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 三思而行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三次以上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

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动叫作莽撞,往往会导致后患。“三思而后行”就是教我们要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成熟、负责的表现。因此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特别是重大问题时,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拿不准的时候多听听旁人的意见,也很有好处。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

为什么孔子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

官懋庸说:“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论语稽》)大概当时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缺乏果断精神,顾虑太多,可能错失过许多良机,所以孔子才做出这样的评价。从某个角度看,孔子的话也不无道理。遇事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翻来覆去,就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狐疑之中,导致优柔寡断。忧郁的丹麦王子为报叔父的杀父娶母之仇而思虑再三,左右为难,因此而错过了下手的大好机会,结果与敌人同归于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就是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哈姆雷特式的犹豫”。当断不断,反被其乱。

现实中也不乏其人。遇事想得太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翻来覆去,最后陷入犹豫不决的狐疑之中,优柔寡断。试想在今天这个快速多变的社会中,稍一犹豫,时机或许便已然在瞬间错失。正如鲍威尔曾经讲过的:领导布局,需要在掌握 40%—70%信息的时候做出决策。信息过少,风险太大,不好决策;信息充分了,你的对手已经行动了,你就出局了。所以,朱熹讲:“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

当然,对于那些做事比较粗心大意,考虑问题缺乏周密,并且急于事功的人,凡事想一想再行动比较稳妥。生活中那些自作聪明、缺乏冷静的人,在行动的时候还是要多去思考,这样才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彼岸,立于不败之地。“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是克服冲动的最佳良药。那么,“三思而后行”,思考些什么东西呢?首先是问题的根源和起因。然后要知道导致问题的诱因是什么。最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三思而后行不能成为优柔寡断的借口,有时候有些事是必须果断处理的,战国时代,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任职期间,有人劝他及早把一个实力派人物李园除掉。黄歇犹豫不决,迟迟没有接受劝告,后来反被李园派来的刺客杀死。尽管这种士大夫之间的争权夺利,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是,《史记》通过这个故事却揭示了一个千古以来一直被人高度重视的谋略:当断即断。

历史上,因为当断不断而反受其害的例子真不少。三国时期的袁绍集团,虽然曾经谋士如云,战将如雨,但是由于袁绍的多谋少断,官渡一战,大败于曹操之手。

多谋少断,是缺乏主见,缺少判断能力,不能及时正确的决策的表现,这对一个统帅或决策人物来说,是最致命的弱点。以白马之战为例,袁绍听说有一位赤脸长须使用大刀的猛将斩了他的大将颜良后大怒,谋士沮授趁机建议他及时除掉刘备。

此时袁绍指着刘备说:“汝弟斩吾大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说着就要推刘备出去斩首。

刘备从容进曰:“明公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备自徐州失散,二弟云长未知存否;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察之?”袁绍是个没主张的人,听后,马上斥责沮授说:“误听汝言,险杀好人。”于是仍请刘备上帐坐,商议如何报颜良之仇。

接着,关羽又杀了大将文丑。

郭图、审配入见袁绍,说:“今番又是关某杀了文丑,刘备佯推不知。”

袁绍大怒,骂刘备说:“大耳贼焉敢如此!”命令将刘备推出斩首。

刘备问:“某有何罪?”袁绍说:“你故使汝弟又坏我一员大将,如何无罪?”

刘备又辩到:“容伸一言而死: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

袁绍听过后,反过来责备郭图、审配等人,说:“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喝退左右,再请刘备上帐而坐。

袁绍两次欲杀刘备,而刘备都化险为夷,我们固然从中可以看到刘备的机敏,而袁绍的出尔反尔、多谋少决、优柔寡断也是不言自明的。

所以最后,袁绍大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德国诗人歌德有言:长久地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

孔子说:人之处事,固不可以不思,而亦不可以过思。

诚然如是。 fiuLS/iobcUbo+oRdtMh8UYCRRilWfh051LEC3YI7xIHyh3BtkA2rf3Uz2c/wFa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