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青藏高原自然生态

在亚欧大陆的中部有一片棕褐色的高原,巍峨的唐古拉山脉是它缥缈的纱衣,茫茫昆仑是它坚实的脊梁,母亲河——黄河、长江是它流动的血脉。它就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地处亚洲中部中国西南部。它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甘孜、阿坝,云南迪庆及甘肃甘南4个藏族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面积近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

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民族有“十万大山、十万江河”的观念:处处是山,处处是水,山势雄峻,江河澎湃。从空中俯瞰,青藏高原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以及被山岭阻隔的条条水系组成。南有喜马拉雅山,北有昆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东为横断山脉。高原内还有唐古喇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喇山等,这些大山海拔平均都在5000米以上。其中,雄跨于西藏高原南侧中、印、尼边境的喜玛拉雅山系,全长2400公里,宽200~300公里,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8.13米。在青藏高原,人们常常把巍峨高峻的山脉称为神山,对其赋予的情感往往敬畏有加,与之建立起图腾等亲睦和谱系关系,敬畏的同时更多地表达出由衷的亲近,诸如冈仁波钦(西藏,冈底斯山主峰)、年保玉则(青海)、阿尼玛卿雪山(青海)、尕朵觉沃(青海,巴颜喀拉山)、墨尔多神山(川青边界,果洛山余脉)等著名大山,原生的苯教传统和后传的佛教仪轨都将这些山脉作为神灵的君临处、栖居地、布道处。如冈底斯山被称为众山之主,主峰冈仁波齐高6656米。传说释迦牟尼在此布道,每年进山朝拜的中外香客络绎不绝。

发源于高原的河流到底有多少,还无准确统计。仅在亚洲内,长江、黄河、澜沧江(下游为湄公河)、怒江(下游称萨尔温江)、森格藏布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下游称布拉马普特拉河)这几支大的水系几乎都发源于高原内部。而不同走向的山岭、河流相互交错,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峡谷和湖泊。据统计,在西藏有大湖泊1500多个,湖泊总面积为24183平方公里,其中纳木错、色林措、扎日南木措面积均超过1000多平方公里。而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青海湖位,面积为4321.07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3175米,最大湖深达38米,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在湖泊周围、山间盆地和向阳缓坡地带分布着大片翠绿的草地,也使青藏高原成为仅次于内蒙古、新疆的重要牧区。

山峰有着自然的走向、格局,河流又是地表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水源,这些自然的规定性,也决定了人类寻找自我,开展交往交流的方向。古往今来的高原各族沿着河流、道路开展族际间的接触、碰撞、交流,山脉横亘,多水多湖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包括民间戏曲在内的高原文化在地理上具有很强的“走廊文化”形态和特色,使得青藏高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生地和重要的策源地,沿着山隘和河流的出口向四周放射。

青藏高原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整个高原绝对海拔高,地势南、北、西三面地势高峻,中部相对低凹,受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三个方面特殊地理环境分布规律的约束和限制,形成了青藏高原气候独特的自然生态规律: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低温少雨,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地表形态多为高寒草甸、草原、荒漠,自然环境极为脆弱多变的生态特征。面对大自然的风雷雨电、草场的季节性枯荣,人们不得不选择逐水草而居,随牛羊而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高原的人口形态也以社群和族群结盟的方式凝聚。形式上大杂居而小聚居,构成方式上协同共生高于个体寡居,各个族群趋利而聚,避害而散。面对变幻莫测的宇宙,祈福禳灾的实用功利渗透于高原民族信仰的全部过程中。而山野的膏腴、草原的广阔、生命的奇迹无不激励着各个民族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绚丽绽放。 MAhO4Cvx4crz1slIeIKjLKChikjbmUJJQvoCzwuZNik4yHKXtx6I7aNwVC9mA1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