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长时间以来,我也一直在用自己浅薄的知识思考什么是儒家思想?什么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与核心?很多人,包括很多学者都认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礼治,德治,人治,是维护长幼有序,尊卑分明的等级秩序,是中庸之道……通读《论语》,让我明晰了这些观点对儒家思想的解读还是有失偏颇的,毫无疑问,儒家最本质最核心的思想是“仁”,是儒家文化中一以贯之的入世情怀和担当意识。

孔子是中国人推崇的文化大师,他的智慧像钻石一样成为后人最珍爱的宝物。可以讲,一部《论语》,就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一座孔庙,就是国人精神的殿堂。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然而,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孔子,还有多少人知道“孔文化”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它蕴含的厚度与广度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想夫子当年周游列国十四载,有家小而不能享其乐,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爱国家而不能报其君,恋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怀理想而不能偿其志,颠沛流离之中受尽风霜之苦离别之痛,尝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却依然坚守礼仪仁和,坚持忠恕之道,夫子留给我们的是立足万世的思想,是奠定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使我们这些后辈受益匪浅的精神之髓。夫子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以柔弱之躯,在精神上统领着一个时代。

当然,夫子思想的产生与其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是时,秩序失范,社会变迁,礼乐崩坏,重建社会秩序是时代赋予夫子的使命。

反观当前我们这个社会,信仰缺失,多元的道德观急需主流文化引导,一种文化失语症正四处蔓延,与此同时,存在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物质主义、犬儒主义各类思想纷至沓来,价值的真空导致灵魂的漂泊,信仰的丧失造成精神的流浪,世人多半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社会少谦虚谨慎之人,多欺世盗名之徒。重建社会规范,已然迫在眉睫。时代赋予了我们这代人夫子同样的使命,只是路途迷远,前路惊险,幸而有《论语》可作依凭,让我们能循圣人之思,窥大道本源,不至迷途窘步,莫知适从。

面对夫子,常令人感到敬畏。因为他是站在千万人之上的思想巨人,他的智慧就像阳光一样照射到人们的心头。这是孔子的骄傲,也是我们的幸运。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思考过为人之道,并且还曾尽可能想通过自己的修炼达到某一种境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的周围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有人坦荡大度,有人贪图小利,有人为人公正,有人精于算计。并且时常地,我们的善良会反衬出他人的恶毒,我们的光明会照耀出他人的阴暗,我们的智慧会凸显出他人的冥顽,我们的博大会提示出他人的偏狭,我们的学问好学更会比较出他人的昏乱刚愎不学无术。这样,抵触、排斥甚至攻击就会接连登场,而抱怨和牢骚也会自然在我们心中滋长。

学习孔子的智慧,也学习孔子的精神,做一个聪慧和理智的人,就不会在抱怨与牢骚中成长,而是咬紧牙关拼搏与奋斗,用自己发展的成果吸引世人尊重的眼神,并在别人的嫉妒和艳羡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之苍茫,非三言两语所能明白,只有把诸多感悟融注于身心,才能真正作为一个自在的人而活着,那时生活就是一块甘美的蛋糕。我希望渴求心灵休息的人,读一读《论语》,相信对大家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定会大有益处。

2014 年 11 月 15 日
于孔组中专 EPUpwTv7n394EICJhDQlHwkzX7JUhpYc27ltmLWpkaRAInUzRArbhuoBmTHn8W7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