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范围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四大瓷窑之一,它的中心窑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北约一百公里的铜川市西南的耀县黄堡镇(图1-1) ,宋代以前属于京师长安的京畿之地。明代寇慎《同官县志》载:

同(今铜川),虽弹丸之地,然自秦以来,介在三辅,其崇山峻岭,怒涛绝壑,殊称胜地。昔人谓:“南则关中之襟喉,北则延宁之要害。”信为不诬。……东西广百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

《铜川文物志》载:

铜川,位于陕西中部,东邻蒲城、白水,西界淳化、旬邑,南连三原、富平,北接洛川、黄陵。东经108°35′至109°29′,北纬34°50′至35°34′。东西宽约100公里,南北长约80公里。

图1-1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位置图

观今铜川地处陕西渭北高原,属陕北黄土高原的南缘,海拔高度一般为700~1600米之间。地势情况为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有漆水河 自铜川市由东北向西南流淌,至黄堡镇地段河谷渐开阔,阶地发育,有较宽的川道,大量的耀州窑烧瓷遗址就分布在漆水河两岸,有“十里窑场”的称谓。 (图1-2)

图1-2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发掘位置图

根据现有的考古研究证明,耀州窑以黄堡镇窑为中心窑场,其范围包括上店、立地坡、玉华宫、陈炉镇以及耀县塔坡一带属于耀州管辖范围的制瓷窑场。其中黄堡镇的耀州窑址,二十世纪以来,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多次实地考察和大规模的科学考古发掘,已经获得了相对全面系统的科学资料,从而可以了解和揭示耀州窑制瓷的较为真实、完整的发展面貌。现已发掘出土的,分别属于唐、五代、宋、金、元、明六大历史时期所烧制的陶瓷残器逾百万件。六大历史时期的烧瓷各有不同。 尤其以耀州窑发展到宋代时达到鼎盛,《中国陶瓷史》说:

同时或稍晚仿烧耀窑青瓷的有河南省境的临汝窑、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禹县钧台窑、内乡大窑店窑、广州西村窑和广西的永福窑等,形成了一个与越窑面貌、风格有别的北方青瓷窑系。

由此看见,到宋代时耀州瓷的影响范围已扩展到了相当大的地域,形成了独具风格特色的耀州瓷系。

关于耀州窑烧瓷的时限问题,万历本《同官县志》卷八记载:

黄堡镇一名黄堡寨,前代守御地也,在县南四十里,按《地理志》黄堡在金尤为重镇,旧有陶场,居人建紫极宫祀其土神,宋熙宁中封其神为德应侯,以陶冶灵应故也,祀以晋永和时人柏林配享,盖传居人陶冶术者,今其地不陶,陶于陈炉镇,其镇复庙祀德应侯如黄堡云。

又据当地出土的宋代元丰七年(1084年)《德应侯碑》记载:

载柏翁者,晋永和中有寿人耳,名林,而其字不传也。游览至此,酷爱风土变态之异,乃于时人传火窑甄陶之术,由是匠工得法,愈精于前矣。

据此,有学者认为耀州窑始于晋代。陈万里先生则认为:“碑石中以有晋永和中寿人柏林来镇传授之说,因而有人把耀州窑推到晋代,这一点似有疑问。” 是否如此,尚待有力的证据证明。据考古发现,以黄堡镇为中心窑场的耀州窑遗址出土的最早器物的时代上限为唐代,其下限为明代。 本文据此作为论文研究的时限范围。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至少有六件事跟瓷器有着直接的关系。瓷器作为与人生活最为密切的造型艺术 形式之一,可谓息息相关。瓷器由人创造,为人服务。陶瓷学家认为:

陶瓷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产物,它既是物质的产品,又是精神的产品,它同时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陶瓷制品的造型、装饰、釉色都同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有关,往往从某个侧面反映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

首先,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以及审美习惯等,潜移默化地会赋予在其中。其次,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民族风俗与审美意识,自然也会将之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器物中,以适应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第三,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也需要相应的生产方式与之相配合,促使先进技术的传播。各时代的瓷器艺术已有的成就,如其他窑口瓷器的艺术风格与制瓷工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耀州瓷的艺术风格。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瓷器风格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不同的技术革新则导致不同的风格形式。不同时代艺术风格的转变呼唤新的技术革新,新的技术形式的出现与运用,又导致新的艺术风格样式的诞生。第四,瓷器作为由特定材料制成的人工产品,材料的不同决定了其风格的必然特征。耀州地区独特的制瓷原材料,对于耀州瓷独特风格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这些文化与物质条件因素共同构成了推动耀州瓷艺术风格演变的原因,而与人有关的文化因素是最为能动的积极因素。

耀州瓷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过程历经了较长的时间进程,自唐代创烧,到宋代形成以青釉刻花为自身特征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宋代八大窑系之一和北方刻花青瓷之冠。由原来烧制黑釉、青釉、白釉、茶叶末釉、花釉等等不同色釉瓷器,以及唐三彩等多品种产品的制瓷窑口,到以生产青釉刻、印花瓷为主流的名窑,其历史文化积淀是相当丰厚的。可以说,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受到不同的文化因素影响而发生艺术风格的转变,因而呈现不同的艺术风貌。

以上从空间与时间范围上论述了耀州窑及耀州窑系的基本情况。因而,本文所论述的耀州瓷概念应当划分为狭义与广义不同的两个概念。从狭义的耀州瓷概念来说,其范围包括古称耀州地区的,以黄堡镇窑为中心的瓷窑所烧制的各时代耀州瓷产品。更为具体的来说,一般所确指的耀州瓷称谓始自宋代。宋人陶榖《清异录》载:

雍都,酒海也。梁奉常和泉病于甘;刘伶遗玉露春病于辛;皇甫别驾庆云春病于酾。光禄大夫致仕韦炳取三家酒搅合澄窨饮之,遂为雍都第一,名瓷宫集大成。瓷宫谓耀州青瓷榼。

又宋人周辉《清波杂志》:“又尝见北客言:耀州黄浦镇烧瓷,名耀器,白者为上,河朔用以分茶。” 可见,古文献所称的耀州瓷确指的是宋代时期耀州黄堡镇地区的青瓷。从种类上也是比较单一的。不难看出,耀州瓷以独特艺术风格独树一帜、驰誉天下应当也正是始自此时前后。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耀州瓷的概念所应涵盖的范围比狭义的耀州瓷范围应当宽泛得多,笔者以为应包括以耀州窑中心窑厂为核心,以及具有其主导风格的,耀州窑系所有瓷窑所烧制的不同时期的瓷器品种,其中还应包括唐三彩、单彩与陶制模、范等陶器类相关品种。本文的研究以耀州瓷各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器物为主,以具有时代共性艺术风格特征的瓷器类型进行集中梳理,以区分不同时期的耀州瓷风格差异与演变线索及过程,从中探寻其发生原因及规律。本文研究的耀州瓷范围因而以对狭义耀州瓷的研究为出发点和主要线索,涵盖广义的耀州瓷范围。故而时段范围暂界定为唐代黄堡窑场创烧期始至元明黄堡中心窑场衰落止。

艺术风格的产生与发展、演变不是无源之水。陶瓷学家认为:

一部陶瓷史蕴藏着大量的中国经济史的资料,包含了全部中国物质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许多问题,就是自身也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本文针对各时期耀州瓷的独特风格样式的器物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以其独特性和典型性论述其时代的艺术成就及其不同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耀州瓷的艺术风格从历史的角度看,是个不断起伏演变的过程。这个演变过程是受到多种艺术形式影响的必然结果。

正因如此,本文用较多的笔墨分析研究耀州瓷的艺术风格演变和引起这些演变的多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与演变的过程,以及这些演变对于耀州瓷,乃至对中国陶瓷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从美术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现存耀州瓷进行艺术图像的分析研究,梳理出促使耀州瓷艺术取得成功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发生作用的演变过程。在揭示其艺术性内涵的同时,也会对其文化内涵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不仅对原有文化遗产作出一个较为专门和系统的理论研究,也会对当代耀州瓷的研究与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学者认为: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这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

中国瓷器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我国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精湛的制作技艺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这是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敬佩、学习和引以自豪的。中国陶瓷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物质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耀州瓷是中国陶瓷史中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历程既和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有所重合,又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地域属性与发展特点。李辉柄先生认为:

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耀州窑是我国宋代窑口中现存文物标本最多、窑场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窑口之一,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其艺术价值和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绝不亚于‘五大名窑’。可以说,定窑的印花为最好,耀州窑以刻花为最精。

扬之水先生在《古诗文名物新证》之《后序》中引用叶秀山《关于“文物”之哲思——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感》一文中句说:

文物为文化之“物”,人文之“物”。“物”本来就是物,为什么还要饰之以文?我们看到的那些品类繁多的陶器、瓷器,虽有不少精美的花饰,但相当一部分还都是实用的生活用品,像壶、罐、盘等等,此时“物”前之“文”,当不指那器皿本身上的花纹装饰。那么它们“文”在哪里?为什么现在人们不再“用”它们了,反倒由普通的“物”,转化成为“文物”?……即随着时光之流逝,此类物品之实质性、物质性功能以及由之而来的装饰性功能隐去,而其精神性、文化性功能则显现出来,故而“物”成了“文物”。

大量考古出土的耀州瓷器物及其残片,以及传世之耀州瓷都属于这种“文物”,即文化之物,人文之物。对其内涵的文化信息、人文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其“不复存在的语境”和“物质文化背景”,藉以勾画出曾经的文化之光,即使从细微中也会看到历史及民族的艺术交融与创造的巨大力量与文化的永恒魅力。

耀州陶瓷作为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现代对其研究已不能满足于对这种“已逝去”的物品的发现、发掘与整理、考证,而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文化角度进行审视,以文化的理念来揭示其包含的文化意义。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见到的更多的只是陶瓷残件、残片,但其中随历史沉淀下的文化并没有随时光而消逝,这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高了最好的依据。

耀州瓷在长达千年的发展演变历程中,不断受到各种文化因素与艺术形式的综合影响,文化内涵丰富。其中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因素无不被善于学习与富于创造精神的耀州工匠所吸纳,并融会贯通,化为我用。在耀州瓷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能让人感受到这种文明智慧所闪现出的文化之光。多元汇流,使耀州瓷艺术风格多变而又时代特征明显,其中包含了多种文化因素的内涵,对其多元文化内涵的研究将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有人说:“黄堡镇是迄今陕西境内发现的唯一的一座古代大型手工业城镇,是我国古代生产名瓷的重要基地。” 位于黄堡镇的耀州窑烧制陶瓷的历史自唐代创烧(公元7世纪初)至明代(公元15世纪中叶)转型,历时八百多年,至宋代形成“十里窑场”的巨大规模。专家研究认为,耀州窑发展成熟以后,以青瓷为其代表产品,“所烧耀州青瓷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北方青瓷的代表,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改变了唐代中国瓷业“南青北白”的格局,为中国青瓷业开拓了天青釉系的制瓷新工艺,并且创制了宋代刻花青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禚振西先生进一步指出:

耀州窑是一个自成窑系的北方著名窑场。它以盛产独具风格与特色的刻花和印花青瓷,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进而又成为耀州窑系的中心窑场和代表。其精美优良产品的出现,是宋代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的产物,也是宋代工艺技术水平和社会审美意识的一种体现。

中国古代青瓷的发展,有三个高峰或里程碑,第一个是越窑青瓷,第二个是耀州窑青瓷,第三个则是集中国青瓷之大成的龙泉青瓷。”耀州窑在中国青瓷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耀州瓷器风格独特、类型丰富多彩,成就巨大。它的制瓷工艺曾对古代的众多窑场产生过方方面面的重大影响。因此,对耀州瓷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对于耀州瓷的研究,却起步甚晚,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展开学术界对它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在其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却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较为详尽的文献资料。仅有的一些文献记载,多数还是出现在古人并不严谨的笔记、杂文之类当中。并且学术界在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对耀州瓷的认识相当缺乏或模糊不清。专家指出:

早期文献的记载仅为片言只语,对其全貌不得其详。仅有的某些记载,又多被宋以后的学者引申。到了近现代,中外学者已不能认清耀州瓷的真实面貌。在本世纪(二十世纪)的一段时间里,中外学者对一些传世的耀州瓷,一直不能确定其窑口。因此,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人们不认识耀州窑的真实面貌及各历史时期的产品特征,曾将‘五代’耀瓷认作‘东窑器’,宋代耀瓷认作‘汝瓷’、‘北龙泉’、‘北丽水’,金代耀瓷认作‘白龙泉’等等。……含混地称之为‘北方青瓷’。凡此等等,竟使一个古代名窑的产品张冠李戴,面目全非。

耀州瓷的面目似乎蒙上了一层尘土,灰暗中好像一块“失落的文明”,有待于拂去尘土重现光明。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尤其在对耀州窑遗址进行的大面积科学考古发掘之后,耀州瓷的整体面貌才逐渐浮出水面,使人们对其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面貌的认识,同时对耀州窑与耀州瓷的研究才取得了较为巨大的进展和成果。

随着对耀州窑遗址的大面积考古发掘,专家称:

发掘出的五代窑及五代青瓷使一些曾被误认为“东窑”、“汝窑”、“北龙泉”或“北方青瓷”的传世品找到了真正的归宿,刻有“官”字款的标本说明耀州窑在五代时就曾生产御用瓷供奉朝廷。更可贵的是发掘出的遗迹包括从原料粉碎、瓷土淘洗、胎泥制炼、器物轮模成型、施釉、烘干、烧成等整套古瓷制作序列设施和工艺流程,再现了窑瓷生产的全部过程。

陕西铜川黄堡耀州窑,是建国以来新发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古代烧瓷遗址。……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的民间青瓷窑,它的产品销往全国南北各地。在宋代遗址与墓葬出土物以及传世瓷器中,以耀州窑青瓷的数量为最多,由此可见,当时它的产量之大。由于耀州窑的烧瓷成就突出,各地瓷窑纷纷模仿,从而形成了一个以耀州窑为代表的“耀州窑”系。

所以,对耀州瓷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研究有着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另外,1984年在黄堡镇耀州窑遗址发现的唐三彩窑址,保留了完整的唐三彩作坊遗址,使陶瓷研究长期以来难以确知的唐三彩制作工艺流程如在目前。充分说明了“黄堡镇(耀州窑)也是唐三彩的故乡,而且为研究唐长安城出土的唐三彩和流散在国内外各地的唐三彩提供了新的资料。”

耀州瓷文化能集各代陶瓷文化与工艺技术之大成,越窑、邢窑、寿州窑、磁州窑等历代名窑的制瓷技艺,都为耀州窑所吸收和创造性地再运用,转化为自己的文化因素。耀州瓷在制瓷技术上,采用了模制、堆塑、捏塑、剔花、划花、刻花、印花等多种手法,常常综合运用。尤其是由剔花转向刻花艺术的成熟,使得耀州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确立、形成,也使耀州瓷的艺术与文化价值达到了鼎盛。同时,对各种优秀的工艺美术形式中的有益成分也能够取其精华,如对金银器从器型到纹饰都能创造性地吸收、转化和利用,更加丰富了耀州瓷文化的内涵。这样,由于多种文化因素的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就为耀州瓷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耀州瓷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陕西是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的发祥地,耀州瓷是继唐以后,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为杰出的物质文化艺术形式的代表之一,不仅闪现着不同时代艺术的光芒,也承续着大唐文化艺术的传统积淀。黄堡镇手工业规模宏大,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文化水平,而耀瓷的俊美更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内涵。其在当时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据现在所能掌握的资料来看,其窑系分布纵横千里,向南到达两广地区,如广州的西村窑,广西的永福窑、容县窑等;向东影响到临汝窑等; 从出土物的分布情况来看,远在国外的巴基斯坦卡拉奇及埃及福斯塔特都有耀州瓷的出土。说明耀州窑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瓷窑。

文化内涵的丰富决定了耀州瓷研究涉及大量有价值的学术问题,需要逐步展开来研究和讨论,对耀州瓷的专题与专门研究是一件积极的意义的事情。 9BARos/Hoxe9+TPrQ+plhbuSKUBYzrXEqFnqsza3dwhqwYPVlSdn1Q2/2+m7BZP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