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为子之道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译文:

孟懿问:“怎样才是教顺?”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一日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按照礼节侍奉他们。死了,就按照礼节来埋葬他们、依照礼节来祭祀他们。”

此章讲孝。我称其“为子之道”。

“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父母对儿女的爱,伴随一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父母对子女的爱是这样永恒,这样长久,这样无微不至!不管子女处顺境,还是逆境;不管子女是牙牙学语的儿童,还是踏上社会的青年;不管子女是默默无闻的平民百姓,还是光宗耀祖的名流显贵,父母的爱永远相随!父母对儿女这样无私、博大、真诚、长久的爱,这种富于牺牲精神的爱,佛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顺弥山,经百千动,血流决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这句话说,假使有人为于父母献出骨髓,经过百千劫的漫长岁月,也不能报尽父母恩啊!

从我们的具体生活说起,父母的一生都在关心帮助子女,而子女的一切,从胎儿到出生,到读书工作,成家立业,没有一样能离开父母的关怀。

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著名的诗叫做《游子吟》,脍炙人口。其中那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所以,孔子说: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只要是人,就要行孝,因为它是人的根、人的本。没有孝,就没有根本,就没有人类传承。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到了根本处,所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只是何只百善?千行万念,无不以此为先。为人子女当孝,为人父母当慈。父母养子女叫做养,子女养父母也叫做养。前者抚养成人,后者赡养终老。《孝经·三才章第七》: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如何叫天经地义?天是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日月星辰在各自的轨道,年年如是、日日如是、恒常地运行,才使四季更替不乱,昼夜寒暑有序。我们来到天地之间,身体是父母给予的,命是父母含辛茹苦抚养、教育,才得以生存,长大成人的,就像树木领受天地雨水日光,开花结果一样。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就是行天地之德。这就是天经地义。

那么接下来,如何行孝?

先贤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意思是孝道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叫事亲,第二叫事君,第三是立身。事亲就是侍奉父母;君代表国家,现在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事君可以理解为为人民服务;终于立身,立身行道,扬名后世,孝道的最高境界。

如何事亲?方法和内容很多,《弟子规》里面就说得很全面,也很实在,诸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我们的时候,及时答应,父母交代的事情,马上动身去做,别拖拖拉拉的。很简单,也很容易做到。对父母尽孝道,总归起来,就三条: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养父母之身,就是在物质方面,让父母衣食无忧,有经济保障,这是为人子女,对父母最起码、最基本的奉养。这是孝的基础。

然而光养父母之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养父母之心,就是在精神方面让父母开心、快乐,对父母发自内心地尊敬。这一点,孔子在两千多年就讲到了。《论语》是这样记载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就是子游去问老师,什么叫做孝啊?老师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在物质上供养父母就行了。但是,这真的就是孝吗?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了,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孝”字总是和两个字连一起的,一个是“敬”字,一个是“顺”字。所谓“孝敬”,“敬”为孝,光在物质上提供给父母衣食住行,那是远远不够的,那跟养宠物没有什么区别,关键是我们对父母要有孝敬之心,要更多地从内心,从精神上给父母以尊敬,抚慰和关爱,让父母更多地享受亲情的温暖。而所谓“孝顺”,“顺”者为孝。真正爱自己的父母就意味着包容、尊重和理解父母,不伤父母的心。说话、办事都要顺着父母。当然,有人可能会讲,父母做事并不一定都正确,父母的要求也不一定都合理。那么,当父母做得不对的时候,当儿女与父母产生冲突的时候,怎么办呢?《弟子规》给我们提出这样的建议:“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作为儿女,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有意见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觉得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委婉去劝说,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这个建议,讲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跟父母沟通,沟通的内容本身是什么样也许不重要,但是沟通方式很重要。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最亲的人最伤不得,往往又最容易受伤。我们跟他们意见相左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注意一下表达方式,好话做到好好说呢?

总之,养父母之心,要牢记一句话,常怀孝敬之心,长行孝顺之举。

然后是养父母之志,就是要努力去实现父母的期望。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子女有大出息,大作为,光耀门庭,让父母觉得自豪、给父母脸上添光彩。父母当然巴不得子女个个都这样。但是,父母真正在乎的,不是儿女做多高多高的官,挣多少多少的钱,出多响多响的名,成多大多大的事,父母最最愿意看到的是儿女身体健健康康,生活开开心心,工作顺顺利利、一生平平安安,一家团团圆圆。

养父母之志,不简单,其实也很简单。首先,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尽量保持健康,让父母放心;其次,为人处事要注意品行端正,与人为善,不违法乱纪,做出让父母脸上无光的事,无论干什么,父母都不用担忧你会出什么事,闯什么祸,让父母安心;其三,努力工作,为社会,为家庭做出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让父母宽心;用一种积极态度生活,经常保持精神的愉快,情绪的健康。儿女过得快乐,父母才会高兴,用自己的快乐,让父母开心;努力使家庭和睦,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让父母过得舒心。有了这五心,就做到了养父母之志,实现了父母的期望了。有了这五心,我们和我们的父母,就都能享受人生的幸福美满了。 GAwoXikX3Ks5Jbkz8Ny1bUsR080VPY4LEI73yBKSztl6HsifFjb0bQ02GE0SdV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