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马克思恩格斯农民利益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以马克思恩格斯农民利益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利益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利益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些思想仍然闪烁着动人的光辉,对我们当今分析、处理利益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正确认识和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利益矛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利益矛盾、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解决好这两对利益矛盾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这些利益矛盾的特征表现在:利益矛盾主体的多元性。国家、地方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及其农民个体,都成为具有独立利益的主体。利益矛盾成因的复杂性。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利益矛盾往往是多种原因的叠加、组合、放大,有历史原因、体制原因、政策原因、宗族原因、工作方法原因。各种矛盾成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利益矛盾的复杂性,利益矛盾群体的组织性。处理不及时、不妥当,极易引发群体矛盾,也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工作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2.正确选择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利益矛盾协调的路径

及时化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利益矛盾地位的重要性、任务的艰巨性、过程的长期性、影响的联动性,决定了强化利益协调工作的迫切性。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利益矛盾的新特征,要求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战略的高度,去探求、去选择解决利益矛盾的路径。具体为: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基础上推进各种利益矛盾的解决;坚持在改革的过程中化解农村的各种利益矛盾;坚持以人为本,围绕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来化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化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加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健全规范的政策、法规、规则体系,构建有效的利益矛盾协调机制。

(二)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利益思想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1.大力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农村贫富差距问题

贫富差距是一个社会处于上升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其存在的必然性。同时,也要看到其对社会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在不违背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找到缓解和缩小贫富差距的途径与方法,减少不安定因素,更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与联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马克思农民利益思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物质利益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政治利益、精神利益建立的基础,对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实现也起着推动与促进作用。

缩小农村贫富差距是一个协调物质利益矛盾的问题,同时也涉及精神利益、政治利益各方面的政策,因此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完善与贯彻之上。首先,在制度上,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调节的同时,更加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建设合理的分配秩序。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大对不法经济行为的打击力度。最后,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物质利益观,引导社会舆论,特别是对农村青少年的利益观教育,使他们对社会上的经济现象进行正确客观的看待,不要崇拜金钱,一味追求物质,从而形成正确的利益观。

2.树立利为民所谋的政党利益观,正确处理农村干群矛盾

农村干群矛盾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不可能杜绝,毛泽东早年就曾经指出“我们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但它同人民群众间也有一定的矛盾。” 目前我国存在的干群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有其客观性,但是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由其发展,这违背了无产阶级政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性质,也将给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带来更多的曲折和损失。我们必须明确当前干群矛盾的现状、性质,抓住问题存在的实质,利用马克思的农民利益思想教育全党,树立无产阶级政党应有的利益观,以切实妥当地缓解和消除矛盾,建立良性互动的干群关系。 Xh2Pd0mqKcsbE4ZCleYIefXNjLAbN0XUcn+kK/BiWMA8eQ0Fbr+nMLHmzdEME02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