题海里,没有闲暇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与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不相符合,从而造成厌学情绪。更有甚者,老师上课不好好讲,课后补课,不补课的同学上课时老师不提问,丧失了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第五,对差生的忽视。放弃差生,歧视差生,不让差生考试,怕班级的平均分数低,学生的自尊心受挫。往往这样的孩子回家不敢说,怕挨打,怎么办?只有逃学,而逃学最好的去处就是网吧。

由于中小学生自制力差,很难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沉迷于网络虚拟空间而不能自拔。通过网络游戏找到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的成就感;通过聊天室与网友聊天说出平时想说不敢说的话,试图找到与人沟通的乐趣和被信任感。在虚拟的空间里寻找可怜的满足。但是,一旦沉迷于网吧,这些“网虫”就难以自拔,游戏过了一关还有一关,网友交了一个又来一个,总有达不到的目标,总有说不完的话,时间很快溜走了,不知不觉间荒废了学业,从而厌学、辍学。

(二)社会方面因素

第一,知识贬值。“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

第二,教育经费投入少。

(三)家庭因素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多厌学、辍学,心理问题也比正常家庭的学生多,经常吵架的家庭,孩子大多没礼貌、粗野,张嘴就要说粗话、脏话;家长行为不端,孩子就容易染上不良习惯。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是问题重重。但往往被家长们忽略的是:在一些貌似完美的家庭里不知不觉间也形成负面氛围:父母彼此间的抱怨,对老人的不孝顺,当着孩子面指责别人,搬弄是非,不喜欢学习,不负责任,生活懒散等。这些可能都不是父母品格上很大的错误,或者只能算是某些疏忽,但它却如同污浊的空气,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健康的因素,使他们最终不能成长为一个性格健全的人。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1.连续的失败和挫折的体验:失败和挫折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的,最常见的原因。我国的基础教育搞得好,这已被全世界所认可,同时也折射出我们的基础教育内容广泛,而且难度大,小学阶段 11 门课,学哪一门都很吃力,使学生渐渐地失去兴趣。

2.对失败和挫折的错误归因:人们总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稳定的,不可改变的,自身内在因素造成的。

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造成大多数学生不爱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初中生比小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得多。高中阶段也存在着厌学情绪。学生们许多美好的想法都在看不见的教育中泯灭了,而社会也必将受到此种教育制度的惩罚,那么,在工作中怎样克服,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呢?

第一,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有成就感,新课程也倡导赏识教育。

第二,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引导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

第三,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

现在的孩子,一方面表现为成熟、聪明、视野开阔,接受外界信息量大;另一方面,表现为不爱动脑、不爱动手、懒惰、讲究物质享受。这样,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就要树立远大理想,心中有一个信念,具体而不空洞。

二、不会与人相处

目前,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放学回家后,不与外界接触,往往形成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没有朋友。

中小学生除了关心学习以外,最关心的就是朋友的问题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简单,接触的人也有限,每个学生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朋友,朋友之间发生的一点点小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重大事件,一点点小矛盾都会令他们心神不宁。

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太阳”,在顺境中长大,众星捧月一般,听不进批评的话,经受不住一点挫折和失败,甚至遇到一点小麻烦就会唉声叹气,甚至发脾气。这样的孩子一旦到了新环境中,往往由于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差,而不能与新伙伴融洽相处,有的甚至成为大家讨厌、嫌弃的对象。

那么学会与人相处的第一个方法:学会赞赏。

我们都是社会的人,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人群中,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我这里有一个有关人际关系的调查:

有 20 个词语:多疑、虚荣、挑剔、嫉妒、固执、抱怨、幽默、宽容、大度、自私、友善、真诚、随和、狭隘、说谎、虚伪、小气、耐心、谦虚等。

你认为在人际中最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最讨厌的是哪些方面?经过调查,94. 3%的人认为:真诚排在第一位,然后是宽容、随和。96. 7%的人认为最令人讨厌的是:自私、虚伪、说谎。

第二个方法:帮助学生分析交往失败的原因。

作为老师、家长应细心观察孩子,知道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烦恼。在人际交往中,是自己的过错,就要勇敢地承认。有句名言说的好: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如果是别人的过错,也不要抓住不放,学会宽容,千万不要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否则,会失去很多朋友,也会失去很多快乐。

第三个方法:消除嫉妒。

嫉妒是一种典型的不良情绪状态,是由于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进行的消极的情绪宣泄,企图缩小差距,实现心理平衡。

人的情绪宣泄有积极的、消极的之分。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着嫉妒心理。我们的内心都有竞争意识,当周围的同伴得到比自己优越的利益或荣誉时,你的心里怎能平衡?内心深处总有一些犯酸的感觉,这很正常,重要的是如何调适自我,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昨天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今天依然是阳光明媚,还得努力工作,这才是做人之本。

第四个方法:讲究交往艺术。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除睡眠时间外,其余 90%的时间用于人际间的直接、间接的沟通上,在一般的沟通中,9%以书面写作形式进行;16%以阅读形式进行;75%则分别用以听取别人说话和自己说话的交谈方式沟通。

既然人际的交往无处不在,就要讲究点交往艺术。即使交往出现挫折、失败也不要放弃,从中找出自己人缘不好的原因,总会找到答案的。

人与人之间是有空间距离的:

1.亲密距离: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

2.私人距离:应保持在一伸手接触不到对方身体为最佳距离。同事、朋友、同学等,尤其异性之间。

3.社交距离:正式的社交活动、外交会晤中保持的距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近可以一米,远可以二、三米。如果单方的一厢情愿缩短距离,表示过分亲密会令人感到不解、反感。

4.公共距离:演员与听众,老师与学生,我与大家的距离。

以上四种距离的个人空间不是固定不变的,老师与学生之间如果没有亲密的接触,他与学生之间没有情感的沟通是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样,虽然我与大家的距离较远,但大家用眼睛与我交流着,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我们在感受着同一件事情。

第五个方法:与人交往不卑不亢。

第六个方法:学会幽默,自我解嘲。

三、自卑

指不相信自己,轻视自己,对自己持否定态度。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敏感,行为退缩,总觉得低人一等。

中小学生的自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生理上的自卑:胖、残疾、伤疤、近视等。

2.学习上的自卑:一方面对自己没信心,想做的事总做不好;另一方面,过于追求完美,不切实际地总想得第一,结果做什么事都会带来烦恼,难以自控。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自卑来源于童年的受挫,甚至老师的一次批评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所以新课程提倡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领者、参与者。

那么,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呢?

(一)正确分析自卑的危害

大多自卑感强的人把目标定的太高了,把自己理想化了。应调整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距离,距离越大,失望越大,应以平常心态面对人生,知足者常乐,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CCTV有一个栏目《大风车》快乐营,有副对联,上联:把烦恼留下,下联:带快乐回家,横批:快乐营。其实这就是一个小小心理咨询室。

(二)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人贵有自知之明,评价别人容易,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评价自己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自我评价的参照物是不同的:幼儿园—父母;小学—老师;初中—同伴;高中—书本;大学—自己。

(三)寻找心里支点,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每个人都有长处,都有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成绩,都会唤起他们的自尊心、成就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没有别人给你施加压力,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日积月累,自卑起来,而能帮你走出自卑的,只有你自己。

目前,世界各地的名牌大学越来越重视人的综合素质,自信心及抵挡失败困难的能力。

(四)积极与他人交往

自卑的人多数孤僻,不合群,不愿与人交往,封闭自己,把自卑的人形容成作茧自缚最恰当,所以,让中小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体验到与大家在一起的乐趣。

四、说谎

说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防卫性说谎

防卫性说谎的矫治:

1.制定性格档案。

2.根据性格类型区别对待。

3.建议性指导。

4.消除原因,预防重犯。

(二)牟利性说谎

牟利性说谎的矫治:

1.分析原因,区别对待。

2.辨明是非,取财有道。

3.退还财物,以示惩罚。

4.学会理财方法,培养克制能力。

(三)幻想性说谎

幻想性说谎的矫治:教给中小学生正确的表达方式,用公证的恰当方式表达自己的幻想,避免别人发生误会,对于这种行为,重在引导,避免讽刺、挖苦,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是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科学史上许多重大发现和进步,最初都得益于积极的幻想。

(四)表现性说谎

表现性说谎的矫治:

1.不理睬谎言。

2.认识危害。

3.进行正确引导。如:积极的心理暗示。

(五)恶作剧性说谎

恶作剧性说谎的矫治:

1.查明性质,严肃处理。

2.安排活动,充实生活。

(六)报复性说谎

报复性说谎的矫治:

1.严厉惩罚。

2.启发认识。

3.提供思想境界。

4.检查原因,预防重犯。

发现中小学生说谎行为后,应该遵循下列原则进行积极干预,预防中小学生再次说谎:讲清危害,以理服人,慎用惩罚,分析原因,辨别类型,区别对待。

总之,培养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誉观、道德观,让良心监督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的习惯性作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意志。 jnKymJyIeeKV97ip4HGgl4zUTY5BrDNRGJfzWfxu3FC7uonR1cLTaG3qrlzFAi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