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6. 躬之不逮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跟不上为耻辱。

就像“人不知而不愠”一类的话题一样,关于言与行的关系问题,孔子也作了三番五次的强调。

在《学而》篇里,孔子讲“敏于事而慎于言”,在《为政》篇里又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在本篇里,除此之外,孔子还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宪问》篇中,孔子还讲“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所有这些说法,意思都只有一个,就是要求言行一致。我还记得 2005 年央视春晚小品《汇报咏叹调》,说一位主任受经理委托去开一个有关饲料质量的会议,可是该主任耽于男高音讲座而根本就没去开会。现在经理来听汇报了,该主任情急之下胡诌起来:“第一,提高认识,强化意识;第二,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第三,发动群众,做好宣传;第四,持之以恒,环环相扣;第五,所有工作落到实处。”出人意料的是主任的凭空汇报句句言中。该小品极尽讽刺之能事,令人叹为观止。说是出人意外,实则情理之中。揭露了程式化的危害。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啊(并以此为耻)!我们真该细细想一想孔圣人这句话,言既出,行必果;宣传事小,实干才关乎民生!否则,就别宣传了吧!

这是别人,谈谈自己吧。很长一段时间,总觉得自己是一位适性的人,性情所至而言行所至,并以此为自己做的许多蠢事作解脱。比如我见到一本书,想我要把它啃下来,可到头来,或许只是嗅了嗅,没开始啃就停下了。誓言旦旦的时候,豪情万丈,志在必得,而面对诸多诱惑之时,又耐不住寂寞,像小猫一样,丢下钓竿去捕蜻蜓蝴蝶了。完了之后,再讲此亦我之性情,恰似王徽之“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不见自责,反觉自己雅致了!此之谓适性。

曾经以为人之适性是必须的。以为惟适性才能排解、才不压抑,想说就说,毋需憋着。殊不知适性反见浅薄,说话不经大脑,别人窥视你如小石潭之游鱼历历在目。以为惟适性才真诚、才不虚伪。殊不知适性反致虚伪,如老子言:“轻诺必寡信。”

细细思忖:适性可以是山间的小溪,玲珑剔透,天真烂漫;适性可以是春雨泛滥,搅得满路泥泞,污人鞋袜;适性也可以是江水决堤,任意肆虐终酿灾祸。所以,我们每个人,须得筑一条堤坝,管住自己的言语。这条堤坝是什么?就是“耻躬之不逮”。

《淮南子·原道训》:“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就是说还没发展到可以做某事之前,不要人为地勉强去做。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十有八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是多做少说,言行一致为好。就像周作人说的,因为中国人看的生活太冷淡,又将生活与习惯并列了,所以无怪他们好像奉了极端的现实主义活着,而实际上却不曾真挚热烈的生活过一天。

而像鲁迅那样的人,真正伟大之处,并不是尖刻,而在于他的言行一致,细细想来,他所说的和别人说的并无太多不同,但只有他才能真正把他所说的,作为行动的指南,他的战斗性,充满韧性的战斗,他的整个生命就是从不妥协,从不后退。

记住孔子的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记住闻一多的话:“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记住:言之成文,行之高效。做行动上的高人,不做语言上的矮子。 jSQU+E1yVkRBo2sxLx5UpEoJjXJtlZsem3IUobXU7ASQl8uKvuJeD1pKV3F/BwD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