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报刊

一、中共中央机关报刊的创办

1922年9月13日,陈独秀创办的《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周报。该报由蔡和森和瞿秋白主编,党的许多领导人都曾为它撰稿。它大力宣传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帮助国人认清帝国主义侵华的嘴脸,号召人们反对帝国主义;揭露军阀的丧权辱国,激起民众对其的仇恨;宣传统一战线主张,推动国共合作;批判各种错误思想,帮助人们认清道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共中央还创办了另外两个机关刊物:《前锋》和《新青年》季刊。前者着重政治经济问题的专门研究,后者着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进行宣传。这些机关报刊都曾受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但成绩还是主要的,为宣传党的革命思想和主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刊物的创办

青年团最早的一批刊物是由地方团组织创办的。1921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份机关刊物《先驱》创办,主要内容是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青年运动状况,评述中国青年思想和青年运动现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1923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创办。该刊两位主编恽代英、萧楚女结合青年的实际问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是广大青年读者的良师益友。《中国青年》与毒害青年的各种思想派别积极展开斗争,如反对“醒狮”派(国家主义的《醒狮》周报盗用五四“内除国贼,外抗强敌”的口号,反对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为帝国主义、封建统治中国辩解)、反对“东方文化”派的斗争等。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它还在反对违背党的正确路线的思想斗争中表现出较高的政治水平,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杰出的刊物之一。青年团刊物还有广东的《青年周刊》、青年团旅欧支部在巴黎创办的《少年》等,周恩来曾指导《少年》的出版并为之撰稿。

三、工人报刊的新发展

我国早期的无产阶级报刊包括上海的《劳动界》、北京的《劳动音》以及广东的《劳动者》等。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积极领导工人运动并注意创办利用工人报刊进行宣传。首先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其各地支部创办的工人报刊带动了工人报刊的发展。主要有上海的《劳动周刊》,这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也是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工人报纸,还有北京的《工人周刊》。此外,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各地支部分别创办了大量工人报刊及机关报,包括山东的《山东劳动周刊》、武汉的《劳动周报》、香港的《香港劳动周刊》等。

各地工会组织创办的报刊,如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的《真报》、京汉铁路总工会的《京汉铁路日刊》等,在京汉铁路全线罢工中,发挥了工人报刊的喉舌作用。这些工人报刊在我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把工人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斗争同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结合起来,从理论上解释和论证工人运动的意义和必要性,使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提高到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高度,有明确的政治目标,相比“五四”时期的工人报刊有了较大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报刊是在文化、思想和组织三大基础上建立并成长发展起来的。新文化运动对民主和科学的宣传及其起到的巨大思想启蒙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报刊提供了文化基础;由《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带来的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为报刊提供了思想基础;后来的国共合作为报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组织基础。这些早期的报刊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都提供了巨大的政治和思想上的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报刊都在坚持党性和阶级性的基础上求实、求真、求品、求力,力图最大程度宣传党的思想和主张,帮助指导党领导的三大运动,广泛团结无产阶级的各方面力量。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是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借鉴列宁党报思想和俄国经验创办起来的,新文化运动和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其文化和思想基础。它们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指导革命为基本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领导的各项运动中起到了显著作用。

第二节
国共合作时期的报刊

一、国共合作创办的报刊

争取联合各方面反帝反封建力量结成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宣传的重要内容。国共合作开始之后,同样重视对革命统一战线的宣传。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报刊多由共产党人主编,或负责创办,或任主要撰稿人。最著名的有毛泽东主编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办的《政治周报》,它也是国民党的中央机关报。毛泽东为它写了《〈政治周报〉发刊理由》等重要文章,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广东革命势力的恶意中伤展开反击,用各种事实向民众展现革命政府的真实情况。国共合作创办的革命报刊还有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出版的《中国农民》、董必武主持创办的汉口《民国日报》和《楚光日报》、上海《民国日报》等。这些报刊在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支持工农运动和反对国民党右派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共产党报刊的发展及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

国共合作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党的新闻事业,一方面加强中央报刊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大力创办地方报刊,并逐步形成报刊网络。《向导》等中共中央机关报受到党的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共产党的地方组织也创办了一批机关报刊,初步形成党报网络。如北京的《政治生活》、广东的《人民周刊》、河南的《中州评论》、湖南的《战士》、江西的《红灯》、浙江的《火曜》等等,这些报刊加强了共产党和各地群众的联系。

五卅运动中,为及时报道运动形势和指导群众斗争,中国共产党于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创办了《热血日报》,这也是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主编瞿秋白为该报写了许多重要文章。这份报纸主要报道上海工商界的斗争,评述运动在全国开展的形势,揭露帝国主义暴行,传播国际进步势力支持中国人民的信息。该报和《向导》一起成为五卅运动中宣传战线上的核心力量。五卅运动中的革命报刊除了共产党创办的《热血日报》,还有上海一些革命团体创办的多种报刊。著名的有《上海总工会日刊》《工商学联合会日刊》《血潮日刊》《公理日报》等。《申报》《新闻报》因刊登帝国主义的宣传品《诚言》,受到革命报刊和人民大众的声讨。

三、民众团体报刊的发展

国共合作后工人运动复兴,并出现了一批新的工人报刊。最重要的有1924年创刊于上海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机关刊物《中国工人》,这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职工运动的刊物,主要撰稿人包括邓中夏、刘少奇、瞿秋白等人,其他的工人报刊还有广州的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特号》等。随着农民运动的兴起,也出现了一大批农民刊物,这是大革命时期报刊发展的一个特殊现象。由于正在兴起的农民运动迫切需要新闻宣传、指导的工具,农民报刊因此应运而生。其中主要的农民报刊有《中国农民》,以及江西的《锄头》、广东的《犁头》、陕西的《耕牛》等。这些农民报刊的特点是通俗、活泼,从内容到标题都适应农民的需求,文字明白如话。随着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的开展,《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中华全国青年总会的机关报《中国学生》等学生报刊相继创刊。妇女报刊包括《妇女声》《女星》《妇女周报》等作为主要报纸的副刊纷纷创刊,陈独秀、邓颖超、向警予等人都为妇女报刊写过大量文章。1924年天津《妇女日报》创刊,成为“中国沉沉女界报晓的第一声”。北伐战争前后涌现出来的军队报刊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突出现象,在许多政治觉悟较高的共产党员指导下,多数军队报刊都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国共合作开展工作产生较为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如1925年在广州创刊的《中国军人》《军人日报》等,这些军队报刊在军队建设和北伐战争中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成为深受官兵欢迎的新闻传播和宣传鼓动的工具。

四、革命的宣传与反革命的宣传

胡适等创办《现代评论》,为封建军阀统治辩护,攻击革命运动。章士钊重新出版《甲寅周刊》,提倡封建复古。鲁迅利用《晨报副刊》《京报副刊》,并在他参与编辑的《国民新报》副刊、《语丝》和他主编的《莽原》等报刊上对现代评论派、甲寅派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第三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新闻事业

北洋军阀在他所统治的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国大部分城市里对新闻事业采取管制、收买和镇压的办法,实行严格的控制。著名报人邵飘萍、林白水就先后被军阀杀害。中国的新闻事业在逆境中缓慢发展着。

一、报业的发展

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新闻事业仍然缓慢发展着,报刊数量有所增长。其中,由北洋军阀政府的军阀、官僚们控制了一些报刊,一些政党和政治团体也分别创办了一些报刊,然而这些报刊大多受到军阀、封建势力以及国家主义派别控制,内容较为反动。而数量最多、相对取得较为明显发展的还是民间报刊的大量创办和改版,带动了报业的整体发展。

民营报刊中有新创办的报刊,也有早就闻名于世的传统报刊。从1924年到1925年,我国著名报人成舍我在北京先后创办了《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并于1956年创办北平新闻专科学校,为三报培养初级人才。1935年又在上海创办了《立报》,他十分重视报纸的特色和风格,其办报宗旨是:言论公正、不畏强暴、不受津贴、消息灵确。同时重视经营管理,成为中国的“报业托拉斯”,成舍我本人也被称为“报业硬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天津的《大公报》由新记公司接办,张季鸾任主编,提出了“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并长期以此为标榜,发展自己的特色,成为全国性的大报。《大公报》于1902年由英华创刊于天津,政治上主张变法维新,保皇立宪,以为穷人鸣不平为特色。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1902—1916年,由英华主持。亲法为主,前期主张立宪,后期转向共和。②1916—1926年,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亲日报纸。③1926—1949年,由新记公司接办,提出的“四不”方针既是对民国初期新闻界堕落的否定,也是新闻界走向成熟的标志,其基本立场是爱国、拥蒋、反共。④1949年—现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在上海,史量才经营的《申报》和汪汉溪任经理的《新闻报》两大报纸都致力于经营和竞争,彼此发行量都突破十万大关,具备广泛的影响力。

二、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与通讯社事业的发展

1920年11 月2 日,匹兹堡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世界广播事业由此起步。1923年初,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由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1923年1月23日首次播音,内容包括新闻、音乐、娱乐等,其中新闻由大陆报提供,但是由于触犯了北洋政府的有关规定(即无线电器材属于军用品,非经特许不得进口)而于4月停播。1924年8月,北洋政府颁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规则,改变了原来严禁的做法,做出了允许民间装设收音机等一系列决定,客观上促进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1926年10月1日,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在哈尔滨创办。之后的两年,天津、北京、沈阳等地的无线广播电台也相继开始播音。随着官办电台的逐步发展,我国自办的民营广播电台也纷纷出现。上海1927年出现了我国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同年底北京的燕声广播电台也开始播音。此外,还有一些宗教电台,如基督教的福音和佛教的佛音等。这些早期的广播电台设备简陋、规模较小,影响也很有限。

通讯社事业也有发展,到1926年全国已有通讯社共155家,较著名的有胡政之创办的国闻通讯社和张竹萍创办的申时电讯社。

三、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新闻教育有了较大发展。1921年厦门大学设报学系,1924年燕京大学设立新闻系,新闻学的教育正式进入高等学府。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中国第一部新闻史专著——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这是我国第一部泛论新闻学和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新闻发展史的著作,也是报业史的奠基之作。戈公振1913年进入上海报界,曾任《时报》总编辑。他编译了《新闻学撮要》、写出了《中国报学史》,最早论述了我国报刊历史,对我国新闻事业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次确立了报学史的研究是一门学问。 BXt5louEqFnkAIy/1WZ3wE5pW0INJzees1ntqDyC0oRJjDa9bXvbVhfz7qmzcB+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